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早報記者 韓曉蓉 實習生 李冰雪
2015年考研大幕昨日開啟。當日思想政治理論的多道分析題的材料都源自《人民日報》,「烏鎮網際網路大會」「依法治國」都成熱點。
今日還將舉行兩門業務課的考試,個別超過3小時的學校自命題考試科目在明日進行。
教育部昨日發布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為164.9萬人,比去年減少6.5萬人。近十年來,考研人數呈現總體增長,而2008年和2014年有過兩年下降拐點,2015年考研人數是繼2014年後持續第二年下降。推免直升、海外深造、直接就業等或成分流考研人數的原因。
英語作文題目「不太難」
政治考試的時間為三個小時,但很多考生表示時間不夠用。其中5道分析題一共使用了7份材料,5份材料明確標註為「摘編自人民日報」。
對此考生吐槽「這是考政治還是考《人民日報》?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專業的謝宇表示,考卷中有一道選擇題和一個大題,都曾出現在某份考研預測真題內,答案幾乎可以照搬。關於考研試卷中出現預測真題的情況,賈浩然覺得一模一樣的材料不可能有,但「依法治國」、「中國夢」之類的話題,猜得可以八九不離十,準備的很多東西都可以通用。
在北京科技大學考點參加研究生考試的賈浩然,考研的目標是華東政法大學,他介紹,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郭沫若的那道題。該題摘錄了1926年1月1日出版的《洪水》第一卷第七期,郭沫若發表的《馬克思進文廟》一文,提問:1.「馬克思進文廟」的歷史背景是什麼?2.如何理解孔子和馬克思對話中談到的他們之間思想上的「不同」與一致?他覺得挺有新意,「比那些某某會議,某某領導人說什麼的有趣多了。」
下午的英語考試,小作文的題目是給閱讀俱樂部的成員發一封電子郵件,推薦一本書。大作文是看圖作文,四個人圍在飯桌前,卻各自低頭玩著手機,要求描述圖片內容,揭示含義,並表達自己的觀點。部分考生表示,英語考試作文並不算難,文辭優美、寓意深刻,也有考生表示,英語總體偏難,「看不懂題目,一緊張,單詞和背的句型都忘了,背的模版沒用上。」考生謝宇稱。
全國多地考研人數下降
教育部官方微博@微言教育12月26日公布,201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為164.9萬人,比去年減少6.5萬人。其中報考專業學位人數為72.6萬人,比去年增加5萬人,佔報名總人數的44%,比去年增加了4%。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表示,2015年全國報考上海各招生單位的人數與2014年大致相當。不過,早報記者發現,報考上海招生院校的人數雖仍穩定在12萬餘人,但在上海本地參加考試的人數卻由約4.9萬人下降到約4.6萬人,減少了3000多人。
上海交大研招辦主任吳小芬稱,2015年考研的人數總量還是和去年相當的,變化是把推免生的計劃進行了單列,推免直升的學生人數單列之後,統考生的人數絕對值出現了下降也是正常的。
比對了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近十年的數據後發現,考研人數呈現總體增長趨勢,2004年,全國考研報名人數為94.4萬人,2014年,報名人數達到近172萬人,增幅達到45%。
綜合多方意見後可以看出:推免直升、海外深造、直接就業、自主創業是考研人數分流的幾大原因。
五成人考研為增加競爭力
為什麼要考研?某學生社交網站發起的「大學生考研行為」調查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有50.5%的考生表示考研是為了增加就業競爭力,13.4%表示暫時不想就業,5.2%表示只是想換個專業。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的考生對考研目的不是很明確,其中,9.3%稱會聽取家人親朋的意見和意願,6.2%是「隨大流」或是因家人朋友的期望才選擇考研。另有 15.5%的考生單純是喜歡本專業,打算繼續深造而選擇考研。
此外,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最近通過民意中國網等對3473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受訪者發現身邊大學生考研的最普遍目的是圓名校夢(42.8%),接下來是逃避就業壓力(33.7%)、重新選專業(33.1%)和進入理想城市(32.0%)。僅25.6%的受訪者表示身邊大學生考研是因為對學術研究有興趣。57.0%的受訪者感覺當下碩士研究生學歷含金量下降。
藝考下月下旬公布成績
早報記者 韓曉蓉
近日,藝術類高考工作也在緊張進行中,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將於2015年1月下旬發放成績通知單,並向合格考生發放市統考合格證,公示合格考生名單,同時在「上海招考熱線」網站提供成績查詢。
由於藝術類高考的評判主觀性比較強,閱卷老師如何保證客觀公正地閱卷和判分,一直受到社會關注。來自上海寶山、青浦、崇明、普陀的4名考生家長代表參觀了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美術與設計學類專業統一考試的評卷現場。
考試院專家稱,評卷流程包括了試評和正式評閱,各科目評卷中,每張試卷都將經過粗分檔、粗分檔覆核、細分檔、細分檔覆核、評分等5個環節,數十名教師評閱試卷,最大程度確保評卷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另設評卷工作監察組,對整個評卷工作全程監察。同時整個評卷現場安裝了電子探頭監控,評委評閱時各自獨立打分,不能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