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除幽門螺桿菌,2020年最好的治療方案是什麼?

2020-12-15 騰訊網

精準殺菌了解一下!

今年的歐洲消化疾病周(UEGW)於10月11-13日在線上火熱召開,會議匯集了全球胃腸病學者共同探討消化道疾病診治中的熱點、難點。「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特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消化內科肖雪醫生為我們帶來精彩的會議報導。

幽門螺桿菌感染不但是引起胃炎、消化性潰瘍等常見消化道疾病的病原菌,長期慢性感染還會增加腫瘤發生的風險。如何有效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一直是研究中的熱點,本次UEGW上,來自法國的學者Tamara Matysiak-Budnik分享了幽門螺桿菌治療的最新進展。

幽門螺桿菌治療整體根除率正在下降

Tamara Matysiak-Budnik指出幽門螺桿菌治療目前面臨的問題是整體根除率正在下降,其原因主要在於:抗生素耐藥逐漸增多(如克拉黴素、左氧氟沙星);新型抗生素缺乏

目前關於治療方案的研究進展主要集中在對現存治療方案的優化,包括:

1、加強並穩定抑酸劑的效果(保持胃內pH>5);

2、改善抗生素的藥物代謝(如加大劑量或者分次給藥);

3、增加療程(如14天療法優於10天或7天療法);

4、加用鉍劑。

怎樣才是好的幽門螺桿菌根除方案?

Tamara Matysiak-Budnik指出一個好的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方案需要具備以下兩個因素:

有效根除率>90%

抗生素耐藥、患者依從性、高胃酸環境是影響幽門螺桿菌根除率的主要原因。在抗生素耐藥中,目前以對克拉黴素的耐藥最常見,且對治療方案最後的根除率影響大。

安全性

(1)副作用小(如腹瀉等);

(2)對腸道菌群影響小,不引起其他細菌的抗生素耐藥。

如何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

1

針對幽門螺桿菌的精準治療是最佳方案

首先,Tamara Matysiak-Budnik對比了精準治療和經驗性治療。

精準治療,即在治療前進行抗生素敏感性檢測,如培養或者檢測患者的克拉黴素耐藥性(PCR法)。Tamara Matysiak-Budnik更推薦PCR的方法,通過活檢標本進行檢測,敏感性更高。

經驗性治療,即在治療前不進行抗生素敏感性檢測。

表1:精準治療 vs 經驗性三聯療法

表2:精準治療 vs 經驗性四聯療法

研究表明,精準治療相較於經驗性三聯療法根除率更高,且細菌耐藥率低,而相較於包含鉍劑的經驗性四聯療法,雖然根除率相似,但精準治療患者耐受性更好。

此外,Tamara Matysiak-Budnik還分享了目前治療方案中對抑酸劑的研究,新型抑酸藥物伏諾拉生在一線治療中可提高根除率。

2

歐洲目前的推薦方案

(1)克拉黴素敏感的改良三聯方案:質子泵抑制劑(PPI) bid+阿莫西林1g tid+克拉黴素500mg bid(療程14天);

(2)鉍劑四聯療法:奧美拉唑20mg bid+枸櫞酸鉍鉀420mg qid+甲硝唑375mg qid+四環素375mg qid (療程10天);

(3)伴隨療法:PPI bid+阿莫西林 1g bid+克拉黴素500mg bid+甲硝唑500mg bid(療程14天)

註:其中方案1和3中的PPI可選擇雷貝拉唑或埃索美拉唑。

圖1:方案選擇

3

初次根除失敗後的二線方案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經常能夠遇到初次根除治療後複查幽門螺桿菌仍陽性的患者,針對這類患者,該如何選擇治療方案?

