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亮:經皮經肝膽道鏡取石術 不開刀也可取肝內膽管結石

2020-12-19 健康界

專家簡介:王曉亮,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普通外科主任醫師,學科帶頭人,副教授,研究生導師,博士,留美博士後。

原發性肝內外膽管結石是我國的常見病、多發病。肝膽管結石是膽管結石的一種類型,是指左右肝管Y型匯合部以上各分支膽管內的結石,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與肝外膽管結石並存。結石多呈棕黃色或黑色,易碎,細菌含量較高。肝膽管結石常合併肝外膽管結石,常並發膽管梗阻,還可誘發局部感染及繼發膽管狹窄,結石難以自行排出,導致病情遷延不愈,是我國良性膽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

肝膽管結石主要由膽道感染(膽道慢性炎症)、膽道寄生蟲感染、膽汁淤積和膽道結構異常引起。膽汁中的黏蛋白等大分子物質、炎性滲出物、脫落的上皮細胞、細菌、寄生蟲、膽汁中的金屬離子等,均參與了結石的形成。

患者一般表現為上腹部疼痛、寒戰、高熱、黃疸等症狀,急性期可有急性化膿性膽管炎的症狀,長期可有反覆感染、營養不良、貧血等併發症。根據其症狀、體徵、實驗室檢查(血常規、生化常規等)、影像學檢查(B超、CT、逆行胰膽管造影等)等診斷。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的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普外科王曉亮主任的一例患者。

患者為男性,42歲,曾在13個月前因膽道梗阻行膽腸吻合術,術後10個月出現發熱、寒戰、黃疸等症狀,經檢查診斷為(1)左右肝管及肝左葉肝內膽管多髮結石,(2)急性肝功能損害。患者一度病情危重。

那麼,該如何治療?

首先可以進行藥物治療,也即保守治療,主要是進行對症治療,例如止痛、退熱、利膽藥物等,但藥物治療並不能消除結石,故只是「治標不治本」,對該患者沒有什麼意義。

其次,有手術治療,包括肝切除術、膽管切開取石術、膽腸吻合術、肝移植術等。肝切除術是當前治療肝膽管結石最有效的方法,也即通過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或達文西機器人輔助下將病變肝段、膽管、結石一起切除,療效相對較好,但對於該患者,由於結石累及全肝、病變廣泛、肝臟儲備功能的限制等因素,術後仍可能面臨殘留病變、結石復發、繼發癌變及再次手術等諸多問題。而其他幾種手術方式風險同樣極高,不僅不易將結石取淨,且可能出現膽腸吻合口狹窄、腹腔粘連等併發症。

經過慎重考慮,王曉亮主任決定進行經皮經肝膽道鏡取石術(PTCS)。

首先在超聲引導下建立經皮經肝穿刺膽道引流(PTCD),解除膽道梗阻、控制膽道感染、改善肝功能。

之後使用導絲進行多次更換鞘管、竇道擴張,直至膽道鏡可順利通過。

在膽道鏡顯示屏觀察監視下,將較小的結石用取石設備直接取出,較大的結石利用液電碎石將其擊碎,碎石隨水流經支撐鞘管排出,留置引流管備後需。

在王曉亮主任的親自手術下順利完成。該患者術後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動和進食,恢復順利,第二天就出院回家休養了。

據了解,PTCS技術是在1981年由Nimura首次報告,歷經多年發展,目前應用於膽道結石、肝內膽管狹窄、膽道腫瘤等的診治。

這項技術因具有簡單、效果好、手術風險低、創傷小、恢復快、併發症少、易重複等優點,適用於(1)年老體弱、肝內膽管結石合併膽管狹窄、膽管梗阻並引起嚴重肝功能損害,無法耐受手術或其他原因導致手術風險大、不能耐受手術者;(2)有術後殘留、術後復發、有多次手術史導致腹腔粘連者;(3)不願接受手術者。

