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有關成都客家人及客家文化形成的科普讀物。
我們是成都的客家人,經常有人問我,成都也有客家人嗎?
當然,成都有很多客家人,只是時間已經把我們這樣一群客居在四川的客家人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還在小的時候,我就知道我和別的孩子說著不一樣的語言,有著一些不一樣的生活習慣。長大後開始好奇的研究我們這樣一群說著客家話的"成都人",因為那關乎到我們的血脈和文明。
客家人遷居到四川的故事,史話的概括是:湖廣填四川。
客家人將土樓引入成都(洛帶古鎮土樓,攝影師@石磊)
明清以來,成都東郊洛帶及周邊地區就成為外省人的主要入籍地。在清初年間張獻忠的大順國失敗後,張獻忠對成都大肆屠殺,毀城。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張獻忠屠四川》。當時成都是斷牆殘壁,千裡無人。清政府為開發四川特鼓勵外省人移民四川,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湖廣填四川」的行動。相繼遷入的有廣東、湖北、江西、福建、陝西和山西省的移民。
成都客家人多為廣東移民的後裔,方言標準音與廣東梅縣話一致。比如穿衣,我們稱為「著衫」、下雨為「落水」、吃飯為「食飯」等。
由於時間與空間的隔絕,我們漸漸被宗族所遺忘,我們中的很多人也漸漸忘記自己身上所背負的厚重的客家歷史和客家文明......
只是到今天,那麼多時代過去了,祖輩們也早已仙逝,你再去問那些生活在成都的客家人,他們還是會告訴你我們是成都人,但我們是湖廣填四川過來的。
內心深處永遠在追憶我們的根源。
(作者:Ellen)
成都老客家的一封公開信:寧賣祖宗田,也不丟祖宗言!
成都東山及周邊的客家人集中居住區的居民,很多都是明末清初從廣東梅州及相鄰的地方,通過湖廣填四川移民過來的。
客家人移民到成都周邊後,被大部分說湖廣話的湖廣移民所包圍。客家人比湖廣人少很多,自從移民到成都來一直處於人數上的劣勢.但是我們的祖輩很多都遵循寧賣祖宗田,也不丟祖宗言的原則,把從廣東梅州及相鄰地區的客家話在被大部分說湖廣話的人包圍下經過幾百年時間,依然一代代的傳到現在,保留了下來!
成都的客家話及文化,和梅州那邊的客家話及文化由於經過幾百年的分隔,已經在成都周邊形成了與梅州及相鄰地區有所不同的成都特色的客家方言及文化。
文/成都老客家良林
但近年來隨著成都城市的發展擴大,成都的客家方言島面積也慢慢變小了。客家話也逐漸被湖廣話蠶食同話!加上很多客家人覺得說客家話俗氣 ,不好聽,丟面子等原因,在外面都不愛說客家話了!現在連在家裡都不怎麼說客家話的人也多起來了。很多客家人的子女都說不來客家話了!這樣持續下去的話,不久的將來,成都特色的客家方言及文化將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為了拯救成都特色的客家方言及文化,建議所有客家人,在家裡和其它地方常說客家話,並鼓勵子女學習掌握客家話讓他們明白說客家話並不俗氣,難聽,丟面子,反而是在傳承成都特色的客家方言及文化!
希望我們成都的客家人不要讓成都特色的客家方言及文化慢慢消失了,而要讓它一代代的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在成都有一群客家人,成都人喜歡叫「土廣東人」,洛帶就是客家人的聚集地。去洛帶吃吃傷心涼粉,感受一下天府之國的客家文化,一定是別有一番風味的!
來源:客家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