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吳德玉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週遊世界」,對大多數人而言,詩和遠方似乎只存在於海子的詩中,但對親子博主吞吞一家而言,卻在此刻,在當下。
在不到兩年時間,封面新聞記者見證了這個北京的三口之家,一步一個腳印,朝著夢想的方向前進,最終理想照進現實。
吞吞百相圖之「足不出戶走世界」
2017年12月小吞出生,吞爸和卡兒姨(吞媽)從2018年2月份左右,開始在家拍吞吞百相圖,因為拍了一套「足不出戶走世界」的系列,就萌生了帶娃走世界的想法。不過那時候還只是個雛形,直到2019年春節第一次登陸希臘,之後多次帶孩子來深入考察環境後選擇了移民。
今年春節,吞吞一家原計劃回北京過年,可因疫情無限期推遲了。突如其來的疫情,也讓他們在雅典悉心打造的民宿暫時擱置,不過,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來琢磨細節,吞爸說:「希望疫情過後,民宿以最佳的狀態呈現給大家。」
口罩早已脫銷 放陽臺吹曬延長使用期
自2月26日確診首例新冠肺炎患者以來,希臘已「抗疫」一個月有餘。希臘衛生部4月9日下午宣布,希臘新增71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連同此前確診的病例,迄今,希臘全國共有1955宗新冠病毒肺炎病例。
吞媽和孩子已經一個多月沒出過門了,由吞爸負責每周去超市採購一次。因為這邊的口罩早就脫銷了,小吞一家從四面八方七拼八湊了40多個口罩。在希臘,藥店裡的紗布和酒精還蠻充足,所以吞爸外出時會在口罩內加兩層紗布,然後戴一次性手套出去。回來將紗布和手套丟掉,口罩放在陽臺上吹曬3天以上,這樣可以適當延長口罩的使用期限。
帶著吞吞看世界
在吞爸看來,希臘人還是非常聽政府的話,所以疫情控制還算有效。大家隔離意識比較強,目前在戶外,戴口罩的人明顯增多,但不是所有人都戴。應該不是不戴,是根本買不到口罩。 吞爸說:「希臘人普遍仍認為,地中海陽光可以殺死病毒,5月就可以恢復正常了。」
相較歐洲其他國家,在希臘,囤貨只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吞爸之前囤過一次貨,包括糧食和手紙之類,但即使是上周的疫情高峰期,他去超市看,貨架仍然非常充足。「可以看出,在這個時候,希臘人的悠閒性格對於社會穩定來說,還挺好的。希臘的平和之氣,很難得。」
暫時不能上山下海遛娃 自己宅家當老師
疫情當前,無法帶著小吞像剛來的時候,探校、上山、下海,日常生活越來越趨於模式化。每天上午,兩人給小吞上文化課和體育課,然後午睡,下午做自媒體的內容(包括拍攝、剪輯、寫稿、發布、回復粉絲問題等),還是挺充實的。
吞爸和吞吞在陽臺上
雖然生活空間變小了,但好在家裡有個兩層大陽臺,1層的80平米,2層的20平米,所以對於小吞來說,活動場所並不缺。吞爸天天陪他上體育課,踢球、跑跑跳跳。
宅在家裡,對孩子而言,唯一的缺失是社交,小吞2歲4個月,正是語言爆發期,其實需要跟其他小朋友更多的外語溝通,對於語言形成更有利。沒辦法,吞爸吞媽只能每天堅持給他上英語課,爸爸說英語,媽媽說中文,強化他的雙語能力。
吞吞的快樂天地
2歲多的小吞已經去過西班牙、日本、希臘等國家,人小鬼大的他非常清楚自己在哪兒,和爺爺奶奶視頻通話的時候,他會對爸爸媽媽說:「奶奶北京,我雅典」。看來,在孩子的記憶中,雖然不一定理解兩個地名的意義,但他也知道是有區別的。小吞對希臘非常適應,尤其對於食物來說,食量越來越大了,特別愛吃吞爸做的義大利麵和吞媽做的雞蛋蔬菜麵餅。
社交平臺分享希臘生活 悉心打磨原生態民宿
