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商業銀行績效評價「打分表」落地 事關高管薪酬、企業工資總額!

2021-01-07 新浪財經

來源:北京商報

我國商業銀行績效評價制度體系迎來全新優化,2021年1月4日,財政部發布關於印發《商業銀行績效評價辦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商業銀行績效評價辦法做出完善和修訂,《通知》將改革前的盈利能力、經營增長、資產質量、償付能力四類指標,調整為服務國家發展目標和實體經濟、發展質量、風險防控、經營效益四類,同時進一步擴大負面清單,新增發生風險事件評價降級指標,突出了防範風險的目標要求。

風控、經營等四類重點指標迎調整

現行商業銀行績效評價辦法是金融企業績效評價制度中四類(銀行、保險、證券、其他)評價類別之一,建立於2009年,2016年曾進行修訂。針對此次修訂,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在答記者問時指出,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現行商業銀行績效評價辦法局限性逐漸凸顯,有必要根據新形勢需要進行修改完善。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修訂後的《通知》將改革前的盈利能力、經營增長、資產質量、償付能力四類指標,調整為服務國家發展目標和實體經濟、發展質量、風險防控、經營效益四類,且每一類權重均為25%。

細化來看,服務國家發展目標和實體經濟指標分為服務生態文明戰略情況、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情況、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兩增」完成情況、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兩控」完成情況四項二級指標,佔比權重分別為6%、6%、7%、6%。

發展質量指標分為經濟增加值、人工成本利潤率、 人均淨利潤、人均上繳利稅四項二級指標,佔比權重分別為7%、6%、6%、6%。風險防控指標則包括了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增速、撥備覆蓋水平、流動性比例、資本充足率五項二級指標,佔比權重均為5%。而經營效益指標則分為(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率、淨資產收益率、分紅上繳比例三項二級指標,佔比權重分別為10%、8%、7%。

談及監管部門此次調整四類重點指標的考量,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監管此舉意在增強商業銀行績效評價制度體系的科學性與導向性,針對國內經濟產業結構和金融體系變化,國內需要對具有導向作用的績效考核體系進行調整。

周茂華進一步指出,從導向看,《通知》引導商業銀行轉向高質量發展,注重金融服務質量和競爭力提升;引導商業銀行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夯實發展基礎。引導商業銀行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進行創新,尤其是加大實體經濟薄弱環節與戰略新興製造業等環節支持;引導銀行加快發展模式轉型,增強創新能力,提升經營效率。

負面清單擴大、新增風險事件評價降級

據了解,績效評價是指財政部門根據商業銀行功能特點建立評價指標體系,運用適當評價方法和評價標準,對商業銀行一個會計年度響應國家宏觀政策、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情況,以及發展質量、經營效益情況進行的綜合評價。

為了有效防控風險,《通知》進一步擴大負面清單,新增發生風險事件評價降級。在《商業銀行績效評價辦法有關說明》一文第五項「績效評價加減分事項」中將發生風險事件降級表述為:商業銀行及其負責人發生屬於當期責任的重大違法違紀案件、重大資產損失事項,造成重大不利社會影響的,根據影響程度下調評價級別;正常的資產減值準備計提不在此列。

除此之外,《通知》還設立了違規受罰、無序設立子公司等扣分事項。例如,商業銀行違反有關監管規定或工資管理規定的,根據相關部門的處理處罰情況扣1-5分;違反有關監管規定盲目無序設立具有投資決策權的三級以上(計算層級時不含SPV)子公司的,根據設立情況扣1-5分。

從內容來看,新增風險事件評價降級無疑對商業銀行風險控制起到了前瞻性作用。看懂研究院研究員卜振興指出,《通知》突出強調了支持實體經濟和風險風控等內容,範圍覆蓋更加廣泛,圍繞風險事件做評價,尤其是評價降級、子公司等,將使得未來商業銀行績效評價更加關注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對普惠、小微企業貸款的相關指標,也反映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目標和宗旨;此外,《通知》突出了防範風險的目標要求,將會使商業銀行更加關注風險防範。

