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的力量不容忽視,每個孩子的成長,都需要這樣的正能量

2020-08-27 童學365

我們是家長,有一定的高度,能看到10年、20年之後,但孩子看得比我們低、比我們淺、也比我們短,他可能只看到眼前的一顆糖。那我們肯定想孩子的視野,儘可能廣、儘可能深、儘可能長遠。

為什麼要給孩子讀名人傳記?

就等於我們把孩子託到肩膀上,看到歷史長河中的名人,他們的人生軌跡、人格魅力……就等於我們讓孩子看到了,真實存在的、他自己也有可能的、有意義的人生。

道理都懂,為什麼孩子還沒開始讀呢?

我估計,你和我一樣,一時沒找到適合兒童的、讓你心動的傳記,然後就暫時放下,逐漸忘了。

今天,你可以把這個事定下來。

我給你推薦一套,非常適合孩子的傳記。

一般我們看到的傳記是這樣的——

但這套書,是專門為4-8歲孩子打造的——傳記繪本!

它是這樣的——

一共40冊,介紹了45位名人,從1452年的跨界天才達文西,到1997年的少女英雄馬拉拉,縱跨500年、橫跨30多個行業。

它最特別的是,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名人,還把別的書,很少會做進來的人物,都放了進來。

比如,手握上帝線條的高迪、廣告天才奧格威、勵志黑妞奧普拉、動畫界傳奇宮崎駿、哈利·波特之母J.K.羅琳……很多名人的故事,我也是第一次讀到。

但我最心動的,還是它的內容,編得太巧、太抓人了!而且每一本都別具風格!

首先,它會在開頭放一個懸念,勾起你的好奇心。比如,講達文西,開頭就引出一個疑問:

達文西值不值得,國王為他停戰?

接下來,它用多種多樣的方式,比如聊天、信件、自白等方式來回答,讓你讀傳記就像聊八卦,跟誰都沒隔閡!

人們紛紛寫信告訴國王,

達文西是一個怎樣的人,

但每個人眼中的達文西都不一樣…

這時你看到的,是與人物身份高度匹配的插圖,比如,介紹達文西,是宮廷畫風,介紹凡高,是抽象油畫風…

再加上一些可愛的小便條、信箋、氣泡、指示牌圖案,書中書、大翻頁設計…

讓你讀每一本書啊,就像心中有花在盛開一樣,不知不覺就會獲得精神上、知識上、審美上的三重啟迪!

如果你和孩子讀完以後,想入非非,意猶未盡,還可以看書後面的拓展內容,了解更多與名人相關的人、事、物包括職業!然後,再做一個手工活動!

「媽媽,我也想塗一塗。」

一句話,這套書不論是選材、內容、畫面、設計、結構,都充分考慮到了孩子的好奇心,興趣點和理解力!

它能帶給孩子的,不光是曠亮的視野、豐富的知識,更是正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最最明顯的是,它會讓孩子對歷史、對人物,產生濃濃的興趣,讓你馬上收穫一個愛讀傳記的孩子!

我強烈建議你買給孩子看,4-6歲的孩子親子共讀,7-8歲的孩子自己讀。

一旦開啟傳記這扇門,影響的是孩子一生。

上輯 20冊

包含:企業家、廣告人、探險家、天文學家、少年英雄、教育家、生物學家、太空人、科學家、發明家和運動員。

下輯 20冊

包含:影視導演、動畫導演、演員、主持人、音樂家、舞蹈家、指揮家、作家、畫家、建築師、服裝設計師、攝影師、髮型設計師、雜誌編輯。

每本書都有編號,並按照不同領域分類,用紅、橙、黃、綠、青、藍、紫色封皮區分。書是平裝的,我個人非常喜歡,因為不光拿著輕巧,好翻,也意味著實惠~

兩輯可以分開買,也可以一起買。我的建議是兩輯買全。因為孩子還小,一切還沒定性,各種領域的人物傳記,都值得讀一讀。

兩輯一起入,就送兩本伴讀手冊↓↓↓

一本幫助孩子將閱讀成果「可視化」,一本鼓勵孩子從名人的視角動手創作。這其實是一個梳理、鞏固內容,培養孩子深度思考能力的過程。

比如,BOOK1p7,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回憶,達文西除了會搞發明,還會幹什麼呢?翻出貼紙,讓孩子貼一貼。

