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蘆的生活》——每個孩子都需要愛來成長

2020-09-03 來觀世界

說起童年,你能想起什麼?

大多數人想起的,

可能是父親的嚴厲,母親的溫柔,以及與父母相處的溫馨畫面,一起玩鬧郊遊吃飯等等…無憂無慮,天真快樂的生活

然而有光的地方就會有黑暗,不是每個孩子都能擁有這麼幸福的童年。這些孩子本沒有太大問題,而僅僅是因為不夠幸運,沒有出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裡。就像王小波所說:不幸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假如能夠選擇,我也不願生活在此時此地。這些孩子們,對於家庭,沒有選擇的權利,只能默默承受著,來自原生家庭的陰影與苦難。

《西葫蘆的生活》便是這樣一部記錄那些身處黑暗中孩子的影片,看似童話般的可愛治癒畫風,然而其故事內涵確實異常苦澀。他們笑著,揮著手,沒有人知道他們曾經遭受的苦難,也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如何在缺乏 父母的關愛下孤獨地長大。

對於這些孩子而言,幸福是一件很稀有的東西。

在一個稱作「收養所」的地方,一大群孩子坐在一起,卻感受深深的孤獨,那是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他們來這裡的第一天,屬於他們的漫長等待便開始了,等待養父母的收養,等待融入另一個家庭,等待愛。

說到底,他們仍是孩子,在還沒有明白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面目的時候,就成為了沒人要的孩子。但他們好像又隱約明白,他們是收養所的小孩,與其他的小孩不同。

01被意外選中的西葫蘆

電影開始,展示小男孩西葫蘆(原名伊卡,而西葫蘆這個名字是他媽媽喝醉酒後無意取的)在家中的日常生活:沒有父親,母親終日酗酒,自言自語,對他不是打就是罵。西葫蘆只能一個人畫畫,做風箏,然後用母親喝完的酒瓶壘高塔。


由於一場意外,醉酒的母親從樓梯跌落身亡,西葫蘆被警察帶到了收養所裡。

然而這收養所真的可以是西葫蘆的「新家」嗎?

沒有父母,沒有親人,只是和一群有著相同悲慘經歷的孩子們生活,被迫融入一個陌生的集體,這樣的環境氛圍下,長大仿佛變成了一件殘忍卻無可奈何的事情。

一群過往充滿了悲傷,渾身傷痛的孩子就這樣聚集到了一起,像一群受傷的小羊羔獨自舔舐傷口,而沒有大羊的照顧與陪伴。

西葫蘆固執地守護著風箏和一罐空空的啤酒瓶,因為那分別代表了父親和母親,說來可悲,那是他唯一殘存的對於父母的溫情。

起初,一個混混似的男孩子老是愛欺負西葫蘆,名叫西蒙,他好奇西葫蘆的一切,他想知道西葫蘆為什麼來此,西葫蘆面對他的無理舉動,總是沉默,忍受。直到有一天,西蒙拿走了西葫蘆的風箏,兩個人為此打了一架,也從此,拉近了心的距離。西蒙向著西葫蘆介紹這些孩子的背景:

西蒙的父母吸毒;比亞的母親被驅逐回非洲;棗子的母親有精神病;阿邁德的父親因為搶劫被抓;而愛麗絲的父親對她做了骯髒的事,噁心的事,她每晚都做噩夢,總是用厚厚的劉海遮住半面,好像如此就能遮住那些齷齪的記憶,如此就能將情緒小心藏好。

這個片段,看的時候,真是讓人忍不住揪心,這些孩子需要承受多大的苦難,才能勉強維持正常生活呢?

