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東軍:「傻瓜化」領導力,離不開這四項修煉10月31日,領教工坊將連續舉辦了八屆的「中國企業家私人董事會年會」,升格成為「美好企業嘉年華」,呼喚並陪伴企業家們攀越第三座大山,共同堅守心中那片永不磨滅的邊地美景。
會上超過800名一把手企業家及核心高管,與黃奇帆、姚洋、王梓木、王石等多名商界領袖、經濟學家、趨勢專家、知名學者共聚上海,共話當今民營企業最關心的議題,共商後疫情時代的新生之道。
本文整理自領教工坊組員企業家、萊紳通靈董事長兼CEO,南京大學商學院博士後,澳門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博士,香港科技大學EMBA,比利時國王勳章獲得者沈東軍以《TMT領導力提升的四項修煉》為題的演講,內容經本人修訂發布,與您分享。
正文字數丨4923 字
預計閱讀丨15 分鐘
萊紳通靈是一家傳統零售珠寶企業,過去叫做通靈珠寶,後來收購了比利時王室珠寶品牌萊紳,整個品牌進行戰略升級,成為了現在的萊紳通靈。
今天我要分享的題目是《TMT領導力的四項修煉》。我到這裡是本著學生的心態來匯報這段時間取得的一些成績,那麼我就把我參加領教工坊時的一些心得體會與大家分享一下。
領導力到底是由什麼構成的?
即便讀過MBA、EMBA,自己也看了非常多的書,但是關於領導力這門課程,總感覺很多專家都把領導力說得很懸乎,一直沒有找到訣竅。
例如,有人說領導是一門藝術,有人說領導者需要性格是內向的,也有人說領導者一定是謙虛的,還有人說領導一定要有激情。
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我招來一個人,他不是這樣的人怎麼辦?我是不是一定要找一個有激情的領導者?
我發現,很多領導者根本沒有激情,但也有很多領導者很有激情,所以出現了很多互搏的情況。
沈東軍,萊紳通靈董事長兼CEO
在「2020美好企業嘉年華」上發言
有一位北大教授,提出西方領導力包含很多要素,我看了以後覺得非常頭痛,越看越糊塗。
我後來仔細地想了一下,他們可能是把對人性或人格的要求添加到領導力裡面——人間最美的品質作為領導者都需要持有。
現實工作中,其實不僅僅TMT要有領導力,我們每一個中級管理人員,甚至初級管理人員,哪怕要管理家中的保姆,你也要有一定的領導力。
其實今天的社會就是工業化的社會,所謂工業化的社會就是追求效率的社會,投入得少卻可以獲得更多,就是效率。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每一個人,即便你不需要管人,但也依然需要有領導力,也就是說,領導力是今天所有人的標配,是對我們每一個人的要求。
我作為一個企業家,看了那麼多的書,聽了那麼多老師的說法,我在思考有沒有一個辦法把一把手的領導力、TMT的領導力傻瓜化、結構化,用最簡單的方式把不需要的東西去掉,留下領導力中間的內核。
提升TMT領導力需要有它的結構
在領教工坊若干位老師的帶領下,我受到非常大的啟發,在這個過程當中我提出了領導力要結構化、傻瓜化。像外向、內向、激情,這些是人性中天生的,是沒有辦法培養的。
我提出了領導力的四項修煉,我認為只要把這四點做到了,就一定可以成為一名好的領導者。在這個過程當中,我自己就是一個實踐者。
Q
那具體是哪四項呢?
上圖來自沈東軍現場演講PPT內容
領導自己
幾乎所有人都當然的認為,領導嘛一定是領導別人。其實領導者第一個領導的對象就是自己。
領導和管理最大的區別是,管理是通過管理工具去控制或者驅動別人做事。領導是通過自身的影響力去影響別人,甚至是去感召別人。
管理,大部分時候別人是被動工作。領導,別人往往願意主動工作。
沈東軍,萊紳通靈董事長兼CEO
領導自己的最低目標是,要求別人做到的事首先自己要做到。
最早的時候,我在一家小企業工作,我的領導讓我印象最深的有兩件事情:
第一件關于禁煙,他每次強調從「此時此刻」開始不允許在辦公室抽菸,但是說完不超過兩個小時,自己就拿出一根煙帶頭抽起來,整個規則全部被破壞。
另一件關於打牌,上班時間常常因為沒有業務,大家聚在一起打牌,這位領導先是規定從「此時此刻」開始誰也不許打牌,但沒過兩天,這位領導又閒不住把牌拿出來玩,他說:反正也沒有業務,我們來玩一把。
其實,作為領導者,他最先忘記的就是要領導好自己。而領導好了自己,其他人就都容易領導了。要想別人主動工作,領導者即使做不到有人格魅力,但是讓下屬做到的事,至少自己要做到。
領導自己是很難的事情,對我而言也一樣。我經常發脾氣,有時候是焦慮、是控制不住,每當這個時候,我也會抱怨自己。
