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客家博物館:客家人為什麼被稱為「東方猶太人」?

2020-12-20 成都Go

通過洛帶的湖廣會館,我們用三期時間介紹了著名的「湖廣填四川」運動。而這個因為「湖廣填四川」修建的四川湖廣會館,為何會在2003年被闢為四川客家博物館呢?

看看博物館所在地的人口結構就知道了,洛帶古鎮的居民中,客家人佔到了85%以上;而整個龍泉驛區,如果不算近些年新增的人口,客家人也差不多能佔到一半。這裡是全川客家人最主要的聚居區之一,他們正是清初「湖廣填四川」大潮中客家移民的後裔。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客家人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族群,甚至有些學者稱之位「東方猶太人」。

這個稱號是怎麼來的呢?

對許多人來說,客家人可能是比較陌生的一個族群,有人還會誤以為他們是少數民族;另一些人則信誓旦旦地稱,他們是最「純正」的漢族人。要搞清楚客家人到底是什麼人,還得從他們的起源說起。

「客家」,即「客而為家」,這個名稱的含義既淺顯又深刻。客家人的祖先,是居住在中原的漢族人,後來因為戰亂等原因,不得不遠離故土,來到陌生的土地定居,才被稱為客家人。

客家人的大規模遷徙,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還可進一步細分為六個階段)。

第一次遷徙發生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西晉末年,中原先後爆發「八王之亂」和「永嘉之亂」,軍閥、少數民族政權連年混戰。為了躲避亂世,大批漢人攜家帶口逃往相對安穩的江南一帶,這個過程一直持續了近百年,史稱「衣冠南渡」。

第二次持續時間更長,從唐朝中期一直到南宋初年,持續近三百年。先是有「安史之亂」和唐末五代亂世,再有「靖康之恥」,北方漢人又一次大批南逃。在這個過程中,新移民與老移民互相擠佔生存空間,江南一帶就顯得有些人口飽和了。於是,其中的一批新老移民,不得不往更加偏遠的江西、福建、廣東一帶遷徙。這個階段,是客家人真正成型的階段。

第三次遷徙,從清初一直持續到清末,而且遷徙的範圍更加廣泛。清初,政府招徠移民到四川、廣西等地墾荒,客家人就是其中的重要力量;施琅收復臺灣之後,大批福建客家人也渡海而去,成為臺灣的主要族群;太平天國時期,客家人是太平軍的主力,當太平天國失敗之後,部分客家子弟遠渡重洋,到了大洋彼岸的南美洲;清末「下南洋」的風潮中,客家人更是最活躍的族群,成為海外華人的主力。

全國各省客家人數量,四川客家人數與傳統的「客家大省」福建相差不遠。

此時的客家人,已經形成了高度的自我認同,跟漢族其他族群有了明顯的區別。因此即便已經分散到全國各地甚至海外,卻仍然能夠保持鮮明的族群文化特徵。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被一些學者起了個「東方猶太人」的外號。