(1)進行細菌耐藥檢測,採用精準治療;

(2)如果沒有檢測條件,當一線方案選用了不含鉍劑的療法時可以在二線治療中選用含鉍劑的四聯療法,當一線方案中使用了鉍劑時可採用伴隨療法或含氟喹諾酮的三聯療法。

我國共識推薦鉍劑四聯,有條件的醫院可採用精準治療

雖然針對幽門螺桿菌的精準治療在這次會議中被強調是最佳方案,但目前對我國大多數醫院來說,還沒有開展對幽門螺桿菌抗生素耐藥的檢測。

此外,2017年發布的《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指出,目前我國幽門螺桿菌對阿莫西林、四環素和呋喃唑酮的耐藥率仍很低,且在克拉黴素、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高耐藥率情況下,14d三聯療法(PPI+阿莫西林+克拉黴素,PPI+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PPI+阿莫西林+甲硝唑)加入鉍劑後仍能提高根除率,也有研究顯示鉍劑能增加對耐藥菌30%-40%的根除率。因此,推薦鉍劑四聯作為主要的經驗性根除治療方案。

表3:共識建議的7種含鉍劑的四聯方案

該表格是共識建議的7種含鉍劑的四聯方案,除了含左氧氟沙星的第2種方案不建議作為初次治療方案外,其餘6種方案不分一、二線。在初次治療失敗後,可在剩餘6種方案中選擇一種方案進行補救。

總 結

結合此次UEGW的報告,對於反覆根除治療後複查幽門螺桿菌仍為陽性的患者,對患者取活檢後進行PCR檢測耐藥性是最佳的治療方案。對於有相應檢測條件的醫院,可以在初次治療時就考慮採用精準治療以提高根除率並降低細菌耐藥的發生。

參考來源:第五次全國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共識報告[J]. 胃腸病學, 2017, 37(6): 364-378.

科室簡介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消化內科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消化內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衛生部) ,所屬的消化內鏡中心為衛生部指定的全國培訓基地。消化內科現有醫生52人(含退休返聘7人),其中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13人,高級職稱32人,護士105人。消化內科病房有病床208張,設立多個亞專業組,包括肝臟疾病組、膽胰疾病組、炎症性腸病組、消化道出血組、內鏡微創治療組及消化介入治療組,年出入院10000餘人次。消化內科門診開設名老專家門診、消化專科門診、消化專病門診,年門診量達16萬多人次。消化內鏡中心開展了多項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內鏡下微創治療技術,包括內鏡下治療消化道早癌(EMR、ESD),ERCP及相關治療,EUS及相關治療,消化道大出血的內鏡下止血等,年內鏡檢查及治療達12萬餘人次。消化內科近年來開展了多項消化血管與非血管介入診療技術,包括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布-加症候群、頑固性腹水、消化系統腫瘤,消化道出血、梗阻性黃疸等疾病的微創介入治療,其中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systemic shunt,TIPS)及球囊阻斷逆行靜脈閉塞術(Balloon-occluded retrograde transvenous obliteration,BRTO)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近5年消化內科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攻關課題、國際合作等科研項目20餘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6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共計200餘篇,SCI期刊60餘篇(其中包括《Gastroenterology》、《Gut》、《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Radiology》、《Endoscopy》等國際權威雜誌),主編專著10餘部。力求以科研帶動臨床水平的提高,將科研新成果運用於臨床,服務於廣大患者。

本文首發: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本文作者:肖雪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消化內科

