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市場"異菌突起" 專家:活菌死菌各有所長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快給你的腸道補點菌吧」「六種乳酸菌發酵,這點很重要」「含有300億活性乳酸菌」……近年來,各類益生菌產品逐漸成為人們的養生新寵。目前,市場上非活菌(殺菌)型乳酸菌飲品快速崛起,其功能特性比活菌型飲品稍弱,但加工優勢日漸明顯,逐步敲開了食品市場的大門。

  消費者:活菌死菌分不清

  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共同對「益生菌」作出了定義,攝取適當數量後,對宿主健康能發揮有效作用的活菌,都可以稱為益生菌。目前市場上的益生菌飲品有乳酸菌飲品和酸奶。

  在益生菌產品戰中,乳酸菌飲品隊伍向來表現優異。據統計,2015年我國乳酸菌飲料的總產值高達79.5億元,而2006年總產值僅為6.3億元。乳酸菌飲料根據其是否經過殺菌處理而被區分為活菌(未殺菌)型和非活菌(殺菌)型。專注活性乳酸菌飲料的日本企業養樂多於2002年進入中國市場時,日均銷量不足6萬瓶,2016年該企業的日均銷量已突破500萬瓶。從2005年開始連續12年,養樂多穩居我國乳酸菌飲料銷售額和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寶座。

  非活菌型飲品作為後來者,近年來迅速崛起。但出於市場競爭的需求,不少非活菌型飲品有意無意地淡化了自身的「死菌」屬性。記者在一家大型連鎖超市探訪發現,這家超市共計銷售十餘種乳酸菌飲品。活菌型飲品均置於冷櫃冷藏,多打出「600億活性菌」「300億活性乳酸菌」等口號,靠菌種和活菌數量吸引消費者。非活菌型飲品僅有兩種,均置於常溫貨架,儲藏條件標示為「置於陰涼乾燥處,冷藏最佳」,但其中一款直接在冷櫃附近打折銷售,並沒有擺放在貨架中,會誤導消費者認為其產品與活菌型乳酸菌飲品並無區別。

  「買乳酸菌飲料分不太清有什麼區別,覺得凡是標有乳酸菌的都可以促進消化吸收,一般買知名品牌。」正在購物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優酸乳、酸酸乳等飲品也給人一種「很有營養」的感覺,平時沒注意乳酸菌飲料還分常溫擺放和冷藏擺放。

  目前,有部分商家打著活菌型飲品的旗號出售非活菌型飲品。業內人士介紹,當前的非活菌型飲品主要由一些中小型公司主導,在三四線城市銷售。部分消費者雖然有大健康意識,但缺乏大健康知識,不清楚活菌與非活菌的區別,這也給了行業無序發展的空間。

  專家表示,此種亂象背後,還凸顯了乳酸菌行業標準的落後。我國現行的與乳酸菌飲料有關行業標準《含乳飲料》(GB/T 21732-2008)和《飲料》(GB 7101-2015)規定:乳酸菌飲料產品標籤應標明活菌(未殺菌)型或非活菌(殺菌)型,標示活菌(未殺菌)型的產品乳酸菌數應高於106CFU/ml;含有活菌(未殺菌)型乳酸菌、需冷藏儲存和運輸的飲料產品應在標籤上標識貯存和運輸條件。這兩項國標對非活菌型飲品的具體標識均未作出明確規定,使得無良商家有空可鑽。

  專家:活菌死菌各有所長

  乳酸菌與人體健康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具有抑制病原菌、改善胃腸道功能等作用。「殺菌後的乳酸菌飲品雖然不含活性乳酸菌,但蛋白質等主要營養成分含量較高。」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李汴生教授介紹,從功能特性來講,活性乳酸菌飲品是以活菌為基礎的,飲品中的蛋白質等其他營養成分含量較低。「死菌也有一定的功能,但是目前國際公認,當乳酸菌菌體為活性,通過胃酸的屏障到達腸道並在腸道繁殖,才被認可為具有功能特性的活菌飲品。」

  臺灣生合生物科技集團研究所林金生所長表示,非活菌型乳酸菌飲品含有小分子功能肽、游離胺基酸、維生素等生理活性物質,同樣具有良好的健康功能。國際觀點認為,活的和死的乳酸菌都有益生功能,只是發揮功能的機理、劑量、安全性等有差異。

