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認命就去拼命,有一種落差是,你總是羨慕別人的成功,自己卻不敢開始!
前天和大家分享並解讀了「中傳考研全面改革」的消息,不少雙非考生(甚至小考自己)都對此表示一絲絲擔憂,是否對「本科背景不好」「無科研經歷」「跨專業考研」的考生表示勸退……
不過仔細琢磨下,發現其實考研一直都是如此。而且中傳這樣的改革,真香…
考研複試面試的環節也會評判考生在考研之前積累的優勢,最終根據「初試分數+個人優勢+複試表現」決定錄取更優秀的那個人!
之所以中傳的改革一石激起千層浪,是因為把「自身優勢」這個環節赤裸裸的明著擺出來,這就讓人難以接受了。小考知道自己本科雙非比不上本科985,同樣的分數進複試也會心虛,但你把這個明確作為一個限制我就會覺得:小老弟,你這不是欺負人嗎!!!
面對考研改革的大趨勢,本科背景有優勢,有一定科研、獎項經歷的人也別著急偷偷笑。既然能夠把原本只是憑各老師主觀判斷的「個人優勢」,明確作為一個招生審核環節單獨擰出來,那就意味著一定會有一個客觀的評分規則。
從這個角度來說,研究生招生的改革整體是在變得更加透明和公平。而且學校越好,就會越公開公正,因為在這種大背景下想要搞其他隱藏手段的風險和成本會更大。同時這種明確的方式也激勵了大學生努力變得更加優秀!
面對改革,我們考生的情緒不應該是「怕」,不應該「退縮」,而是適應改革,做出相應的改變。
其他學校呢?會全面都改嗎?初試和複試考試內容會有大變化嗎?
首先,我們的初試部分,公共課要考的內容基本上不會有變化,政治數學外語該考還是要考;另外,就目前已經公布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和專業目錄的院校來看,大多數的專業和考試科目都沒有變,包括初試和複試;如果改革,更多的是在複試階段的考查形式,現階段還是以準備初試內容為重心。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可怕,千萬不要亂了陣腳。
即便是有變化,是所有人都變,是和你一樣報考這所學校的人都面臨的問題,而不是針對你自己。
初試依然很重要,如果有變化,就抓緊時間去調整自己,換新的參考書,或者考慮換學校。歷年都有快到報名才公布考試科目有變的學校,只有做出選擇,要麼換學校,要麼更新自己手中的資料抓緊時間複習。所以現在時間來得及,你可以!
現階段的任務就是初試,複試的事等初試完了之後再操心。越是到了這個時候,越是要穩住心態,千萬不要人云亦云自暴自棄。
考研大軍400萬,你放棄了,沒有人會在意,甚至你的對手很開心,但如果你堅持住,贏了,這將是你自己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