BOOK2p3,可以讓孩子扮演維達·沙宣,先觀察圖中的臉型,再選擇合適的髮型貼上。

另外,如果孩子要你讀一遍又一遍,而你又有點累,還可以掃描封底二維碼,放音頻給他聽。(喜馬拉雅APP搜索「名人來了」也可以聽)

氣質包裝,送禮也很有面子!

再看看媽媽們的評價!

兩個寶貝和爸爸一起看書,開心的不得了。小寶發現了翻翻頁,不由自主的翻看,然後和哥哥一起,哇!哇!

女兒非常喜歡龍貓,家裡買了好多龍貓的玩偶,剛好《名人來了》這套書裡有介紹宮崎駿,孩子就更加感興趣,讀的更加認真了,從中還了解到了宮崎駿的其他作品。

女兒在看海倫 · 凱勒這本書的時候非常好奇,海倫 · 凱勒聽不到也看不到,她是如何學習文字和生活的呢?女兒也想體驗一下海倫 · 凱勒的感受。於是閉上了雙眼,試著在我上手寫字交流,那一刻,有種慕名的慶幸和感動。

這樣是不是當服裝設計師啦?寶寶看完書後突發奇想,拿去畫本就開始設計裙子衣服,說不定以後真的會成為設計師呢!

哥哥和弟弟一起翻開了安娜·溫圖爾這本書,起初以為男孩子對時尚不感興趣, 沒想到小哥倆都非常喜歡,開始做起了時尚服飾的貼紙手工。每人給自己搭配了幾套,哈哈都是愛臭美的小傢伙。

這是別人家孩子的反饋,讀完這套書,你的孩子,也一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接下來,我們詳細說說,在兒童版傳記中,這套書有哪些迷人的亮點。

選取的人物非常全面

每一本都讓人受益匪淺

這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但很多傳記,選的人物面仍然很窄,只有一些百年前的、學術領域的名人,忽略了很多近現代的、新興行業的名人。

我一直認為個人的閱歷、格局是有限的,要想孩子青出藍而勝於藍,就得讓孩子多看書薰陶薰陶。那麼,我們給孩子讀書的選擇上,就絕不能片面化。

這套書的一大特點就是,選取的人物非常全面!不光有達文西、貝多芬、居裡夫人、愛因斯坦、海倫·凱勒等教科書青睞的人物;

還有卡耐基、華特·迪士尼、哥德弗雷德、奧格威、史蒂夫·賈伯斯等商業傳奇大亨;

香奈兒、卓別林、加加林、宮崎駿、奧普拉等行業頂尖領袖…他們每一個人的故事都讓人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有的故事,可以讓孩子獲取精神力量。比如貝多芬,兒時就顯露出音樂才華,卻不被父親肯定;長大後拜海頓為師,兩人卻漸行漸遠;一生只為音樂而活,卻失去了聽力…最絕望的時候,他曾寫下遺書…

貝多芬一生都活在逆境中,卻創作出最偉大的作品。

有的故事,可以引導孩子的三觀。比如居裡夫人。她用四年時間提煉出鐳,卻放棄了申請鐳的專利。戰爭爆發時,她奔赴戰場建立放射科,成功救下百萬士兵…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瑪麗·居裡將X射線帶上戰場。

有的故事,可以讓孩子收穫人生經驗。比如卡耐基。他是如何從一無所有的窮小子,成為舉世聞名的鋼鐵大王的?他做電報派送員時,學習收發電報的技術;做電報技師時,學習列車調度…