  酸奶是乳酸菌產品的代表。保留了活性乳酸菌的酸奶需要低溫儲存,保質期也只有15天~21天。隨著死菌體的健康功能被認可,近年來常溫酸奶產品異軍突起。2009年,光明乳業將「莫斯利安」正式推向市場,這是國內第一款無須冷藏、保質期長達120天的常溫酸奶。目前,市面上已存在多種品牌的常溫酸奶,常見品牌有莫斯利安、安慕希、純甄等。它們的工藝都是將牛奶發酵成酸奶後高溫加熱、無菌灌裝,因此不含活菌,保持了良好口感,無需冷藏、攜帶方便。常溫酸奶中不乏甫一推出就呈現爆發式增長的大品牌,如安慕希在2017年的銷售額已超過100億元,強勁的市場表現將一眾低溫酸奶品牌遠遠甩在身後。

  前景:加工優勢促死菌走紅

  乳酸菌飲品已進入高速發展時代,益生菌死菌體(益生菌加熱殺菌後的原料)的各種新品層出不窮,功能訴求豐富。暨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系主任吳希陽表示,活菌型飲品和非活菌型飲品共存並不是一種市場亂象,乳酸菌飲品已從單純活菌功能的時代,進入活菌、死菌競爭的時代,兩類產品各有優勢。

  中國保健協會保健諮詢服務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鶴松曾在報告中表示,研究結果表明,益生菌死菌體、細胞碎片及其代謝產物,只要攝入量大,同樣具有很好的複合免疫作用,可促進腸道中雙歧桿菌增殖,調節菌群平衡,有益於宿主健康。死菌細胞不受胃酸、膽汁的影響,不怕加熱,故可以作為食品配料用於加工食品。並且,乳酸菌加熱殺菌後,菌體可以高密度集中,少量添加就可以提供更多的菌體;殺菌處理後,可將汙染控制到最低,比活菌保存時間更長;幾乎可以添加到所有的食品中,特別是水分含量很高、有加熱工序的食品。

  乳酸菌死菌體憑藉著日漸明顯的加工優勢,逐步敲開了食品市場的大門。在日本,已經有combi等老牌廠家和broma研究所開展了對糞腸球菌的功能性研究,不斷發布最新的研究信息;IHM、龜田製藥等公司成為植物性乳酸菌供應商的代表;KITII等公司以口腔健康為目標的相關功能性研究也很充分,市場認知逐步擴大;大型乳企森永乳業一直努力進行益生菌的市場開拓,並由此參與殺菌乳酸菌的業務。

  此外,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乳酸菌死菌體的健康功能、免疫賦活作用也逐漸被市場所接受,針對特定健康訴求如抗過敏、抗疲勞等的相關功能性食品也在不斷開發中。

(責任編輯:施曉娟)

