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腫瘤內科學會:釔-90放射療法可作為肝內膽管癌治療方案

2020-12-11 健康界

Sirtex Medical Limited (ASX:SRX)在2016年10月11日宣布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明確指出,採用釔-90(Y-90)微球的選擇性體內放射療法(SIRT)可作為肝內膽管癌(iCCA)的治療方案。肝內膽管癌是一種起源於膽管的原發性肝癌。膽管是將肝臟分泌出的膽汁輸送給小腸的薄壁管的分支網絡,膽汁對於脂肪的消化具有重要作用。

新的 ESMO 膽道系統癌症指南於 2016 年 9 月以 《Annals of Oncology》(《腫瘤學年鑑》) 副刊的形式發表。該指南的第一作者胡安-瓦萊(Juan Valle)教授就職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附屬 Christie NHS Foundation Trust(克裡斯蒂 NHS 信託基金會)的腫瘤內科部門。他指出,SIRT(又稱放射栓塞療法)「可用於治療無法手術切除的肝內膽管癌患者,通常在一線化療後進行。」

ESMO 在將 SIRT 列為肝內膽管癌治療方案之前,對涉及 298 名患者的 12 項研究的綜合分析結果進行了謹慎評估。這份綜合分析報告於 2015 年刊登在 《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歐洲外科腫瘤學雜誌》) 上,作者包括加拿大 University ofEdmonton(埃德蒙頓大學)的阿爾-阿德拉博士(D. P. Al-Adra)博士等權威人士。

這些數據顯示,在接受 SIRT 治療的患者中,中位總生存期為15.5 個月,緩解率達到 28%。

此外,新發布的 ESMO 膽道系統癌症指南還特別強調了 SIRT 綜合分析涵蓋的其中一部分研究,並稱「重要的是,在挑選出的 3 項研究中,73 位患者中有 7 位(接近 10%)出現好轉,變成可接受切除手術,這突顯出為了取得好的治療效果,由多學科專家組成的團隊對患者進行重新評估是多麼重要。」

Sirtex Medical Limited 首席醫療官大衛-凱德(David N. Cade)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 SIR-Spheres® 釔-90 樹脂微球在新的 ESMO 指南中被列為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肝內膽管癌患者的一個重要化療後治療方案,對這些患者來說,目前在順鉑加吉西他濱聯合化療進行一線治療之外還沒有相關的治護標準。」

大多數肝內膽管癌患者在確診時已是相對晚期的階段,因此不適合立即進行可能有效的切除手術。事實上,甚至只有一小部分患者可以接受切除手術,從這一點來看,SIRT 有可能是他們真正的希望。

凱德博士補充說道:「肝內膽管癌患者在化療失敗後,用 SIR-Spheres 釔-90 樹脂微球進行治療相對比較順利,這促使 Sirtex 根據肝內膽管癌患者的一線治療情況來展開隨機對照試驗。這項肝膽癌 SIRT 研究(SIRCCA)以單獨採用化療為對照,分析了在對肝內膽管癌患者進行標準一線化療後,採用 SIR-Spheres 釔-90樹脂微球所體現出的療效。」

SIRCCA 研究目前正在澳大利亞以及比利時、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和英國等多個歐洲國家的 30 多個醫療中心進行。

膽管癌簡介

膽管癌雖然相對罕見,卻是第二大常見原發性肝癌。最常見的原發性肝癌是肝細胞癌(HCC),也是世界第二大致死性癌症。在歐洲、北美和澳大拉西亞等西方國家,這種疾病的發病率較低,估計每年100,000 人中會出現 0.3-3.5 例。然而,在泰國、中國和韓國等世界上寄生性肝吸蟲感染病較常見的地區,發病率要高出很多。泰國東北部是全球膽管癌發病率最高的地區,每年 100,000 人中會有 90 人患上此病。

除了肝吸蟲感染,膽管癌的病因還包括慢性肝臟或膽管損害,例如慢性炎症(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SC))、膽汁淤積導致的膽總管囊腫和膽管結石。

手術切除癌變組織是對確診為早期膽管癌的患者採取的一種確定性治療。對於晚期患者則以順鉑加吉西他濱(CIS-GEM)結合化療為初步治療方案,SIRT 目前可被用作於二線療法。

在新發布的 ESMO 指南中,醫師根據疾病發生的部位,將膽管癌分成三類,肝內膽管癌便是其中之一。其他兩種是肝門部膽管癌(pCCA)和遠端膽管癌(dCCA)。

SIRT(釔90微球)治療被視為具有良好療效的治癌新技術。專家介紹,SIRT治療是通過血管將高劑量的放射性粒子輸送到身體特定位置,選擇性殺傷腫瘤細胞,對正常組織和器官傷害甚微。

參考文獻:

1. Valle JW、Borbath I、Khan SA、Huguet F,Gruenberger T 和 Arnold D,

代表歐洲腫瘤內科學會指南委員會。《Biliary cancer: 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follow-up》。發

表於 2016 年 《Annals of Oncology》 ; 27(Suppl 5): v28-v37.

