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託車除了代步以外,競技性能等方面考慮,才使得排量從常見的70cc、125cc到150cc轉變。作為主機廠家來說,對125cc發動機的缸體、活塞、環等零部件改動以外,動力也提升了,成本也不高。一般同品牌的同車型150cc比125cc貴個五六百。
作為150cc的單缸風冷發動機,日常代步也沒有問題。所謂的熱衰現象,一般的人,真感覺不出來。隨著摩託車性能的提升,在原來簡單配置的基礎上,加上水冷系統,結構複雜了,成本增加了,故障率高了,售價也高了,反而,大家購買的熱情高了。
作為國產車,自主研發發動機,比如街車春風NK150,搭載的是149.3cc的單缸水冷發動機匹配的是德國博世電噴系統,這樣的動力配置在同排量車型中還是很少見的,售價12880元。
年輕人選摩託車,外觀要時尚動感,自己除了代步,注重騎行玩樂運動型,或者持續加速能力,也可以說喜歡到郊外進行激情駕駛可以選擇,它的市場定位就是一款運動街車。比起新大洲本田,五羊本田,豪爵同排量150車型貴3000左右,也就多了個水冷系統。
從市場保有量,品牌以及乘坐舒適性方面比起太子摩託車還是要遜色一些。如果長途騎行的話,這樣的騎行坐姿對人的耐力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作為新手來說,從排量價格方面選擇也沒有問題。
每一款摩託車它適合的人群不一樣,自己注重點不一樣選擇也不一樣。有些朋友喜歡外觀,注重動力。交朋友呢?注重就是騎行舒服,油耗低耐久性好。所以說選擇方面側重點也不同。
下面,再說說摩託車版本的問題,每次新款車型推出,外觀改變一下,描眉畫風似的,發動機沒有改變,外觀改變一下造型,多了幾千元,同時,為了有利潤,在電噴系統上做「手腳」,換個國產的電噴系統。
比如,在選擇摩託車時,發現同品牌同排量車型的很多車型只是車型版本不一樣,價格也有差異。比如像新大洲本田跨騎摩託車CBF系列,從C,D,R,S等四個版本車型。一般情況下只是對外觀略有改變而已。
如果自己注重性價比,對車型外觀不注重的話,選擇老版本是比較划算的,因為它的價格比較低。當然如果發動機和電噴系統有大的改變,另當別論。很多朋友很注重換代車型,追求新款,認為新款的技術高,顏值高。同時,你也要考慮它的價格也要高一些。
比如新大洲本田CBF150C,匹配有大貨架,適合馱東西做生意的需求,價格能便宜一些。配置也簡單,噪音較大。沒有平衡軸結構簡單了,傳遞動力更直接,損耗也小,就是為了適應皮實耐用,性價比高的要求,而對於同排量車型,新大洲本田CBF150s版,它更適合於在城市作為代步車使用,騎行舒適油耗低。其實作為他們的發動機以及電噴系統是完全一樣的。
作為在1萬元以下的跨騎車來說,匹配本田成熟汽車級的PGM-FI電噴系統,在耐久性以及油耗方面要佔有優勢。
總之,從車的外觀到摩託車的本質,發動機和電噴系統,這兩項才是決定一款車耐用的標準,尤其是對於注重耐用性、節油性的朋友。
文章由易車號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