卡耐基做過很多工作,但每一項工作,都在為他的成功鋪路。

有的故事,可以具化孩子的夢想。比如很多孩子的夢想是當太空人,如何才能做到呢?讀加加林,孩子可以看到太空第一人的問天之路,了解太空人的訓練過程。

太空人需要通過重力加速度訓練、耐高溫訓練、失重訓練、隔離訓練。

有的故事,可以豐富孩子的認知。比如,孩子喜歡迪士尼動畫,可以讀華特·迪士尼,了解動畫片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短到長的發展史,以及迪士尼樂園的故事。

華特·迪士尼創造了第一部有聲動畫,第一部彩色動畫,第一部長篇動畫。

還有更多的名人故事,與孩子的興趣、生活息息相關。孩子既可以跟愛因斯坦一起做思維實驗,和哥德弗雷德一起設計樂高,和喬丹一起打籃球;還可以和宮崎駿一起塑造龍貓,和安娜·巴甫洛娃一起練習芭蕾,和香奈兒一起設計服裝……

總之,這套書中的很多故事,都會讓你後悔沒有早點讀到!它帶給我們的不單是大千世界、各行各業的認知,更是一些情感上和思想上的引導。即使孩子還小,不能完全領悟,但雁過留痕啊,你要相信小小的他們,肯定有「做一個大人物」、「我要和誰誰一樣厲害」的想法會生根、會萌芽。

居裡夫人的大女兒伊蕾娜獲得諾貝爾獎的時候,有人問她,你是不是世襲了你母親的科學研究?伊蕾娜認真地說,科學沒有世襲的,但科學家的精神是有世襲的。我們不是居裡夫人,沒有可「世襲」的精神,但是,花點時間帶孩子讀一套好書,讓孩子從書中學習名人精神,這一點,我們還是可以輕鬆做到的,對吧。

每一本都巧勁十足

保證孩子一讀再讀

很多傳記都是平鋪直敘,一個口吻,一種畫風,這樣的書,孩子肯定興趣不大。但這套書不同!它的每一個故事都花了大量心思,它會設置懸念,從不同的視角、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畫風,講不同的故事,讓你讀每一本書都新鮮十足。

①從有趣的事件切入,勾起孩子的好奇心

比如,《無法阻擋的瑪麗·居裡》,開篇就扔出一個問題:

瑪麗整天砸石頭,她究竟在做什麼?

然後按下不表,轉頭從瑪麗小時候講起…

瑪麗從小就喜歡科學,是有名的書呆子,長大後也因科學而結緣,認識了皮埃爾·居裡。後來,瑪麗在瀝青鈾礦中發現了「鐳」,但遭到其他科學家的質疑,於是瑪麗決定提煉出「鐳」。到了第17頁,自然而然地揭開了瑪麗砸石頭的原因:

為了讓人們直接觀察鐳

此時,她的「尋寶遊戲」也正式拉開了帷幕…孩子的好奇心又再次被撩起:瑪麗什麼時候才能找到寶石呢?

總之,讀這本書,你會從頭到尾都處於一種「一探究竟」的狀態。即使你曾讀過瑪麗·居裡的故事。

②從不同的視角講故事,幫助孩子快速代入

這裡我們以海倫·凱勒為例。很多書會塑造一個神人般的海倫,說實話並沒有打動我。因為我們和海倫不一樣,海倫是看不見、也聽不見的,如果仰望著讀故事,是很有距離感的。

而這套書講海倫,則採用了「寫信」的方式:前一頁是海倫寫給莎莉文老師的信,後一頁是老師的回覆。海倫的成長故事,就在一封封交替的信件之中徐徐展開。

老師在海倫手上寫字教她盲文。

海倫從拒絕、討厭老師,

到終於主動在老師手心寫下了「水」字。

配圖也從一開始壓抑的冷色,一頁比一頁亮麗起來,一直讀下去,是一種春風花草香的感覺,令人心生溫暖和感動。作為一個母親,我每次讀這本書,眼淚就要出來了。

③運用對比手法,給孩子深刻的印象和啟示

這套書基本上是一本書介紹一位名人,但也有一本書介紹兩位、三位名人的情況,不僅使人物形象更鮮明,給人的閱讀感受也更強烈。

比如,講探險家,大部分傳記只會選一個人講,或阿蒙森,或斯科特。但這本書卻將兩人併到一起講,正如他們角逐「第一個到達南極點的人」的情景一樣:

