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客家博物館:客家人,中國古代漢族文化的重要繼承者

2020-12-20 成都Go

通過上一期,我們知道了客家人為什麼又被稱為「東方的猶太人」。

但說客家人是最「純正」的漢人,這當然有失偏頗,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哪個民族是「血統純正」的。但客家人確實保留了古代漢族人的語言、習俗等諸多特點,因此客家文化成為近幾年的一個熱點。不過,能保留這些特點,並非完全是客家人的主動選擇,其中也有不得已而為之的因素。

客家人最典型的文化符號,便是或方形、或圓形的圍屋。這種圍屋,外側是高大堅實的夯土或磚石牆,內部有水井、倉庫,以及圍成一圈的數以百計的民宅。一看便知,這種土樓是出於族群安全,採取的一種自衛式的居住樣式。

客家圍屋

客家人的傳統聚居區位於江西、福建、廣東三省交界之處,在客家人到來之前,這裡雖然荒蕪,卻也不是渺無人煙之地。對於這些搶佔地盤的外來者,本地土著並不都是能夠大方接納的;在部分地區,因為漢族與少數民族的文化差異,更容易造成雙方誤解。因此,「土客矛盾」是長久伴隨客家人的困擾。

為了在爭奪生存資源的衝突中生存下來,作為外來者的客家人,必須緊密抱團,共同渡過難關。這種抱團思維的產物,就包括圍屋這種把防衛功能放在首位的民居。

圍屋可以說是客家人抱團的「物質手段」,「精神手段」則是維繫宗族關係和血緣紐帶,所以客家人格外重視祭祖。特別是那些遷居海外的客家人,常常舉行多達數千人的祭祖典禮,堪稱華人的文化盛景。

這種抱團的行為,導致客家人成為了一個相對封閉的族群。這個封閉的族群,能夠將外界的影響降到最低,從而能夠保留大量的古代文化傳統。這就像猶太人,儘管失去家園兩千多年,流浪在世界各地,卻通過維繫共同的猶太教信仰,保證了民族獨立性。