而出現信息質量問題的商業銀行也將被扣分或降級,《通知》提到,商業銀行不按照規定提供評價基礎信息,或提供虛假基礎信息,根據相關部門的處理處罰情況扣1-5 分。情節嚴重的,下調評價級別。

引導銀行健全內部管理制度

如何確定商業銀行績效評價結果?據了解,績效評價結果以評價得分、評價類型和評價級別表示,評價得分用百分制表示。評價類型分為優、良、中、低、差五種類型,分別對應A、B、C、D、E五個字母。評定類型判定的分數線為80、65、50、40分。評價級別是對每種類型再劃分級次,以體現同一評價類型的不同差異,採用在字母後重複標註該字母的方式表示。比如,評價得分達到80分及以上不足85分的為優(A類A),85分及以上不足95分的為優(A類AA)。

上述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指出,結果運用更加突出與高管薪酬、企業工資總額、領導班子考核等事項掛鈎,進一步完善「薪酬與績效匹配、激勵與約束並重」機制,有效發揮指揮棒作用。

《通知》明確,商業銀行績效評價結果是商業銀行整體運行綜合評價的客觀反映,應當作為商業銀行改善經營管理和負責人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是確定商業銀行負責人薪酬和商業銀行工資總額的主要依據。

新版績效評價機制的「出爐」,無疑為商業銀行穩健運行,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屏障和支撐。在周茂華看來,《通知》強化監管,引導銀行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完善和細化考核機制、合規經營,具有「指揮棒」作用。可以預見,未來商業銀行績效評價體系將隨之調整,商業銀行內部業務規範、流程,以及業務員的考核機制調整將迎來統一規範。

據了解,《辦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即2021年度及以後年度商業銀行績效評價按照《辦法》執行。

值得注意的是,保險、證券、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企業的「新版」績效評價辦法亦在路上。據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除商業銀行外,其他類型金融企業如主權財富基金、政策性金融企業,以及證券、保險、金融控股公司等其他商業性金融企業的績效評價制度,目前已啟動研究完善工作,待成熟後另行印發實施,在新的辦法實施前,繼續執行《財政部關於印發〈金融企業績效評價辦法〉的通知》。

