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帶量採購落地有什麼影響 4+7帶量採購是什麼意思

2020-12-11 中國IT通訊網

帶量採購

名詞 解釋

帶量採購是藥品招標採購中的一個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國家拿出試點地區公立醫院部分的市場份額給中標企業,而且在招標的時候就承諾藥品的銷量,保證在一定期限內用完,並預付一定比例的採購金額給中標企業。

「4+7」

國家帶量採購首先將在11個城市進行試點,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慶4個直轄市和7個省會城市(廣州、深圳、瀋陽、大連、西安、成都、廈門),因此帶量採購也被稱為「4+7」帶量採購。

12月11日,日前,國家組織「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擬中選結果公布,與試點城市去年同種藥品最低採購價相比,藥價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達到96%。藥價大幅下降擠掉的主要是銷售費用等水分,不影響企業發展,並且降價不降質。

帶量採購的實施或許將是中國化學製藥工業公司商業模式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原有的品種策略、銷售體系都將面臨較大的調整壓力。從投資維度,或許相當部分化學製劑工業公司將面臨利潤增速重估和估值體系重構。

在化學仿製藥公司重構估值體系和盈利預測清晰前,資本市場可能採取觀望態度。未來可以關注:

產品線長且持續具備創新能力,並有能力做增量的公司

創新毫無疑問是未來非常確定的方向。並且從每一個產品的生命周期來看,需要企業具備持續創新的能力。當前面的成熟產品進入到生命周期的下降階段時,有新產品跟進。

部分規避帶量採購相關的化學仿製藥品種

比如部分專科產品或者偏消費的產品,由於其產品不在醫保目錄,又是生物製劑,屬於典型的規避政策影響、獨立成長的品種。

12月6日,國家「4+7」試點帶量採購預中標結果出爐,31個預中標品種中多數將大幅降價。其中,恩替卡韋最高降價90%,厄貝沙坦降價60%。

此次獲得預中標資格的藥企僅有兩家是跨國藥企,本土藥企中華海藥業斬獲的品種數最多,有6個藥品中標。

本次帶量採購涉及31個品種,多為慢病用藥和常見用藥。銀河證券測算的結果顯示,本次集採量佔試點城市用藥需求總量的30%至50%。

按照中標規則,品種中選需經過預中選和擬中選兩大流程。

根據此次公布的預中標結果來看,預中選品種已大幅度降價,部分藥品更出現了「地板價」。其中,正大天晴的恩替卡韋預中標價格為每片0.62元,比之前的最低中標價6.72元,降價幅度高達90%。京新藥業的氨氯地平同樣以每片0.14元的低價獲得預中選資格。

值得注意的是,獲得預中選資格的企業及申報品種,將統一進入下一步的談判確認程序,不排除有價格調整或流標可能,最終結果仍有待觀察。

預中標結果顯示,跨國藥企中僅有阿斯利康、百時美施貴寶2家入圍。

業內分析認為,在帶量採購模式下,對已率先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品來說,其進口替代機遇增強,憑價格優勢,市場份額提升彈性最大,而原研藥的市場份額可能會進一步被擠壓。

12月7日,國家組織「4+7」城市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擬中選結果公布,正式對外進行為期一周的公示。25個試點通用名藥品集中採購擬中選,與試點城市2017年同種藥品最低採購價相比,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達到96%,其中22個為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擬中選結果引起社會各界關注,試點辦、聯採辦負責人就有關問題接受了記者採訪。

聯盟採購

藥價最高降幅96%

擬中選結果顯示,31個試點通用名藥品有25個集中採購擬中選,成功率81%。其中,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22個,佔88%,原研藥3個,佔12%。與試點城市去年同種藥品最低採購價相比,擬中選價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原研藥吉非替尼片降價76%,福辛普利鈉片降價68%,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相比低25%以上。

目前,擬中選結果還在公示期。公示期結束後,聯採辦將會確定並發布中選結果。試點辦將指導和推進各試點城市制定試點方案和配套政策,兌現招標結果。

此次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採取「國家組織、聯盟採購、平臺操作」的形式,由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等國家有關部門成立國家試點工作小組及其辦公室,推動試點城市形成聯盟集中採購。以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和瀋陽、大連、廈門、廣州、深圳、成都、西安11個城市的公立醫療機構為集中採購主體,組成採購聯盟,各試點城市委派代表組成聯合採購辦公室,試點地區藥品集中採購機構和公立醫療機構委託上海市醫藥集中招標採購事務管理所及其陽光採購平臺,承擔具體集中採購工作。