「我們都一樣,沒人愛我們。」聊天結束,西蒙說了這樣的一句話。

漸漸地,西葫蘆打開了心扉,慢慢學會和這群孩子相處,這群孩子嘗試在沒有大人陪伴的情況下,像家人一樣相處,給予彼此陪伴,以及那微弱的溫暖。除此之外,命運仿佛無他選擇。

02嚮往溫暖,嚮往愛

影片中最讓人心酸的片段,莫過於孩子們去滑雪場滑雪,路上遇到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而那些小朋友的家長知道他們的身份以後,就立馬拉著孩子離開,仿佛在躲避什麼駭人的東西,然而這群來自收養所的孩子,他們仍是孩子呀,他們也需要愛。

我們無奈,卻也無法否認現實社會大部分對於這樣的孩子還是有歧視。

這些孩子被迫貼上標籤,「偷東西」「撒謊」「沒有教養」「沒人要的野孩子」這些標籤,使得他們沒有了孩子應得的尊重與疼愛,只收穫到冷言冷語。

然而,這群孩子,他們本身並沒有犯錯,他們也不懂得為什麼家長會不要他們,其他人會疏遠他們。他們能做的只是呆呆地站在雪地,和那群有父母陪伴的孩子自動保持著距離,看著那些自己不曾擁有過的來自家庭的溫暖與愛。

03黑暗終會迎來曙光

終於有一天,負責西葫蘆母親案件的那個警察,面對著西葫蘆的疑問。說出了「我來看你不是因為工作,是因為喜歡你。」這句話,看似平淡,但是其中飽含的深情與溫柔是西葫蘆從未體驗過的。

就這樣,西葫蘆的黑暗的生活好像慢慢迎來了曙光。

與西葫蘆一樣,已是成年人的雷曼,依然有著無法排解的孤獨。他有個兒子,可是離家千裡,只留他一人被遺忘在老家。他也渴望親情,渴望陪伴,渴望子女繞膝的溫馨畫面,而西葫蘆和卡蜜兒恰好符合他全部的想像,於是他幾經思量,提出領養。

得知消息後,那個早熟的孩子西蒙發了一通脾氣,卻又在深夜認真勸告西葫蘆:你們必須走。難得有人這麼好,願意領養我們這樣的孩子。

「我們這樣的孩子」什麼樣的孩子呢?他們也是正常的孩子,他們也有著自己的喜愛與討厭,他們也有著自己的原則,唯一不同的只是那來自原生家庭的無法選擇的傷害而已。

父母將他們生下帶到這個世界,卻沒有好好帶他們體驗這個世界,他們只能憑藉著自己的力量,艱難孤獨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自卑,缺愛,沒有安全感,這成了他們心中難以抹去的傷痕。

影片結尾,收養所的管理員蘿茜生下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們圍著她嘰嘰喳喳地問個不停,而問題的核心無非一個:你真的不會不要他嗎?

「即使他醜陋?」「即使他很難聞?」「即使他哭個不停?」「即使他尿床?或是成績糟糕?」「即使他很蠢?或是胃口像豬?」「即使他記不住他的名字,腳也很臭?」「即使他讓人受不了,不停地大喊大叫?」「即使他放屁?」「即使他在牆上亂塗亂畫?或是想當警察?」「即使……即使他有一個長頸鹿的脖子?「」即使他是廢物?」……

這才是來自孩子們內心深處的不安,他們還未經人事,就被帶到收養所,與父母隔絕,沒有人向他們解釋這一切的發生,更沒有人能體會他們的孤獨。他們只能默默承受,他們天真的認為是不是自己不夠好,才會被父母拋棄,這樣的自省,讓人心疼。

幸運的是,總有一天,這些弱小的孩子會長大,變成強壯獨立的大人,那些曾經在童年受過的傷痕,都會化作一片片鎧甲,保護著他們,而他們也會懷著這些殘破的童年,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自己本沒有錯,只是命運不合時宜地和他們開了個玩笑。

就像西葫蘆在信中寫道的那樣:

親愛的西蒙,你說收養院是提供給那些沒人關愛的人的。你錯了,我們沒有忘記你們,其他人也沒忘。

沒有什麼是不朽的,包括藝術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藝術所傳遞出來的,對人和世界的理解。來觀世界,世界本如此多彩。

