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改革的背後,這個時代,熱衷於犒賞終身學習的人

2020-09-03 教育思行

考研分為初試和複試,初試以卷面成績按照排名決定進入複試的資格,然後再通過複試的考核綜合初、複試成績決定最終的錄取名單。這是現有的考研規則,這個規則由來已久,而且這麼多年都沒有變化。

但是最近的「考研改革」四個字遍布網絡,終於有人或者說有學校要來打破這個固有的規則,且不說這是不是一個進步,至少改革的背後意味著持續學習的同學會得到更大的認可。

考研

考研的改革

7月份安徽省教育部發布了一個有關考研招生改革的意見公告,公告中與考研同學利益相關最為密切的是「研究生招生要加大能力的考查、注重綜合評價、提高校內外保研比例」,可以說這個改革對本科經歷不好的同學不太友好。

當時這個意見公告並未引起太大的波瀾,直到前幾日中國傳媒大學發布了2021研究生招生改革辦法,一下子就在網上引起了極大的爭議,安徽省的改革又被人們重新拿來考量。時至今日,這兩件事已經成為考研群體熱議的話題。

安徽省意見公告

無獨有偶,中國傳媒大學的改革其中有一點也是將考生的本科經歷考量在內,考生的學業水平、科研創新能力、實踐能力都將被考慮在內。而且兩項改革的目的也十分一致,都是為了提升研究生的招生質量。

當然,這兩項改革能不能改變招生質量我們暫且不論(小編傾向於是可以的,僅代表個人觀點),但是這些改革對於本科經歷不好、畢設質量較差、掛過科或者績點過低的同學來說不是個好消息,甚至說對本科層次過低的同學都不太友好。

中國傳媒大學

改革背後考查的是什麼

從讀研的角度來審查本科生,本科生需要具備什麼素質呢?首先要具備學習能力,這一點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本科的學業水平,即績點;其次要具備學術能力,需要通過參與課題、發表論文等方式實現;最後是科研創新能力,最具有說服力的就是科研競賽之類的。

總體上來講,以上三個能力最大的影響因子主要分為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客觀上的因素,學校層次越高以上三個能力就會越強,這些能力與學校的層次或者說學校的教育資源完全正相關,這也是導致很多人批判的原因之一,二三本的考生考研會變得更難。

第二個是主觀上的努力程度,具體說是四年的努力程度,無論是學習能力、學術能力,還是科研創新能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成之事,都需要本科四年間持續地努力,不再是「一考定終生」。

本科的努力程度

改革背後是鼓勵持續學習的人

對的,不再是「一考定終生」,而要把考生們在本科的努力考慮在內,且不說這樣的改革是對還是錯,至少從本質上來看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督促大家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態度,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考研就學一年。

何況這些改革已經做出,也不是我們能夠改變的,與其去抱怨它不如去適應它,研究生嚴進嚴出的趨勢已經形成,未來還會有更多的高校和地區做出改變。

大趨勢下,本科越差的同學考研會越難,但並不是沒有出路,客觀因素無法改變但是主觀因素卻掌握在每一位同學自己手裡。大家不能再抱著考研只學一年的心態了,無論你處於什麼階段一定要樹立終身學習志向,沒有什麼再是一蹴而就的了。

持續學習的態度

時代熱衷於犒賞終身學習的人

考研的改革告訴我們,只有終身學習的人才能在教育這條路上走得順當,主觀因素上能夠直接說明這一點,更何況客觀因素學校層次又何嘗不是對高中期間持續學習的犒賞。

時代熱衷於犒賞終身學習的人,這一點不僅僅體現在考研這件事上,哪怕是在社會中也是如此,就像你永遠賺不到自己認知之外的錢一樣,學的更多可能不一定能獲得更多,但肯定是不被社會淘汰的唯一辦法。

終身學習是教育的一部分

正如工業革命期間英國文學家狄更斯所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當時社會面臨著巨大的變革,而如今考研也面臨著變革。最好的時代是教育(更是社會)正在犒賞那些終身學習的人;最壞的時代是教育(更是社會)正在懲罰那些時而停止學習的人。

