垃圾不分類有啥危害?究竟該咋分? 從自願到強制再到自覺該如何來做?

2021-02-08 三秦網

核心提示: 「垃圾圍城」「垃圾圍村」這樣的情況在我國並不鮮見,也是各個地市長期以來的「老大難」問題。要破解這種格局,垃圾分類是個解決問題的好方法,但方法雖好,推行執行的過程中卻遇到了各式各樣的難題。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謝斌 )  「垃圾圍城」「垃圾圍村」這樣的情況在我國並不鮮見,也是各個地市長期以來的「老大難」問題。要破解這種格局,垃圾分類是個解決問題的好方法,但方法雖好,推行執行的過程中卻遇到了各式各樣的難題。

垃圾分類可以說是起步早,卻走得慢,對於原因,眾說紛紜。根據連日來的調查,基本可以歸結為以下三種原因。其一,居民個體的內在因素,包括對垃圾分類知識掌握程度低,對垃圾分類抱有牴觸態度等。其二,垃圾分類制度本身存在問題,雖然有些居民預先做好了分類,但是市政部門回收時卻依然將垃圾合併處理,「一鍋燴」的後期處理直接影響了居民對垃圾分類制度的信心,進而影響到前期的分類,造成惡性循環。其三,垃圾分類的配套制度不完善,比如獎懲制度,相關的宣傳制度等。垃圾分類從自願到強制再到自覺,究竟有沒有一些好的辦法呢?

市民:不妨嘗試垃圾分類與物業費掛鈎

「不得否認,最近幾年,城市裡擺放的分類垃圾箱越來越多了,但從具體操作情況來看,這些垃圾箱收效甚微,一方面 有的垃圾桶雖然標著可回收與不可回收標識,外表上看似分開,打開裡面其實是相連的,垃圾依然混在一起。」家住鳳城五路的周先生說,在他看來,垃圾分類設施不能一建了之,目前還是缺少大規模的宣傳,提高市民對垃圾分類的認識。舉個例子,西安從去年開始的「菸頭不落地」行動到「廁所革命」,再到「車讓人」行動,這些提高市民文明行為的倡議,不僅宣傳力度大,而且政府各個部門也十分重視。文明行動並沒有停留在「口號」上,讓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改變,效果不錯。

「垃圾分類往大的方面講,就是環保生態的問題,往小的方面說,也算是提高文明素質的一種,只有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了,才能起到改變作用。」周先生說,推行垃圾分類,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是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絕不僅僅是擺放幾個漂亮的垃圾箱就能解決問題的。生活中,垃圾分類工作應當充分發揮物業的力量,特別是對垃圾分類的宣傳、監督,物業應當主動承擔重任。可以把居民垃圾分類與物業管理費掛鈎,採取垃圾分類積分抵扣部分物業費的辦法,也調動了物業管理企業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

對於垃圾分類,李女士有著同樣的認識。她告訴記者,在一些高檔社區,舊電視、舊家具,甚至一些還可以使用的電器都被扔在了垃圾桶旁,這些是可回收利用的;在一些老舊小區,生活垃圾主要以廚餘垃圾為主;在大多數小區,生活垃圾多為混合垃圾。為此,她建議根據小區的情況量身定製垃圾分類,實行一段時間後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以保證垃圾分類的效率。

李女士說,她曾在上海工作了4年時間,上海在垃圾分類方面,居民缺乏垃圾分類知識,尚未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就從娃娃抓起,上海專門舉辦過中小學生「垃圾分類與減量」網絡知識競賽,「垃圾分類演講比賽」等,這些方面西安是否也能學習借鑑呢?