相關焦點

  • 事關銀行工資總額、高管薪酬 商業銀行績效評價辦法大修
    據了解,此次修訂的《辦法》體現了五個「更加突出」:一是評價導向更加突出服務國家宏觀戰略等綜合經濟效益;二是評價理念更加突出高質量發展;三是對標體系更加突出行業對標、歷史對標、監管對標的綜合統籌;四是加分事項更加突出違規「黑名單」的扣分降級;五是結果運用更加突出與高管薪酬、企業工資總額、領導班子考核等事項掛鈎。
  • 擴大負面清單 商業銀行績效「打分表」更新
    原標題:擴大負面清單 商業銀行績效「打分表」更新   我國商業銀行績效評價制度體系迎來全新優化,2021年1月4日,財政部發布關於印發《商業銀行績效評價辦法》的通知
  • 事關銀行人工資薪酬!商業銀行績效評價辦法大修有這些變化
    我國商業銀行績效評價體系迎來重大調整。1月4日,財政部發布關於印發《商業銀行績效評價辦法》的通知(下稱「新規」),對商業銀行的績效評價辦法做出完善和修訂。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此次修改主要是基於五大方面的考量,其中包括評價導向更加突出服務國家宏觀戰略、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微觀經濟等綜合經濟效益;結果運用更加突出與高管薪酬、企業工資總額、領導班子考核等事項掛鈎等。 據悉,該新規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即2021年度及以後年度商業銀行績效評價按照新規執行。
  • 事關銀行人工資薪酬!商業銀行績效評價辦法大修,有這些變化……
    經濟導報記者 戴嶽我國商業銀行績效評價體系迎來重大調整。1月4日,財政部發布關於印發《商業銀行績效評價辦法》的通知(下稱「新規」),對商業銀行的績效評價辦法做出完善和修訂。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此次修改主要是基於五大方面的考量,其中包括評價導向更加突出服務國家宏觀戰略、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微觀經濟等綜合經濟效益;結果運用更加突出與高管薪酬、企業工資總額、領導班子考核等事項掛鈎等。據悉,該新規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即2021年度及以後年度商業銀行績效評價按照新規執行。
  • 商業銀行績效考評來了
    2021年1月4號,元旦假期結束的第一天,財政部金融司發布了《商業銀行績效評價辦法》。銀行績效評價制度,實行已經有較長時間了。早在2009年,財政部就發布了《金融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績效評價暫行辦法》,2016年在此基礎上修訂,發布了《金融企業績效評價辦法》。
  •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商業銀行績效評價辦法》答記者問
    答:現行商業銀行績效評價辦法是金融企業績效評價制度中四類(銀行、保險、證券、其他)評價類別之一,建立於2009年,2016年曾進行修訂,在推動商業銀行提升經營效益、提高資產質量、堅持穩健經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場景解析】A部門績效打分都超過100分,公司獎金分配如何保證公正性?
    當然,這也帶來了績效獎金如何應對打分集中的問題,後文詳解。3、明確各等級比例。正如前文所說,人群的績效正態分布,如果客觀評價就是有好有壞,哪怕不處罰後進也要把先進評出來,如此才能樹立組織導向。在華為,幹部評價績效時拉不開差距,在部門搞平均主義就是失職的表現,本人勞動態度評價和績效評價都會受影響。
  • 薪酬設計:日常薪酬核算與發放,績效工資/獎金的計算方法
    月度工資表的計算通過月度工資表核算薪資、發放薪資,是大多數沒有使用薪酬系統的中、小型企業中薪酬專員每月的日常工作,也是HR應該掌握的基本功。工資表一般包括以下項目:工號、員工姓名、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各類獎金、加班工資、各類津(補)貼、社會保險代扣、住房公積金代繳、應發工資、個人所得稅和實發工資等。某公司的工資條如表所示。表某公司工資條每個公司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工資表的項目。雖然工資表項目繁多,但大致可以分為四類,如圖所示。
  • 聚焦:央企高管薪酬改革破冰是否參照公務員
    近年來,央企負責人年薪酬水平大約是同期全國城鎮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51474元的二三十倍。   蘇海南指出:第一,國有企業中,金融企業、房地產企業的高管薪酬是「兩高加不順」:部分人薪酬偏高,少數人過高,中型企業或下屬企業高管薪酬高於大型企業或集團公司高管,薪酬關係倒掛。
  • 財政部調整銀行績效評價指標!為什麼調?調了哪些指標?詳解!
    2009年,財政部發布《金融類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績效評價暫行辦法》,2016年在此基礎上進行修訂,發布了《金融企業績效評價辦法》,在推動商業銀行提升經營效益、提高資產質量、堅持穩健經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現行商業銀行績效評價辦法局限性逐漸凸顯,有必要根據新形勢需要進行修改完善。
