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內膽管癌的外科治療——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夏勇

2020-12-19 健康界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夏勇

專家簡介:夏勇,醫學博士,海軍軍醫大學(原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擅長肝膽胰脾疾病的外科診治。尤其是不同臨床病理特徵的肝癌、肝內膽管癌以及轉移性肝腫瘤等的個體化外科治療,並建立了肝癌術後復發的預防和治療的個體化新方案。對於肝硬化門脈高壓症、肝門部膽管癌、膽囊癌、壺腹周圍癌、肝內外膽管結石、膽囊結石、息肉等的外科治療也有很高的建樹。

肝內膽管癌

肝內膽管癌(ICC)是一種起源於肝內膽管上皮細胞的癌症。在原發性肝癌中,肝內膽管癌的發病率約佔10%-15%,僅次於肝細胞癌,男女發病率為1.2-1.5:1。近年來ICC的發病率在全世界範圍內呈明顯上升趨勢。由於ICC發病隱匿,侵襲性強,易侵犯肝臟周圍器官、組織和神經,發生淋巴結和肝外遠處轉移,因此該病在診斷時通常已處於晚期,缺乏有效治療方法。對於較早期的ICC,可以實行肝切除的治療策略,但術後極易復發和遠處轉移,病人的術後5年總體生存率報為25%-40%,預後差。

一、ICC的危險因素

目前對ICC的危險因素尚不完全清楚。根據流行病學和臨床研究報導,ICC發病與以下因素存在一定關聯。

1、肝內膽管結石

肝內膽管結石與包括ICC在內的膽管惡性腫瘤的相關性已被普遍接受。肝內膽管結石的發病有較明顯的地域特徵,高發於東南亞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可能與飲食、先天性膽管異常、細菌或寄生蟲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膽汁滯留或膽汁成分發生改變等相關。

2、病毒性肝炎

B型肝炎病毒(HBV)和C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以及病毒感染導致的肝硬化已被證實是ICC的重要危險因素。此外, 非病毒原因導致的慢性肝臟炎症,例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導致的肝臟炎症也會增加ICC風險。

3、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

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SC)是一種慢性膽汁淤積性肝病,已證實PSC與膽管癌的發病風險呈正相關性,有PSC背景的ICC病人具有年齡偏輕的特點。

4、先天性膽道異常

先天性膽道異常包括Caroli氏病、膽總管囊狀擴張症和先天性肝纖維化等。其中Caroli氏病癌變率為2.5%-16%,而在膽總管囊狀擴張症病人中約18%存在惡變風險。

5、其他危險因素

肝吸蟲病、肥胖、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毒性物質和職業暴露也是ICC的危險因素

二、ICC的臨床診斷

1、臨床表現

早期ICC病人通常無症狀。腫瘤進展時病人可出現右上腹或背部疼痛、不明原因低熱、體重減輕等,部分晚期病人可觸及腹部腫塊或出現梗阻性黃疸等。相當一部分病人在體檢或其他疾病檢查時通過影像學偶然發現ICC。

2、腫瘤標誌物

血清糖類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是ICC最常用的腫瘤標誌物,部分病人可有甲胎蛋白(AFP)升高。

3、影像學檢查

影像學檢查是ICC臨床診斷的主要手段,同時有助於腫瘤分期的評估和可切除性的判斷。超聲、CT、磁共振成像(MRI)、PET-CT對ICC診斷都有一定價值。

4、肝穿刺活檢病理學檢查

穿刺活檢可證實腺癌的存在,結合其它臨床資料通常可做出ICC的診斷。

三、ICC的臨床分期

四、ICC的肝切除術

肝切除術是ICC的首選治療方法,術前需準確評估腫瘤與大血管、膽管及周圍臟器的解剖關係,結合肝功能檢查等。

1、R0切除

R0切除是指不但肉眼沒有看到腫瘤的殘留,在顯微鏡下也看不到腫瘤的殘留,這就是所謂的R0切除。雖有大量研究證實R0切除可使部分ICC病人獲得長期生存,但R0切除受到腫瘤分期較晚,肝功能較差,以及手術經驗和技術水平等因素的影響,R0切除率差異較大。在保障R0切除和手術安全性的基礎上,推薦解剖性肝切除用於IB期和II期無血管侵犯的ICC,在保障R0切除和手術安全性的基礎上,建議儘量保留超過1cm的肝切緣寬度。