2. Al-Adra DP、Gill RS 和 Axford SJ 等 。《Treatment of unresectable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with yttrium-90 radioemboliz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pooled analysis》。發表於 2015 年 《Eur J Surg

Oncol》 ; 41: 120-127.

3. Tyson GL 和 El-Serag HB。《Risk Factors of Cholangiocarcinoma》。

發表於 2011 年 《J Hepatol》 ; 54: 173-184.

4. Ferlay J、Soerjomataram I 和 Ervik M 等。Globocan 2012. v1.0,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IARC CancerBase No. 11

[Internet]. Lyon, Franc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2013. 從 2016 年 10 月 10 日起,該論文可在

http://globocan.iarc.fr 上瀏覽.

5. NHS Choices。《Bile Duct Cancer》(膽管癌):從 2016 年 10 月 10

日起,該論文可在

http://www.nhs.uk/Conditions/Cancer-of-the-bile-duct/Pages/Intr

oduction.aspx 上瀏覽.

消息來源:Sirtex Medical Limited

相關焦點

  • 釔90微球治療法-臺北榮民總醫院提供肝癌治療新方式
    釔90微球治療法,肝癌患者治療的新選擇釔90微球治療法是由澳洲於1998年研究出一種新方式,於2002年通過美國FDA核准使用於大腸直腸癌之肝轉移,釔90 微球體是一種帶有放射線的微小球體,釔90微球治療是將攜帶有高強度放射性元素釔90,與微型球體相結合(其體積非常小,約為頭髮絲的三分之一大小)經導管由肝動脈,置入肝臟腫瘤,使放射性微球在體內對腫瘤進行覆蓋,然後殺死腫瘤。
  • 歐洲腫瘤內科學會
    瑞士盧加諾2015年6月1日電 /美通社/ -- 歐洲腫瘤內科學會 (ESMO) 宣布推出ESMO Magnitude of Clinical Benefit Scale (ESMO-MCBS),這是一款用於協助腫瘤臨床醫師為其患者評估最為有效抗癌藥物的工具。
  • 研究表明SIR-Spheres 微球可延長不能手術的肝臟腫瘤患者存活時間
    >奧蘭多2012年3月23日電 /美通社亞洲/ -- 迄今規模較大的放射栓塞法多中心比較研究結果顯示,用 SIR-Spheres 微球療法對大腸癌和其他癌症患者的難治性肝臟腫瘤進行放射治療之後,能夠大大延長患者的存活時間。
  • 肝內膽管癌的外科治療——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夏勇
    尤其是不同臨床病理特徵的肝癌、肝內膽管癌以及轉移性肝腫瘤等的個體化外科治療,並建立了肝癌術後復發的預防和治療的個體化新方案。對於肝硬化門脈高壓症、肝門部膽管癌、膽囊癌、壺腹周圍癌、肝內外膽管結石、膽囊結石、息肉等的外科治療也有很高的建樹。肝內膽管癌肝內膽管癌(ICC)是一種起源於肝內膽管上皮細胞的癌症。
  • 速讀長三角 :滬腫瘤醫院繪製中國人群肝內膽管癌「基因圖譜」
    上海肝內膽管癌有望獲精準方案 滬腫瘤醫院繪製中國人群肝內膽管癌「基因圖譜」日前,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肝臟外科主任王魯教授團隊成功繪製出基於中國人群的肝內膽管癌的「基因圖譜」,揭示其基因變異特徵。
  • 香港治療肝癌最好的醫院:香港港安腫瘤中心入選五大優勢
    香港治療肝癌最好的醫院優勢二:釔90療法針對性滅殺中晚期肝癌細胞  吳先生(化名)因為持續腹痛到當地醫院看診,沒想到檢查中發現肝部長了腫瘤!由於腫瘤瘤體較大,主治醫生認為不適合手術,建議先介入治療。吳先生通過病友群了解到很多肝癌病人在做完介入後有堵塞膽管、復發率高的副作用,於是想尋求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 膽管癌精準治療!信達生物夥伴Incyte強效FGFR抑制劑pemigatinib在...
    該研究在先前已接受過治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膽管癌患者中開展,評估了pemigatinib的療效和安全性。該研究的結果最近在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2019年大會上公布,數據顯示:在攜帶FGFR2融合或重排的患者(隊列A)中,中位隨訪15個月,pemigatinib單藥治療的總緩解率(ORR)為36%(主要終點),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為7.5個月(次要終點)。
  • ...優先審評Pemigatinib治療復發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膽管癌患者的NDA