PTCS實現了肝內膽管結石的非手術微創治療,解決了膽腸吻合術後膽道結石處理困難這一難題,其治療效果已得到很多醫生的認可。

原標題:經皮經肝膽道鏡取石術 不開刀也可取肝內膽管結石—普外科王曉亮

相關焦點

  • 郴州市一醫成功開展經皮肝膽道鏡碎石取石術(PTCS)
    紅網郴州站4月18日訊(通訊員 劉振)4月15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肝膽外科對一例危重複雜肝膽管結石病患者成功實施了經皮肝膽道鏡碎石取石術
  • ERCP取石術:膽管結石患者的「救星」
    日前,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肝膽胰外科副主任周寧傑巧行ERCP取石術,為一名膽總管結石患者微創解憂。「不用開刀就把石頭取掉了,恢復挺好的,很滿意!」臨出院前,朱先生激動地說道。  59歲的朱先生是福建浦城人。2年前,他曾接受過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取石T管引流術。
  • 青州人民醫院成功實施首例經T管竇道微創取石術
    齊魯網濰坊3月28日訊(通訊員  王和平)病人肝內外膽管多髮結石,首次開刀取石後留置T管引流,入院複查發現肝內膽管有殘留結石,青州市人民醫院為其成功實施經T管竇道微創取石術
  • 第8次手術終結27年肝內膽管結石之痛
    從1994年到2018年,老肖因為肝內膽管結石,反反覆覆接受手術7次,切除膽囊、取石、膽腸吻合、肝切除……在沒有手術的日子裡,他的生活就在杜冷丁、掛吊瓶、吃消炎藥中熬著,否則就是疼痛、高燒、黃疸。2018年第7次手術後,老肖被拒診了,他被輾轉的各家醫院推薦到董家鴻這裡。「確實很複雜。還可以看。」
  • 什麼是經皮腎鏡取石術?這種打孔取石的手術能把石頭取乾淨嗎?
    傳統的治療方式,勢必將腎臟切開取出結石,這種手術給患者帶來的傷害非常大。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微創以成為首選的治療方式,其中經皮腎鏡取石(PNL)成為治療腎、輸尿管上段大結石的佼佼者,這種打孔取石術即在腎臟裡穿個小孔,插入腎鏡將結石擊碎並取出的一種手術方式。創傷相對較小,恢復比較快。
  • 不開刀不打孔取結石?你要的超級微創手術在此!
    ,近二三十年來,已經發展成成熟的治療技術,用於開展膽管胰管結石取石、放支架、疏通膽道等手術。簡單來說膽管內有膽汁,胰管內有胰液,如果液體流通不暢了就需要 ERCP 這項技術進行疏通。這個在身體表面孔眼都不留的超級微創手術,它是這樣操作滴。
  • 膽結石可以不用開刀?是的!膽管內的結石用消化內鏡就能解決!
    北京友誼醫院消化科 李婕琳副主任醫師消化系統幾乎涉及腹部所有臟器,大家通常以為消化系統就是從食管到胃部,然後再到腸道,實際上,肝膽胰腺與消化系統也有直接關係,也是消化內科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不過,當膽囊排毒、排膽汁出現阻礙的時候,可能存在膽囊結石、膽管結石、膽囊息肉等疾病。5、維持壓力平衡當膽汁分泌的時候,肝內外膽道會有壓力產生,如果這種壓力得不到控制就會出現肝內外膽管失調。膽囊則發揮著調節壓力的作用,確保膽管道的壓力平衡。
  • 綿陽市三醫院肝膽外科成功開展同期LC+ERCP/EST手術
    四川在線-綿陽頻道訊(胡曉慶 記者 薛世榮)近日,市三醫院肝膽外科成功開展了首例同期腹腔鏡膽囊切除(LC)+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及十二指腸乳頭切開取石術(EST)。兩次手術合併一次完成,為膽囊結石合併膽管結石患者帶來了治療福音。
  • 肝內膽管結石,嚴重嗎?拖延不治有哪些危害
    肝內膽管結石是發生在幹管分叉上的結石病症,通常是指最開始在肝內膽管系統裡出現的結石。這種疾病的病因是膽道細菌感染、寄生蟲感染及膽汁滯留造成的。這種疾病並不一定都要進行手術治療,主要在於結石對身體的危害程度。如果結石較小,分布的部位只會引起局部的炎症,不會對身體產生實質的傷害,也沒有明顯的不適感,只用定期複查即可。但是當病情有進一步的發展,有嚴重的危害,採取對肝病的部分切除是最有效的辦法。肝內膽管結石嚴不嚴重,要從它帶來的這幾個危害說起。
  • 什麼是肝內膽管結石 有這症狀需警惕
    什麼是肝內膽管結石肝內膽管結石是膽管結石的一種類型,是指左右肝管匯合部以上各分枝膽管內的結石。它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與肝外膽管結石並存。一般為膽紅素結石。肝內膽管結石常合併肝外膽管結石;並發膽管梗阻;誘發局部感染及繼發膽管狹窄,使結石難以自行排出,病情遷延不愈。本病可引起嚴重併發症,是良性膽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
