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年,再次學習。
一年前,完成了TTC初級的教師資格培訓後,一直沒有嘗試去教人。總覺得自己沒有底,不敢教。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裡,自己一直斷斷續續地進行著習練。
抱著已經交了錢,不得不去上課的想法,開始了13天的孕產瑜伽培訓。
曾經有一位長輩跟我說過,人,沒有期望,就不會失望。
或許正因為僅僅抱著完成任務式的想法去上課,反而收穫到了遠超於自己預期的重重驚喜。
趁著現在記憶猶新,快速復盤一下這次的課程。
這是我在這13天培訓課程中最大的收穫之一。整個學習節奏都非常緊湊,早在前8天的產期瑜伽培訓中,更是安排了兩天一考的上課模式,這意味著,必須要在非常短的時間內理順並且消化學習的內容。
瑜伽的學習從來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維度、立體的,涉及到身體、心理、精神層面。為了幫助孕產婦設計安全有效的教學方案,必須要清楚了解女性從備孕到生產以及產後整個過程的身體變化與情緒變化,這就意味著並不是簡單的背口令帶課,而是需要深入了解人體結構、解剖學、生理學、心理學等相關的知識。
在開始上課的頭兩天,我整個人都是懵的。以至於我在兩天後的第一次考試中極其緊張,不論是體式帶課還是現場問答,表現都不如人意。
第三天,我趁著午休的時間研究了一遍老師講課的模式與邏輯,把書本的內容重新進行了梳理,終於摸出了一條非常有用的思路。
大致的思路邏輯如下:
① 當下學員處於哪種狀態?
(內含學員對練習希望達到的預期目標)
↓
② 這種狀態下常見問題有哪些?
(主要體現在身體、心理、精神狀態)
↓
③ 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有哪些?
(分析問題,為制定方案做準備)
↓
④ 提供能解決當下問題的教學方案
(靈活運用瑜伽教學方法設計課程,包括體式、呼吸控制法、清潔法、唱誦、冥想等)
得益於這條思路,在接下來的課程中,我整個人清晰了很多,也能很快地理解到老師從一個點引申到一個面,甚至一個立體來分析案例的邏輯。讓我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快速消化龐大的課程內容。
每節課後,都會第一時間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重新整理一遍上課的內容,通過這種方式非常快速地審視自己的知識掌握程度。
因為心中有了清晰的思維導圖,在接下來的考試中,能感受到自己在一天天進步。
在兩天一大考的高頻考試模式下,我從一開始緊張到連話都說不出來,到慢慢地適應站在講臺上說清口令。這一點,於我而言,無疑是一種突破。
緊湊的學習進度加上有限的練習時間,逼著自己只能挑重點來說。一來二去,在體式口令的表達上反而變得精準不囉嗦。
特別慶幸這次遇到了非常棒的拍檔,我們倆從一開始的相互磨合到後來慢慢地摸索出一種高效練習的方式。老師提醒我們,在教學實踐中必須先要把自己當成真正的老師,必須抱著對學員絕對負責任的態度進行教授,重在實操練習,不是相互研究討論。
經過老師的提醒,我們立刻調整心態,快速進入狀態,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整個體式的核心要點都過一遍,扮演學員的一方會隨即提醒扮演教學者一方剛剛漏講的細節,同時也會分享被教授時的感受,不斷去幫助對方提升自己。
經過兩周連續不斷的教學實踐練習,在最後一次大考時,我對講臺已經沒有了當初的恐懼,整個人的狀態放鬆了很多,講述口令時用詞也比當初精準了很多,在結束考試的那一刻,心裡充滿喜悅與感激,第一次對自己的教學能力有了強烈的信心。
老師在體式教授過程中反覆提及「順位和正位」,而要做到真正的順位和正位,就需要了解不同力量方向對身體產生的不同影響。
