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謠:2首寓意深刻的童謠

2020-12-17 太平洋親子網

童謠:2首寓意深刻的童謠

2014-11-02 00:15:2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少年司馬光】

  歌詞:

  王一佳 我叫司馬光 歌詞

  天真的模樣 大大的眼睛

  正義除惡霸 我不怕

  從小盼著快長大

  見義勇為是他

  樂於助人貢獻大

  胸懷能裝天下

  爹娘視如寶 不驕傲

  用心讀詩書 報國家

  謙恭為典範

  溫良少兒郎

  記得我叫司馬光 司馬光

  【小白兔乖乖】

  演唱:群星

  小白兔乖乖

  把門開開

  快點開開

  我要進來

  不開不開不能開

  媽媽沒回來

  不能把門開

  小白兔乖乖

  把門開開

  媽媽回來我要進來

  快開快開快快開

  媽媽回來了

  我來把門開

  小白兔乖乖

  把門開開

  快點開開

  我要進來

  不開不開不能開

  媽媽沒回來

  不能把門開

  小白兔乖乖

  把門開開

  媽媽回來我要進來

  快開快開快快開

  媽媽回來了

  我來把門開

相關焦點

  • 80首優秀童謠推薦作品在江蘇南京揭曉
    新華社南京9月26日電(記者邱冰清)「白雲妹妹真好看,白衣白裙白手絹,太陽公公走累了,趕上前去擦擦汗……」26日晚,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等7部門在江蘇南京向社會公布80首優秀童謠推薦作品,並啟動優秀童謠傳唱活動。
  • 衡水市優秀童謠評選活動揭曉 100首優秀童謠獲獎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陳鳳來)去年,衡水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團市委、市婦聯、市文聯聯合組織開展了衡水市優秀童謠評選活動。日前,活動結束,100首優秀童謠獲獎。據了解,為進一步豐富廣大少年兒童的精神文化生活,該市採用廣泛發動、各地各部門推薦和自投稿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此次活動,廣大教師、家長、文學愛好者,特別是中小學生積極參加創作,踴躍投稿,共徵集到作品1520首。
  • 童謠:童謠介紹
    有中國童謠和外國童謠。  按照年代劃分:傳統童謠和新童謠。傳統的童謠是靠口頭傳誦。新童謠是新文化運動稱之為「童謠」。有人把它譜曲,用它編操,以它作畫成為一種能誦能唱,能舞能練的作品,並且可以通過廣播、電視、網際網路傳播。  按照地域劃分:有方言童謠和普通話童謠。
  • 《明星大偵探》一期「恐怖童謠」為什麼讓人印象深刻
    令我印象深刻的第二季弟七期的《恐怖童謠》主題,在幾位明星在每一輪搜查線索時,都會隔一段時間就出現同一首童謠。這首童謠聽得我毛骨悚然,突然之間就播放一遍,讓撒貝寧跟何炅都嚇得發抖,趕緊喊道:「別再唱了。」鬼鬼和楊蓉更是被嚇到尖叫,還哭了。然後幾位明星也不知怎麼回事。不過聽了幾遍之後,終於明白了這首歌謠所在的意義所在。而這首童謠與《恐怖童謠》相呼應,也為後面孤兒院事件的情節作鋪墊,讓人們覺得這件事匪夷所思,重要的線索就在這首童謠當中,給各位觀眾留下了巨大的想像空間。
  • 童謠: 爛漫無邪蘊真知
    這些面目嚴肅的道德教化經過童謠藝術的重鑄,變為形象化、易接受的智慧之花。優秀的童謠是生命、倫理、道德修養的天然教科書。  鷂兒放得高,回去吃年糕。鷂兒放得低,回去叫爹爹。  這首童謠是小兒放風箏時唱的,旨在鼓勵兒童從小要有競爭意識,在競爭中表現出精神與能力,激發兒童奮發向上的內驅力。