=========我是分隔線=========

⊙聲明: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想第一時間收到推送文章,歡迎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客家人為什麼被稱為東方的猶太人?原因很簡單!
    提到客家人,有人就說他們是東方的猶太人!那麼,客家人為什麼會被稱為東方的猶太人呢?原因很簡單!祖祖輩輩的逃亡生活,讓他們學會了很多應對生活的本領!猶太美女我們先說說為什麼猶太人聰明,會做生意。所以在公元70年,羅馬帝國極力鎮壓猶太教 , 絕大部分猶太人被驅逐出巴勒斯坦地區,8萬人被當作奴隸賣掉。135年,羅馬軍隊再次踏平不肯屈服的耶路撒冷。從此以後的1800多年間,猶太人一直在世界各地漂泊。流落在外的猶太人主要逃往歐洲、西亞和北非,到達德國、波蘭、俄國的稱為阿希肯納茲人,抵達西班牙、葡萄牙的稱為賽法拉德人,定居近東各地的統稱東方猶太人。
  • 四川客家博物館:客家人,中國古代漢族文化的重要繼承者
    通過上一期,我們知道了客家人為什麼又被稱為「東方的猶太人」。但說客家人是最「純正」的漢人,這當然有失偏頗,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哪個民族是「血統純正」的。但客家人確實保留了古代漢族人的語言、習俗等諸多特點,因此客家文化成為近幾年的一個熱點。
  • 東方猶太人之稱的客家人,如何將客家精神,在廣西小縣城發揚光大
    博白地區博白縣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古時候稱為白州,這裡是廣西最大客家人聚居地,同時也是世界最大客家人聚居縣,擁有東方猶太人之稱的客家人在博白這個地方紮根壯大。他們都是客家人客家有山歌唱道「日出東方就起身,早早起身有精神,要想踏上成功路,首先不能做懶人。」
  • 「湖廣填四川」中的客家人最後怎麼樣了?這座客家博物館為你講述
    客家人?大家知道何人才被稱為客家人嗎?知道他們從哪裡而來嗎?那麼歡迎來到小紅帽旅行記分享空間,今天便為大家介紹有關客家這一特別群體的文化,記得點讚、分享和關注哦。四川成都龍泉驛區的洛帶古鎮中,有這樣一座土樓(又稱為西部客家博物館),專注於呈現客家文化。
  • 四川有數百萬的客家人,至今講著客家方言,廣東客家人快來認親
    在四川,有數百萬人的客家人,他們都說客家話,他們的祖先來自廣東等地區。在湖廣填四川的時候,這些客家人舉家遷往了四川,並在四川生根發芽,繁衍至今有數百年。但是他們的語言一直保留有自己的特色,客家話也一直一代代的相傳,及至今天,四川地區的客家話依舊能和廣東地區的客家話順暢交流。
  • 「客家博物館」客家人的客鄉情
    來到素有「世界客都」之稱的梅州,若想要了解客家文化,中國客家博物館是不二之選。中國客家博物館,是國內唯一收藏、研究、展示、傳承客家文化的專題博物館,也是國內唯一代表客家歷史文物和民俗文物研究成果及研究方向的場所。
  • 天下客家一家親-客家人與客家文化漫談
    還有人說:哪裡有陽光,哪裡就有客家人;哪裡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裡聚族而居,艱苦創業,繁衍後代。  由於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東方猶太人」之稱。  客家人是遷徙到南方的漢人  說到客家人,人們馬上會問:何謂「客家」?
  • 四川「天下客家第一鎮」 9成人口竟為客家人
    有著3200年建城史的四川成都,人傑地靈、物產豐富,眾多的歷史名勝古蹟更是數不勝數,其文化積澱之深,不亞於世界上任何一座文化名城。位於成都市龍泉驛區的洛帶古鎮創建於三國時期,是成都周邊十大古鎮之一,素有「東山重鎮」之稱。
  • 廣府話、客家話、潮汕話,哪個是廣東話?粵語為什麼被稱為白話?
    粵語在廣東當地為什麼被稱為「白話」?「白」就是普通、通用的意思,也就是廣東當地通用的語言。白話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白話則是指廣州話,也就是今天我們在粵語電影裡聽到的粵語。粵語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廣義的白話是指,在兩廣粵語區、廣東客家語區、廣東閩南語區,對當地粵語的通稱。
  • 廣東梅州客家博物館,配套完善的客家文化展覽館
    位於廣東梅州市梅江區東山大道2號的中國客家博物館是我國非物質文化保護中心,也是一個傳承客家文化的博物館,從這個大型的客家博物館也是廣東梅州唯一的以客家人文化展覽館。從當地的文化館可以看出梅州客家文化一直是當代人為傳承客家文化聖地的地方。
  • 為什麼贛州是客家人的發源地和聚居地?被稱為客家搖籃?