作為親子博主的吞吞一家,在包括微博、微信、小紅書在內的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希臘生活記系列。一是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希臘的風土人情,給想來的人提供更多的文化和生活建議,二是想告訴大家,學會體會和懂得生活,其實要幸福和自由,並不需要太多金錢,需要的是邁出第一步的勇氣。
享用媽媽的美食
在雅典的這家民宿,全是吞爸吞媽親力而為。設計之初,吞媽查閱了各種ins博主,並結合希臘的特點,自己一點點設計出來的。在沒有任何圖紙的情況,吞媽完全靠著想像來買材料,吞爸很得意:「最後的效果真的很不錯。」大家可以在小紅書上的「別樣吞家」裡一探究竟哦。
吞媽負責設計,吞爸負責監理。從去年10月份開始,他幾乎天天在工地,甚至跟著工人一起幹,了解工藝,做臨時的調整和修改,甚至電路圖都是他都用ppt畫了好幾版。民宿裡的軟裝大多就地取材,如房間內大量的乾花是在蘆葦蕩撿的,石頭是海邊撿的,貨櫃的木製託盤做床,木墩木叉木板做的各種自然裝飾。肥皂盒也是海邊挑選的石頭。他們覺得:現在的裝修都富麗堂皇,反倒失去了自然的顏色。
吞媽打磨民宿
疫情的到來,反倒讓他們的節奏可以慢下來,更有時間和耐心,慢慢去審視民宿的每一個角落、他們依然佛系:「不必急於一時,精益求精。」 「希望疫情過後,民宿能以最佳的狀態呈現給大家,讓每個來的人可以更加滿意。」這是吞爸吞媽的小小心願。
慢生活是一種狀態 夢想始終是走遍世界
在別樣吞家公眾號和小紅書,小吞一家用視頻記錄自己生活中的美好一刻,分享美食美景和看世界的心情。他們絕非網紅博主,不會大呼小叫,沒有撒嬌賣萌,更無美顏濾鏡,粉絲會被走心的內容、治癒的美圖和溫馨實用的短視頻深深吸引,因為這些真實而美好。吞爸承認,他和吞媽都不是銷售型的人,所以在視頻裡很少說話。他們也在嘗試改變,尤其未來要去德國生活的話,也想提前開始做一些粉絲的習慣培養,「這樣可以實現把我們認為更好、更有性價比的產品介紹給大家。」
屋中禁足,不經意間拍到一束光下的寶寶。幼小的孤寂背影,讓人看著心疼。好在總算,還有那希望的光!——吞爸
小吞一家給大家呈現的慢生活其實只是展現一種狀態。吞爸毫不諱言:「說實話,我們兩個人帶著小吞,沒有任何人搭手,還要兼顧著自媒體內容的製作,時間總覺得不夠用。而且小吞的需求是隨時的,總把整塊時間打的非常零散,想幹點兒活可費勁了。」
在他看來,一家人在一起,共同發現生活的美好,找尋屬於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是在北京這樣高壓高消費的地方所無法達成的。所以,回望來時路,適當地放棄對金錢的追求,把生活過充實,也許是他們這一生最正確的決定。
吞爸的父親是「希」字輩,吞吞爺爺的爺爺曾經是厚德福飯莊的創始人陳連堂,而曾祖父也與北京同仁堂有過淵源。如今吞吞爺爺在寫一本關於自己一生的紀實文學,現在寫了50W字左右了。吞爸給這本書起名——《吾父紀實》,等完稿後,也會在今日頭條、微信等以文字,喜馬拉雅以音頻折方式發布出來。
吞爸說:「我順便嘚瑟下,手稿我讀過一部分,還是挺有意思的,『有點不要臉』的說,自己的這點文採,看來還是找到了遺傳出處。」
也許這就是緣分,正好在帶貨的過程中,吞爸和卡兒姨馬上要與朋友合作,推廣中國臺灣同仁堂的很多秘方養生、美容、健康的產品,也算是將擁有屬於自己標籤的核心產品了。吞爸感慨:「這也算是重續祖上的淵源吧。疫情過後,我們也計劃溯源中國臺灣樂家的同仁堂,沒準兒還能有什麼更神奇的故事發生呢。」
快樂的一家三口
對小吞一家而言,希臘不會是他們的最後一站,他們的夢想始終是:走遍世界。
視頻素材和圖片提供:別樣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