責任編輯:Mary

更多會議報導,敬請關注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End-

相關焦點

  • 根除幽門螺桿菌,「高劑量二聯療法」到底怎麼樣?
    高劑量二聯療法是否能作為根除幽門螺桿菌的一線治療方案?過去幾十年,阿莫西林、克拉黴素、質子泵抑制劑三聯方案曾是根除幽門螺桿菌的一線治療方案,但隨著抗生素耐藥率的增加,抗生素相關不良反應等因素導致患者依從性差,最終顯著影響幽門螺桿菌根除率,提出更有效的幽門螺桿菌根除方案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 青黴素過敏又怎樣,幽門螺桿菌照樣能根除
    」 這位患者消化性潰瘍,是幽門螺桿菌感染處理中強烈推薦的根除治療指徵,由於細菌根除治療失敗,導致患者潰瘍病反覆發作,患者面臨潰瘍併發症(出血、潰瘍穿孔)及其可能導致的死亡風險。患者就診前,已經在多家醫院歷經6年5次治療失敗,後經其他醫生介紹,前來就診。
  • 根除幽門螺桿菌,吃藥要注意些什麼?收藏備用
    胡鈺丁香醫生作者藥劑科副主任藥師治療幽門螺桿菌的藥物有哪些?圖片來源:圖蟲創意治療 Hp 的藥物有三大類,要聯合使用。服藥期間應該注意些什麼?圖片來源:圖蟲創意在進行根除 Hp 治療的過程中,會有一定的機率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常見的有輕微腹瀉、大便不成型、大便發黑(不是消化道出血,而是服用鉍劑後的正常反應)等,一般不影響繼續治療。非常少見的不良反應包括排尿困難、過敏甚至過敏性休克、肝腎功能損傷等,建議及時就醫。
  •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別怕!建議這7種人群根除-幽門,螺杆,胃癌,胃炎...
    怎樣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治療方案通常選用三聯或四聯方案。在克拉黴素低耐藥地區一線治療方案為三聯療法或者含有鉍劑的四聯方案;而在克拉黴素高耐藥地區一線治療方案則首選含有鉍劑的四聯方案。三聯或四聯的治療方案通常推薦2周的療程。  但由於無論哪種方案,均包含有抗生素,因此也會帶來一些胃腸道不適,如克拉黴素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口苦,胃腸道不適。
  • 根除幽門螺桿菌會傷身體?關於幽門螺桿菌,你一定要知道的10大真相
    我們所說的根除治療幽門螺桿菌,是強調「根除」,而不是抑制,是殺得片甲不留的意思。  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能證明個別中成藥、中藥方劑能夠完全殺滅幽門螺桿菌。  現有的證據表明,某些中藥複方(比如清熱解毒類的蒲公英、地丁、黃芩等)可以抑制或部分殺滅幽門螺桿菌。
  • 根除幽門螺桿菌,高危人群胃癌發病率下降73%!
    尤其對於沒有症狀的普通人群,有專家會推薦不著急根除,觀察為主,及時篩查。究其原因,是因為這些人得胃癌風險本來就不高,因此獲益有限,而有些研究發現,使用大劑量抗生素來根除幽門螺桿菌,有可能給本來健康的人群帶來其它風險,從而導致弊大於利。(延伸閱讀:幽門螺旋桿菌,到底要不要根除?)
  • 為什麼要根除幽門螺桿菌?
    很多人問我:體檢的時候醫生推薦做的一個「呼氣試驗」是什麼?有的時候我們肚子不舒服去醫院檢查,醫生也會建議做這個檢查,究竟是為什麼呢?「呼氣試驗」這個項目非常簡單,目的就是要看一下我們胃裡面到底有沒有幽門螺桿菌。它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細菌,特別是在我們中國人裡面,平均感染率超過六成。
  • 日本武田用於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新藥和國內四聯的區別
    最近幾年,國內的幽門螺桿菌根除率呈現走低的態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科胡伏蓮教授曾介紹,隨著抗生素使用範圍的擴大,幽門螺桿菌的耐藥率逐漸增加,使其根除率越來越低。從1999年的海南共識,到2016年第五次共識,五版共識推薦的Hp治療方案從三聯變為四聯,療程從7d(天)、10d(天)增至14d(天)。
  • 幽門螺桿菌該不該「根除」?協和醫生告訴你
    即便是 1% 的感染者不加治療罹患胃癌,那麼將有 700 萬人是「胃癌候選人」。幽門螺桿菌感染如此普遍,還可能引發胃癌,應該如何應對?幽門螺桿菌,到底是好的還是壞的?目前研究顯示,幽門螺桿菌是人類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的主要的致病因素;常年不受控制的幽門螺桿菌感染,還可能導致胃癌或胃淋巴瘤的發生……所以,1994年,幽門螺桿菌被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IARC)確定為Ⅰ類致癌因子!這樣看來,幽門螺桿菌似乎是個「壞」細菌!
  • 高效根除幽門螺桿菌!三合一膠囊Talicia獲美國FDA批准!