在學習過程中,關於「順位和正位」,在我的體驗中也總結了幾點。
一、幾乎所有接觸面都是一種拮抗,通過拮抗能夠幫助啟動正確的發力點與受力點。
以蹲立式平衡為例,就能非常清晰地理解「拮抗」。手掌相互拮抗可以幫助展開鎖骨打開胸腔,手肘與膝蓋內側的拮抗能夠幫助正確啟動到腹股溝的力量,腳掌與地面的拮抗能夠正確啟動大腿力量穩住骨盆。任何一方的力量鬆掉,整個練習的效果都會大打折扣。
二、穩定而舒適的前提是骨盆必須保持中正穩定。
因為孕期瑜伽的原因,在解剖學中深入學習了骨盆的整體結構,也因為如此,對骨盆有了全新的認知。在《瑜伽經》第二章第46節中提到關於體式的定義,其中說到,體式(體位法)是穩定、舒適的姿勢。
當時在讀TTC初級教培時,對於穩定、舒適的理解僅停留在字面意義解讀上,這次深入到瑜伽理療學習中再次去體驗這兩個詞語發現,不管是何種體式,骨盆的穩定是給體式帶來穩定非常重要的因素。骨盆如同大樹的根,根基穩定了,樹便穩定了。
而且我發現,當對骨盆有了很強的穩定性時,能避免很多錯誤用力的練習方式。
就好比貓式呼吸,當骨盆保持穩定,抬頭卷尾骨向上時,會更容易地避免塌腰推肋骨的錯誤用力方式。因為穩定的骨盆已經能夠鎖住核心區域在有限範圍內安全運動。
正確的貓呼吸:整個動態過程中骨盆始終保持在同一個位置上,很明顯能看到做抬頭卷尾骨向上時,並沒有推腰。
錯誤的貓呼吸:整個動態過程中骨盆前後晃動,很明顯看到做抬頭卷尾骨向上時骨盆向後移動推腰完成。這樣的練習方式會使腰部曲度拉伸過大,時間長了腰會感覺到酸痛。
三、對口令中的「收緊」有了全新的理解。
在過去,我會簡單地把「收緊」理解為某個區域的肌肉群夾緊。在這次教培中,老師提出了一個關於「收緊」的理解,讓我有了全新的認知。體式中所有的收緊,其實都在遵循著一個原則:讓肌肉無限地貼向骨頭。
當肌肉能夠非常好地趨向骨頭,很自然地就會給骨骼構建了一層健康的保護膜,包裹著骨骼,讓骨骼處於正位之中。
關於女性的自我認同感,在這次教培課程中感受特別深。
坦白說,現在到處宣揚的女權主義或者女性獨立主義,總感覺僅僅是一種打雞血一樣的口號。很容易讓大多數女性認為,只要有錢、有顏、有料就擁有一切。
但當真的擁有這些東西的時候,由內而生的自我價值認同感和幸福感真的會持續存在嗎?
嗯,我沒有同時擁有過,所以無法去妄下定論。但我曾經為此而去做過一些事情,結果是並沒有讓我覺得自我認同感提升很多。
但這次通過從生理結構以及女性一生中所經歷的生理、心理變化學習中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女性,作為生命的孕育者,如此偉大。
這是建立在一種對人體生理結構的認知上所得到的收穫。正因為這樣,從心底對自己作為女性,有了一種自信與尊重。
正因為有了這一點認知,反而對自己、對他人有了更多包容心與理解,雖然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被頭腦波動帶偏,慶幸的是,每次回過頭來能看到自己作為女性天然而生的創造生命的力量,這一份「看見」讓我能更有信心去應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
這次課程,非常感恩老師無私的教授與分享。除了給我們清晰地講述理論知識之外,還會結合實際的案例給予我們多種解決問題的思路。
也特別感恩這次培訓的搭檔,她的實戰經驗與對學習的積極性一直鼓舞著我繼續努力提升自己,也正是有了她,我在這個學習過程中都始終保持著嚴謹的態度去學習。
課程結束後,很慶幸已經有朋友找到我開始了產後修復的私教課。
從開始私教到現在,也有一個月的時間了。在真正的課堂上,我發現了更多真實存在的問題。在過去,或許我會害怕面對問題,但現在,能夠從容地接納遇到的問題,並積極思考多種有效的解決方案,讓我在實戰中不斷提升自己,發現自己,鞭策自己繼續深造。
感恩一切信任與相遇,讓我更堅信,在瑜伽這條路上繼續保持著謙卑與真誠的態度,去提升自己,幫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