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這首詞婉約兼具豪放,樂觀的虛設衝淡恨別的現實

2020-12-11 品詩賞詞

文人墨客總是風騷,才子佳人也很多情。蘇軾人到晚年心卻未老,依然寫出很痴情的詞文,「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李煜是一位落魄的後主,卻依然多情不改,「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北宋的歐陽修雖然沒有李煜那麼風流,卻也是性情中人。

玉樓春 宋代:歐陽修

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歐陽修為北宋一代名臣,除德業文章外也常填寫溫婉小詞,這些抒寫性情的小詞,往往於不經意之中流露出自己的心性襟懷。這首詩作於景祐元年春,歐陽修西京留守推官任滿,離開洛陽之際。這首詞詠嘆離別,傷別中蘊含平易而深刻的人生體驗。

上片由尊前傷別、芳容慘咽,而轉入對人生的沉思。詞人準備向朋友提出告別,輕輕地告訴朋友別後歸來的期限。明月清風原本無情,與人事無關,只因情痴人眼中觀之,遂成傷心斷腸之物。作者把對眼前事情的感受,推廣到對整個世界的認知。

「尊(同「樽」)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樽前述說的是離別的歸期,於是樽前的歡樂與春容的美麗,也就變為傷心的慘咽。這種轉變顯示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珍愛,以及對人世無常的悲慨。

下片抒寫詞人的感懷,離歌一曲愁腸寸結,離別的憂傷極其哀沉,正如同賞盡洛陽牡丹,才容易送別春風歸去;只有飽嘗愛戀的歡娛,分別才沒有遺憾。但是豪宕放縱仍難消除悲沉,花開畢竟有時,狂歡終是要別,詞人也只是以遣玩的意興,暫時掙脫傷別的沉重。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詞人的筆觸又由理念中的痴愛,重新返回到樽前話別的真情。最後二句卻突然揚起,寫出了遣玩的豪興,明明蘊含有離別的哀傷、與春歸的惆悵,作者卻偏偏在結尾表現得如此豁達。

詞人以實開筆,以虛作結,首尾關合,用樂觀的虛設衝淡苦別的現實,婉約中兼具豪放風格。人世間確實有太多的沉重和哀婉,但是作者卻號召我們,要少一些滯重的傷感,淡然無憾地與歸去的春風辭別。

歐陽修的千古名句總結得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人若有情,風月好像也如此多情;人似無情,風月仿佛也很冷漠。但是更妙的是作者不僅具有詞人的感性,也兼具一個政治家的理性,「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做人不能只是風花雪月,還要長風破浪。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欲望是暴風雨,理智就是羅盤,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後波生。

