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掉農藥化肥,把秧苗插「紙」上!雙城米企用「新地膜」種稻花香

2020-12-19 會武功的攝影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18 日,雙城區勝豐鎮政安村 " 民進米業 " 的萬米良田有機水稻種植基地,首次引進專利產品秸稈纖維地膜栽種稻花香,完全不使用化肥,全面打造健康美味的有機大米。

村頭的稻田裡,幾位穿著高靴、頭戴圍巾的農婦正彎腰插秧,插秧動作既快又準。今年,稻田裡與往年不一樣,秧苗列隊整齊地插在 " 紙 " 上,這紙是秸稈纖維地膜,以水稻秸稈、玉米秸稈、棉花秸稈等為原料,通過生物技術製取纖維,利用造紙平臺製成的秸稈纖維地膜。秸稈纖維地膜可以通過阻隔陽光來達到抑制膜下雜草種子萌發和生長,完全替代農藥和化肥,種植純正有機水稻。覆蓋秸稈纖維地膜還可以調節地溫,保持土壤水分,用水量為常規水稻田用水量的 1/3。地膜在作物生長周期內可完全生物降解,以有機質的形式還田,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生態環境。

哈爾濱市民進種植專業合作社任理事長孫洪波說:" 我們也是第一年使用這個專利技術,想先做一個實驗基地看看效果,如果效果好明年將大面積使用,徹底不用肥料了。我就是想種出最好的有機稻米送到人們的餐桌上,讓未來的飲食越來越健康。"

雙城區朝陽鄉政安村為松嫩平原腹地獨特的黑土資源,天然的拉林河水灌溉,暖水入田。光照 2800 多小時、古法種植、人工收割、綠色環保。在含有豐富氮、鉀、磷等多種礦物質的黑土地上,雙城獨特的氣候環境,為這裡的水稻提供了長達 148 天生長期,比普通水稻多出 20 天。

雙城區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科負責人郭興東說," 民進米業 " 已成為雙城最大米企,總投資 1.3 億元,全部投產後可以承攬雙城區 22 萬畝水稻加工。孫洪波建立了自己的自媒體網絡銷售團隊,從種植加工到訂單式銷售融為一體。稻田還養著鴨子,綠色雙城鴨稻米系列品牌大米已遠銷深圳、上海等地。現在入社農民已達 36 戶,解決農民工就業 380 人。孫洪波還在政安村幫扶了 51 戶貧困戶、五保戶,他幫扶貧困戶將全部脫貧,五保戶也都有了生活保障。

