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國企改革應聚焦核心問題重點突破

2021-01-10 中國經濟時報

獨家訪談 本報記者 張一鳴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國企改革的表述,和往年相比有哪些不同?中央企業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遇到哪些難點,如何突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獨家專訪了三家大型央企負責人: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葛紅林,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能源集團總經理凌文,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奚國華。

他們認為,政府工作報告披露的信息表明,新時期的國有企業改革更加聚焦核心問題,下一步國有企業改革須攻堅克難,向縱深推進,要區分不同領域的國有企業改革,一企一策。

新時期國企改革更聚焦核心問題

中國經濟時報:政府工作報告關於國企改革的表述,和往年相比有哪些不同?

葛紅林:與往年相比著力點更加集中,焦點更聚、指向更明、操作性更強。

一是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改革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中鋁集團作為第三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目前已經制定完成改革的總體方案,國資委正式批覆後將全面組織實施。二是對殭屍企業處置提出了明確要求。今年明確提出「依法處置殭屍企業」,反映出黨中央、國務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提高供給側發展質量的決心和信心。三是進一步突出了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快完善市場機制的主題。下一步,中鋁集團要繼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探索推進職業經理人試點改革,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不斷增強企業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凌文:與往年關於國企改革的論述比較,有幾點值得注意的變化:一是從2018年「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到今年的「加快國資國企改革」,明顯感覺國資國企改革「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集中力量攻堅克難的緊迫感。二是對於混合所有制改革,2018年提出「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今年在「穩妥推進」前增加了「積極」兩字,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將是接下來國有企業改革的主基調。三是今年提出「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這表示從近年來試點取得的經驗看,已經具備在國企全範圍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的條件,進而推進市場化經營機制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管理體制機制的轉變。四是今年明確提出「網運分開」。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實行網運分開,會推動多數領域引入競爭,走向市場,推進公共資源配置市場化。

奚國華:今年進一步強調了國有企業要更加符合市場化的要求:要將自然壟斷行業中的競爭性業務全面推向市場。對於已經處於競爭性市場的企業來說,就要進一步接受和融合市場化的要求。在市場化條件下,進一步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建立職業經理人等制度。

此外,還進一步強調了國有企業改革的目的是不斷增強發展活力和核心競爭力,不是為了改革而改革。要通過改革創新、強身健體,不斷增強發展活力和核心競爭力。中國一汽將深入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創造性地落實好中央決策部署,全面深化改革,釋放發展活力,爭做東北地區央企發展改革排頭兵,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改革要積極突破難點問題

中國經濟時報:國有企業最近幾年不斷深入推進國企改革,從公司的實踐看,當前國有企業的改革存在哪些難點需要重點突破,如何突破?

葛紅林:結合中鋁集團的改革實踐,我感到當前國企改革還要積極突破改革的難點問題。

一要敢於做減法,加快處置「殭屍企業」。建議政府要成立「殭屍企業」處置督導組,針對任務清單和時間表,加強督導檢查,化解矛盾、解決問題。要支持省、市地方政府發行專項債券,用於「殭屍企業」的土地收儲。二要堅決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系列要求,要改變依賴外部的習慣性思維,增強主動意識和改革的鬥爭精神,敢於改,善於改,特別是要加快圍繞有效提高領導班子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狀態的改革,改出五個過硬的管理團隊。三要主動推進供給側的企業整合重組。國有企業要主動作為,進一步解放思想和拓展合作渠道,要加大地方國企和央企、國企民企的整合重組,特別要堅決克服和民企混改的思想顧慮,為改革者減少後顧之憂,增強改革動力。四要防止國企管理的「脫實向虛」。要防止一窩蜂地向管資本轉變,一窩蜂地由基金管理或操縱實體企業,要堅決避免將經濟運行中的「脫實向虛」蔓延到企業的管理。

凌文:從國家能源集團的實踐來看,國企改革要抓住以下幾點:一是要堅決淘汰落後產能;二是要做強主業;三是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四是對標世界一流,提升管理水平。國家能源集團也在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但不是為了混而混,而是要引入先進的技術和資本,混改要有目的,能夠達到協同效應,比如混改後的機制更先進,技術更前沿,有利於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國家能源集團也是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試點單位,未來要在集團層面實現以管資本為主,集團管黨建和戰略。