環保企業:應形成垃圾分類產業鏈

陝西藍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西安本土的一家環保企業,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他們在西安東窯坊小區開展的試點工作來看, 垃圾分類是一個系統工程,分類投放、收運、處理等環節環環相扣,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導致分類的失敗,因此必須構築完善的垃圾分類產業鏈。

分類投放是基礎。沒有合理的分類存儲和正確的分類投放,分類收運以及分類處理都是空談。目前,不少城市垃圾分類儲存設施都面臨分類不細、設備不夠的問題。就拿西安來說,城市主次幹道上都設置了分類垃圾桶,將垃圾分成了「可回收」、「不可回收」兩類,但對於餐廚垃圾和有害垃圾等並沒有單獨設置垃圾桶,街道附近的店家對剩飯剩菜、廢舊電池等不知道如何丟棄。同時,分類垃圾桶數量不夠,造成市民扔垃圾很不方便。

分類收運是保障。分類收運的成功與否,直接關係到分類儲存和分類投放是否具有意義,也是分類處理前最關鍵的一步。然而,目前很多城市沒有專門的垃圾分類收運車,環衛部門收集時大都是一股腦地將所有垃圾打包運走,並沒有分類。

分類處理是目的。垃圾分類最終的目的是將垃圾進行分類處理,變廢為寶。但是,由於一些城市的垃圾末端處理配套嚴重滯後,無法實現垃圾分類處理,都是將垃圾進行「混合打包」,採取集中填埋或者是焚燒等方式處理。這樣做,之前所有的環節都失去了意義。

垃圾分類,考量的是整個城市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垃圾分類產業鏈,不僅需要對垃圾分類收集運輸工具、分類垃圾回收利用技術及設備的投入,更離不開可操作的政策、可執行的分類標準、完善的監管體系。同時,應鼓勵社會資本、企業參與到垃圾處理的各個環節當中。只有把垃圾分類做成產業鏈、商業化運轉,才能逐步完善垃圾分類,這樣也能減輕政府部門財政的支出。

專家:垃圾不分類應被處罰

近年來,有關垃圾圍城的話題得到社會廣泛關注,每年的垃圾增長速度明顯,但垃圾處理能力並沒能跟上。對於垃圾分類,專家又有怎樣的建議呢?

「政府應當將垃圾不分類的代價明確告知公眾,或是修訂地方法規。」陝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說,如果能明確告知民眾不進行垃圾分類會讓自己受到傷害,人們就會感受到更多的壓力,進而產生更大的行動可能,把垃圾問題當作自己的事情,逐漸固化「我的垃圾我負責」的意識。

「垃圾分類,沒有強制難有規範。」張寶通舉例說,垃圾分類在日本是一件「天大的事」,將垃圾分類做到近乎「極致」,日本足足用了40多年的時間,其公民在垃圾分類上的高度自律也不是天生的,很大程度上也是正面引導與強制懲罰養成的。

張寶通告訴記者,垃圾分類,從鼓勵到強制,到再鼓勵,說到底都是為了一個目標:促使垃圾分類從「要我分」到「我要分」轉變。目前,為了鼓勵市民垃圾分類,很多城市都在進行「綠色帳戶」、「積分兌換」等,對於做的好市民,可以得到一定的實惠。 垃圾分類需要引導、鼓勵甚至獎勵,但不能只此一條腿走路。否則,垃圾分類在有些人看來始終只是一件可幹可不幹的事情。事實上,每個人都是垃圾的產生者,都要對自己產生的垃圾負責,垃圾分類是必須承擔的義務。據此而言,推進垃圾分類,可以利導,但強制手段也必不可少,「不分類要罰」的舉措只是要督促居民快速建立起環保意識。

當然,強制只是手段,推動所有人把垃圾分類內化為自覺意識、外化為實際行動才是目的。垃圾分類關係到人的行為模式、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運轉方式的重大轉變,是一項系統工程。把強制措施精準定位到前端分類與後端回收、利用、處理各個環節,把不同責任主體都納入到精細化管理的系統鏈條中,最大限度地規範取證與執法,垃圾分類的效果才能最大化。

垃圾不分類有啥危害?究竟該咋分?