你覺得考研改革能夠促進本科生持續努力地學習?或者你對於時代在犒賞終身學習的人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或者留言!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教育思行

相關焦點

  • 這個時代,在悄悄犒賞那些終身學習的人
    不知你有沒有意識到: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原地踏步已是退步。
  • 終身學習造就這個時代合格的父母
    公眾號三周歲生日會報名截止倒計時最後3天:三周歲生日會報名開啟——且看四維跨界終身學習者的演出,不一樣的生日會期待不一樣的你。 這是廬山面目的真面目第597篇原創內容,2020年第106篇。 本篇的主題是終身學習造就這個時代合格的父母。
  • 這個時代,沒有終身職業,只有終身學習
    時代快速切換,挑戰迎面而來,成長焦慮如影隨形,學習焦慮隨處可見,學習型組織呼之欲出。 如何學習?如何更有效地學習才能持續提升自己?幾乎成了每個企業、每個人都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終身成長的道路上,有3種能力是不可或缺,也是需要持續精進的。
  • 全民「終身學習」的時代,你今天讀書了嗎?
    馬雲也同時表達了自己雖數學不好但敬畏數學,行業大佬們都公開直面自己的知識不足,紛紛表達了打算終身學習的決定。全民終身學習的時代,似乎真的到來了。美式教育最早提出終身學習的概念,而2016年10月,史丹福大學發布《2025計劃》,其中提出的一個重要的教育改革概念被稱為」開環計劃「這項計劃創新性解除了入學年齡的限制,17歲以下的少年、已經進入職場的中年和退休的老齡人都可入學。這是區別於傳統閉環大學(18~22歲學生入學,四年內完成本科學業)的最主要一點。
  • 攜的源頭清泉至,終身學習重踐行
    攜的源頭清泉至,終身學習重踐行陽信縣第一實驗學校毛慧傑一周的培訓結束了,專家的講座,猶如給我的內心注入一股源頭活水,讓我對教育教學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對教師這個職業也有了更多的熱愛態度端正、學習專注,認真的聆聽和記錄,及時完成作業,如饑似渴地理解著新鮮的理念,仿佛回到了學生時代。專家、教授的講座為我們呈現了一頓豐盛的精神大餐,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各位專家、教授毫無保留地把自我在學習和工作中的經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可謂是異彩紛呈。
  • AI時代終身學習的創新與發展——2019終身學習公共服務體系高峰...
    、高等職業院校等的千餘人參加。論壇以「AI時代終身學習的創新與發展」為主題,聚焦全球視野探討終身學習公共服務體系,分享職業教育發展與人才持續培養體系的構建,探討以人工智慧、5G、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對教育模式創新、教育發展帶來的新變化。
  • 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
    終身學習成了每一個職場人的標配,當你的能力還撐不起你的夢想和野心時,你需要藉助前人的經驗幫你循序漸進地朝目標靠近。職場生涯培訓師古典和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的一次碰撞,打造出了《得到》APP上的一個爆款欄目「超級個體」,面向的客戶群都很焦慮,就像羅振宇所說:「知識狂躁,這群人。」
  • 從成人教育邁向終身學習
    作者: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終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吳遵民  上世紀80年代,是現代終身教育理念傳入中國並生根開花的重要時期。在這一世界性的時代背景之下,終身教育發展孕育出巨大的內在動力,對於教育回歸育人的本質、回復培養人性的本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 破冰「一考定終身」需從高考英語改革開刀
    其五,各種英語考試的制度組合,讓英語學習變成了「全民學英語」應試怪現象,把英語學習變成了比母語學習更重要的事情,學英語就是為了考試,並且造成了巨大的學習浪費。現有的中高考制度是一種按照總分劃線錄取的制度,而高考總分是由語數外理化生(理科)或語數外政史地(文科)構成的。