目前,國家能源集團已經成立創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領導小組和創建辦公室,正在按照國務院國資委的部署,加快方案編制工作,預計會在3月底上報。

奚國華:從中國一汽改革的實踐看,主要有三點:一是轉換體制機制。要在改革過程中,按照市場化的要求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以開放的心態引入市場化的要素,健全市場化的經營運行機制,引入職業經理人制度。二是處理好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係。國有企業在改革過程中,要充分保障各方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把各方利益和企業利益融合起來,以發展的思路去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促使改革平穩進行,取得實效。三是人才引進。企業發展需要大量人才,中國一汽正處於行業轉型時期。這就需要建立和不斷完善企業人才引進機制,為企業轉型發展做好人才儲備。

不同領域的國企改革應區別對待

中國經濟時報:與其他國有企業的改革相比,所處行業企業有哪些不同之處?

葛紅林:大型資源型國有企業受多種因素影響,其改革比一般工業企業更複雜、更困難。一是歷史包袱沉重。二是經營面臨困難。三是轉型發展艱難。有的資源型企業受技術、人才等因素所限,轉型發展困難很大;有的由於城市擴張,廠區逐漸被城區包圍,面臨著整體搬遷的問題。

對於這些大型資源型企業的改革,必須要用創新的思維,通過深化改革、轉型發展。特別是要加強與地方政府的合作,尋求互贏的切入點和路徑,要在融入地方經濟發展上下功夫,這比單純地要政策更為實在,更能把握主動權。

凌文:國有能源企業配置的基本資源是國家的經濟命脈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能源產業又是一個聯繫緊密的有機系統,能源問題不僅是一個產業層面的問題,還密切關係並深刻影響到國際政治、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這些行業的基本屬性決定了能源國有企業的改革有其特殊性。能源國有企業,肩負著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任,國家能源集團是國內第一大的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公司,在改革過程中特別要強調保證國家能源的安全穩定供應。

對於能源行業而言,下一步要通過改革激發非國有企業進入的積極性。大型能源企業在生態環保上責任大、任務重。國企要加大研發力度和環保投入,發展清潔能源,實現生產效益和環境保護的平衡。能源產業是技術密集型和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要深化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用好正向激勵手段,充分調動員工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增強企業活力。

奚國華:中國一汽所在的汽車行業是一個高度集成的行業,資本、技術、信息、人才密集,關聯性強、帶動作用大。同時,汽車行業正處於轉型階段,深受智能網聯浪潮影響,新技術、新模式層出不窮,造車新勢力眾多,整個行業都在不斷變化中發展前行,所有企業都面臨著嚴峻的轉型壓力。並且,國內市場容量下滑,外資股比限制不斷放開,市場的競爭程度可以說非常嚴酷,而且還將繼續嚴酷下去。