今年,哈爾濱市民進種植專業合作社又新開拓了西安、貴州等城市市場,稻米種植面積增加到 5300 多畝,預計大米銷量近 2 萬噸。

相關焦點

  • 稻花香2號:五常好米直供濟南
    義賣有機米:10噸東北大米均為「稻花香2號」  近年來,隨著地溝油、蘇丹紅、毒奶粉、鎘大米等事件的曝光,食品安全引起老百姓的空前重視,大米,這一中國人餐桌上的絕對主食,更加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尤其是鎘大米事件曝光後,一夜之間成為街談巷議的熱點。那麼,義賣的大米吃著安全嗎?
  • 「稻花香」裡話改革 ——福州老糧企的「逆襲」之路
    作為本土國有糧企知名品牌,「稻花香」經歷了從興盛、沒落到重啟的變遷,近年來正逐漸走出「深閨」,以本次全國糧食大會為踏板,「稻花香」將加速跳出本土和西南地區,向全國銷售市場鋪開。體驗館集產品展示、品牌歷史知識、糧食科普、品米鑑米等多功能於一身,市民在此可全方位了解福州糧食老字號「稻花香」品牌大米從選種、育秧、種植到收穫的每道生產安全關卡。  在品鑑區,打開鍋蓋,煮熟的大米顆粒分明,冒著新米特有的清香。「稻花香」品牌大米煮出來的米飯彈糯香甜,比普通米好吃!」正在品鑑新米的市民交口稱讚。
  • 上海一男子成功實踐自然農法 不施農藥化肥(圖)
    」這次向農戶請教,他才知道育種必須用河水才成。  兩次育種失敗,賈瑞明錯過了水稻直播的時間點。農戶就建議他插秧。正巧賈家附近有一戶用的是插秧法,而且秧苗極多,農戶把插剩的苗直接送給了賈瑞明。靠著周圍農戶的幫助,第一次種地的賈瑞明踉蹌著出師了。
  • 稻花香裡聞米香,光明新米陸續上桌
    雖然上海人如今飯量都在看減,但對米的品質和品種的要求卻看漲。記者獲悉,今年光明大米在上海市場上推出了崇明銀香大米、海豐優質大米、海豐冰鮮米、紫花仙子、早軟香大米,東北虎林等11個新米品種。
  • 初冬零下2度,這麼多農村婦女在田裡插秧苗,一天插3分地,掙50元
    2017年11月19日,初冬季節室外溫度零下2度,山東成武一處農田裡,數十位農村婦女正冒著低溫插洋蔥秧苗。這片土地是種植戶從附近村莊村民手裡租的,每畝1000多元,有300多畝。今年洋蔥滯銷,價格1毛錢一斤都無人收購,種植戶希望明年能趕上個好價錢。婦女們正在插洋蔥苗。
  • 秧苗徒長怎麼辦……這20個水稻育秧問題你肯定會遇到!
    在播種稀的地方,陽光充足,營養競爭不激烈,秧苗長得快;而相反播的稠密的區域,秧苗可能因為陽光、營養競爭激烈而長勢緩慢,造成整體秧苗大小不一,影響插秧。另外,播種後需在秧田表面撒上稀泥漿覆蓋,然後低拱蓋膜,膜的四周用泥土壓緊,防止透風和被風颳起。
  • 讓化肥農藥減下來
    2015年,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主持承擔的國家公益性行業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小麥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先後在襄汾縣、聞喜縣等地落地實施,表現出良好的減施增產效果,為我省現代農業的綠色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化肥農藥過量,問題頻現  5月8日,在襄汾縣襄陵鎮屯南村的千畝示範田裡,小麥正抽穗揚花,使用了化肥農藥減施技術的小麥長勢喜人。
  • 從「越光」「稻花香」摘金看一碗好米飯的誕生 2018中國·黑龍江...
    在栽培過程中,稻農很注重對水溫的控制,土肥管理都非常嚴格,注重使用有機肥,極少使用化肥,因此米的品質非常高。有了優質的稻米原料還要配合精細的加工,日本精米工業會技術部部長武田法久說,在日本,從稻穀入廠到出庫,要經過17道工序,其中要進行兩次光學測試,這種光學測試不僅測試米的亮度,還要測試是否混入其它的米或異物。
  • 如果你是農民,什麼情況下才會保證不施用化肥,不噴灑農藥?
    如果我是農民,只要符合下面幾種情況,我就可以保證不施用化肥,不噴灑農藥:一、有人保底收益的情況下若是有人肯認領我的果樹、蔬菜和莊稼,保證長出的糧食和果品蔬菜,不用產量來衡量,打出多少是多少。我是60後農村人,依稀還記得兒時莊稼地裡所用的肥料,有這麼幾種:一是豬欄裡的糞肥。家裡養豬,豬欄裡每天加上一層土,俗稱「墊欄」,有時故意把菜葉等直接扔進圈裡,引著豬進欄裡踩踏,這就算是糞肥了。二是灶底的草木灰。
  • 踏金黃麥浪,品稻花香米,稻鄉「田美小鎮」已成哈爾濱新的後花園
    進入水稻示範區周末,三五知己自駕準備到哈爾濱五常田美小鎮逛一逛,順便吃點新的稻花香大米。文末揭曉答案木棧道深入稻田深處喜歡拍照的朋友,快來田美小鎮萬畝稻田金黃麥浪飽滿金黃麥穗觀光亭種植基地豐收景象,一半已收割紅色的高粱田美小院田美小院內這就是烹稻花香新米的小鍋,下面是酒精爐一小包稻花香新米下鍋,倒入礦泉水,點燃酒精爐,20
  • 不打農藥,不施化肥,能不能種出好蔬菜?