  • 同樣是科技大國,為什麼日本人對考研不感冒,中國人卻熱衷考研
    最後,這個敲門磚的成本和大家未免太大了,為了一個敲門磚無數的人拼了命一樣去考研去考博,但是在職場上實際用處不大。而這些刷題狂魔讓一些對科研有興趣的人反而考不上研究生。
  • 專碩考研難度再升級!這個考研大省也宣布改革
    本文由中公考研網整理編輯,轉載請標明來源!上周考研君給大家推送了關於考研改革的一篇文章:重磅!2021考研大改革!過國家線就能進複試!考研變簡單?不要太樂觀!主要講了中傳和安徽省的一些考研改革動向,沒有看過的小夥伴,可以點擊藍字再回顧一下!
  • 考研雜談丨中傳考研改革到底意味著什麼?微博話題閱讀1.4億
    本期考研雜談,小蘇和你聊聊本次中傳考研改革事件。最近幾天,在各新媒體平臺中傳的考研改革事件掀起波瀾,在微博話題有1.4億的閱讀。本次改革事件的影響已經超過了事件本身,往常一所學校的改革不同,引起了大量考研人關注。
  • 終身教育百年:從終身教育到終身學習
    20世紀50-70年代,成人教育不僅成為終身教育的「火車頭」,而且豐富和發展了終身教育概念。赫欽斯、朗格朗、戴維、克羅普利等人基於對現代教育弊端的激烈批判,復興了「終身教育」這一古老觀念。20世紀80年代,吉爾皮、納普爾、克羅普利、奧努什金等人試圖構建一個從學前教育、高等教育到繼續教育的現代終身教育體系。20世紀90年代,「終身學習」在國際上獲得廣泛認可。
  • 北京小學校長李明新:面向未來,如何培養終身學習者
    (非疫情期間拍攝)首先,未來是我們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時代。思考未來的人、思考未來的教育、思考當下的教育改革,必須看一看未來中國是處於什麼樣的時代。既然未來是我們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時代,那麼這個時代需要什麼樣的公民?需要未來的人才具備什麼樣的素質?毫無疑問,這一定跟終身學習有著密切的關係。
  • 考研全面改革的利好:機會永遠屬於有實力的人
    1、改革變得更加透明考研複試面試的環節也會評判考生在考研之前積累的優勢,最終根據「初試分數+個人優勢+複試表現」決定錄取更優秀的那個人!之所以中傳的改革一石激起千層浪,是因為把「自身優勢」這個環節赤裸裸的明著擺出來,這就讓人難以接受了。小白知道自己本科雙非比不上本科985,同樣的分數進複試也會心虛,但你把這個明確作為一個限制我就會覺得:小老弟,你這不是欺負人嗎!!!
  • 考研改革:機會永遠屬於有實力的人
    前天和大家分享並解讀了「中傳考研全面改革」的消息,不少雙非考生(甚至小考自己)都對此表示一絲絲擔憂,是否對「本科背景不好」「無科研經歷」「跨專業考研」的考生表示勸退…… 不過仔細琢磨下,發現其實考研一直都是如此。
  • 英語學習者不可錯過的優質資源, 終身學習必備!
    這個世界上從來都不缺高手。隨手撥弄一下抖音快手, 你就會驚呼:你為他們一時的出彩拍手尖叫讚不絕口, 卻不知道為了這一刻的驚豔, 背後是數十年的辛苦如一日。優秀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認準一件事情, 從一而終, 心無旁騖, 才是正道。
  • 終身學習時代,我們需要怎樣的教育? 封面故事
    人工智慧與自動化時代,傳統教育模式逐步失效,終身學習成為必須。
  • 網際網路時代,每個人至少有一次崛起的機會
    如何循序漸進地撐起自己的野心》  陳立飛 著  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7年12月   擁有80萬粉絲訂閱號Spenser創始人陳立飛近日來到廣州購書中心,與讀者分享他的新書《個體崛起》,他講述自己靠公號寫作變身職場大V的經歷,認為網際網路真正深刻改變的是每個人的生命軌跡
  • 談「終身學習」
    談「終身學習」 潘復生 一 所謂終身學習,就是要使學習跨越單純學校教育的時段,貫穿於人的一生;使學習從求知謀生手段發展成為人們自覺自愿的生活方式和提升生命價值的過程;把「活到老、學到老」變為堅定不移的信念並積極賦諸行動。 終身學習,是飛速發展的時代給我們提出的要求。遠古時代,由於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下,人類歷史演進的速度極其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