相關焦點

  • 早春種植西葫蘆的注意事項,快來看看吧!看看你都知道嗎?
    說起西葫蘆大夥應該不會陌生,不過是炒著吃還是包包子,味道都十分美味,西葫蘆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瓜果蔬菜。在超市裡很容易就能買到。我們國家各個地區都有分布,所以市場也是非常大的。又不少人在利用大棚進行反季節種植,當早春氣溫比較低進行種子大棚西葫蘆時。
  • 孩子不愛吃菜怎麼辦?營養師:西葫蘆蝦仁小餛飩,孩子一口一個
    10個小朋友,8個都不愛吃菜。 有的媽媽想著給孩子多吃點水果,其實,水果永遠代替不了蔬菜,蔬菜裡含有的微量元素,很多水果裡是沒有的。 我家小兒子也是不愛吃菜,尤其是葉類菜,吃進嘴裡也會吐出來。孩子小姨是營養師,她教我改變烹飪的方法,孩子咀嚼能力比較弱,所以在給孩子烹飪的時候,要做的足夠好嚼。
  • 《西葫蘆的生活》英文預告片 孤兒故事催人淚下
    《西葫蘆的生活》英文預告片 孤兒故事催人淚下 時間:2017.01.20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都很重要
    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都很重要——把握生命的重要節奏第三章 每個成長階段都很重要——把握生命的重要節奏每個階段有不同的哭泣,也有不同的歡呼。很少人知道,如果在特定時期缺乏特定的教導和訓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有某種缺失,而這種缺失可能會對其產生消極影響。上帝定意讓我們以特定方式成長。我們在生命的每個階段需要不同角色的人來塑造我們一「不同階段的陶匠」-情感、社交、智力、身體和精神上。
  • 每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我是做兒童青少年心理輔導的,當家長帶著他們各種「問題」的孩子來尋求幫助的時候,我都能深切地感受到父母內心的委屈:「我們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給他買最新款式的手機,買名牌衣服,做最有營養的飯菜,上最好的私立學校,但他卻叛逆,不好好上學,早戀,打架,還說我們根本就不愛他!」
  • 父母需要關注孩子發育的每個階段,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
    父母需要關注孩子發育的每個階段,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01引言我相信每一位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而很少有父母會關注到孩子每個階段的發育,因為真的不知不覺孩子就長大了。回收再看之前,我們會發現,我們錯過了很多階段的孩子的成長。我們會有失落、有遺憾、有惋惜。所以孩子的每個發育階段父母都應該珍惜,給他們更多的關注。
  • 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羅德尼
    當然,這個不容易,並不是說要幹多少活,出多少力,有多拼命,而是說孩子的長大是一個動態走向的過程,是由幾個不斷變化的成長階段所構成,而每個階段都需要我們有著與之相匹配的思維模式。如果把這一路的過關斬將看作是一個遊戲的話,那就是:遊戲規則變了,因此我們也得變。
  • 北京市東城區光明幼兒園任曉燕:讓每個孩子在愛的滋潤下成長
    二十四年來一直堅守在幼教一線,具有高尚的師德,積極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她用真摯的愛、真實的行動滋潤每個孩子,讓幼兒在「真愛」的花園裡幸福、快樂地成長。任曉燕是家中的獨生女,從小成長在一個無聲的世界裡,父母都是聾啞人,特殊的家庭環境使她經歷了更多的磨難,也讓她感受了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更多的關愛。正是這眾多誠摯、純潔的愛,呵護著她健康成長。
  • 西葫蘆的田地該如何管理,需要注意什麼才能長出更好的西葫蘆!
    西葫蘆屬於一年一季的蔓生植物。在我們國家有的叫它復瓜。原產地是在北美洲南部,我們國家是在19世紀開始引進栽培的,西葫蘆屬於蔬菜。它含有不少的維生素c,葡萄糖等很多營養物質,並且有很高的栽培價值。經常吃可以起到很多其他好的效果,比如止咳,消腫等。
  • 每個孩子,都曾無條件的愛著父母
    每個孩子,都曾無條件的愛著父母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習慣性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孩子的世界。如果我們能從孩子的世界出發,去看他們問題背後的動機,我們就會發現,自己真的低估了孩子對我們的愛。01還記得當年非常火爆《爸爸去哪兒》嗎?有期節目的任務,是讓幾位爸爸給孩子準備午餐,由孩子們投票,看看誰做的飯菜最受孩子們的親睞。