前一頁是阿蒙森

後一頁緊跟著斯科特

這種講法,既營造了一種緊張氛圍,吸引孩子投入閱讀,孩子也能通過前後頁的對比,發現兩人在探險比賽中的不同之處。比如,阿蒙森準備的是雪橇犬,斯科特準備的是摩託雪橇和短腿馬。而準備物資的不同,正是造成兩人不同結局的原因之一。

通過這本書,孩子了解的不僅是兩位探險家,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更能通過對比,學會用客觀的眼光去看待成功和失敗。

④與人物高度契合的插圖,每看一頁都是享受

雖然放到現在才說,但這套書第一眼吸引我的,就是它的顏值!相信通過前面的圖片,你也感受到了!

首先,它的人物形象,是根據歷史照片加工刻畫的,看起來親切可愛,又不失真:

卓別林

愛因斯坦

其次,畫風也與人物個性高度匹配。比如,介紹奧格威,便是懷舊廣告風格;介紹凡高,便是抽象油畫風格;達文西的配圖,充滿古樸宮廷韻味;路易斯·布萊葉的配圖,則是黑白畫風…

《廣告的秘密:大衛·奧格威》

《六個點和路易斯·布萊葉》

於是,你一打開書,便能直抵人物的年代、情景、情感中。讀奧格威,讀到的不僅是廣告故事,還能感受到他的自信與熱忱;讀路易斯,了解的不僅是盲文的發展,更能體味到生命真正的色彩…

另外,圖文的呈現也可愛得冒泡。書中加入了好些小便條、信件、對話氣泡、日記、指示牌、書中書等設計,看起來活潑生動,絕無沉悶感。

有些書還有超大的翻頁,完全展開有80cm長,將孩子圍一圈都沒問題。你能想像這種視覺上的延伸嗎,它能極大地延伸我們的感覺和想像力,讓我們更加沉浸於故事中。

以上,只是一小部分例子。如果你仔細看過,應該會很滿意。反正我是很喜歡的,在它還僅僅是一些pdf的時候,我就和同事盤算了,要拿這套書去送朋友。

拓展內容 意義非凡

讀完故事以後,趁著後味正濃,我們還可以引導孩子看看書後的人物詳情,職業介紹,做一做手工活動。

①人物詳情 不僅展示了名人的成長軌跡、主要功績、經典作品,還360°向外延伸內容,講了許多鮮為人知的事兒。

比如,愛因斯坦常常不修邊幅;奧格威非常害怕坐飛機;賈伯斯喜歡穿同一件的衣服;貝多芬三十多年搬了四十幾次家;莫扎特作品多,有名氣,收入卻不高……

孩子們會驚訝地發現,這些大人物雖然很厲害,但也有各自的弱點和缺憾,頓時會覺得自己與他們在時間上、高度上的距離都縮短了呢。

②職業介紹 包含大量的職業知識,還將職業細分化、可行化了。

比如,珍妮·古道爾中,介紹了動物學家是做什麼的,他們的工作場所、工作內容,動物學家的領域,還告訴孩子們可以通過科普書和記錄片,來了解動物的習性,為成為一名動物學家積累知識。

萊特兄弟中則介紹了與飛機有關的三種職業:飛機駕駛員、空中乘務員、飛機維修工程師的工作內容以及任職條件。比如,要想當一名空乘,首先要英語好,還要會遊泳。

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孩子將理想與生活建立聯結,明白要想實現目標,自己可以做什麼,應該怎麼做。最起碼,眼下得搞好學習。