    近日,該公司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准Talicia(omeprazole megnesium/amoxicillin/rifabutin,奧美拉唑鎂/阿莫西林/利福布汀,10mg/250mg/12.5mg)緩釋膠囊,用於成人治療幽門螺桿菌(H.pylori)感染。
  •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了就需要根除嗎?
    對於已經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患者,如果無不適,且胃鏡檢查僅僅只是淺表性胃炎的時候,不需要根除的。 老年人和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應進行風險獲益評估和個體化處理。一般而言,70歲以上老人對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藥物依從性及耐受性較差,發生抗生素不良反應的風險增加,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預防胃癌的獲益下降。
  • 幽門螺桿菌吃藥治療失敗,還有什麼辦法殺菌?本文將出實情
    幽門螺桿菌根治失敗可能是什麼原因?目前,對於幽門螺桿菌根除,主要還是採用聯合用藥的方式來進行,目前主要推薦採用四聯用藥的方式,聯合兩種抗生素藥物,再加上一種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加上一種胃黏膜保護劑來進行根治,通常需要服用這四類藥物10天~14天,才算完成療程。為什麼有的朋友吃完藥後複查幽門螺桿菌,就轉陰清除升高,而有的人卻仍然是陽性呢?
  • 胃癌患者一級親屬根除幽門螺桿菌竟能降低73%胃癌發病率
    胃癌患者的直系親屬,若幽門螺桿菌感染,胃癌發病機率將進一步增高。三、最新研究證實:根除幽門螺桿菌能顯著降低胃癌患者一級親屬的胃癌發病風險眾多研究證實:根除幽門螺桿菌可明顯降低胃癌發病風險。2018年的一項薈萃分析顯示,在中國人群中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以使胃癌發病風險降低44%。
  • 如何證明幽門螺桿菌已根除?幽門螺桿菌的天敵是什麼?
    我們的胃部是一個高酸的環境,一般情況下細菌是很難在裡面生存的,但是幽門螺桿菌是一個例外,它能夠頑強地待在胃中,給你的身體搗亂,並且還會通過餐具、食物等進行傳染,所以在檢查出幽門螺桿菌之後,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想將其跟除掉。那麼如何才能判斷它是否被根除了呢?
  • 幽門螺桿菌感染,吃益生菌能治嗎?雖不能根除,但有4方面益處
    受到幽門螺桿菌感染困擾的朋友有很多,一旦發現了幽門螺桿菌感染,很多朋友就想清除它,在常規的治療方案以外,各種關於清除幽門螺桿菌的誤導和謠傳也挺多的,在諸多食療、喝茶等根治幽門螺桿菌的謠言中,還有一個常見的宣傳就是,通過吃益生菌能夠根除治療幽門螺桿菌。
  • 牙膏、大蒜能根治幽門螺桿菌?醫生:規範治療,不信偏方
    不可能 網帖稱,「幽門螺桿菌的天敵是益生菌」,使用益生菌可輔助或替代抗生素治療。葉醫生說,益生菌並非抗生素,單用益生菌無法達到根治幽門螺桿菌的效果。根除幽門螺桿菌用的抗生素會導致短暫的腸道菌群失調,部分患者在治療幽門螺桿菌期間會出現腹脹、腹瀉、便秘等情況。
  • 大蒜和益生菌誰能殺死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簡稱Hp,它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經常討論的健康話題之一,現實中很多人都不太注重自己的日常飲食習慣和飲食衛生。在中國,Hp感染率較高,而且很多消化系統疾病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那麼如何根除幽門螺桿菌?
  • 幽門螺桿菌吃藥治療失敗,還有什麼辦法殺菌?值得借鑑學習
    幽門螺桿菌根治失敗可能是什麼原因?根據目前的醫療技術,對於幽門螺桿菌根除,主要還是採取聯合用藥的方式,目前醫生推薦的治療方案就是四聯用藥的方式,聯合兩種抗生素藥物,再加上一種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加上一種胃黏膜保護劑來進行根治,通常需要服用這四類藥物10天~14天,才算完成療程。多人也都好奇,為什麼吃完藥之後復檢還是陽性,可能跟幾下這幾個原因有關係。
  • 一旦感染幽門螺桿菌,有必要去治療嗎?
    一旦感染幽門螺桿菌,到底有什麼症狀? 如果發現有胃痛、脹氣還經常感覺飢餓或者伴隨著口臭這樣的症狀,那麼就需要到醫院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查,如果檢查出現了陽性,那麼就需要進行及時治療了。
  • 你脹氣、我潰瘍、他胃癌,我們都有「幽門螺桿菌」_騰訊新聞
    ,一旦發現感染幽門螺桿菌,最好接受根除治療 5.目前推薦的根除幽門螺桿菌方案主要是鉍劑四聯,周期10~14天 幽門螺桿菌與諾貝爾獎 1982年,澳大利亞科學家巴裡·馬歇爾(B.J.Marshall)和羅賓·沃倫(J.R.Warren)從慢性胃炎病人的胃黏膜中首次分離並成功培養幽門螺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