生活中產生的垃圾如果不分類,究竟有哪些危害呢?記者了解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另一方面,會造成環境汙染。廢棄的電池含有金屬汞、鎘等有毒的物質,會對人類產生嚴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廢塑料會導致農作物減產;拋棄的廢塑料被動物誤食,導致動物死亡的事故時有發生。

根據數據顯示,中國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達40億個,方便麵碗5—7億個,一次性筷子數十億雙,這些佔生活垃圾的8—15%。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噸廢紙,可免於砍伐用於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一噸易拉罐熔化後能結成一噸很好的鋁塊,可少採20噸鋁礦。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如果不進行分類處理,這些資源會被視為垃圾。

既然垃圾不分類有如此多的危害,那麼您知道我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垃圾該如何來分類呢?生活中產生的垃圾大致分為三大類,有害垃圾主要品種包括:廢電池(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等),廢螢光燈管(日光燈管、節能燈等),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溶劑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等。

易腐垃圾主要品種包括:相關單位食堂、賓館、飯店等產生的餐廚垃圾,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產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蛋殼、畜禽產品內臟等。

可回收物主要品種包括: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包裝物,廢舊紡織物,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廢玻璃,廢紙塑鋁複合包裝等。

連結

日本:垃圾分類細緻入微

日本的垃圾分類非常細緻,地方政府為市民編寫了詳盡的垃圾分類和倒放指導手冊,圖文並茂,淺顯易懂。在可燃、不可燃、資源類垃圾的大類下又分別細分若干類別。

例如資源垃圾可以分為礦泉水瓶、玻璃瓶、紙、鋁罐、鐵罐等。每種垃圾都要按規定的收集時間放在指定收集處。垃圾分類過程也要求得很細,以礦泉水瓶為例,要擰下瓶蓋、撕掉包裝紙作為可燃垃圾扔掉,還要清洗乾淨、踩扁後裝進回收袋裡放到收集處。

德國:採取「連坐式」懲罰措施

在敦促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方面,德國採取「連坐式」的懲罰措施。如果垃圾回收公司的人員發現某一處垃圾經常沒有嚴格分類投放,會給附近小區的物業管理員以及全體居民發放警告信。如果警告後仍未改善,公司就會毫不猶豫地提高這片居民區的垃圾清理費。收到警告後,物業與居民自管會將組織會議,逐一排查,找到「罪魁禍首」,要求其立即改善。即便不敢承認,犯錯的居民也會為了不繳納更高的清理費,乖乖遵守分類規則。

美國:亂丟垃圾會「坐牢」

在美國,垃圾的分類和處理有詳細的法律規定。美國50個州在遵循聯邦立法的前提下,各自製定了適合本州的地方立法,形成了有法可依、社區管理和居民自覺維護環境相結合的垃圾處理機制。