    客家人從八王之亂開始到隋朝統一,進行了第一次遷徙;從安史之亂開始,到北宋統一全國,進行了第二次遷徙。經過這兩次遷徙,特別是第二次遷徙,已基本確立了客家人的發祥地和聚居地,因此這個地方被稱為客家搖籃。那麼客家搖籃在什麼地方,是怎樣形成的呢?
  • 四川古鎮90%是客家人,譽為「客家第一鎮」,很少有人知道
    旅行是為了離開,旅行是對庸常生活的一次越獄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880,閱讀約2分鐘擁有3200年歷史的四川成都洛帶古鎮也是典型的移民之鄉,明末張獻忠剿川,蜀民傷亡慘重,於是就有了清初歷史上著名的"湖廣填四川"人口大遷徙事件。從廣東、福建等地遷徙而來的客家人認為洛帶古鎮非常宜居,視其為盛米的竹筒,於是在清代將古鎮改名為鎮子場。經過數百年的繁衍生息,古鎮客家人現已佔全鎮總人口的90%。
  • 中國客家博物館:客家人尋根問祖和文化交流的平臺
    中新社廣州12月22日電 題:中國客家博物館:客家人尋根問祖和文化交流的平臺  作者 王堅  中國博物館協會近日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位於「世界客都」廣東梅州的中國客家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成為該市唯一一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 客家人和客家文化
    祭祖大典 那麼你了解什麼是客家人和客家文化嗎? 客家人是一個具有華夏族特徵的漢族分支,也是漢族分布較廣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客家"向來被公認為中原漢族客居南方的一個民系,該民系分布於南方各地,如廣東、廣西、福建、江西、臺灣、四川、湖南、海南、浙江等省份,近代亦有些回遷陝西、河南定居。 客家文化源遠流長,被譽為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為華夏曆經歲月之瑰寶。客家人交流的首要語言是客家語,客家語是古漢語的活化石,能與古代韻書記載的發音對應。
  • 客家人從何處來?客家為什麼不是少數民族?
    就連客家人自己對自身的來歷也不甚明了,他們只記得祖祖輩輩似乎總是在不停地遷徙,從一座大山走向另一座大山。在梅州客家博物館,我們看到了關於客家源流這樣的描述:「原本的漢族中原人士,歷經五次大規模的遷移,在南方多地逐漸形成漢民族的一個支系——客家。」
  • 客家人的大遷移,造就了這座美麗的川西客家古鎮,是假期休閒勝地
    洛代鎮是成都東山客家人聚居的地方,住在這裡的人,都是清前期大移民潮「好光雨季四川」中從日東福建移居來的客家人後裔,學術界稱之為「東山客家人」,古鎮內有許多傳說,古建築遺蹟遍布,據考證,客家先民原居住在中國中原一帶,曾5次大規模南遷,並在中國南部逐漸形成客家民系,成為漢民族的八大民系之一
  • 【客家歷史】你是客家人嗎?客家人的歷史,你一定要轉!
    《辭海》中是這樣解釋的:相傳在4世紀初(西晉末年),生活在黃河流域的一部分漢人因戰亂南遷渡江,至9世紀末(唐朝末年)和13世紀初(南宋末年)又有大批漢人南遷粵、閩、贛、川……即現在的廣東、福建、廣西、江西、湖南、臺灣等省區以及海外。為了與當地原居土著居民加以區別,這些外來移民自稱自己是「客戶」,是「客家」,是「客家人」。
  • 潮汕人與客家人
    在中國的廣東地區有三大民系,廣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都是從古中原南遷而來,經過上千年和當地原住民的同化,形成了今天的三大民系。今天我們就講潮汕人和客家人。潮汕人,古時稱潮州人,隋宋兩次南遷最終定居潮州府形成潮汕文化。
  • 客家人源自北方?客家人為何自稱為客家,原來如此!
    為什麼只有這些會說客家話的人最終成為「客家人」?1815年,東莞、惠州、博盧發生多起戰爭,當時擔任惠州豐湖學院院長的徐旭應學生要求,解釋了為什麼客家人住在當地。幾百年來它一直被稱為「客人」。他說:「今日之客人,其先乃宋之中原衣冠舊族,忠義之後也……客者對土而言。土與客之風俗語言不能同,則土自土,客自客。土其所土,客無所客,恐再千數百年,亦猶諸今日也。
  • 成都的客家人聚居於龍泉驛區為何一直習慣稱東山客家
    客家人是個勤勞偉大的族群,被學者稱為「吉普賽」人。客家不是一個獨立的民族,是漢族中的一個相對獨立的族群。歷史上經過約5次大規模遷徙,在南方各省形成具有獨立方言、風俗習慣及文化形態的漢族民系。清代的「湖廣填四川」移民浪潮,成都龍泉驛區成為四川乃至西南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區——東山客家。所謂「東山」,就是成都以東的一片丘陵地帶,地處當時的成都縣、華陽縣、新都縣、金堂縣和簡陽縣之間(包括今洛帶、十陵、義和、同安等25個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