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18 日,雙城區勝豐鎮政安村 " 民進米業 " 的萬米良田有機水稻種植基地,首次引進專利產品秸稈纖維地膜栽種稻花香,完全不使用化肥,全面打造健康美味的有機大米。
村頭的稻田裡,幾位穿著高靴、頭戴圍巾的農婦正彎腰插秧,插秧動作既快又準。今年,稻田裡與往年不一樣,秧苗列隊整齊地插在 " 紙 " 上,這紙是秸稈纖維地膜,以水稻秸稈、玉米秸稈、棉花秸稈等為原料,通過生物技術製取纖維,利用造紙平臺製成的秸稈纖維地膜。秸稈纖維地膜可以通過阻隔陽光來達到抑制膜下雜草種子萌發和生長,完全替代農藥和化肥,種植純正有機水稻。覆蓋秸稈纖維地膜還可以調節地溫,保持土壤水分,用水量為常規水稻田用水量的 1/3。地膜在作物生長周期內可完全生物降解,以有機質的形式還田,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生態環境。
哈爾濱市民進種植專業合作社任理事長孫洪波說:" 我們也是第一年使用這個專利技術,想先做一個實驗基地看看效果,如果效果好明年將大面積使用,徹底不用肥料了。我就是想種出最好的有機稻米送到人們的餐桌上,讓未來的飲食越來越健康。"
雙城區朝陽鄉政安村為松嫩平原腹地獨特的黑土資源,天然的拉林河水灌溉,暖水入田。光照 2800 多小時、古法種植、人工收割、綠色環保。在含有豐富氮、鉀、磷等多種礦物質的黑土地上,雙城獨特的氣候環境,為這裡的水稻提供了長達 148 天生長期,比普通水稻多出 20 天。
雙城區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科負責人郭興東說," 民進米業 " 已成為雙城最大米企,總投資 1.3 億元,全部投產後可以承攬雙城區 22 萬畝水稻加工。孫洪波建立了自己的自媒體網絡銷售團隊,從種植加工到訂單式銷售融為一體。稻田還養著鴨子,綠色雙城鴨稻米系列品牌大米已遠銷深圳、上海等地。現在入社農民已達 36 戶,解決農民工就業 380 人。孫洪波還在政安村幫扶了 51 戶貧困戶、五保戶,他幫扶貧困戶將全部脫貧,五保戶也都有了生活保障。
今年,哈爾濱市民進種植專業合作社又新開拓了西安、貴州等城市市場,稻米種植面積增加到 5300 多畝,預計大米銷量近 2 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