③活動一下 利用圖畫、手工等多種創作方式,引導孩子輸出「讀後感」。

比如,孩子讀完安娜·溫圖爾,可以根據提示做一本時尚雜誌;

讀完史匹柏,可以用擲骰子的方式,創造一個獨特的角色;

讀完路易斯,可以和家人一起學一學簡單的手語;讀完喬丹,可以做一個籃球框投籃;讀完哥德弗雷德,可以用樂高搭建金字塔和筆筒…

我們讀完一本書,通常會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不輸出,那個想法就輕飄飄地散了。通過這些遊戲活動,我們不僅可以將孩子的「想法」引導出來,也許還能發現孩子真正的興趣和天賦呢。


截止這裡,這套書算是讀完了。它給我的最大感受是,前面的故事部分,令人好奇、讚嘆、震撼、憧憬,後面的拓展內容,則讓我們回歸理性和思考,聯想到自己與當下的生活。


我們大部分人,小時候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大學隨便選個專業,畢業幹的又是另外的活,過兩年又換一個行業,最大的煩惱就是能力撐起不夢想……因為自己深有體會,所以希望孩子不要重複這樣的路。希望他們能夠在小時候、很年輕的時候,就有自己的興趣、有自己的堅持,就像書中的這些大人物,像卓別林、本茨、安娜·巴甫洛娃、維達·沙宣一樣,一步一步地走自己想要的人生。


這一點,我覺得是讓孩子閱讀名人傳記,最實在的意義了。

越早接觸越好

馬上開始閱讀

我猜,也有人可能會猶豫,會問,傳記繪本是不是太簡單了?等孩子長大些,再看厚厚的傳記不行嗎?

我認為讀傳記還是要儘早。想想看,相比其他書,為什麼讀傳記的人更少?很多青少年沉迷網絡文學?

因為小時候沒有得到引導!隨著年齡的增長,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個人認知、價值觀,也與名人相去甚遠,自然就不關心名人,連他們的故事都讀不進去了!

所以,讀傳記也是需要啟蒙的,它啟蒙的不僅是一種閱讀口味,更是一種心智,一種人生!