相關焦點

  • 益生菌市場「異菌突起」 專家:活菌死菌各有所長
    「快給你的腸道補點菌吧」「六種乳酸菌發酵,這點很重要」「含有300億活性乳酸菌」……近年來,各類益生菌產品逐漸成為人們的養生新寵。目前,市場上非活菌(殺菌)型乳酸菌飲品快速崛起,其功能特性比活菌型飲品稍弱,但加工優勢日漸明顯,逐步敲開了食品市場的大門。
  • 益生菌乳飲品亂象叢生 國產菌種研發成空白
    目前益生菌飲品市場存在的把「死菌」當「活菌」、運輸儲存銷售過程中「活菌」變「死菌」、產品標識不規範、產品功能同質化等問題,亟待解決。多名國內外專家學者指出,大眾對益生菌的認識有限,國內基礎研究薄弱,但益生菌產品市場潛力巨大,益生菌食品擁有全球最大的功能性食品市場,在乳製品中也得到了極好的發揮和運用。目前,全球有約4億~5億人消費益生菌乳製品,2015年全球乳酸菌市場總值超過300億美元,且平均每年以15%~20%的增長指數發展。
  • 喝酸奶代替益生菌?撐破肚子也沒效果!
    但益生菌也要慎選,前兩天,一位粗心的媽媽錯把益生菌製劑(酸奶)當成益生菌餵給寶寶,結果導致牛奶蛋白過敏的寶寶哭鬧不止,接著就是腹瀉、大便帶血絲、溼疹加重,痛苦不堪!要知道,益生菌製劑≠益生菌:「益生菌」是能夠通過調節腸道菌群改善人類健康的活菌。
  • 沒有一種益生菌,娃可長期服用!記住國家批准的這7類菌種!
    「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的益生菌,到底能治什麼?怎樣挑?如何吃最有效?科長今天就來為大家一一破解!01如何正確選擇益生菌?益生菌,簡單地說,就是對人體只有益而無害的活菌。其它益生菌食品或保健食品可以只標註菌種。② 看活菌數益生菌分為活菌和死菌,死菌所起作用不如活菌明顯。我國規定,活菌類益生菌保健食品,在其保質期內的活菌數目不得低於 106 CFU / mL(g)。
  • 活菌數越多,益生菌效果越好?益生菌能包治百病?你應該知道的10個真相
    圖片來源 freepik.com今天接著跟大家聊益生菌。上次的調查我們發現很多人無法區分益生菌和乳酸菌。其實,除了這個,大家對益生菌還有很多認知誤區,比如益生元是益生菌嗎?活菌越多,是不是就意味著效果更好呢?今天,我來跟大家聊聊關於益生菌十個最容易混淆的問題。
  • 活菌數越多,益生菌效果越好?
    活菌越多,是不是就意味著效果更好呢?今天,我來跟大家聊聊關於益生菌十個最容易混淆的問題。01益生菌=乳酸菌?益生菌是指一類活的微生物,當攝入足夠量時,可對人體健康發揮有益作用,如調節腸道菌群、促進營養物質吸收、調節免疫等作用[1-3]。
  • 益生菌包治百病?益生菌食用10大常見誤區你中了幾個?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益生菌和腸道微生物群是近年來國際上的研究熱點和社會熱議話題。在一些報導中,益生菌常具有各種健康功效,還能「治療多種疾病」;但也有「益生菌無用」,甚至「益生菌有害」的說法。
  • 益生菌治百病?益生菌食用10大常見誤區你中幾個?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益生菌和腸道微生物群是近年來國際上的研究熱點和社會熱議話題。在一些報導中,益生菌常具有各種健康功效,還能「治療多種疾病」;但也有「益生菌無用」,甚至「益生菌有害」的說法。  益生菌包含很多菌株,大多數益生菌屬於乳酸菌中的雙歧桿菌和乳桿菌,如嗜酸乳桿菌、動物雙歧桿菌等,但並不是所有的乳酸菌都是益生菌,有一些乳酸菌甚至可能對人體有害。只有健康功效經過科學驗證過的、特定的乳酸菌菌株才可以稱為益生菌。此外,益生菌也不一定必須屬於乳酸菌,某些具有健康功效的酵母菌和芽孢桿菌也可以是益生菌,比如鮑氏酵母菌、凝結芽孢桿菌等。
  • 益生菌的作用 原來它是腸道的客人
    在商場中不管是買酸奶還是買醃製食品,大家看到有「益生菌」這三個字便會多加關注,並認為益生菌越多越好。原因是我們一直以來被灌輸了益生菌有利於腸道健康這樣的常識。那麼,益生菌到底有什麼作用呢?益生菌,其實是一種籠統的稱呼,國外指的是一類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活菌。
  • 你對益生菌真的了解嗎?硬核科普來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加速了消費者對免疫營養品的認知及重視,其中益生菌產品因其改善胃腸道、增強免疫力等功效,更是成為了人們追求健康的「新寵」。  從今年618成交數據來看,多種品牌的益生菌產品銷量均取得大幅增長。歐睿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益生菌市場價值約400億歐元,大部分益生菌產品在發達國家已經形成了較成熟的市場。