相關焦點

  • 既婉約又豪放的六一居士
    歐陽修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北宋前中期詞壇,晏殊與歐陽修斷推巨擘。他們師出南唐,瓣香於馮延已,而或俊或深,不惟「堂廡"較大,而且「廂房」也漸成規模。特別是歐陽修,一方面寫了大量聊佐清歡的綺羅香澤之語,構成其俗豔之詞的主體部分;另一方面也別出蹊徑,用民間新腔,敘寫風土人情。
  • 蘇軾最偏愛的一個詞牌,兩首詞一首豪放一首婉約,都是經典之作
    熟悉蘇軾的人都清楚,蘇軾以豪放詞聞名,其婉約詞其實數量更多,質量也不錯。其實為蘇軾以豪放詞聞名,很大原因是因為他是豪放詞的開創者。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成為了歷史上少見的豪放與婉約兩種風格都能夠並駕齊驅的大家。
  • 【詩詞天地】二十首讓人潸然淚下的婉約詞
    詞,是中華文化絢麗的瑰寶,她是一種介於詩和曲之間的文體。在茫茫的詞海中,有著數不盡的優秀詞人,寫出了無數優秀的詞作。一開始,詞是作為消遣之用,屬於音樂的附屬品——歌詞。後來經過一代代大詞人的改革,詞才成為一種正式的文學體裁。詞有很多流派,總體上分為婉約和豪放兩派。
  • 即使仕途坎坷,也不改豁達之心,蘇軾的這兩首詞,盡顯逍遙灑脫
    這就是蘇軾,一個讓人讚嘆,讓人久久不能忘卻的蘇軾,一個不論何時何地都能夠想到的一個人。這個大才子是幸運的,二十一歲來帶京師汴梁,這個四川的小夥就遇見了他人生之中影響極為重要的恩師——歐陽修。作為文壇和政壇的雙重領袖,歐陽修給予了蘇軾最大幫助。
  • 詞為何分為婉約和豪放兩派?這樣恰當嗎?
    明朝張綖的《詩餘圖譜》曾說:「按詞體大略有二:一體婉約,一體豪放。婉約者欲其辭情醞藉,豪放者欲其氣象恢弘。蓋亦存乎其人,如秦少遊(秦觀)之作,多是婉約;蘇子瞻(蘇軾)之作,多是豪放。」這是最早開始將詞分為婉約、豪放兩派的觀點,並說明了婉約的詞作就是要將情感藏在文字內,不過於外露,而豪放的詞作則是要氣勢磅礴外放。這個觀點一出,後來的人就逐漸將詞分為這兩派了。但張綖為何要這麼說呢?其實,在蘇軾「以詩為詞」以後,確實使得詞有了很大的改變。
  • 宋詞: 左手是溫婉 右手是豪放
    唐詩達到巔峰之後,至宋代迎來了詞的高潮。南唐李後主絕唱「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而南唐滅亡了,有宋一代,李煜的詞卻風靡一時。後世尊稱其為「詞聖」,他啟蒙的那一派詞風,被認為是「婉約派」。   婉約派小家碧玉,「豪放派」卻縱橫開闔,氣象恢弘雄放。婉約、豪放之說最早見於《詩餘圖譜》:「詞體大略有二:一體婉約,一體豪放。
  • 歐陽修流傳最廣的宋詞作品,於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帶給蘇軾靈感
    歐陽修的宋詞雖然大多數歸於婉約詞之列,但是在其中透露著豪放詞的因子。所以也才能夠啟發學生蘇軾,並最終在蘇軾的手中完成了豪放詞的蛻變。仔細來看,歐陽修的宋詞作品內容風格也比較有限,大多數不脫離傷春悲秋,離別相思。
  • 婉約詞宗僅有的一首豪放浪漫主義名篇
    在詞史上,李清照被譽為婉約之宗,她的詞清麗婉轉,幽怨悽惻,含蓄雋永。詞分婉約和豪放,但人的感情是豐富多樣的,蘇軾作為豪放派代表,也寫了不少婉約詞,如《水龍吟 似花還似非花》,同樣,李清照雖為婉約詞宗,也有豪放之作,其中有一首不僅豪放,更是僅有的浪漫主義名篇。
  • 宋詞中為何形成婉約詞這一風格流派?婉約詞形成的背景如何?
    詞本來是由民間傳唱而產生的,因而深得市民階層的喜愛,而詞和著樂聲檀板又體現出其雍容典雅,具有娛賓遣興的作用,正好適合於反映士大夫階層放浪形骸、沉迷酒色的享樂生活。內容決定了形式,這種腐朽奢靡的內容不可能用豪放的風格來表現。因此,以婉約風格來作詞成為士大夫們抒解心情的主要方式。於是,上至皇帝、大臣、文人、學子,下至庶民百姓、樂工、歌伎無不和樂填詞。
  • 同為「豪放詞代表」,寫起婉約詞卻毫不含糊,「蘇辛」難分伯仲
    其中包括豪放,婉約,懷古,詠物等等。按理說在一種領域能夠登峰造極已經是相當了不起的事情了。今天我要介紹的兩首詞,他們原本的作者是豪放派,但寫起婉約同樣悽美動人,驚豔歲月。他們就是蘇軾,辛棄疾。先說蘇軾,這位幾千年上下都可稱作第一文豪的人,他的經歷同樣感人。他開始想做官,於是進京趕考。考完沒多久,得到母親去世的消息,就匆忙返程。
  • 蘇軾抱著被子睡不著,寫下首悽美詞,豪放的東坡寫婉約詞別有韻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相信說起這兩句詞大家早已是耳熟能詳,這是北宋著名詞人柳永《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中的千古名句。哪怕是歷經千年,至今讀之還讓人覺得驚豔,其中的一往深情和纏綿相思令人心馳神往。