後來我就想了一個辦法,我在辦公桌放了一個小道具,一發脾氣就敲一下。
這個道具是佛教裡面的法器,它的作用實際上就是讓我們回到當下,回到此時此刻。當我們有情緒的時候,必須要提醒自己,我們的抱怨、發脾氣其實解決不了問題。
現在,我開會時會把這個放在桌子面前,有時我會敲一下,並且對我的員工說:
你們看,我想發脾氣就敲一下。
領導力必須要從領導自己做起。
這樣的小道具,在我家裡還有許多,臥室放了一個,書房裡放了一個,起居室桌子也上放了一個。實際上,我買了100個,送給了很多公司的管理人員。
今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是一個大災年,也是一個轉折年,我在這件道具上刻上了日期,我們共同銘記走過了2020這樣一個重要的年份。
領導自己的另一個表現就是率先垂範,要求領導躬身入局。
下屬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最需要的是上級的肩並肩作戰,不能做到躬身入局的上級,最多是個管理者,而很難成為員工心目中的領導者。
領導要有感召力,當我們自身能夠放下身段、能夠改變自己的時候,你的員工是完全可以感受到的。
領教工坊有一個說法:
領導要敢於示弱,要承認你也有膽怯、有不知道,你也有害怕、也有需要別人幫助的地方。
過去我們總是覺得自己是萬能的,是什麼都知道的,但當我們把自己放下來的時候,我們和員工就平等了。在這一點上,我認為領導力的第一項修煉就是領導好自己。
使命探尋
其實,「使命」是所有參加領教工坊的兄臺一定不陌生的詞,這裡我想說一個「但是」:當我們想和員工討論使命時,這是一個有挑戰性的事情。
從我內心感受來講,我非常清楚每一位員工想有成就,必須有使命。如果我們的員工沒有使命,這個企業一定是沒有辦法發展的。
然而我又非常擔心,一個員工一個月的工資就只有一、兩萬塊,還談什麼使命?我覺得肯定會被員工嘲笑:你和我談什麼使命?
因為使命總是與一個非常遠大的事情聯繫在一起,好像是一個虛無縹緲的事物。
但自從萊紳通靈推進了公司使命以後,整個公司發生了變化:我們的戰略有了焦點,我們的工作有了方向,我們的行動有了一致性。其實每一個人就是一個微小的企業,就看你想不想把自己經營好。
Q
使命到底是什麼?我們過去總是講到使命是利他的,但是我對使命的理解是什麼呢?
使命就是讓人生的能量聚焦,是人生能量的管理。每個人的能量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聚集能量,能量就會跑冒滴漏,大部分能量就在不經意中浪費掉了。
對企業來說,使命是企業的起點;對員工來說,使命是成功的起點,是對人生能量的管理。
上圖來自沈東軍現場演講PPT內容
德魯克說,使命探尋包含了三個問題:
● 你的事業是什麼?
● 你的事業將是什麼?
● 你的事業究竟應該是什麼?
實際上,這是對我們每一個企業使命的追問,這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可以問自己的三個問題。你這個人的事業是什麼?你的事業將是什麼?你的事業應該是什麼?我認為至少我們每一位TMT都應該有使命。
怎麼找到使命?我們可以從價值、擅長、稀缺、趨勢、意義這五個維度進行思考。
● 價值。任何組織的使命一定對它的客戶具有價值,職場人的使命一定是立足於為客戶提供獨特的價值。
● 擅長。當我們探討自己職場使命時,要考慮自己的學習經歷和過往的工作經歷,總之要確定自己擅長的方向。
● 稀缺。一個人要想提升自己的職場含金量,不僅要能為企業提供價值,還要能提供市場上稀缺的價值。
空氣和水對每個人都有價值,但是價格卻不高,就是因為它不夠稀缺。萊紳通靈為什麼把使命定義為王室品位?因為王室品位,既有價值,又很稀缺。
● 趨勢。職場使命是一個人事業發展的長期命題,甚至是一生的追求。
一旦確立必須全力以赴,所以我們要思考自己所確立的使命是否符合未來趨勢。如果我們的使命只是立足於當下,沒有考慮未來,那麼隨著時間的發展,我們的價值或許會喪失。
● 意義。當我們確定一個職場使命後就要全情投入。
使命會成為自己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自己選定的職場使命一定是自己喜歡的,必須是對自己和社會都有意義的,否則很難堅持長久。
在萊紳通靈,我們真正地做到了和每一名員工探討他的使命是什麼。我們把使命理解為是一種能量管理,從構建使命開始,幫助員工成長。
成為導師
領導者是下屬當然的教練,甚至是導師,可是教練和導師的區別是什麼?