2、淋巴結清掃

對術前或術中診斷或懷疑為ICC的病人建議行淋巴結清掃。淋巴結清掃的範圍可基於腫瘤的部位,起源於肝左葉者清掃範圍包括肝十二指腸韌帶、小網膜至胃小彎和賁門附近淋巴結;起源於肝右葉者清掃範圍包括肝十二指腸韌帶、門腔間隙和胰腺後方淋巴結。

3、輔助治療

根治性切除術後ICC的5年復發率高,因此ICC的輔助治療備受關注,卡培他濱可用於ICC根治性切除術後輔助治療,吉西他濱聯合順鉑、經肝動脈的區域性治療、或兩者聯合可使部分ICC獲得降期,更多輔助治療及其效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五、ICC的消融治療

經皮射頻消融(PRFA)和經皮微波消融(PMWA)等都已報導用於初發或復發ICC的治療。對可切除性ICC,一般不建議行消融治療,對於臨床診斷為ICC,直徑<5 cm,數目<3,不適合肝切除的病人,可優先選擇消融治療。

ICC是原發性肝癌中惡性程度最高,治療最為困難,預後最差的一種類型。目前證據表明僅肝切除對ICC病人具有明確的延長生存作用。早期診斷,R0切除,術中常規淋巴結清掃,術後有效的輔助治療,以及復發後的多學科治療,可能改善外科治療的總體預後。對無法切除的ICC,多學科治療可能實現腫瘤降期並提供切除的機會。對ICC的篩查和早期發現,對ICC發生和相關信號通路的研究,對ICC的化療、放療和區域性治療療效的科學評價,對有效靶向藥物的研發和復發防治的進步,可能使ICC病人的總體生存得到顯著改觀。

