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蘆屬於一年一季的蔓生植物。在我們國家有的叫它復瓜。原產地是在北美洲南部,我們國家是在19世紀開始引進栽培的,西葫蘆屬於蔬菜。它含有不少的維生素c,葡萄糖等很多營養物質,並且有很高的栽培價值。經常吃可以起到很多其他好的效果,比如止咳,消腫等。在我們國家有很多種植戶,種植面積也越來越大,那該如何種植好它呢,來看看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方法吧。
溼潤的地方,西葫蘆非常喜歡。它非常不耐乾旱,高溫又乾旱的時期容易引發病毒,高溫高溼,也有可能造成白粉病。它對土地的要求不嚴格,比較深厚的土層,能夠獲得高產。在種植的時候要保證水分的充足。根據當地的土壤情況,在種植一個星期後要澆一次水,同時肥料一起撒上,一般使用農家肥。在長瓜之前要把水控制好,加強根部的生長,增加結果的數量。開始長果後要進行施肥,保證往後的節瓜量,在它的生長旺盛期要一星期澆一次水,三個星期施一次肥。
西葫蘆不是那種耐寒的植物,在溫度低時要做好保溫的工作,防止它們凍壞,所以一般都在大棚裡種植,幼苗時期一開始如果不通風,棚內溫度高的話,這樣生長速度會很快,白天的棚裡溫度需要維持在25℃到28℃之間,夜裡的溫度要在18℃到20℃之間,天氣晴朗,中午棚溫,超過30℃的時候。可以進行通風。要是天氣突然的變壞,讓溫度一下子降低,這時要在苗床上蓋上一層保溫的草料,用來維持溫度,等瓜苗開始慢慢生長時,需要加強通風,適當的降低溫度,讓它有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
因為西葫蘆它們自己授粉的效率非常低,這時就需要人工進行幫助授粉了。春天早上的氣溫比較低,一定要用人工,一般都在9點前用當天開的雄花,摘掉花冠,在雌花的頭上塗抹。正常的情況下,每一朵雄花可以給五多雌花授粉,使用毛刷更加容易完成授粉工作。但是要注意的是做好梳果的工作,要及時的摘掉多餘的花和果子。
跟隨者它的生長,枝葉越來月茂密,要是不及時摘掉葉子,非常有可能導致它們生長變慢,生病的機率也會大大提升,所以說適當的採摘葉子十分的重要,要按照實際情況,來採摘葉子,對於長勢旺盛,枝葉比較多的可以多摘一些葉子,相反就要少摘一些,採摘樹葉的主要目的是保障瓜藤之間的空氣流通,但是摘葉子得手法一定要注意,儘量不去摘葉柄,防止傷到瓜藤,採摘的天氣也要注意,一定要在晴天,連續好幾天的晴天,這樣有利於傷口癒合,同時防止了蟲害。在適合的時候採摘,西葫蘆要以嫩瓜為主,在達到商品要求的時候,必須要進行採摘。長勢旺的時候,要留瓜留大的瓜,漲勢慢的時候少留瓜早摘。
上面這些是小編帶來的全部內容,這是關於它的種植方法和小竅門,但是最主要的還是病蟲的防禦治療,種植的時候做好澆水和施肥。它的果實表面平滑,採摘下來食用,不僅皮薄肉厚可以做葷菜,可以做素菜,而且還可以當成餡料。栽培的前景也非常好好,那麼西葫蘆的種植技術就介紹到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