教練傳授專業的知識,即具體的工作和業務的知識。導師是除了教授具體的業務以外,還傳遞價值觀和方法論。
另外,教練是基於當下的業務,而導師是基於未來的發展。就此而言,我認為領教工坊的領教都是最優秀的導師。
成為導師還要培養下屬習慣的養成,而不僅僅是業務的指導。
大部分的管理者都是「目標導向」的人,給員工制定KPI,通過KPI去驅動員工「自我管理」。
KPI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如果員工優良的工作習慣沒有培養出來,績效是通過打雞血似的激勵達成的,KPI一旦達成,激情容易鬆懈,不利於公司長期發展。
而員工如果養成了良好的工作習慣,他們能在引領績效這個「果」達成的「因」上下功夫,業績的保障會是持續的。
所以我認為,參加領教工坊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領教工坊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因為每兩個月要來一次,說句心裡話,讀過EMBA的人,哪個不知道使命、願景、價值觀呢?
但領教工坊幫助我們形成一種習慣,幫助我們真正感知到它的意義,而不只僅僅是知識和技能的積累。
要成為導師,自己必須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好的領導一定是一個終身學習者。
在我們公司,我們有非常多的培訓,這些培訓不僅僅是老師在臺上傳授知識,學員們也有很多機會上臺分享,他們中很多都是基層員工。
上圖來自沈東軍現場演講PPT內容
今年我們把各類共識營開到一線,做共識,做戰略的共識、價值觀的共識、GSA的共識、品牌解碼的共識,每一位員工都有機會參與。
我自己也在公司開設了「私塾課」,講授一些哲學、認知科學、系統思考、批判性思維、公司戰略、領導力提升、組織管理等課程。
每一期都有二十名學員,目前已經開到了第五個班。學員都是由跨部門、跨職級的同事構成,「同學」間的討論,沒有關係,沒有等級差別,可以暢所欲言。
及時反饋
我參加領教工坊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聽了朱老師的一個講座,他說:
你這個企業裡面連271都沒有,在我們公司,就把這個271做得非常極致。
271是一種極端化、結構化的反饋機制,並不適合每個組織每個管理者。但是它確實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這種排序包含著對2的「鼓勵」和1的「懲罰」。
領導者要根據員工的情況及時做出反饋,而不是等到年終評估的時候告訴員工績效結果,你哪裡沒做好,你哪裡需要改進。
及時反饋就是要求領導者隨時觀察員工的表現,針對員工表現出來的情況給出反饋。
這就有點像我們上學時的各種小測驗,老師根據每個學生測驗後的結果分析哪些知識點學生沒有掌握,不同學生掌握的情況是怎樣的,並根據這個結果給出學生反饋,比如哪些知識點需要再強調。
老師不可能一學期都上完了,然後沒有任何的測試,等到期末考試之後再來反饋,這時候就已經太遲了。
如果等到年終再來給員工進行反饋,員工這時候其實很難接受任何有建設性的反饋意見,也難以採取任何能改善現狀的活動。
那些不能給下屬做及時反饋的領導,主要有三個原因:
● 第一,他們並沒有真正關注下屬的工作,也就是沒有入下屬的局,所以無法反饋。
● 第二,因為不懂下屬的業務,所以沒法給出反饋。
● 第三不願意「得罪」下屬。
對下屬提出負面反饋是需要勇氣的,如果領導者沒有幫助員工成長的初心,即使發現下屬有問題,一般會選擇得過且過,最後用績效考核來代替反饋。
每個領導者必須牢記,績效考核的目標是幫助員工達成目標,而不是簡單考核工具。
作為領導者,對下屬的業績和成長及時反饋,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責任。領導和被領導者是相互成就的關係,我認為大多數的領導課程把領導和領導力說得稍微有一點懸乎。
作為企業家,我們就是要把領導力結構化、傻瓜化,只要做到這四點,一定會大幅提升自己的領導力。
最後,我來講三件小事。
其實每一個家庭裡面都有一個領導,這個好領導可能是爸爸,也可能是媽媽。為什麼我們會聽他的而不聽她的?其實這個裡面就包含了領導力提升的問題。哪怕你不管人,你在家庭裡面就是孩子的領導。
第二件小事,是關於我在家養貓的。我家的貓咪過去都是保姆餵養,雖然我是它的主人,但是它不聽我的。
養貓原本是快樂的,但貓咪和我不親,是很令人沮喪的事情。於是我把餵貓的活兒從保姆那裡搶過來。自從我開始餵貓以後,貓咪見到我就賣萌。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提升領導力很難,提升領導力也很容易。提升領導力,要有「利他」之心。
這是領導力的四項修煉中最核心的。我們要真心幫助員工成長,如果我們有一顆利他的心,那麼員工一定是能夠感受到的。
上圖來自沈東軍現場演講PPT內容
我要第三個事情是,兩年前我加入領教工坊的時候經常流淚,流淚的原因是焦慮,為生意焦慮。我現在也經常流淚,幾乎天天都有流淚的時候,但大部分都是因為員工的成長而流淚。
我看到員工在成長,他們每天都在努力地工作,每天都在為這個企業奮鬥,我為他們的用心而感動、而流淚。
作者:沈東軍,領教工坊組員企業家、萊紳通靈董事長兼CEO,南京大學商學院博士後,澳門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博士,香港科技大學EMBA,比利時國王勳章獲得者
來源:本文整理自沈東軍在領教工坊美好企業嘉年華的演講
編輯:魏含聿
排版:夏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