相關焦點

  • 清華長庚醫院建立 精準肝膽外科學院
    ■行業播報科技日報訊 (韓冬野)為促進精準外科實踐,助力精準醫學發展,近日,由清華大學醫學中心、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肝膽腫瘤分會、中國研究型醫學會肝膽胰外科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膽道外科學組、《中華消化外科雜誌》編委會承辦的「2015中國國際肝膽外科論壇、第四屆國際精準肝臟外科研討會
  • 長海醫院肝膽外科簡介
    長海醫院肝膽外科(普外三科)以胰脾肝膽疾病的外科治療為主要特色,已成立胰腺外科、門脈高壓症外科、肝膽外科三個專業組。
  • 湖南省人民醫院肝膽胰微創外科手術直播「玩」出新高度
    ,慕名回到湖南,接受腹腔鏡下右半肝切除手術,這也是湖南省人民醫院肝膽胰微創外科團隊第100臺微創手術直播。四年前移民美國後結石復發,肝內和膽總管布滿結石。近來更是症狀頻發,右上腹痛、寒戰、發熱,在美國一家醫學中心接受了ERCP+EST(經十二指腸鏡逆行胰膽管造影+內鏡乳頭括約肌切開取石)手術。誰知,膽總管內的結石取出了,造影卻發現右肝內還有不少結石,只得放置膽道支架引流管。可肝內結石該怎麼處理?難道終身帶著支架引流管?
  • 一位96歲軍醫的忠誠和堅守——記海軍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
    新華社上海8月31日電題:一位96歲軍醫的忠誠和堅守——記海軍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院士張鵬、丁汀、吳登峰他忠誠於職業,醫生一做就是70多年。他忠誠於選擇,當兵一當就是一輩子。從醫75年,他創立了肝臟「五葉四段」理論,奠定了我國肝臟外科的解剖和理念基礎;創造了間歇性肝門阻斷切肝法和無血切肝法,使肝癌手術成功率由16%提高到98%以上……他就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海軍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吳孟超院士。
  • 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吳孟超,「醫」之大者,為國為民
    今年2月末,有一位來自吉爾吉斯斯坦的著名外科醫生馬姆貝特 · 馬馬基夫(Mambet Mamakeev)被授予「職業生涯最久的外科醫生」金氏世界紀錄稱號。其實,在我們中國也有一位肝膽外科醫生,他的職業生涯完全可以與Mambet Mamakeev比肩。他就是來自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
  • ——2018國際肝膽精準治療峰會...
    姜小清 教授   第二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姜小清教授分享了精準治療在肝膽腫瘤治療中的驚人效果,期待國際交流取得更多成果,他特別感謝至本醫療科技為肝膽腫瘤研究者搭建了溝通
  • 長治醫學院附屬和平醫院肝膽外科盡顯醫者本色
    12月16日上午,長醫和平院肝膽外科上演了溫馨的一幕,患者劉某和家屬手捧鮮花、拿著寫有「肝石武移楊帆啟航、刀剪神域精益求精」鮮豔的紅色錦旗送給了「長醫和平醫院肝膽外科」主任武步強、主治醫生楊帆以及護士長申慧娟、暴嶽清等醫護人員。
  • 蘇州市立醫院東區引進上海肝膽專家團隊
    本報訊(蘇報融媒記者 陸珏)近年來,肝臟良惡性腫瘤、肝膽結石、肝炎後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症、脾功能亢進及脾臟腫大等肝膽疾病的發病率增高。昨天,蘇州市立醫院東區正式引進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楊甲梅教授團隊。雙方將重點圍繞肝膽腫瘤展開醫、教、研合作,為蘇城患者提供便捷、高水準的診療服務。
  • 記四醫大西京醫院肝膽外科主任竇科峰教授
    1991年至1992年他赴香港大學瑪麗醫院外科研修,系統掌握了肝臟腫瘤、肝臟移植及膽道腫瘤等國際前沿領域知識。  知識的累積和臨床經驗的日益豐富,讓竇科峰迅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肝膽外科大夫。他不到35歲就取得副高級職稱,不到37歲就取得了正高級職稱。1997年, 41歲的他就擔起了肝膽外科主任重任。
  • 直播|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張永傑:膽道惡性腫瘤基礎知識概要
    治療原則又是什麼呢?上海報業集團旗下「海上名醫」平臺聯合名醫主刀,特邀海軍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外科醫院膽道二科主任張永傑主任醫師,帶來《膽道惡性腫瘤基礎知識概要》視頻直播。
  • 301肝膽胰腫瘤外科主任劉榮:披肝瀝膽為蒼生—新聞—科學網