針對以往量價脫鉤、競爭不足、採購分散、政策不協同的特點,此次試點最大的亮點是帶量採購,明確入圍資格為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及原研藥。聯採辦匯總了11個試點城市的用藥數量,在採購公告中明確了每個品種的採購量。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製藥與原研藥實現公平競爭,中標結果顯示,原研藥僅佔3席位置,其餘由仿製藥奪得。

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傅鴻鵬說,帶量採購是我國多年來藥品採購一直爭取達到的目標。與不帶量的集中採購相比,帶量可以給藥品企業明確的銷售承諾和預期,從而可以給出更優惠的價格,讓患者獲得更多收益。同時,減少藥品購銷過程中的灰色空間,避免「二次公關」、醫院「二次議價」等問題。

進入醫院

確保患者儘快買到

11城市患者何時能買到這些價格低廉、質量較優的藥品?

試點辦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確保中選藥品進入醫院並得到優先使用。醫療保障部門將藥品使用情況納入醫保協議管理,出臺支付標準政策,加強對中選藥品和未中選藥品採購使用的監測監控,對因規範使用中選品種而減少醫保基金支出的醫院,結餘部分按比例留給醫院,建立健全醫療機構醫保考核評價指標體系。衛生健康部門將中選藥品納入臨床路徑管理,制定用藥指南,優先使用中選藥品納入公立醫療機構績效考核體系,建立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激勵約束機制。

專家指出,帶量採購堵住了「二次議價」、回扣空間,明確承諾的市場用量將是競爭性的,將深刻觸及以藥補醫機制,直接觸動藥企和醫療機構的利益。如果要避免以前的集中採購老路,必須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徹底破除以藥補醫機制,建立科學補償機制,並通過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進,三醫聯動改革,確保群眾以比較低廉的價格用上質量更高的藥品。

擠掉水分

降低藥企銷售成本

此次試點擬中選藥品價格平均降幅達到52%,原研藥僅有3個,不管是仿製藥還是原研藥,都在原價格基礎上降價獲得擬中選資格。由於價格降幅較大,且佔有11城市較大份額的市場規模,結果公布後引發輿論熱議。

聯採辦負責人認為,結果符合預期。「集中採購本身具有降低採購價格的效應,具體到企業,由於各自的費用結構不同、市場結構不同,降幅有高有低。上海市2017年對26個品規藥品開展帶量採購,平均降幅為54%。參考上海市效果,本次集中採購總體降幅符合預期。」

有些藥品中標價格比較低,聯採辦負責人認為,藥價虛高是我國醫藥領域存在的現有問題。根據權威部門調查資料,在藥品銷售價格中,生產企業的生產成本和合理利潤,僅佔了較小的部分。因此這些擬中選藥品價格大幅度下降後,擠掉的主要是銷售費用等「水分」,藥品生產企業「還是能賺錢的」,中標不影響企業發展,並且降價不降質。本次集中採購以通過一致性評價為入圍標準,中選後藥品監管部門將強化監督檢查和產品抽檢,加強全生命周期質量監管,確保一致性評價不是「一次性」評價,因此群眾不必擔心藥品的質量和療效。

對企業來說,「當期非利空、長期是利好」。該負責人說,擬中選藥品價格大幅下降,根本原因是在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模式下,既往包含在銷售價格中的銷售費用、市場推廣成本等「水分」沒有存在必要了。帶量採購、承諾及時還款、聯盟採購方式大大降低了藥品生產、銷售成本,將藥品生產企業從「帶金銷售」的無序競爭中解放出來,有利於引導其將努力轉移到提升藥品質量、促進藥品研發的正確軌道上來,對我國醫藥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深遠意義。

在中選結果執行中,國家藥監局、工信部等部門,將採取有力措施保障中選藥品的質量和供應。加強對中選品種生產、流通、使用全周期的質量監管,提高抽檢頻次,加大違法違規企業追責力度。建立企業庫存和停產報告制度,確保供應穩定。醫保基金按不低於採購金額的30%預付醫療機構,調動企業積極性。

 