在美國亂丟垃圾是一種犯罪行為。各州都有禁止亂扔垃圾的法律,亂丟雜物屬三級輕罪,可處以300到1000美元不等的罰款、入獄或社區服務(最長一年),也可以上述兩種或三種並罰。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關係你我!幹垃圾、溼垃圾到底該咋分,你準備好了嗎?
    (央視財經《消費主張》)「紙巾是幹垃圾,不管多溼它都是幹垃圾;瓜子皮是溼垃圾,不管多幹它都是溼垃圾。」近些日子,垃圾分類成了網友熱議的話題。從7月1日零點開始,上海正式步入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時代。 7月1日之後,如果垃圾分類不符合標準,居民會受到什麼樣的處罰呢?
  • 對「強制」垃圾分類的看法作文訓練
    對「強制」垃圾分類的看法作文訓練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根據規定,個人或單位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垃圾都將面臨處罰,因此這被稱為「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與此同時,全國各地也陸續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
  • 如何更加有效地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如何更加有效地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垃圾分類工作是一個長期而複雜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全體居民們一個認識不斷提高的過程。垃圾分類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垃圾分類做得好不好,直接關係著我們的生存環境。修改後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對生活垃圾分類提出更高要求,於2020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三個月過去了,北京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做得怎麼樣了?自認為有責任感的我,利用閒餘時間走訪了周圍生活的幾個小區,就不同街道不同小區垃圾分類進行了一些了解,做了一番比較。生活垃圾分類的觀念進一步深入人心,垃圾分類的意識大家越來越強,政府和相關部門做了大量的工作。
  • 垃圾都開始分類了,這些垃圾電視劇,該怎麼分類?
    吃瓜群眾們是垃圾分類不咋行,看被垃圾分類逼瘋的笑話倒是很來勁,但是別笑得太早垃圾分類目前正在向全國逐步推進中,總之,垃圾分類的趨勢,正在向全國普及,深入各行各業。垃圾分類既然垃圾都開始分類了,那麼這些垃圾電視劇是不是更加需要分類?今天筆者也趕時髦為垃圾分類做一個專期,教你如何分類垃圾電視劇。
  • 全國人民都在笑話上海垃圾分類,有誰注意到阿姨說的「廚餘垃圾」
    全國人民都在笑話上海垃圾分類,有誰注意到阿姨說的「廚餘垃圾」央視新聞聯播段子手朱廣權最近再出金句:是幹是溼,讓豬試吃,一吃便知,豬可以吃的是廚餘垃圾,豬吃了會死的是有害垃圾,連豬都不吃的是其他垃圾。而可回收垃圾是賣了變成錢買豬。豬肯定想說,我們為人類付出了太多。短短幾句話,讓上海人民感到無比心酸,卻樂壞了全國人民。7月1日起,被稱為「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根據規定,個人或單位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垃圾都將面臨處罰。與此同時,全國多地也陸續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
  • 垃圾分類如何「拎得清」
    從垃圾產生的源頭直到末端處理,上海要實行全流程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一旦違規混合投放垃圾,將被處以最高200元罰款,可謂「史上最嚴垃圾分類」。    實際上,不只是上海,很多超大城市也紛紛加入到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隊伍中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最新數據顯示,目前,46個重點城市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系統正在逐步建立。
  • 有害垃圾成為潛在「環境炸彈」 強制分類咋實現
    小區裡轉了好幾圈,也沒發現有回收點,難道只能丟進垃圾桶裡,任由它汙染環境嗎?」近日,北京市朝陽區居民劉源犯了愁,他知道廢舊燈管是有害垃圾,燈管裡的汞,危害很大,特意小心不亂丟,卻不知道該往哪兒送。  有害垃圾,不能隨便丟,很多人都知道,那麼有害垃圾該往哪兒丟,想必讓很多人煩惱過。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發布《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要求必須將有害垃圾作為強制分類的類別之一。
  • 垃圾分類:由簡單到規範如何成習慣?
    本報記者和冠欣攝本報記者 王天淇今年下半年,本市將推動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訂,抓好垃圾強制分類試點示範。作為城市精細化管理的一部分,如何讓老百姓由簡單到規範循序漸進養成分類習慣,需要在設施投放、前端引導上做工作。
  • 擤過鼻涕的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垃圾分類問題集合來了!