  • 歐陽修寫了近千首詞,正式出版時卻未入選一首。Why?
    原 文 詞者,詩之餘 >——不會寫詩,焉能填詞 假若把古代詩詞比喻成是一棵樹,那麼詩就是主幹,而詞則是主幹上生發出來的斜枝。
  • 柳永的婉約詞和蘇軾的豪放詞,各有哪些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
    婉約詞在兩宋時期的文壇,大部分時間內作為主流而存在,幾乎每個詞人都寫作過婉約詞,這根宋代的國家氣質在整體上偏向於陰柔、秀氣、溫和,有很大關係。柳永一生創作了87首慢詞,125首調子,都屬於婉約詞。在柳永的影響下,婉約詞很快在宋代詞壇居於主流地位,誕生了許多婉約派著名詞人,如,晏殊、李清照、秦觀、周邦彥、吳文英、晏幾道、宋徽宗等,廣義上的婉約詞派成員也包括唐末的溫庭鈞,以及南唐的李煜。連豪放詞的代表人物蘇軾、歐陽修、陸遊等人,都忍不住寫了不少情意綿綿的婉約詞,可見,婉約詞在兩宋時非常盛行。
  • 蘇軾最經典的九首婉約詞,每一首都堪稱詞壇絕唱,你最喜歡哪首?
    文|丁十二前面有讀者問:蘇軾作為豪放詞風的開拓者和代表人物,那他有寫過婉約風格的詩歌嗎?答案是顯然的。蘇軾不僅寫過婉約風格的詞,且數量巨大。蘇軾現存的三百六十二首詞作中,有大約三百首是婉約詞,佔到全部詞作的85%以上,也就是說蘇軾的豪放詞實際只佔到他全部詞作的15%不到。王灼《碧雞漫志》說:「東坡先生非心醉於音律者,偶爾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因其在豪放詞風方面的開拓和突破性成績,很多人便以為蘇軾是只寫豪放詞,這是認識不全面的。
  • 蘇軾的臨終絕筆,一改豪放、婉約之風,詩中暗含人生的3重境界
    據說在一次嚴肅的公務員考試中,蘇軾寫了一篇霸氣的文章,叫《刑賞忠厚之至論》,當時的閱卷人梅聖俞看到後大為驚嘆,於是便將此文推薦給了主考官歐陽修。歐陽修在看完這篇霸氣的文章之後,也是驚嘆不已,然後因為懷疑此文是自己的門生所寫,所以為了避嫌就給了此卷的作者第二名。
  • 兩首婉約詞,風格相似,卻值得一讀再讀
    晚唐五代詞在長江流域繁盛起來,馮延巳與韋莊分據吳蜀詞壇,形成兩大詞系。馮延已經常以樂府新詞為娛賓遣興之用,此種風氣一直影響北宋的詞壇。北宋初期作家晏殊父子與歐陽修的詞,與馮延巳相近似。北宋詞風承接南唐遺緒,下面介紹兩首婉約詞,風格相似,卻值得一讀再讀。《謁金門》五代:馮延巳楊柳陌,寶馬嘶空無跡。新著荷衣人未識,年年江海客。夢覺巫山春色,醉眼飛花狼藉。起舞不辭無氣力,愛君吹玉笛。
  • 史上最經典的婉約詞之一,開頭14個字足以驚豔萬古
    詞大致分豪放、婉約兩種風格,說起來婉約詞更像是詞家正宗。一來婉約詞出現較早,唐代五代及北宋的詞作大多都屬婉約風格;二來詞本是音樂樂曲的唱詞,豪放詞的基礎是講究以詩為詞,而婉約則講究合音合律,審音度曲,與音樂緊密結合。也正因此,即便宋詞發展到南宋後豪放詞風靡詞壇,婉約詞也從來不落下風。
  • 宋詞:婉約宗師李清照的虎狼之詞
    眾所周知,宋詞分豪放、婉約兩派,不同於豪放派的氣勢雄偉,婉約派以委婉含蓄稱諸於世。李清照作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留下了無數經典,她的詞清新簡麗,賦物予情感,是古今公認的「千古第一才女」。然而作為婉約宗師,其實李清照一點也「不婉約」,今天就帶大家走近這位才女「不婉約」的一面,虎狼之詞的代表作《醜奴兒·晚來一陣風兼雨》。
  • 若要讀歐陽修詞,而且只能讀一首,除了這首《玉樓春》別無選擇!
    要讀歐陽修的詞,如果只選一首的話,毫無爭議,必然是這首《玉樓春》(《採桑子》也是代表作,但一定要十首連讀才能體會到全部):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 如此豪放的詞竟是婉約派一個女人寫的!難怪被稱為李白轉世
    李清照,一代才女,婉約派代表詞人,卻寫出了氣魄宏大,想像瑰麗,風格豪放的作品。李清照的經歷頗為坎坷!朝廷南渡,丈夫死亡,夫家父家相繼敗落,可謂國破家亡!再加上封建社會對女人的各種束縛!令人窒息!她想要掙脫這束縛!但是現實中又做不到,只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寄情詩詞!通過夢境,通過詩詞來尋找出路。全詞都是寫夢境,天空、雲濤、曉霧、星河、千帆競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