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附校慶立鍾南山塑像

2020-12-14 大眾網

  羊城晚報訊 記者蔣雋、通訊員李芸報導:今天,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舉辦132周年校慶,1955屆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為「鍾南山雕像」揭幕。

  雕塑位於華附奧校樓前廣場,高度超兩米,下半截為長方體碑身,上半截為鍾南山半身胸像,鍾南山院士戴著眼鏡凝望遠方,脖子上掛著聽診器。

  校長姚訓琪表示,鍾南山院士是華附的驕傲、最美逆行者,共和國勳章的獲得者,希望同學們以鍾南山為榜樣,今後在學習和各個領域的工作中,不迷信權威,追求真理,成為國之棟梁。

  鍾南山為雕像揭幕後感謝母校並表示,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世界新冠患者超過7000多萬,形勢嚴峻,但中國情況平和,「大家可以舉辦校慶,來之不容易,大家要珍惜。」

  鍾南山回憶了自己1953年底進校、1955年畢業的時光,感嘆65年光陰彈指一揮間,讚揚了疫情期間華附校友奉獻愛心協助抗疫,「師生、校友們做了自己應該做的,體現了愛校、愛國的精神。」

  得知今年華附學生拿到了幾枚世界奧賽獎牌,鍾南山很高興。他希望更多優秀學生學習醫學,「同學們生逢盛世,國家和時代更大的發展依靠你們,希望你們一往無前,實現自己的夢想和理想。」