    消息一出,就有很多網友提出:生活中很多垃圾都「傻傻分不清楚」,很難界定↓來來來,讓我們先去趟金橋鎮,跟一個阿姨吃頓飯,看她是怎麼做垃圾分類的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溼垃圾、幹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的分類標準↓可回收物是廢紙張、廢塑料、廢玻璃製品、廢金屬、廢織物等適宜回收、可循環利用的生活廢棄物
  • 走訪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垃圾分類指導員主要幹什麼?垃圾分類後...
    作為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指導員之一,他的工作電話被公布在小區的垃圾分類公示欄目上,所以,上述問題多數都要由他「接招兒」。「4月27日開始,我的生活就跟雍江悅庭小區的生活垃圾分類綁在了一起,這幾個月來,工作主題就是生活垃圾分類。」他告訴記者,如何領取垃圾分類的積分卡以及如何準確分類垃圾,是他最常聽到的問題,「看得出來,居民們對生活垃圾分類,熱情還是比較高的。」
  • 昌平辛莊村垃圾分類有一套 從垃圾遍地到垃圾不落地
    在垃圾分揀站,不透明塑膠袋膜、氣泡膜、快遞袋、水果網、文具玩具、吸管一次性餐具……這個京密引水渠旁的一個小村莊,開展垃圾分類一年有餘。最終形成了將垃圾細分為42種,村莊垃圾減量8成。辛莊村如何從最初的垃圾遍地變成了垃圾不落地?淨塑 志願者先說服村幹部
  • 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教您如何正確垃圾分類-垃圾分類 支付...
    對上海每一個居民來說,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究竟是哪一類垃圾?如何分類才準確?家裡需不需要購買特別的垃圾袋?不垃圾分類會不會有處罰?記者整理了10個關於生活垃圾分類問題,讓市民能夠正確垃圾分類。  1、都說生活垃圾分類有很多好處,具體是什麼呢?
  • 在家就做好垃圾分類,不少市民已養成分類習慣
    今年8月1日,南寧市進入了垃圾分類的「強制時代」,從這個月的20日開始,垃圾不分類行為正式開罰了。南寧市各小區的居民們能否積極參與,投放是否科學合理呢?記者得知南寧市青秀區新竹小區有一位「生活垃圾分類達人」王健枝,我們一起去她家看看。
  • 知否|上海朋友被垃圾分類"逼瘋"?別笑,快到你了
    填埋這種垃圾處理方式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不僅佔用寶貴的土地資源,甚至會對環境造成汙染。垃圾不進行分類,其中混有汙染物質、滲透液、化學物質和塑料,會對環境造成不可逆的危害。之前媒體曾報導杭州附近的青龍塢山谷垃圾填埋場,120米深的山谷僅用10年時間就被垃圾填滿,裡面混雜的垃圾每天產生近4000噸的垃圾汙水和滲透液,對地下水環境造成嚴重汙染。
  • 2021國考面試模擬題:垃圾分類從倡導到強制的變化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網絡發布:2021國考面試模擬題:垃圾分類從倡導到強制的變化,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寧夏華圖分享給大家一篇「2020國家公務員面試模擬題:「垃圾分類從倡導到強制的變化」。
  • 深圳垃圾強制分類明起正式開罰 垃圾分類設施基本到位
    執法人員針對物業公司未按規定公示生活垃圾分類投放點開出整改通知城管部門全市檢查一天開出82份責令整改通知書,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表示,垃圾分類應做好宣傳教育,多一點耐心本周是深圳市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專項執法的宣傳緩衝時間
  • 回到源頭:復旦強制垃圾分類運動紀實
    談及垃圾分類,復旦南區垃圾處理站的工作人員告訴調研人員,他們在處理垃圾的時候,經常看到溼垃圾桶內出現成袋包裝的果皮。「不是說所有同學都不勤快,但畢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工作人員解釋道,「雖然大家都有垃圾分類意識,但是距離真正做到自覺分類還有很大一段距離」。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上海市政府就已經開始了垃圾分類的初步探索。
  • 涵養垃圾分類的規則意識
    隨著試點工作的推進,垃圾分類越來越受到各方重視。例如,我省近日舉辦的青少年科普小先生演講比賽,就以「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為主題,組織了全省86名中小學生進行演講。一個學生,背後就是一個家庭。該演講比賽不僅可引導學生掌握分類知識、養成分類意識,還能帶動家長們遵守分類規則,做垃圾分類的宣傳者、先行者、實踐者。讓垃圾分類蔚然成風,需要更多這樣的宣傳、教育、引導工作。
  • 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教您如何正確垃圾分類
    對上海每一個居民來說,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究竟是哪一類垃圾?如何分類才準確?家裡需不需要購買特別的垃圾袋?不垃圾分類會不會有處罰?記者整理了10個關於生活垃圾分類問題,讓市民能夠正確垃圾分類。  1、都說生活垃圾分類有很多好處,具體是什麼呢?
  • 溼紙巾是幹垃圾還是溼垃圾 教您如何正確垃圾分類
    對上海每一個居民來說,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究竟是哪一類垃圾?如何分類才準確?家裡需不需要購買特別的垃圾袋?不垃圾分類會不會有處罰?記者整理了10個關於生活垃圾分類問題,讓市民能夠正確垃圾分類。1、都說生活垃圾分類有很多好處,具體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