  • 四大權威機構聯合澄清,益生菌十大認知誤區
    益生菌包含很多菌株,大多數益生菌屬於乳酸菌中的雙歧桿菌和乳桿菌,如嗜酸乳桿菌、動物雙歧桿菌(乳雙歧桿菌)、鼠李糖乳桿菌等。但並不是所有的乳酸菌都是益生菌,有一些乳酸菌甚至可能對人體有害。只有健康功效經過科學驗證過的、特定的乳酸菌菌株才可以稱為益生菌。此外,益生菌也不一定屬於乳酸菌,某些具有健康功效的酵母菌和芽孢桿菌也可以是益生菌,比如鮑氏酵母菌等。
  • 安倍臣趣解益生菌,讓您快樂認識益生菌
    ,今天免不了要談一談益生菌的核心特徵,那麼你知道益生菌的核心特徵是什麼嗎?例如養樂多的廣告上宣傳「100億活的益生菌」,每款益生菌數量基本都是以億為單位,因為是微生物,打著顯微鏡都很難看清,所以100億聽起來蠻誇張,但其實也就一丟丟。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益生菌,基本都是200億為基準,那麼為什麼要這麼高的數量呢?
  • 母嬰店推薦寶寶服用益生菌,包治百病不靠譜
    查看菌種的活菌數 一般來說,益生菌種分為活菌和死菌,活菌顧名思義是最好的。有效期內,我國專家表示建議寶寶每次吃50-150億個益生菌。我們常說益生菌見效與否,關鍵寶媽還是注意益生菌所含菌的活性以及數量。 查看益生菌成分 益生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益生元,如果除此之外還包含一些FOS(低聚果糖)、菊粉、低聚半乳糖、乳果糖等成分的話,那我們就考慮這款益生菌的功效是比較強的。
  • 喝酸奶就等於補充益生菌?錯!硬核科普來了!
    從今年618成交數據來看,多種品牌的益生菌產品銷量均錄得大幅增長。歐睿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益生菌市場價值約400億歐元,大部分益生菌產品在發達國家已經形成了較成熟的市場。近年來,國內對益生菌產品的需求大幅增加,中國益生菌市場以平均每年約15%的增速發展,預計2020年產品規模將接近850億元。
  • 經常吃益生菌會產生依賴性?10個關於益生菌的認知誤區了解下
    6月11日,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CFIC)聯合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四家專業機構發布了《科學認識益生菌——澄清益生菌的10個常見認知誤區》(下文簡稱《科學認識益生菌》),幫助消費者更全面了解益生菌相關科學知識。誤區1:益生菌=乳酸菌。
  • 益生菌分享【2】
    益生菌治病嗎?能治也不能治,一定要科學的對待益生菌。那麼問題又來了,怎麼選擇益生菌呢?第三點看看菌種數量,這裡並不是說越多越好,益生菌的數量達到一定值才能起到功效作用。45億活菌是剛好適應嬰幼兒菌種數量的一個值。多了少了都不好,有很多寶媽很驕傲的給我說,你看我給娃吃的是100億的,以為越多越好,可見對益生菌知識是多麼的匱乏。第四點要看形態,最好是選擇乾燥粉末型的,為什麼不建議食用液態定產品呢?
  • 益生菌食用10大常見誤區,你中了幾個?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益生菌和腸道微生物群是近年來國際上的研究熱點和社會熱議話題。在一些報導中,益生菌常具有各種健康功效,還能「治療多種疾病」;但也有「益生菌無用」,甚至「益生菌有害」的說法。益生菌包含很多菌株,大多數益生菌屬於乳酸菌中的雙歧桿菌和乳桿菌,如嗜酸乳桿菌、動物雙歧桿菌等,但並不是所有的乳酸菌都是益生菌,有一些乳酸菌甚至可能對人體有害。只有健康功效經過科學驗證過的、特定的乳酸菌菌株才可以稱為益生菌。此外,益生菌也不一定必須屬於乳酸菌,某些具有健康功效的酵母菌和芽孢桿菌也可以是益生菌,比如鮑氏酵母菌、凝結芽孢桿菌等。
  • 孩子腸胃差,補點益生菌
    華龍網2018年2月27日12時15分訊 益生菌不僅能減少呼吸道感染發生次數、發熱時間和咳嗽等,寶寶腸胃差也可以適當使用。    孩子腹瀉易造成腸道菌群失調,益生菌可保護腸道黏膜,排除有害菌,有利於營養物質消化吸收。一般,醫生建議患者腹瀉後服用1~2周益生菌。
  • 帶眼識人、科學識菌,你對益生菌真的了解嗎?硬核科普來了!
    從今年618成交數據來看,多種品牌的益生菌產品銷量均錄得大幅增長。歐睿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益生菌市場價值約400億歐元,大部分益生菌產品在發達國家已經形成了較成熟的市場。近年來,國內對益生菌產品的需求大幅增加,中國益生菌市場以平均每年約15%的增速發展,預計2020年產品規模將接近8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