  • 喜歡吃西葫蘆的人,請留下來,有三種好的吃西葫蘆的方法
    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營養,在現實生活中,有些蔬菜看起來並不可愛,他們更多的是普通,但他們的治療效果確實很好,而我們要介紹給大家的蔬菜叫西葫蘆,這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道菜,他質優價廉,但常常被人們忽視,我將介紹他的三種特殊方法,即美味是有營養的,如果你想要吃什麼,你可以買西葫蘆坐下,你將來會喜歡吃這種蔬菜的
  • 每個孩子都需要一次獨立的研學旅行!
    ——胡適世上所有的愛都指向相聚,唯有父母的愛指向別離,對於孩子來說未來的路還是需要孩子自己走,父母終究會在一天離去為了讓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活得有滋有味兒,作為家長還是要學會放手,讓孩子獨立起來,成為一個有思想有能力的獨立個體。因此每個孩子都應該有一次獨立的研學旅行。
  • 父母都知道愛孩子,但你的愛他需要嗎?小心你的愛成為孩子的累贅
    就應用平等的心態去尊重每個孩子、用賞識的眼光去看每個孩子、用一顆寬容的心去接納每個孩子,面向全體孩子,給每個孩子種下關愛的種子,使每個孩子得到全面發展,相信多年後他們一定會開出美麗的鮮花,結出豐碩的果實。「愛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賞識,以此來確認自身的價值。
  • 榜樣的力量不容忽視,每個孩子的成長,都需要這樣的正能量
    它能帶給孩子的,不光是曠亮的視野、豐富的知識,更是正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最最明顯的是,它會讓孩子對歷史、對人物,產生濃濃的興趣,讓你馬上收穫一個愛讀傳記的孩子!每人給自己搭配了幾套,哈哈都是愛臭美的小傢伙。這是別人家孩子的反饋,讀完這套書,你的孩子,也一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接下來,我們詳細說說,在兒童版傳記中,這套書有哪些迷人的亮點。
  • 《陪孩子走過每個叛逆期》:叛逆期,是孩子成長的機會
    在不同的成長期中,孩子的身心發展會迎來一些不同的變化。每一種變化都是一種挑戰。當我們感受到孩子的叛逆時,其實,是孩子在這個成長期中遇到了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麻煩,他正在嘗試向外界發送信號,告訴家人:我需要幫助!!!
  • 每個寶寶都是來教爸爸媽媽成長的,孩子,感謝你選擇了我們
    寶寶已經18個月了,有了自己的性格特點,也有了自己的小脾氣,在陪她的時候要求只陪她,不讓幹別的,哪怕是看我的書,所以只要醒著,我基本都是她的。讓我體驗到了,孩子需要的陪伴來不得半點雜染。現在大點了,她愛看舞蹈,有時候就會放一會,跳夠了她就不看了。有時候離電視很近,只需要拍拍沙發,告訴她上這看,她就小燕子一樣飛上來。她會跟著學舞蹈練習動作,練功,扎馬步。
  • 真正的愛,不需要交換——《陪孩子終身成長》
    還買來幹什麼?」睿睿說:「家裡的和這個不一樣,我想要收集全套的。」接著我想了一下,然後說:「如果這次期中考試你三科都考100分"我就買給你。接著孩子並沒有再過多的央求,我們買好了毛筆,就回家了。
  • 每個父母都要教給孩子的9條生活智慧
    但是隨著孩子長大,他們帶回家的問題也會越來越棘手。這世上確實沒有關於如何正確撫養孩子的手冊。我們所有人都盡我們所能,利用我們所擁有的知識和所掌握的工具來學習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但是,我們作為父母的能力越強,我們養育的孩子就越容易適應。
  • 幼兒園個性化教育:每個孩子都應有自己的成長檔案
    >幼兒園個性化教育:每個孩子都應有自己的成長檔案2009-11-05 09:59:27出處:PCbaby作者:佚名圖片來源於CFP  幼兒個性化教育:每個孩子都應該有一個成長檔案  長期以來,教師普遍將幼兒視為一個整體,並存在著大量的橫向比較、對幼兒「一刀切」、追求幼兒水平一致的現象
  • 用愛呵護孩子的成長
    ――記廣西民族師範學院附屬幼兒園教師羅良玉 □本報記者 蘇萍她用青春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用艱辛收穫了孩子們的發展與成長;用不懈的努力贏得了家長們的認可與喜愛,她就是廣西民族師範學院附屬幼兒園優秀教師羅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