    他是全國肝膽胰腫瘤外科領域有名的「快刀手」,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了腹腔鏡解剖性肝切除術的理念,完成國際上首例腹腔鏡解剖性半肝切除術、首例腹腔鏡右三肝切除、首例肝臟後腔鏡手術、首例胰腺後腹腔鏡手術、首例單孔肝切除手術、首例腹腔鏡復發性肝癌再切除等,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華科技醫學獎一等獎,師從吳孟超院士、黃志強院士兩位肝膽界學術泰鬥…… 在遇到人生各種各樣的困境時,劉榮都能看得很開
  • 患者家屬發感謝語 致謝九江學院附屬醫院肝膽外科精心醫治
    近日,我院肝膽外科一位出院患者的家屬,盛讚肝膽外科因病施治、精準有效、服務細緻,她向科室主任方宏才發微信,質樸的文字裡充滿深情,表達了對我院診療服務的認可和對醫護的感謝。患者杜奶奶,81歲,因上腹部反覆脹痛伴寒顫高熱、皮膚鞏膜黃染至肝膽外科門診就診。
  • 歐洲腫瘤內科學會:釔-90放射療法可作為肝內膽管癌治療方案
    Sirtex Medical Limited (ASX:SRX)在2016年10月11日宣布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明確指出,採用釔-90(Y-90)微球的選擇性體內放射療法(SIRT)可作為肝內膽管癌(iCCA)的治療方案。肝內膽管癌是一種起源於膽管的原發性肝癌。
  • 「姜小清教授肝膽胰外科團隊榮成工作站」揭牌
    」揭牌儀式在榮成市人民醫院舉行,榮成市政府副市長王繼靜、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膽道一科主任姜小清、榮成市人民醫院郭光遠出席儀式並致辭,榮成市衛計局黨委書記、局長連立峰主持會議,來自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的知名專家及威海市內各級醫療機構醫務人員近百人參加揭牌儀式。
  • 長沙市第一醫院肝膽外科完成一例巨大肝臟尾狀葉腫瘤切除手術
    7月24日,長沙市第一醫院肝膽外科完成了一例肝尾狀葉巨大腫瘤切除術,歷時4個多小時,成功切除了腫瘤及尾狀葉。該手術是長沙市第一醫院肝膽外科完成的又一例高難度複雜手術,標誌著肝膽外科醫療技術發展邁上了新的臺階。
  • 綿陽市三醫院肝膽外科成功開展同期LC+ERCP/EST手術
    四川在線-綿陽頻道訊(胡曉慶 記者 薛世榮)近日,市三醫院肝膽外科成功開展了首例同期腹腔鏡膽囊切除(LC)+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及十二指腸乳頭切開取石術(EST)。兩次手術合併一次完成,為膽囊結石合併膽管結石患者帶來了治療福音。
  • 肝膽疾病患兒的福音,小兒肝膽外科開科
    近日,湖南省肝膽醫院小兒肝膽外科開科儀式在湖南省人民醫院天心閣院區第二住院樓18樓舉行,標誌著小兒肝膽外科正式運行。院首席專家吳金術教授、肝膽外科各學科主任、護士長等出席本次儀式。湖南省肝膽醫院小兒肝膽外科擁有20張床位,可開展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解剖性肝葉切除、脾切除及大隱靜脈螺旋成型、腹膜後巨大腫塊切除及下腔靜脈置換等高難度手術。
  • 湘雅二醫院成功完成全省首例機器人肝門膽管癌根治術
    藉助機器人圖像放大、裸眼3D成像、精準切除等優勢技術,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肝臟外科戴衛東教授團隊,近日成功完成了湖南省首例達文西機器人輔助下肝門膽管癌根治手術,填補了我省在此領域的空白,患者術後5天順利出院。
  • 全國英才資料庫:軍界英才——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
    ,李莊同濟醫院終身名譽院長,被譽為「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和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大陸學者之一。他領導的學科規模從一個「三人研究小組」發展到目前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和肝膽外科研究所,成為國際上規模最大的肝膽疾病診療中心和科研基地;設立吳孟超肝膽外科醫學基金,獎勵為中國肝膽外科事業作出卓著貢獻的傑出人才和創新性研究;培養了大批高層次專門人才。通過他和同行們的共同努力,推動了國內外肝臟外科的發展,多數肝癌外科治療的理論和技術原創於中國,使中國在該領域的研究和診治水平居國際領先地位。
  •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成功完成全省首例機器人肝門膽管癌根治術
    紅網時刻7月23日訊(通訊員 李發釗)藉助機器人圖像放大、裸眼3D成像、精準切除等優勢技術,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肝臟外科戴衛東教授團隊,近日成功完成了湖南省首例達文西機器人輔助下肝門膽管癌根治手術,填補了湖南省在此領域的空白,患者術後5天順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