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結石,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膽結石、腎結石、輸尿管結石……一個小小的結石,能讓一個彪形大漢都疼得滿地打滾。
那你知道嗎,身體有一個重要而隱匿的部位也會長結石,那就是胰腺。胰腺癌因其兇險難治被稱作「癌中之王」,長在胰腺裡的結石威力也不小,不僅手術難度大,還可能導致癌變。
這麼罕見的結石,浙大二院消化內科近期接診了1例,並成功幫她把石頭取出體外。
又臭又有泡泡的粑粑
要考慮胰腺結石的可能
最近,衢州30歲的小林(化名)暴瘦十幾斤,還總是拉肚子,吃了止瀉藥也不見效。和一般的腹瀉不同,她的粑粑不僅臭,還有許多白色的泡泡。
一開始,她以為只是普通的腸道問題,直到一次腹痛難忍,才來到浙大二院消化內科就診。結果CT檢查提示,她胰管內有一些白色固體,大的直徑有1公分,被確診為「慢性胰腺炎胰管結石」。
浙大二院消化內科主任蔡建庭教授說,胰管結石在中國極其少見,科室一般每年不到10例。它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消瘦、高血糖和脂肪瀉,典型脂肪瀉的糞便色淡,量多,常呈現為油脂狀或泡沫狀。
西方國家的胰管結石相對較多,根據文獻,95%以上由大量、長期的飲酒引起。但小林幾乎不喝酒,飲食也很規律,她的胰管結石更可能是遺傳或者體內缺乏某種蛋白酶導致的。
蔡主任強調,胰管結石會繼發慢性胰腺炎,從而形成胰源性門脈高壓症。而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的癌前病變,也就是說,胰管結石與胰腺癌有一定關係,一定要及時就診和治療。
不到一釐米的胰管內取石
再放入支架解除胰腺梗阻
膽結石是我們最常聽說的結石,膽管的直徑大約是6~8毫米,取膽結石已經相當不易。而胰管的直徑更小,從胰頭到胰尾越來越小,從5毫米變成3毫米最後到2毫米,手術難度可想而知。
這個內鏡下取石術是在小林全麻狀態下進行的,內鏡緩緩地從食道到膽管,最終進入狹窄的胰管。此時,顯示屏出現了白花花的物體,那就是胰管結石,主要成分是蛋白栓。
蔡主任說,膽管結石會在膽管內滑動,而胰管結石附著性更強,且胰管又細,所以一般固定在一個位置。醫生反覆調整內鏡的角度和方向,逮準時機一兜,其中一顆結石就被內鏡的支架牢牢抓住。
仔細取出胰管內可見的結石後,醫生又在胰腺放置了一個支架,這樣能更有效解除梗阻,防止胰腺萎縮,保護胰腺內外分泌功能。
蔡主任手術中
蔡主任說,這個手術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患者每半年要更換一次支架。由於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他建議此類患者要定期做磁共振/CT、腫瘤標誌物的檢查,必要時補充胰酶製劑,加強消化功能。
吃柿子導致大塊胃柿結石
喝可樂幫助縮小石頭體積
蔡主任介紹,消化道系統中最常見的是膽結石和胃結石。按照部位不同,膽結石可分為膽囊結石、肝外膽管結石和肝內膽管結石。沒有症狀的膽結石患者只需要定期複查即可,膽絞痛急性發作的患者應該及時就醫,防止導致膽管炎、胰腺炎等併發症。一般來說,肝內膽管結石不需要進行幹預。
胃結石中最多的是食用柿子後產生的「胃柿石」,柿子中含有一種叫鞣質的物質,未成熟的柿子中含量尤其高。鞣質在胃酸的作用下,能與蛋白質結合成不易溶於水的鞣酸蛋白,形成結石。
蔡主任說,科室曾經接診過一個家裡種柿子樹的患者,豐收時節每天吃好幾個柿子,最後胃裡生成了直徑5、6公分的胃柿石。處理這種大的胃柿石,醫生有一個小妙招,「手術前一周讓患者每天多喝點可樂,石頭會明顯縮小,還有的甚至掉到腸子裡,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