因此,從文化層面上講,客家人確實是中國古代漢族文化的重要繼承者。

=========我是分隔線=========

⊙聲明: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想第一時間收到推送文章,歡迎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四川客家博物館:客家人為什麼被稱為「東方猶太人」?
    通過洛帶的湖廣會館,我們用三期時間介紹了著名的「湖廣填四川」運動。而這個因為「湖廣填四川」修建的四川湖廣會館,為何會在2003年被闢為四川客家博物館呢?看看博物館所在地的人口結構就知道了,洛帶古鎮的居民中,客家人佔到了85%以上;而整個龍泉驛區,如果不算近些年新增的人口,客家人也差不多能佔到一半。這裡是全川客家人最主要的聚居區之一,他們正是清初「湖廣填四川」大潮中客家移民的後裔。
  • 客家人和客家文化
    祭祖大典 那麼你了解什麼是客家人和客家文化嗎? 客家人是一個具有華夏族特徵的漢族分支,也是漢族分布較廣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客家"向來被公認為中原漢族客居南方的一個民系,該民系分布於南方各地,如廣東、廣西、福建、江西、臺灣、四川、湖南、海南、浙江等省份,近代亦有些回遷陝西、河南定居。 客家文化源遠流長,被譽為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為華夏曆經歲月之瑰寶。客家人交流的首要語言是客家語,客家語是古漢語的活化石,能與古代韻書記載的發音對應。
  • 四川有數百萬的客家人,至今講著客家方言,廣東客家人快來認親
    在四川,有數百萬人的客家人,他們都說客家話,他們的祖先來自廣東等地區。在湖廣填四川的時候,這些客家人舉家遷往了四川,並在四川生根發芽,繁衍至今有數百年。但是他們的語言一直保留有自己的特色,客家話也一直一代代的相傳,及至今天,四川地區的客家話依舊能和廣東地區的客家話順暢交流。
  • 客家人屬於漢族還是少數民族?細談客家發展史:「客」從何方來
    30年代,廣東學者羅香林意識到,漢族這類龐大的民族會因時代和環境的變遷而逐漸分化,形成微有不同的亞文化群體。為了描述這些亞文化群體,羅香林首創了「民系」這個詞,指一個民族內部的分支。中國南方漢語方言眾多,因此漢族民系的劃分常常又以方言為主要標準,如說粵語的廣府民系,說吳語的江浙民系。
  • 中國客家博物館:客家人尋根問祖和文化交流的平臺
    中新社廣州12月22日電 題:中國客家博物館:客家人尋根問祖和文化交流的平臺  作者 王堅  中國博物館協會近日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位於「世界客都」廣東梅州的中國客家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成為該市唯一一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 天下客家一家親-客家人與客家文化漫談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從中原遷徙到南方,是漢民族在我國南方的一個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徵,另一方面又容納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華。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兒為榜樣,啟發教育兒孫,向功勳事業有成的前輩們學習。  有人說: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 「湖廣填四川」中的客家人最後怎麼樣了?這座客家博物館為你講述
    四川成都龍泉驛區的洛帶古鎮中,有這樣一座土樓(又稱為西部客家博物館),專注於呈現客家文化。三樓呈現的是客家文化的傳承篇,為大家講述客家人尊祖敬宗的優良家風和興家報國的高遠志向。三百年前,當蜀地殘破,亟待開發之際,勇於進取的客家人,不畏艱難險阻、翻山越嶺地來到四川,在這裡,他們勤勞耕種、生息繁衍,為再度開拓蜀地做出了巨大貢獻。
  • 廣東梅州客家博物館,配套完善的客家文化展覽館
    位於廣東梅州市梅江區東山大道2號的中國客家博物館是我國非物質文化保護中心,也是一個傳承客家文化的博物館,從這個大型的客家博物館也是廣東梅州唯一的以客家人文化展覽館。從當地的文化館可以看出梅州客家文化一直是當代人為傳承客家文化聖地的地方。
  • 「客家博物館」客家人的客鄉情
    來到素有「世界客都」之稱的梅州,若想要了解客家文化,中國客家博物館是不二之選。中國客家博物館,是國內唯一收藏、研究、展示、傳承客家文化的專題博物館,也是國內唯一代表客家歷史文物和民俗文物研究成果及研究方向的場所。
  • 翼天文旅集團:身著藍布衫,心系客家人|客家服飾
    、習俗客家人,作為漢族民系之一也有自己的傳統服飾今天,要介紹的是客鄉老街的客家服飾展區來看看從古至今的客家人的服飾演變了解客家文化的重要載體——客家服飾翼天文旅集團:身著藍布衫,心系客家人在中國古代因為織布、印染技術的限制衣服的色彩往往是身份的象徵
