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家人看新聞,電視裡抗擊疫情、走在一線的工作者在接受採訪時,新聞中都有刻意強調了他們的年齡,「90後」、「95後」,看來這一代是真正崛起,成為社會中堅力量了。作為我們家唯一的80後,我哥詼諧又帶點遺憾地說:「80後看來是真的淘汰了。」
或許長大、成熟是歲月送給八零後們最好的禮物,一天天變老,也意味著那些他們喜歡過的美好事物,可以就此定格住最美的樣子,從此留在每個人的回憶深處了。
故事也好,音樂也罷。我們常常會感嘆著:音樂+時間的魅力,何其迷人!當我們再回頭看一個個往日記憶,甚至是時代產物,你會感慨八零後們還有這麼豐富的年代寶藏,獨此一家,別無分號,這也是任何一個年代所無法比擬的財富,不是嗎?
以下這些時代產物若你還記得,那麼,你當真是個有故事的80後。
1
時代產物一:大廳KTV(當年叫做卡拉OK)
早前一個叫做《來自臺灣的聲音-潮》音樂紀錄片在網上被人討論起來,喚醒了一大票最初八十年代末,大家在中國內地剛剛聽到中國臺灣音樂時的悸動心情。
其中,節目裡當姜育恆的《驛動的心》響起時,我也是能記起兒時,大約在90年代初跟隨父母去歌廳的記憶:那時的點唱還是在偌大的一個舞廳裡面,花幾元錢點一首,唱好或者唱壞,都需要勇氣,以及相當的經濟實力,姜育恆、童安格都是那時候的點唱熱門。
▲90年代的卡拉OK廳,舞池裡的人
而90年代的卡拉OK廳,一般除了有人拿出勇氣高歌,臺下還有很多人在跳舞,小時候一度以為歌舞廳是什麼不得了的地方,因為每次都會被攔在門外,而爸媽卻可以進去。
曾經的卡拉OK——如今的KTV,曾令我對姜育恆與童安格兩位留下過深刻印象,因為那時點唱這二位歌曲的人頗多。到後來,在王力宏《公轉自轉》專輯中看到有童安格的創作,年少無知的我還以為王力宏是童安格的徒弟來著。
▲童安格
如果你還回看當年童安格的MV,童蜀黍絕對在當年也是鮮肉級別的人,他的《把根留住》,一定也是很多80後父母耳熟能詳的時代金曲,唱響在90年代初的大廳KTV裡。
2
時代產物二:VCD播放機
有關成龍屢屢導致企業破產的段子中,有一個受害的時代品牌叫做「愛多」,愛多當年就是以生產VCD機起家的。
▲80後的你,家裡曾經一定有這樣一臺機器
1996年前後,家家有臺VCD,尤其以「超強糾錯」為標配,因為當年多是盜版碟在播放,我家就在當年跟風買了一臺VCD機,還被老闆送了兩張帶有卡拉伴唱的VCD,一張是梅豔芳、一張是陳慧嫻——陳慧嫻的VCD封面當年是盜用了《歸來吧》,陳慧嫻之於80後們熟知的《紅茶館》《飄雪》都是出自《歸來吧》。
還有陳慧嫻最被人熟知的《千千闕歌》,又湊巧與梅豔芳的《夕陽之歌》是同曲不同詞。
依稀記得,VCD的容量小,一部電影多是雙碟,遇上內容長的電影,有時候甚至要三碟甚至四碟,所以當年很多的VCD機都具有「三碟連播」功能,就是能讓你無縫看完一部大片。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劇照
想必很多八零後,都曾在「三碟連播」功能下,看過《侏羅紀公園》《辛德勒的名單》《教父》等名垂青史的大片,當然周星馳、周潤發、古惑仔們的港產片也沒少看,還記得臺灣文藝片——就是張震出道的那部《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我也是在VCD機看來的,真是「一看文藝片,終生文藝狗」!