相關焦點

  • 孩子的成長密碼,是一個靈魂觸碰另一個靈魂,成長需要榜樣
    孩子的成長密碼,是一個靈魂觸碰另一個靈魂,成長需要榜樣高考季已經過去,許多優秀的學子也在自媒體的宣傳下,給大家呈現出一群性格各異,但是卻有著共同的特點的人物形象來。這些優秀的學子身上,我們也看到了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有著老師和家長的榜樣作用。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作為老師和家長,如何做好孩子成長的榜樣。一提到榜樣兩字,大家在每個年代每個時期每個歷史背景下都能找到代表一個時代的優秀人物。
  • 開學第一周 | 榜樣力量 激勵成長
    當看到兩位民警站在沒腰深的洪水中開展排查工作,聽說有民警連續一天多沒吃一口飯的艱難時,同學們都說「鼻子有點酸」。熱烈的掌聲,美麗的鮮花,真誠的感謝……同學們向以張爸爸為代表的民警叔叔們深情致敬,為他們的不畏艱險、迎難而上、心懷群眾、攻堅克難的精神而感動——榜樣的力量在心中滋長!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罷了。」
  • 王俊凱成為51Talk新任代言人,榜樣力量帶動孩子愛上英語
    近日,中國在線英語教育領導品牌51Talk宣布青年榜樣王俊凱成為其新的品牌代言人,擔任學習隊長,並將在全平臺開展深入合作,充分發揮王俊凱的明星榜樣力量,帶動中國孩子愛上英語。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
  • 榜樣的力量,正能量藝人朱正廷與粉絲在公益路上同行
    【來源:消費日報網】響應國家號召,追隨榜樣力量,參與公益行動,是當代青少年作為粉絲身份發揮正能量的最佳途徑。朱正廷本人正是身體力行低調做公益的正能量榜樣藝人。出道至今,朱正廷曾先後擔任/獲評「hello小孩」公益項目推廣大使、中國扶貧基金會陽光跑道益起來明星行動官、世界環境日衛士、無境深藍公益大使、中國科普月環保大使、文旅中國的倡導者與踐行者等等,工作之餘,也多次為流浪貓狗、瀕危動物、海洋動物等捐獻物資或善款,持續以公眾人物的身份傳遞著公益善舉。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如何做好孩子的成長榜樣
    這些優秀的學子身上,我們也看到了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有著老師和家長的榜樣作用。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作為老師和家長,如何做好孩子成長的榜樣。,大家在每個年代每個時期每個歷史背景下都能找到代表一個時代的優秀人物。
  • 時代勇者具匠心,榜樣力量促成長,這樣教孩子,效果比打罵強百倍
    如果家長不能夠合理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或稍有疏失對兒童關心不夠,或有時候偷懶起來,放鬆了對兒童的教育,有些壞習慣改正就會有些困難。長此以往,甚至會直接影響其長大後為人處世、面對困難的態度,所以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培養他持之以恆,有始有終,不能半途而廢對待任何一件事情的態度是很有必要的。
  • 《開學第一課》「榜樣」力量!5個正能量「追星」故事給孩子們聽
    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曾說過:「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偶像」的力量是無窮的,該如何引導孩子正確「追星」?「追星」應該追什麼?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引導孩子看清,偶像光鮮奇異的著裝、標新立異的造型都是舞臺表演的需要,他們在電視上展現的性格與才能只是劇情的塑造,並不是他們真實的生活寫照。
  • 榜樣力量引領青年大學生成長
    用他們參與脫貧攻堅、愛崗敬業、創新創業的經歷與感悟,激勵大學生成長成才。青年人要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偉業,去基層紮根、服務脫貧攻堅,這是時代的需要。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獲得者楊寧,2010年從該校畢業後,返回融水苗族自治縣當了一名大學生村官。
  • #顧佳當媽的修行#引熱議:當孩奴,不如給予孩子榜樣的力量
    「顧佳式」媽媽在用實際行動給所有當媽的上了一課:作為媽媽,到底需要為家庭為孩子,做到哪一步?孩子什麼時候能長大,什麼時候媽媽才能找回自我?很多女性在有了孩子之後,便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孩子身上,完全捨棄自我,成為實打實的「孩奴」。這樣的付出可貴嗎?自然可貴!可是這樣的付出真的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嗎?不見得。
  • 父母當孩子的榜樣太累了!孩子追星好嗎?
    緩解焦慮,一起成長。導讀|本文就對孩子是否需要榜樣教育,以及怎樣做好榜樣教育的一點思考。比如偶像是否可以成為榜樣?榜樣是否應該多元化?要注意的點!自從當上父母以後,壓力就很大。不得不戒掉一些壞習慣,比如玩手機、吃外賣、熬夜。經常被書本和學校教育:家長的言傳身教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 爸媽必備功課:給孩子展示「榜樣」的力量