相關焦點

  • 帶量採購是什麼意思?帶量採購4+7解讀
    此外,京新藥業、石藥集團、揚子江藥業都有多個產品入圍。而跨國藥企僅阿斯利康、百時美施貴寶入圍。  由於價格降幅超出預期。12月6日,A股醫藥股普遍下挫。樂普醫療(300003)、貝達藥業(300558)、普洛藥業(000739)跌停。而中標最多的華海藥業在下午一度觸及漲停,後收於14.93元/股,漲幅為3.04%。  那麼,「4+7」藥品帶量採購指的是什麼?
  • 4+7帶量採購是什麼意思?藥品帶量採購背後透露的邏輯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2月11日訊  讓市場不安已久的「4+7」帶量採購招標如期進行,而最後公布的結果則比市場所預測的更為極端,再疊加華為孟晚舟被捕事件的影響,醫藥板塊整體大幅下殺,透出徹骨涼意。
  • 帶量採購是什麼意思?帶量採購是什麼政策具體內容介紹有何影響
    市場層面,今日多家醫藥上市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對外回應,表示帶量採購對公司的經營影響不大。事實上,針對目前外界對於帶量採購存在的如何開展、價格大降以及質量、供應保證等問題,國家醫療保障局已經於12月8日進行了書面回應。
  • 「4+7」帶量採購影響幾何?多家上市藥企互動平臺回應
    我們認為,國家醫保局的系列政策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普惠廣大人民群眾,讓老百姓用上「更經濟、更有效、更安全」的藥品,這也是我們公司始終秉持並努力的方向。問:「帶量採購」對公司有什麼影響?公司有原料優勢,應該屬於利好吧?
  • 4+7帶量採購試點落地時間表確定 藥品價格下降有何影響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月11日訊  此前曾受各界關注的「4+7」藥品帶量採購被指有新進展。據媒體報導,日前國家藥品「4+7」帶量採購試點落地時間表已確定,參與試點的城市將在3月底後全部執行。
  • 國家版帶量採購詳解和對藥企的影響
    按照國家組織、聯盟採購、平臺操作的總體思路,即國家擬定基本政策、範圍和要求,組織試點地區形成聯盟,以聯盟地區公立醫療機構為集中採購主體,探索跨區域聯盟集中帶量採購。分析:區域聯盟採購是國家複製三明聯盟的採購模式,今年6月,在國家醫保局建立不久,醫保局局長胡靜林就趕赴福建省三明市調研。
  • 4+7帶量採購後續:效應、影響和應對策略
    國家進行帶量採購降低藥價的決心很大,並且已在行業內形成共識。從之前出臺的上海補充文件看,上海對參加帶量採購的品種,無論是入圍的未中標產品還是未入圍的產品,對量和價都進行了限制:未中標的入選產品其售價不得高於最高投標價或據其調整後的價格,未入圍的產品不得高於中標產品價格;未中標產品的採購量不得超過中標產品。
  • 帶量採購開標一周年,那些中標的藥企發生了什麼變化?
    前不久,在醫保談判目錄發布會現場,一家外資企業負責人正沉浸在產品入局的興奮狀態中,卻被同行們追著問,「4+7帶量採購,對你們有什麼影響?會調整在中國的策略嗎?」 沒有藥企能置身事外。 就在上一周,聯採辦召開座談會,第三輪帶量採購的號角已經吹響。
  • 4+7帶量採購全國31省市正式鋪開,國產藥時代降臨
    文 | AI財經社健識局 王小楠編 | AI財經社健識局 嚴冬雪本文來源於AI財經社旗下醫療大健康品牌「健識局」,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帶量採購全國鋪開的靴子終於落地了。日前(8月31日),上海陽光醫藥採購網發布通知稱,在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城市及已跟進落實省份執行集中採購結果的基礎上,國家組織相關地區形成聯盟,依法合規開展跨區域聯盟藥品集中帶量採購。
  • 帶量採購的長期影響
    今天藥品集中採購從最初的11個城市擴增至全國25個省份,加上此前的4個直轄市和河北、福建兩個主動「跟標」的省份,帶量採購試點將覆蓋內地全部省份。此外,除了公立醫療機構,部分軍隊及社會醫療機構也被納入。二是價格繼續大幅下跌。
  • 地方帶量採購十大趨勢!
    山西帶量採購的網傳價格在醫藥圈傳開,引起了所有醫藥人的高度關注,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山西這個非醫藥大省的市場價格會下降這麼多,之後山東、江蘇、浙江的價格降幅可想而知,即使山東、浙江採用分質量層次、分組等辦法,價格降幅依然較高。帶量採購將呈現出哪些趨勢?企業和代理商需要注意什麼?為何價格屢創新低?
  • 浙江帶量採購將採用AB組、雙信封;山西將聯動17省市價格,帶量採購...