相關焦點

  • 華附校慶立超兩米高鍾南山塑像 鍾南山回母校揭幕
    鍾南山塑像昨在華附揭幕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秋明 攝羊城晚報訊 記者蔣雋、通訊員李芸報導: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舉辦132周年校慶,1955屆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為「鍾南山塑像」揭幕。塑像位於華附奧校樓前廣場,高度超兩米,下半截為長方體碑身,上半截為鍾南山半身胸像,鍾南山院士戴著眼鏡凝望遠方,脖子上掛著聽診器。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姚訓琪表示,鍾南山院士是「最美逆行者」、共和國勳章獲得者,是華附的驕傲,希望同學們以鍾南山為榜樣,今後在學習和各個領域的工作中,不迷信權威,追求真理,成為國之棟梁。
  • 華附「鍾南山塑像」揭幕
    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132周年校慶,1955屆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為感謝母校多次邀請的盛情,勉勵學弟學妹,回母校為「鍾南山塑像」揭幕。雕塑位於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友「明日之星」園。高度286釐米,基座180釐米,銅像106釐米。鍾南山院士塑像戴著眼鏡凝望遠方,脖子上掛著聽診器。
  • 華附學子熱情追星!鍾南山回母校為「鍾南山塑像」揭幕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蔣雋 通訊員 李芸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秋明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132周年校慶,1955屆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為「鍾南山塑像鍾南山為「鍾南山塑像」揭幕雕塑位於華附奧校樓前廣場,高度超兩米,下半截為長方體碑身,上半截為鍾南山半身胸像。鍾南山院士戴著眼鏡凝望遠方,脖子上掛著聽診器。
  • 華附132周年校慶 鍾南山回母校華附如大型追星現場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今天在廣州,華南師大附中舉行132周年校慶活動。校友鍾南山院士到現場為塑像「鍾南山」揭幕。鍾南山的到來,引發了華附學子的「追星熱潮」。鍾院士說:「華附學子是精英中的精英,你們生逢盛世,當不負盛世,希望大家為祖國的科技創新奉獻自己的力量。」作為「大師兄」,他勉勵更多小「學弟」和小「學妹」學醫,並表示當醫生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更好地為大家服務。有這樣的精神,就能在面對困難時,始終勇往直前。華附校長姚訓琪表示,舉行鍾院士塑像揭幕儀式主要是為了號召全體附中人見賢思齊,向鍾院士學習。「我們附中人要學習鍾院士的勇於擔當的英雄氣概。
  • 「學醫並不是為了多賺點錢」 鍾南山為「鍾南山」揭幕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廣州12月1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林潔)今天,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華附」)132周年校慶,作為1955屆的校友,鍾南山院士為「鍾南山塑像」揭幕。鍾南山勉勵學生,學醫並不是為了多賺點錢,希望華附能成就更多英豪。
  • 鍾南山到母校為「鍾南山」塑像揭幕:學醫不是為了多賺錢
    華附立起校友鍾南山塑像!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簡稱「華附」)迎來建校132周年紀念日(附中日),校友鍾南山院士到現場為塑像「鍾南山」揭幕。該塑像作品立於華附奧校樓前。鍾南山勉勵學生,希望有一些人能夠學醫,能夠當醫生,希望華附成就很多的英豪。
  • 今天,華附130年校慶,鍾南山等大咖都回來了!
    姜伯駒、鍾南山、劉人懷三名院士親臨慶祝大會現場。華附130周年校慶宣傳片校友們合影留念典禮現場超high的!學生表演的武術《武動青春》典禮現場將再造1.5個華附華如桃李,菁菁歸附。作為北大數學系教授,姜伯駒特意從北京飛赴廣州參加校慶。今天一早,兩位院士一見面,立即互相喊出對方名字並予以熱情擁抱。鍾南山說,雖然比姜伯駒低了兩屆,但其實兩人是同齡人。「他數學特別好,我小學的時候還去過他家裡借數學書。」鍾南山笑言。後來,學習成績優異的姜伯駒跳了級,兩人在華附就變成了師兄弟,通過持續不斷的學習、努力,在各自領域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 鍾南山為「鍾南山」揭幕
    南方日報訊 (記者/馬立敏 鍾哲 實習生/施文昕 通訊員/李芸)華附立起校友鍾南山塑像。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下稱「華附」)迎來建校132周年紀念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到現場為塑像「鍾南山」揭幕,該塑像作品立於華附奧校樓前。
  • 鍾南山為「鍾南山」揭幕!
    華附立起校友鍾南山塑像!
  • 鍾南山回母校,師生夾道歡迎秒變追星現場!網友:這才是該追的星
    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華附」)迎來建校132周年紀念日(附中日),舉行了「鍾南山」塑像揭幕儀式。1955屆高中校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來到華附為母校慶生,並為塑像揭幕。師生夾道迎接、高喊歡迎口號,秒變「追星」現場。鍾南山勉勵同學要有大我精神,要一往無前,要有夢想和激情,要爭氣,以後會更好。
  • 追星第一線:鍾南山回中學母校,勉勵學弟學妹當醫生
    12月12日上午,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舉行132周年校慶活動。校友鍾南山院士到現場為塑像「鍾南山」揭幕。該塑像作品立於華附奧校樓前。鍾南山的到來,引發了華附學子的「追星熱潮」。作為大師兄,他勉勵同學們學醫,將來為人民服務。
  • 鍾南山回母校,秒變追星現場!網友直呼:這才是我們的偶像!
    12月12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迎來建校132周年紀念日,舉行了「鍾南山」塑像揭幕儀式。1955屆高中校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來到華附為母校慶生,並為塑像揭幕。師生夾道迎接、高喊歡迎口號,秒變「追星」現場。鍾南山勉勵同學要有大我精神,要一往無前,要有夢想和激情,要爭氣,以後會更好。
  • 鍾南山院士為自己塑像揭幕 母校學子瘋狂追星
    優秀校友代表、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院士來到母校為學校慶生,同時親手為鍾南山塑像揭幕。鍾南山院士回憶了在華附讀書的歷程," 我是在 1952 年底 1953 年,4 個學校合併的時候進入學校,55 年畢業,到現在為止已經是 65 年了。" 他表示母校華附非常優秀,在 65 年裡發展的非常快。同時感謝母校對他的鼓勵。
  • 鍾南山院士的母校為他立了一個塑像,為什麼那麼多人認為不合適?
    鍾南山院士的母校火了,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竟然為鍾南山院士做了一個塑像。雕塑位於華南師範大學附中奧校樓前廣場,高度超兩米,下半截為長方體碑身,上半截為鍾南山院士半身塑像。鍾南山院士戴著眼鏡凝望遠方,脖子上掛著聽診器。
  • 昨天,鍾南山為「鍾南山」揭幕!真·大型追星現場……
    」)迎來建校132周年紀念日(附中日)校友鍾南山院士到現場為塑像「鍾南山」揭幕該塑像作品立於華附奧校樓前大型「追星」現場↓↓鍾南山塑像揭幕。鍾南山勉勵學生,希望有一些人能夠學醫,能夠當醫生,希望華附成就很多的英豪。
  • 鍾南山院士母校火了,只是立了一個塑像,為何有那麼多人反對?
    文/陳三談教育鍾南山出生於醫學世家;1958年8月,在第一屆全運會的比賽測驗中,鍾南山以54秒2的成績,打破了當時54秒6的400米欄全國紀錄。前些天鍾南山院士的母校火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是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竟然為鍾南山院士做了一個塑像,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啊,為什麼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呢?其實這裡面的因素太多了,確實有些細思極恐。
  • 為自己的塑像揭幕!鍾南山氣魄過人?
    2020年12月12日,廣州,作為校友,在母校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慶之際,鍾南山返校為塑像鍾南山揭幕。
  • 鍾南山雕塑母校剛揭幕,有人卻提起了「活人不立像」忌諱
    文\江湖小舞 今天,一則鍾南山院士親臨母校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為「鍾南山塑像」揭幕的消息,引發眾人熱議。 作為「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獲得這樣的殊榮毫不為過,就像華師附中校長姚訓琪所言,「舉行鍾院士塑像揭幕儀式是為了號召全體華附人見賢思齊,向鍾院士學習。」
  • 鍾南山雕塑揭幕,有人提起了「活人不立像」忌諱,到底合不合適?
    今天,一則鍾南山院士親臨母校華南師範大學附中,為「鍾南山塑像」揭幕的消息,引發眾人熱議。作為「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獲得這樣的殊榮毫不為過,就像華師附中校長姚訓琪所言,「舉行鍾院士塑像揭幕儀式是為了號召全體華附人見賢思齊,向鍾院士學習。」
  • 華南師大附中師生代表拜訪55屆校友鍾南山院士!聽他說了些什麼?
    ▲▲劉名修同學為鍾南山學長創作的肖像畫國畫好奇 求實 創新華附師生代表拜訪校友鍾南山院士簡 訊2020年5月16日上午,陽光明媚,華南師大附中黨委書記姚訓琪校長、學生處陳妤主任和初二劉名修同學採訪鍾南山院士接著,圍繞著劉名修同學所提的幾個問題,鍾南山院士講述了自己對於新冠疫情的專業認識和分析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