    在學習上,從不需要家長催。名人都自帶光環,更容易讓孩子信服並認同,潛意識裡會約束自身的言行。人物有力量:人格高尚、榜樣力量。生動的榜樣,比語言更容易使孩子信服,影響直接,印象深刻。這些道理可能我們天天說孩子都聽不進去,但是放在名人故事裡,卻能在孩子的心靈上播下夢想的種子、培養出正向的價值觀。
  • 與孩子一同成長
    也許我也有做得不對的地方,為了孩子真的應該改變一下自己,放下手中的手機,甚至少寫幾篇文章,把精力集中到孩子身上,多陪伴多關照孩子。孩子的成績不能提高,寫再多的文章都無濟於事。因此必須從實際出發,採取措施督促引導孩子學習,激發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挖掘孩子的學習潛力,才是當務之急。二弟說的好,身教勝於言傳,榜樣的力量是改變現實環境的動力,沒有行動的說教是蒼白無力的。
  • 《榜樣的力量—雷鋒》 系列紀錄片研討會在京召開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廣泛開展志願服務,推動學雷鋒活動、學習宣傳道德模範常態化」要求和關於開展學雷鋒活動的重要指示, 2016年11月26日,由紅旗出版社、全國雷鋒文化聯盟(北京學鋒文化發展中心)發起,北京習鼎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北京東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舉辦的《榜樣的力量
  • 家校合一,給孩子成長的力量
    貟張逸夫小學開展第二期家庭教育講座(通訊員:田娟利)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每個家庭的希望。為了進一步引起家長對家庭教育的重視,更好地解決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種種疑惑,7月2日,貟張逸夫小學開展第二期家庭教育講座。本次講座,仍然採用微信群分享的形式,由家委會李傑會長擔任主講,所有家委會成員參與聆聽。
  • 每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在這本書裡,作者提出了一個核心觀點:孩子不需要我們帶領他們覺醒,因為他們本來就是覺醒的。我們的任務是鞏固他們天生的覺醒意識,為其提供可以開花結果的土壤。要完成這個任務父母必須轉移育兒焦點,從控制孩子轉向支持發展孩子的體魄、情感和心智。而要做到這樣,我們首先要做到:看見孩子!
  • 體育培訓 給孩子成長的力量
    體育在人的一生中具有何種意義,相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也許有的人會說體育可以帶給人健康,有的人會說體育可以帶給人快樂,也有的人會說體育帶給人成長……其實,體育運動像極了濃縮的人生,高潮與低谷、順境與挫折,短時間內可以讓人體驗人生況味,生命的厚度就在一次次體育運動中得以積累。
  • 榜樣的力量!我想給孩子找一群「青梅竹馬」的小夥伴
    寫在前面人類大部分的學習都是靠模仿獲得的,而兒童時期的孩子模仿能力最強,所以我們想讓孩子培養一個好習慣前,總會為他們找一個優秀的榜樣。,如果能在閱讀中感受榜樣的力量,孩子的好品質會更快養成。同樣,孩子身邊的小朋友,也是他們的榜樣,一個孩子閱讀不如一群孩子共同閱讀,一個家庭閱讀不如一群家庭共同閱讀,我已經擁有了一個愛閱讀的孩子,但是孩子身邊的朋友還在抱著IPAD,看著動畫片呢。
  • 榜樣的力量 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裡
    榜樣的力量,藏在生活的點點滴滴裡,需父母的努力和自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尤為重要。最近一到吃飯點,孩子吃上一口後就會說真好吃,真香。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做的真好吃等等。突然讓我意識到我的行為影響到他。他會學著我們的樣子或者我們的口吻來和外界對接。都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但不是孩子做每件事情都去誇;不然會讓他養成一個習慣,只要是做了,就等著人去誇,不誇獎就會發生什麼呢?
  • 【方志四川 六一特輯】誰能成為孩子們的榜樣?加油,少年!
    他們,是英雄機長,是科技工作者,是女排隊員,是警察……他們,用自己的肩膀,給予孩子向上的力量!這份獨特的兒童節禮物,或許能成為孩子們人生路上的引路燈,成為激發他們茁壯成長的正能量。 感謝他們,給孩子們描繪了長大後該有的模樣!
  • 留守女生考上北大:擁有正能量偶像的孩子,人生就像是開了掛
    偶像的力量有多大,它能激勵孩子不斷努力前進,讓孩子向著目標變得更優秀,給予孩子面挑戰的力量和希望。偶像,有時就是孩子人生的航標,指引著孩子。兒童心理學家說過:追求偶像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也就是說,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每個孩子都會有追求偶像的行為。在《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一書中指出:孩子在四五歲時,會進入身份確認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