    近期在2019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大會上報告的研究結果表明,在攜帶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的患者(隊列A)中,pemigatinib單藥治療後的總體緩解率(ORR)為36%(主要終點),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為7.5個月(次要終點),中位隨訪時間為15個月,初步的中位總生存期(OS)達21.1個月。不良事件可控且與pemigatinib的作用機制一致。
  • 膽管癌晚期還能活多久
    手術切除是早期膽管癌的主要治療手段,手術方式應根據癌腫發生部位加以選擇,例如未侵及肝實質之肝總管癌可行肝門部膽管、膽總管及膽管切除、膽腸吻合術;肝總管癌或匯合部膽管癌可行肝方葉或加部分右前葉切除及肝門部膽管、肝外膽管切除、膽腸吻合術。早期膽管癌手術切除後的5年生存率可達50%以上。
  • 嘉會腫瘤專家朱秀軒:最全面的肝癌知識丨全國愛肝日
    罰你細讀全文並轉發朋友圈~       我們通常所說的肝臟惡性腫瘤是指原發性肝細胞肝癌(佔所有原發性肝惡性腫瘤的85%~90%以上)。當然肝臟還可能出現其他病理類型的惡性腫瘤,如肝內膽管細胞癌、肉瘤等。另外其他部位來源的惡性腫瘤也有可能轉移至肝臟,稱之為繼發性(轉移性)肝癌,也很常見。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原發性肝細胞肝癌。
  • 春雨國際聯合臺北榮民總醫院搭建肝癌多學科治療平臺
    春雨國際為肝癌患者定製了高性價比的解決方案——赴臺進行多學科肝癌治療,而臺北榮民總醫院作為較早引進肝癌新技術的醫院,成為我們的首選之地。春雨國際選擇臺北榮民總醫院,開通大陸患者赴臺進行肝癌多學科治療綠色通道,主要是看中臺北榮民總醫院引進了釔 90 微球體體內放射治療,為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療法。
  • 這種「組合拳式」治療或可保命
    ; 2、少數為肝內膽管癌(ICC); 3、混合型肝癌等; 4、與歐美國家不同的是,中國85%的患者攜帶B型肝炎病毒(HBV)。、腫瘤內科、放療、消化/肝病內科、影像科以及病理科等通力協作)。
  • 【媒體專訪】腫瘤微創介入治療,未來會替代手術嗎?
    微創介入治療:精準定位、創傷小、痛苦少說到腫瘤的治療方法,很多人對微創介入療法還比較陌生。這是一種介於外科、內科治療之間的新興治療方法,與外科、內科並稱為腫瘤治療的三大學科。上海中醫大學附屬第七人民醫院腫瘤介入科主任陳挺松說,有時做完治療以後病人是可以走回病房的,甚至與醫生談笑風生。同時,微創介入治療的住院周期短,既能節省治療費用,也能節省很多社會資源。與化療相比,血管內介入治療可將化療藥物經導管直接送達腫瘤供血動脈,不僅顯著提高腫瘤內藥物濃度,還可減少藥物用量,減少藥物副作用;經過血液循環藥物還可達全身,同樣有全身化療的療效。
  • 迄今為止最全的腫瘤質子治療39大適應症盤點!
    多年來,標準放射療法已經發展和改進,目前臨床中常用的是光子放療,比如旋轉調強,靜態調強,射波刀,TOMO刀,在控制許多癌症方面效果顯著。因此,只要允許放射治療的腫瘤都可以考慮質子治療來將正常組織的傷害降到最低。 質子治療適應症盤點!質子是最頂配的放療技術,對於需要放療的患者來說無疑是最佳選擇。那它究竟適合哪些腫瘤患者?
  • 領星SAB朱秀軒教授:IMbrave150為肝癌免疫治療打開一扇「天窗」
    您作為肝細胞癌和膽管癌領域內國際公認的專家,能否簡單介紹一下肝癌治療有哪些常用方法?哪種最具優勢?朱秀軒(Andrew X. Zhu)教授:肝癌的治療其實是非常全面的,因為我們確實有非常多的治療方案,包括一些治癒的手段 -- 手術切除、肝移植和消融。
  • 如果您是腫瘤患者家屬,請您抽出一點時間了解國際MDT
    作為嚴重疾病,常有聽到比喻說,癌症是個馬蜂窩,關鍵在於醫生是拿棍子直接把它捅下來,還是各方配合將它安全地摘下來。腫瘤患者制定治療方案,有時候需要很多科室的醫生在一起討論,這就形成了MDT(多學科協作)的模式,即針對一個患者,有一個團隊來討論並制定適合他的治療方案。
  • 肝癌治療最新進展 | 肝癌與TA|索拉非尼|肝細胞癌|肝功能|-健康界
    原發性肝癌是目前我國第4常見的惡性腫瘤和第2位腫瘤致死病因。原發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細胞癌(HCC) 、肝內膽管癌(ICC) 和 HCC-ICC 混合型 3 種不同病理學類型,其中肝細胞癌(HCC)佔 85%-90%。
  • 根除幽門螺桿菌,2020年最好的治療方案是什麼?
    今年的歐洲消化疾病周(UEGW)於10月11-13日在線上火熱召開,會議匯集了全球胃腸病學者共同探討消化道疾病診治中的熱點、難點。「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特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消化內科肖雪醫生為我們帶來精彩的會議報導。幽門螺桿菌感染不但是引起胃炎、消化性潰瘍等常見消化道疾病的病原菌,長期慢性感染還會增加腫瘤發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