  • 成都的客家人聚居於龍泉驛區為何一直習慣稱東山客家
    客家人是個勤勞偉大的族群,被學者稱為「吉普賽」人。客家不是一個獨立的民族,是漢族中的一個相對獨立的族群。歷史上經過約5次大規模遷徙,在南方各省形成具有獨立方言、風俗習慣及文化形態的漢族民系。清代的「湖廣填四川」移民浪潮,成都龍泉驛區成為四川乃至西南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區——東山客家。所謂「東山」,就是成都以東的一片丘陵地帶,地處當時的成都縣、華陽縣、新都縣、金堂縣和簡陽縣之間(包括今洛帶、十陵、義和、同安等25個鄉鎮)。
  • 人物雕像,濃縮了客家人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客家母親雕塑,農耕人物雕塑,鑄銅雕塑作為豫菜的發祥地,北宋時期開封的飲食文化,被視為中國飲食文化史上輝煌的裡程碑,對客家飲食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迎親娶親人物雕塑,人物銅雕像,戶外擺件合家歡雕塑,聊天人物雕塑,民俗人物雕塑考察歸來,他深感客家飲食文化,民俗文化與中原及開封的飲食文化,民俗文化一脈相承,客家飲食保留了大量的中州古味,是古代飲食文化的「活化石」。
  • 客家人從何處來?客家為什麼不是少數民族?
    就連客家人自己對自身的來歷也不甚明了,他們只記得祖祖輩輩似乎總是在不停地遷徙,從一座大山走向另一座大山。在梅州客家博物館,我們看到了關於客家源流這樣的描述:「原本的漢族中原人士,歷經五次大規模的遷移,在南方多地逐漸形成漢民族的一個支系——客家。」
  • 廣西客家人數及分布,看哪個地方客家人最多?
    客家人是一個具有華夏族特徵的漢族分支,也是漢族分布較廣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該民系分布於南方各地,如廣東、廣西、福建、江西、臺灣、四川、湖南、海南、浙江等省份,近代亦有些回遷陝西、河南定居。客家人交流的首要語言是客家語,客家語是古漢語的活化石,能與古代韻書記載的發音對應。而客家文化源遠流長,亦被譽為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為華夏曆經歲月之瑰寶。那麼,客家人從哪裡來?
  • 客家文化——極具特色和活力的族群文化客家文化
    ■ 汪義生  客家是中國古代從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向長江以南遷徙的漢族人形成的一支。客家遠祖有許多名門望族,自東晉始,經歷代戰亂、災荒,從中原輾轉遷徙到南方山區,特別是宋室南渡時期,受金兵南侵、元人入主的影響,不少中原書香世族大量遷往南方的深山野林。
  • 客家人源自北方?客家人為何自稱為客家,原來如此!
    客家是一個在福建和廣東遷徙數千年的沉默的群體,在兩百年前在廣東被喚醒並開始影響中國。從那時起,據說在有太陽的地方有中國人,在有中國人的地方有客家人。那麼,客家到底是什麼?許多人都知道一句話:客家人源自中原,獨在異鄉為異客,所以他稱之為「客家人」。更具體地說,客家移民可以分為幾個階段,一直到南方:第一個是永嘉之亂,第二個是安史之亂,第三個是黃巢起義,第四個是南宋死亡、明朝解體太平天國被摧毀,最後他們中的一些最遠到過東南亞。問題是,南方的漢族人肯定不止一個民族。每個人都作為外地人來到南方。
  • 四川「天下客家第一鎮」 9成人口竟為客家人
    有著3200年建城史的四川成都,人傑地靈、物產豐富,眾多的歷史名勝古蹟更是數不勝數,其文化積澱之深,不亞於世界上任何一座文化名城。位於成都市龍泉驛區的洛帶古鎮創建於三國時期,是成都周邊十大古鎮之一,素有「東山重鎮」之稱。
  • 客家人遷徙了上千年,為何客家人的語言不會變,向心力如此強?
    客家人到達福建後,一部分定居,一部分繼續遷移,這種狀況一直繼續,直到了廉州(今合浦),因無法容下這麼多人,一部分人北返重慶,貴州,江西等地,一部分繼續南遷海南等地,但現在海南好象沒多少客家人,應該是遷徙至海外了。因此,合浦應該是客家遷徏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但這個節點是包括了博白及今合浦分出去的浦北的。
  • 四川有座客家古鎮,住著很多其他省的客家人,既有文化又有美景
    #四川遊覽#比年來許多旅客,分外是稀飯經歷的旅客,都稀飯去古鎮嬉戲。由於古鎮不單單有俏麗的風物,另有古代的少許設備,旅客們能夠或許從古鎮中探求古代人的生存腳跡現,咀嚼古代撒布至今的文明,當今古鎮開展越來越趨同,怎樣打造本人怪異的古鎮,文明也是各個古鎮正在起勁做的工作。
  • 科學探索:基因研究發現客家人的真正起源
    現將我們獲得的一些初步結果公布一下,給有興趣的客家網友們看看,也歡迎媒體採訪:關於客家人起源和發展,一直存在爭議。比如,客家人的主體來源是中原漢族吶,還是百越或畲族?被稱為「客家祖地」的寧化石壁究竟居於何種重要的地位?如果在福建寧化縣石壁的附近全面地收集「百家姓」的基因樣本,並作系統的基因家譜的分析,是否可以追溯客家人的祖先,重構客家人千年以來的遷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