    對於國家、省際聯盟及我省(包括市級聯盟)組織的集中帶量採購中選藥品和醫用耗材、國家談判藥品、國家定點生產藥品,醫療機構按限定價採購,不再議價。 (二)議價採購。 其中包括:有序擴大藥品集採的品種範圍,探索推進高值醫用耗材帶量採購工作。落實藥品價格聯動有關政策,鼓勵醫保定點非公立醫療機構、零售藥店等積極參與藥品集中帶量採購。
  • 又一批帶量採購開始:纈沙坦、奧美拉唑、阿莫西林……
    根據此前《金華市藥品耗材帶量集中採購聯盟委員會藥品帶量採購實施細則(第一批)》,藥企報價以現行浙江省醫保支付標準計算,藥品降幅不得低於10%。▍藥企降價的邏輯、醫院放手的動力不過,帶量採購的核心量價掛鈎,在很多行業包括同屬醫藥領域的OTC採購都是常識性的共識——買的多,能便宜點嗎?要多少,量越大價格越好談。可在公立醫院的藥品採購中,帶量採購現在才真正落地實施,並且成了行業大事。
  • 藥品帶量採購來了 這對藥企到底意味著什麼
    一場關於國家藥品帶量採購的方案解讀座談被認為與過去兩日裡醫藥板塊集體下挫有關。9月11日,在上海市醫藥集中招標採購事務管理所進行了一場關於國家藥品帶量集採(試點)方案解讀及座談。據悉,本輪共33個藥品參加試點採購,4個直轄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和7個省會城市廣州、深圳、瀋陽、大連、西安、成都、廈門確定參加此次帶量採購試點。從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含視同)的仿製藥對應的通用名藥品中遴選試點品種入手,國家組織開展藥品集中採購試點。
  • 第四輪國採,這些注射劑或入選|帶量採購|注射液|公立醫院|國家醫保...
    GBISOURCE藥品資料庫顯示,截至11月17日,已有59個注射劑產品通過一致性評價,其中過評廠家≥3家的品種有7個,分別為:左乙拉西坦(5家)、帕瑞昔布(4家)、注射用硼替佐米(4家)、白蛋白紫杉醇(4家)、布洛芬(4家)、氨溴索(3家),泮託拉唑鈉(3家)。
  • 市域聯盟開展帶量採購
    12月4日,從省醫保局傳來消息,我省全面試點開展市域聯盟集中帶量採購,明年1月起全省公立醫療機構納入集中採購的低值醫用耗材將降價一半。在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中選結果全面落地和全省公立醫療機構組團聯盟試點開展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基礎上,省醫保局指導各市開展低值醫用耗材帶量採購。今年初,我省各市醫保部門從一次性使用醫用耗材入手,分別選擇靜脈留置針、血液透析器、一次性輸液器等低值醫用耗材,開展集中帶量採購談判議價試點工作。
  • 「帶量採購」即將落地解開藥企與醫院之「結」
    為進一步降低藥費負擔,規範藥品流通秩序,探索完善藥品集中採購機制和以市場為主導的藥價形成機制,近日,《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試點方案》(下稱《試點方案》)獲通過。集中採購一直是我國公立醫院藥品採購堅持的方向,此舉將在降低藥品虛高價格、減輕醫藥費用負擔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將在多大程度上減輕用藥負擔?
  • 深度解析帶量採購政策對醫藥行業的影響
    參考上海今年6月公布的第三次帶量採購,一共採購了20個品種,拿出上海市50%的市場份額給中標企業,未中標帶量採購的企業只能分享剩餘50%的市場份額。當下,國家推動的11城市帶量採購,也是拿出60~70%的市場份額給中標企業,其他企業只能分享剩餘的30~40%份額。2. 為何國家要堅決大力推廣?
  • 比較4次中選結果,預判帶量採購發展趨勢!
    8月24日,第三批國家帶量採購中選結果正式公布。作為新醫改的突破口,帶量採購的發展趨勢備受行業關注,目前已有的4次中選結果是預判帶量採購發展趨勢的重要參考依據。01降價幅度不斷加大由於長期宣貫、結餘留用等政策影響,涉及市場規模高達220多億元及過評品種數量大幅增加等原因,第三批國家帶量採購(下文簡稱「本次國採」)競價比以往更加激烈,平均降價幅度超過70%,遠高於「4+7」的52%、「4+7」擴圍的59%和第二批的53%。
  • 醫用耗材帶量採購如何實施︱醫線錄
    第一財經從上海醫藥集中招標採購事務管理所獲悉,醫用耗材編碼的相關管理辦法有望於近期落地,該產業即將進入透明規範的管理軌道。從藥品降價到耗材降價,其遵循了怎樣的衛生經濟邏輯?如何全盤施政,才能為國家層面的醫用耗材採購流程護航?高值醫用耗材是什麼?對高值醫用耗材的探討,要從明確其定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