  • 童謠:聖野的童謠《布娃娃》
    童謠:聖野的童謠《布娃娃》2016-03-22 10:26:32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童謠的內容取材貼近生活和自然、內容淺顯、思想單純,容易好記,讓孩子們容易記住。  童謠是在乳兒的搖籃旁伴著母親的吟唱而進入兒童生活中的。
  • 《雞公仔》《氹氹轉》 雞仔童謠你識幾首?
    《雞公仔》《氹氹轉》 雞仔童謠你識幾首?雞年了,讓我們一起來唱唱和「雞」有關的粵語童謠,領略童謠中所蘊含的寓意。據講這是最早版本的《雞公仔》,它反映的是舊時粵地女子因婚俗陋習,過門後不分晝夜拼命幹活仍遭公婆虐待的故事。雞仔媒人形容那種不是專業做媒卻又喜歡做紅娘的人,這一稱謂還略帶一些貶義,大概是因為自古以來,媒人屬於「三教九流」中的「下九流」。
  • 全國優秀童謠評選結果揭曉共有80首優秀童謠獲獎
    新華社北京11月23日電 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婦聯開展的全國優秀童謠評選活動揭曉。經各地推薦上報、網上投票評選和評委會評審,「忙壞老出租」等10首童謠獲得優秀童謠一等獎,「小企鵝上學」等10首童謠獲得優秀童謠二等獎、「量詞歌」等20首童謠獲得優秀童謠三等獎,「竹簡」等40首童謠獲優秀獎。
  • 童謠與遊戲是對「好搭檔」
    童謠是活在兒童口頭上的文學,別具風趣的民間童謠,極具中國藝術特色,它來源於民間,強調格律和韻腳,通常以口頭形式流傳。童謠的藝術生命能夠源遠流長,原因就在於它能不斷地被即興修改和再創造,人人都是作者,創作永無終結。實踐中,我們發現有的童謠就像遊戲,有的遊戲離不開童謠,讓童謠與幼兒最喜歡的遊戲相結合,把童謠遊戲化,成為我們的探索之路。
  • 200首優秀童謠產生
    通訊員吳章美實習生李治略記者張向瑜經過網絡點讚展示和後期分數統計,「我們靚·杭州靚」杭州市第九屆新童謠大賽複選環節全部結束。成年人組前100首、未成年人組(點讚不計分數)前100首作品進入終選,200首優秀作品將迎來終極「PK」。從初選到複選,一輪接一輪,這200首優秀作品從20000餘首投稿中脫穎而出,可謂「百裡挑一」。細讀這些作品,有的選材新穎,有的構思巧妙,有的角度獨特,但無一例外的是,每一首的內容都富有童趣、體現童真,簡潔明快、朗朗上口。
  • 小學生自編童謠抵制"灰色童謠"
    為了抵制這種「灰色童謠」對學生思想的侵襲,二七區劉樓小學在學生中開展了以自編童謠拒絕「灰色童謠」的活動。   「灰色童謠」在校園悄然流行   近日來,在中小學校園開始流行一種「童謠」。這種童謠十分順口,很容易就能記住。
  • 閩南語童謠20首,太好聽了!
    閩南童謠,是以閩南方言進行創作和傳唱的兒童歌謠,它流行於閩南、臺灣和東南亞華僑華裔的居住地。閩南童謠是閩南歌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老百姓集體創作智慧的結晶。閩南童謠內容豐富多彩,充滿童趣,又能在潛移默化中增長兒童的知識。入選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你能唱幾首童謠?
    結果表明,如今,27%的英國父母假如不費九牛二虎之力,就無法回憶起哪怕是一首童謠。在各年齡段的父母中,無法完整回憶起一首童謠的比率分別是:30歲以下的年輕父母(39%);55~64歲的父母(27%);65歲以上的父母(13%)。
  • 河北衡水:百首童謠傳唱核心價值觀