    不打農藥,不施化肥,能不能種出好蔬菜?這個問題,能不能須從兩個方面講,一是能種出好蔬菜;二是還真種不出好蔬菜。一、不打農藥,不施化肥可以種。過去還真是這樣做的。施肥都是農家肥,包括漚制的柴草糞土、人及畜禽糞便等。通常都是經堆集發酵好了施用,尿液則兌水可直接澆菜用。
  • 種植水稻、玉米不用農藥、化肥等,配合養雞、養鴨能否實現?
    導讀:種植水稻、玉米不用農藥、化肥等,配合養雞、養鴨能否實現?現在農業生產上離不開農藥化肥了,不使用農藥化肥,水稻、玉米長不起來,更談不上豐收了。農家肥需要腐熟、發酵才能使用,而且肥效慢,農家肥非常緊俏,農村一家一戶禁養了,也沒有廄肥了,如果不使用農藥化肥,該使用什麼肥呢?到哪裡去弄到那麼多有機肥呢?
  • 劉洪民:讓黑土「綠」勝金 讓鴨鳴奏響「稻花香」
    作為一位有30年經驗的耕作者,劉洪民對黑土地有很深的感情,在多年的耕作中也體會很深——水稻產量雖然逐年提高,但高產水稻成米口感不好、品質不高、缺乏競爭力,而依賴化肥、農藥等化學物質高投放的種植和增產增收方式,影響的不僅是稻米品質,對土地也是一種損害和透支。
  • 被譽為中國最好吃的大米,五常稻花香,五常稻花香為什麼這麼香?
    五常稻花香是源自北緯44東北黑龍江長白山下「水稻王國」、中國香米之鄉一五常,其位於黑龍江省南部,這裡經歷了最漫長的生長期-140天成熟期,這裡的黑土地,人們總用「一兩黑土二兩油」來形容它的肥與珍貴。這裡的灌溉水是哈爾濱市民直接飲用水-磨盤山水系,舌尖上的中國評價這裡的米是「中國最好的稻米」。
  • 山西省質監局通報化肥、農地膜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5月25日,山西省質監局官網通報化肥、農地膜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2018年第1季度,省局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了化肥、農地膜產品質量的專項監督抽查。本次共抽查了181家企業(其中生產企業63家,經銷企業118家)的280批次產品(不涉及出口產品)。包括化肥、農用地膜2種產品,合格215批次,不合格65批次,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23.2%。
  • 不上農藥化肥限產量 有機種植葡萄受歡迎
    據三秦都市報記者了解,只因為這家葡萄不上農藥化肥限產量品質好。在莊園「秦渡八景」之一的百米葡萄觀光長廊,三秦都市報記者看到,該葡萄園總面積僅20多畝,一串串掛滿套袋戶太八號葡萄,吸引著參觀的市民。據該秦渡莊園總經理陳衛鋒透露,他們的葡萄採用有機方式種植,整個生長周期內,不用一滴農藥化肥,生物除蟲技術,全程使用生物有機肥追肥,為保證每一顆葡萄都是精品,從疏花開始就嚴格控制坐果,只留主幹胚芽,畝產2000斤,最大程度的上保證了葡萄的優異品質和口感。據了解,秦渡莊園的葡萄可能是鄠邑區戶太八號最貴的葡萄,進園採摘15元一斤,一盒賣到100多元。
  • 「農藥故事分享」第12期丨生態有機種植的方法和經驗
    特別是當今常有報導說紅薯莖葉營養價值高,紅薯葉又不需要打農藥,就多吃,等到收紅薯時,那是很驚喜,不但插紅薯藤的結紅薯,留下的紅薯母種下面會結一大窩紅薯,多時一窩可結幾十斤!記得當時我們在玉米地裡套種紅薯了,不但玉米豐收,玉米收完了,還有滿田的紅薯在繼續長,收挖紅薯時,看到紅薯那麼豐收,驚動了附近的農民!因為那個時代糧食短缺,從那時起我對土壤就有了深厚感情。
  • 福臨門有機五常稻花香值得一試
    福臨門有機五常稻花香值得一試 每年9月至10月,都是水稻收割的季節,也是新米上市的前奏,作為有著悠久農耕歷史的國家,每個國人都對大米這種主食有著特殊的感情。但如果問哪裡的米最好吃,許多人會不假思索的回答「五常大米」。在民間流傳這樣一句話,「全國大米看東北,東北大米看五常。」
  • 尿囊素、喹草酮等兩個新農藥成分將獲批登記,各有哪些優勢?
    關注化肥農藥助手這裡儘是乾貨!免費查農藥化肥真假、看農資報價、作物病蟲害防治,經銷商農戶必備;實用的植保文章分享平臺!投稿/廣告合作請加:lihelong139近日,記者從中國農藥信息網獲悉,根據《行政許可法》《農藥管理條例》有關規定,現將第九屆全國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第七次委員會議審議通過的申請登記的4個新農藥產品相關信息予以公示。
  • 不用化肥農藥,還又大又甜「黑科技」種葡萄,拿了大賽第一名
    茌平縣樂平鋪鎮崔海子村村民崔西玉有兩座葡萄大棚,其中一座大棚用上了「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和「疫苗免疫技術」。目前,兩座大棚的葡萄都開始上市,崔西玉對比了兩座大棚發現,用了新技術的大棚,葡萄個大、含糖量高、口感好,另外一座用傳統種植模式的大棚裡的葡萄卻口感一般,產量明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