  • 如何打造企業績效管理體系
    通過對員工工作績效良莠的評價,激發起每位員工的工作熱情和創新精神,實現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共同成長,最終促成員工個人自我實現和企業基業常青,達成雙贏。打造企業績效管理體系,正確運用績效管理,是我們公司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 績效工資跟年終獎被扣如何維權,績效工資是如何分配的
    其中,部門加權價值係數=∑(該部門員工崗位價值係數×該崗位員工人數)崗位價值係數需要通過崗位評價產生,而崗位評價是薪酬體系設計的核心基礎工作之一(薪酬體系需要根據崗位價值係數進行崗位工資定級),不屬考核體系的範疇。未做專門評價之前,可採用「崗位價值係數=員工工資÷人均工資」來計算。如果公司認為現有員工工資額度以及據此計算的價值係數均不合理的話,則需要通過重新進行薪資設計加以解決。
  • 崗位評價及薪酬要素解析(上)【薪酬系列談】
    薪酬的本質就是崗位的價值的價格。 2.崗位評價的價值是什麼評價每一個崗位的價值,是為了解決內部的公平性問題,到底給銷售經理、研發經理、生產經理、財務經理多少工資,到底崗位工資高一點哪個低一點,總監和員工又分別是多少?要有一個崗位的價值評價的問題。通過價值評價來確定它相對的公平性。
  • 財政部發文確定國有金融企業工資總額計算方法
    ,服務微觀經濟、實體經濟,引導金融企業高質量發展,做好國有金融企業工資總額管理工作。根據《實施細則》,金融企業工資總額增長應以貫徹落實國家宏觀政策、服務微觀經濟、實體經濟為重點,綜合考慮經濟效益、勞動生產率等因素合理確定。根據該份文件給出的計算公式,當年工資總額=上年度工資總額基數×(1+W),其中W為工資增幅,以Y為函數計算確定;Y=聯動指標增幅×綜合考核係數。
  • 權威發布|山東省屬企業深化考核機制改革:領導班子績效薪酬佔比不...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5日訊 今天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九大改革攻堅行動」系列發布會第七場,介紹山東省屬企業「倒計時」改革攻堅等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斌介紹,省國資委出臺《加快推進省屬企業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專項行動方案落實落地的意見》,破解收入能增能減難題,激發員工活力。一是深化工資總額決定機制改革。
  • 做了5年的薪酬,還是只會工資核算等執行層面的工作?
    負責了5年的薪酬模塊,對薪酬績效體系的理解還止於算工資、扣工資。 你也明白,企業是不養閒人的,關鍵時刻用不上,以後都用不上了。」 企業薪酬管理,從來不是發發工資那麼簡單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薪酬管理的合理性與HR執行的合理性。
  • 國企高管基本薪酬參照公務員標準 方案年底前公布
    必須雙軌並行  一位央企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薪酬改革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主管部門正為其監管下的企業劃定級別,並確定各個職位高管的行政級別。  「將來會進一步規範組織任命的國企高管薪酬,其基本薪酬會參照相同行政級別的公務員工資標準制定,同時取消或減少職務津貼和績效獎金,但會加大中長期激勵的考核。」上述消息人士稱。
  • 提前發績效被罰!銀行業薪酬考核還有哪些紅線?
    商業銀行應制定績效薪酬延期追索、扣回規定,如在規定期限內其高級管理人員和相關員工職責內的風險損失超常暴露,商業銀行有權將相應期限內已發放的績效薪酬全部追回,並止付所有未支付部分。商業銀行制定的績效薪酬延期追索、扣回規定應同樣適用離職人員。這其實也不是第一次由於違反上述規則而開出的罰單。
  • 天虹商場:高管人員薪酬及考核管理辦法
    第四條  基本年薪   每年年初,由公司董事會提名、薪酬與考核委員會根據公司上年度總資產、營業收入及毛利三項財務指標,對公司進行評價,並結合企業類別、評價標準、總經理工作年限、市場同類企業高管薪酬水平等,提出總經理基本年薪水平意見,報公司董事會批准後執行。總經理基本年薪一般在每年 4月份調整。
  • 央企薪酬與績效掛鈎須有配套機制
    據《證券日報》2月11日報導,近日,國資委發布《關於認真做好2015年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工作的通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提出,2015年利潤總額下降的央企,工資總額不能增長。  應該說,對於一直飽受社會關注和爭議的央企薪酬制度,此次國資委將央企工資薪酬和經營績效緊密掛鈎,並明確要求「2015年利潤總額下降的央企,工資總額不能增長」,這不僅從制度層面扭轉了部分央企「業績平平,高薪依舊」的亂象,而且更能起到倒逼央企提高運營效率之效,因為只有運營效率提高、業績利潤上升,央企才有加薪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