  • 膽總管結石,從嘴巴「吐出來」!
    聽說鄭州市中心醫院新鄭分院有不開刀就能把結石取出來的手術,一家人懷著忐忑的心情前來就診。 新鄭分院外科一病區副主任李連濤經過仔細檢查,診斷為膽總管多髮結石,最大結石直徑11mm,建議為任先生實施ERCP+EST(逆行胰膽管造影+十二指腸乳頭切開取石術)。
  • 三鏡微創保膽取石
    對於膽結石的治療,隨著腹腔鏡內鏡技術的發展,近兩年應用腹腔鏡內鏡技術的三鏡微創取石術成為治療膽結石的首選。那麼,是不是所有的膽結石患者都能採用三鏡聯合微創保膽取石術呢?專家介紹:只有在患者尚有膽囊功能的前提下,才可以開展保膽取石手術,對於膽囊已無功能的患者,應毫不猶豫的建議進行膽囊摘除手術。具體來說,三鏡聯合微創保膽取石手技術適用於以下幾種病症:1、有症狀的膽囊結石。
  • 長沙娭毑切膽後結石仍不斷「找上門」 專家提醒還得提防肝膽管結石
    紅網時刻11月27日訊(通訊員 唐青)「膽都沒了,這結石怎麼還是長咯?」最近,長沙70歲的鄧娭毑十分苦惱,明明20多年前就切除了膽囊,可這些年卻先後出現膽總管結石、肝內膽管結石。對此,長沙京石結石病醫院專家表示,患膽囊結石勿盲目切膽,以免膽囊切除術後帶來消化不良以及術中膽道系統損傷併發症等問題。
  • 高質量要求為結石患者健康保駕護航
    大量肉眼血尿並不多見,體力活動後血尿可加重,腎結石患者偶可因無痛血尿而就醫。  4、腎結石患者尿中可排出砂石,特別在疼痛和血尿發作時尿內混有砂粒或小結石。結石通過尿道時,發生阻塞或刺痛。  經皮腎鏡取石術  經皮腎鏡取石術俗稱「打洞取石」,即通過患者腰部開1cm左右的切口,建立取石通道,置入腎鏡,通過超聲氣壓彈道碎石機或鈥雷射碎石機將腎內結石,特別是鑄型結石、輸尿管上段結石擊碎後再取出結石,經皮腎鏡技術是泌尿外科手術的一個重要部分,在治療上腎結石及輸尿管上端結石方面,與輸尿管鏡技術及體外衝擊波碎石共同成為現代主要的治療方法
  • 肝內膽管癌的外科治療——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夏勇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夏勇專家簡介:夏勇,醫學博士,海軍軍醫大學(原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擅長肝膽胰脾疾病的外科診治。尤其是不同臨床病理特徵的肝癌、肝內膽管癌以及轉移性肝腫瘤等的個體化外科治療,並建立了肝癌術後復發的預防和治療的個體化新方案。
  • 不開刀也能取出結石
    曾鵬表示,結石長期存在腎臟內,不斷摩擦刺激腎臟黏膜,會造成黏膜局部損傷,則會出現血尿、局部黏膜的病變,嚴重時出現慢性腎盂腎炎甚至癌變,近年來幾乎每年都會遇到一些長期的結石刺激引起的腎盂惡性腫瘤,治療效果差。因此,尿路結石一定要重視。
  • ——普外科王曉亮
    專家簡介:王曉亮,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普通外科主任醫師,學科帶頭人,副教授,研究生導師,博士,留美博士後。擅長微創手術治療肝膽脾胰、胃腸腫瘤及膽石症、疝等普外科疾病,精通甲狀腺、乳腺疾病的診治,尤其對膽道外科微創手術有極高造詣,包括腹部不留任何疤痕的無疤痕腹部手術。
  • 技術︱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開展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
    近日,我院消化內二科開展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該手術無須開刀,經自然腔道進行手術,具有創傷小、手術時間短、恢復快、併發症較少等特點,有效減少患者的病痛煩惱。什麼是ERCP(內窺鏡逆行性膽管胰管造影術手術) 技術?ERCP具體來說就是將十二指腸鏡經口插至十二指腸降部,找到十二指腸乳頭,由活檢管道內插入造影導管至乳頭開口部,注入造影劑後X線攝片,以顯示胰膽管的技術。
  • 膽結石拖了5年才決定做手術 結果衝洗出200多顆結石
    肝臟每天分泌的膽汁大部分經膽管直接排入腸道,僅有很小的一部分進入膽囊進行儲存和濃縮。當進食時,膽囊就會反射性地將部分膽汁排入腸道,參與人體的消化、吸收。膽結石拖了5年術後衝洗出200多顆結石46歲的的徐大姐來自餘杭,膽囊結石有五年了,但因為懼怕手術,遲遲拖著沒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