3
時代產物三:還珠格格
今年過年,《情深深雨濛濛》劇組在20年後重聚了,趙薇、林心如、古巨基、蘇有朋等主演的同框,讓無數80、90後大呼「童年回來了」!不過說起情懷,更讓80後有「初代情懷」的還是亙古不變的《還珠格格》。
▲《情深深雨濛濛》劇組20年重聚
《還珠格格》無論在過去還現在,絕對是頭等大IP等級,還珠三美趙薇、林心如、範冰冰,隨便做什麼事,都是上頭條的節奏;一直到前幾年,林心如和霍建華完婚,兩位「格格」都已嫁作幸福人妻。
關於《還珠格格》這個大IP,早就被人扒了底朝天,唯獨覺得,1998年的「還珠三美」與現在相比,各有風韻。
對了,還要說的是八零後們的集體回憶BGM《當》。唱著這首歌的動力火車到現在還會把這首歌當做演出保留曲目,尤秋興、顏志琳多年來一直保持很Rock裝扮,兩頭長髮飄飄然,典型九十年代Rocker的樣子,和另一位八零後集體回憶主角——齊秦老師的距離只差一條皮褲。
▲瓊瑤與「還珠」劇組
「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瓊瑤阿姨當年寫的詞,不只有兒女情長,還充滿了時代的大氣!說真的,瓊瑤也算是咱們一些八零後的感情觀引路人吧。
4
時代產物四:盜版磁帶&八零後男生「公敵」張信哲
張信哲去年年底推出了全新單曲《慢慢走》,很多小朋友可能對這位靚嗓蜀黍已經不那麼熟悉了。
但八零後們可從來都當張信哲是伴著他們成長的重要人物,尤其在很多八零後青少年的正版意識尚未健全、以及大陸這邊引進專輯速度相對緩慢的年代,八零後小夥伴認識張信哲恐怕多是從盜版磁帶來的。
必須承認,張信哲至今仍保養了很好的嗓子狀態,樣態也保養得很好。雖然現在想起來,很多八零後聽張信哲是通過盜版磁帶來的。
那時候做一盒拼盤的盜版磁帶,相當於在現在音樂播放器上做個歌單,盡情甄選好歌、熱歌,所以我們一開始認識張信哲,也是從《愛如潮水》《難以抗拒你容顏》《寬容》開始,後來我們系統地聽歌之後,才知道這些歌是來自不同的專輯。
小時候讀書時,班裡的男生都希望能成為Beyond一樣酷的Rocker,女生多數都夢想能嫁給張信哲那樣的白馬王子,於是,張信哲除了是很多八零後女生的「夢中情人」,還是很多八零後男生的「公共情敵」!
還記得我讀初一時,張信哲到鄭州的一次演出,臺上臺下被圍的水洩不通,最後換上一身保安服,才得以渾水摸魚穿過人群回到酒店,可想而知當年的阿哲是有多火!
5
時代產物五:傳說中的寶島
八零後們兒時聽歌,不僅聽個順耳,還聽出一些各地城市的地標。
像是孟庭葦唱過《冬季到臺北來看雨》,動力火車唱過《忠孝東路走九遍》,長大後,剛巧選在了某一年的冬天去臺北旅行,在下著冬雨的街頭走在忠孝東路上,享受雨中臺北的熙來攘往,也追著陳綺貞去了《九分的咖啡館》,聽著戴佩妮逛了《淡水碼頭》,順帶在淡水邂逅了周杰倫寫給S.H.E的《河濱公園》……
▲某乎上有網友說:這是周杰倫寫給S.H.E最好的一首歌(《河濱公園》MV)
其實在臺灣地區,叫做「河濱公園」的地方不少,但因為淡水的河濱公園距離周杰倫的母校淡江中學最近,所以這是十幾年來,我一直認定S.H.E唱的《河濱公園》就是在淡水的那座公園。
現在很多有錢還有閒的八零後,都會聽著小時候去各地旅行,用歌詞做嚮導指南。
結語
很多的旋律駐紮在人心中,從聲音變成了情感,又再幻化成為有溫度的記憶,映照出我們的往昔影像,這就是流行音樂的魅力,這魅力,為即將集體告別二字頭的八零後們留住了美好往昔。
也許再等十年、二十年,當吳亦凡、蔡徐坤、TF BOYS、鹿晗等人各自開唱,那也會是95後、00後們集體狂歡的時候了,他們會在音樂流過的歲月裡,記錄下哪些時代產物,只有將過未過的時光有資格發言了。
本文為QQ音樂獨家專題約稿
文|三石一聲
編輯|胡蘿蔔
共渡難關,武漢加油
挺過寒冬,福安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