    有濃濃的親情、友情,有對祖國的熱愛,有對生活、對大自然的讚美……在每個人的童年記憶裡,都有幾首童謠陪伴成長,一首好的童謠甚至會影響人的一生。  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滏陽小學堅持寓教於樂、融教於趣、化教於心,開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百首童謠傳唱活動,組織小學生編童謠、唱童謠、傳童謠。
  • 小學生自編千餘首健康童謠
    本報訊(記者戚海燕通訊員張慧君)童謠和遊戲,陪伴人們走過童年,銘記一生。本市一些小學鼓勵孩子自編健康童謠,挖掘有益遊戲,走出了一條適合孩子特點、貼近童心的德育新途徑。  針對社會上流傳的一些不健康的校園童謠,光明小學提出徵集健康童謠的創意,得到了師生和家長的熱烈響應,很快就徵集了1500多首。
  • 21首童謠幫你搞清疫情防控
    今年春節,受疫情影響,家庭課堂無法開課,80歲的魯遷用電話架起「雲課堂」,將自己原創的21首防疫童謠,一遍遍教給學生聽。手稿中,不僅有他為此次疫情中專門創作的21首童謠,還有他近年來的上百首作品。「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春天,更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假期,」魯遷說,抗擊疫情戰場上,每一位中國人都用行動守護家園,要將這種故事,講給更多孩子們聽,為戰勝疫情加油打氣。魯遷是西安人,退休前曾在湘子廟街小學當老師。
  • 甘肅省公示40首優秀童謠弘揚傳統文化
    甘肅省公示40首優秀童謠弘揚傳統文化 2015-01-08 09:57:00 導讀:7日下午,蘭州市城關區鼓樓巷幼兒園中一班的老師段曉慧,正在給小朋友們教童謠。這首由她自己創作的童謠名字叫《牛大碗》,獲得了甘肅省優秀童謠成人組的優秀獎。
  • 「變味」的童謠
    「排排坐,吃果果」等二三十年前內地廣為流傳的童謠,而今已經很少從孩童的口中聽到,倒是「橫眉冷對考卷,眼睛直對筆尖;英雄何懼打零蛋,挺直胸脯交白卷」等灰色童謠廣為流傳。據知情者表示,灰色童謠在內地一些城市的幼兒園、中小學流傳,學校的不少老師都不知情。灰色童謠竟成了孩子們競技的項目,不會灰色童謠更是會被同學看扁。  每當不想學習的時候,陳女士在福州鼓樓區一小學讀三年級的兒子小華就會唱起一首灰色童謠,「上學苦,上學累,上學還得交學費……」小華說,這首新上學歌是他們學校最受歡迎的一首童謠,很多同學都會唱。
  • 打卡撈刀河街道「長沙童謠王國」唱著童謠,走進畫中
    金鷹報·新湖南客戶端見習記者 聶璐 艾鵬飛「月亮粑粑,兜裡坐個爹爹,爹爹出來買菜……」相信這首耳熟能詳的長沙童謠,是很多長沙人童年記憶中最深刻的一部分。長沙童謠,是湖湘文化的一部分,更是長沙方言文化很具有代表性的項目之一。長沙童謠,已成為第五批長沙市非物質文化保護項目。
  • 童謠(北京童謠、閩南童謠)——孩童的詩意棲居
    1.童謠簡介童謠,一種沒有樂譜、沒有音節的歌謠,在孩童之間傳唱,它是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的、幽默風趣的、簡單上口的、音韻和諧的藝術。北京童謠展現了北京各個時期的城市風貌,包括社會習氣和人的思想感情,承載了帝都悠悠千年的歷史,簡單世俗中透露的點點不可言說的古樸之意,具有超凡的感染力,是可供挖掘和借鑑的珍貴的教育資源。閩南童謠的閩南風味格外突出,流行於閩南、臺灣和東南亞的華僑華裔居住地一帶,穿過閩南方言獨特的韻語和平仄,閩南童謠不斷豐富也更具音樂的氣息,成為民間口口相傳的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