對於處在這樣一個行業的汽車企業而言,必須要改革,要持續不斷地改,要既大膽又謹慎地改革。在黨中央和國家的政策指導下,在市場機制的促動下,發現不適宜的地方馬上改。

相關焦點

  • 國企改革再提速 提升「五力」核心是什麼?
    會議指出:「今後三年是國企改革關鍵階段,要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國企新一輪改革再提速,並引入了新的內涵。 新時期如何看待國企「競爭力」?
  • 施工圖敲定 國企多維度提高核心競爭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為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勾勒出了更明晰的施工圖:國企要聚焦主責主業,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提高核心競爭力。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專家和企業人士表示,下一步,國企將從推進科技創新及其他各方面創新、聚焦主責主業推進重組整合、三項制度改革行動落地等多維度發力,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發展。
  • 2020國企改革必讀:破局新三項制度改革的10個核心方法論
    2016年,國務院國資委出臺《進一步深化中央企業勞動用工和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揭開了新三項制度改革的序幕。  2019年10月31日,國務院國資委下發《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把「三項制度改革」作為混改「改機制」的核心內容。  改革進入了新時代,三項制度改革進行了三十多年,但國企活力不足、員工動力欠缺的問題依然沒有根本解決。如何破局新三項制度改革?
  • 專家:國資國企「十四五」規劃應圍繞產業定位等七個戰略議題
    第二,城市化進入後期,進入城市有機更新和城鄉人口雙向流動的時期。第三,市場化進入深度改革期,進入基於法律和規則的制度完善期。第四,國際化進入分化期,進入全球治理體系的大變革時期。世界經濟發展進入了再平衡時期。第五,信息技術進入新一輪革命期,進入以5G為主要標誌的新技術突破期。第六,人口老齡化進入凸顯期,勞動力供給將面臨較大問題。第七,生態化建設進入關鍵期。國家將繼續加大投入進行環保治理。
  •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已獲通過,專家:抓重點、補短板...
    在這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國有企業勇挑重擔,在應急保供、醫療支援、復工復產、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後3年是國企改革關鍵階段,要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 突破「藩籬」──建諮集團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紀實
    中新網新疆新聞6月4日電 題:突破「藩籬」──建諮集團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紀實  作者 趙泉友  連日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一師所屬建諮集團以股份合作方式在第三師圖木舒克市註冊一家建工企業,主營建設施工總承包、建築工程諮詢服務、機械設備、建築材料租賃等業務。這是該集團推進向南發展、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的雙豐收。
  • 《改革樣本: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案例集》新書發布
    全書共收錄了148家「雙百企業」鮮活改革實踐案例,展示了廣大「雙百企業」聚焦「五突破、一加強」的目標任務,在優化法人治理結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中長期激勵約束機制、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和不斷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等方面的典型經驗和成效。
  • 2020年9月10月國資國企改革政策與實踐動態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表示,未來金控公司發展有幾個關鍵點:一是發展目標不應以規模為導向,二是要提升投資效率,三是要參與培育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新聞來源:新浪網)● 中央層面: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聚焦八方面重點任務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將聚焦8個方面的重點任務——首先要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形成科學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二是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聚焦主責主業,發展實體經濟,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三是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促進各類所有制企業取長補短、共同發展;四是要激發國有企業的活力
  • 中信證券:國企改革將是有色板塊下半年核心主線
    二、三季度有色行業基本面運行將進一步分化,關注鋁行業盈利的持續修復以及環保問題發酵對於鋁價的支撐;推薦把握國企改革這一核心主線,關注云南省國改的持續推進以及地方國資委和央企具備協同效應資產橫向的吸收合併。▍有色板塊大漲的觸發因素來自稀土題材效應。
  • 黨報評國企改革:改革未完成似是而非觀點需澄清
    [我來說兩句]  國有企業改革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改革的任務並沒有完成,許多似是而非的觀點也有待澄清,進一步深化改革需要——  超越爭議 公平競爭  核心閱讀  20世紀90年代初「姓社姓資」問題的突破,大大解放了思想
  • 新年全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第一會",五位發言代表說了些啥? ...
    成都推動改革縱深突破和國企高質量發展,重點有四在他看來,下一步,推動改革縱深突破和國企高質量發展,成都重點有四。推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落實,成都將實施二三級企業市場化改革、降成本增效益、總部去行政化、對標一流管理提升等重點專項改革,推動國資國企改革向縱深突破。
  • 山西國企改革戰略重組收官
    今年以來,我省廣大幹部群眾圍繞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埋頭苦幹,勇往直前,全面深化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重大改革,在推動國資國企改革、科技創新、轉型綜改、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和成效,山西實施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和建設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巨大效應正在逐步顯現。
  • 淄博「十三五」成就巡禮|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 改革取得顯著突破
    「十三五」時期,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改革要求,切實用好用活改革關鍵一招,聚焦制約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各項改革蹄疾步穩、紮實推進,呈現出全面發力、縱深推進,多點突破、次第開花的生動局面,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提供動力活力,各重點領域改革取得顯著突破。
  • 省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建章立制工程取得新成果。在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國資監管體制、強化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加強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優化改革發展環境等六方面,先後出臺「1+70」改革文件和配套制度,構建形成國資國企改革制度框架體系,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調推動改革發展的合力。混合所有制改革實現新突破。
  • 聚焦核心問題有效突破 助力強校工程深化推進
    聚焦核心問題有效突破 助力強校工程深化推進時間:2020/12/19 0:54:48 來源:虹口區教育局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2020年12月14日下午,虹口區公辦初中強校工程中期評估在虹口區教育學院實驗中學召開。
  • 2020年11月國資國企改革政策與實踐動態
    ;中央企業全面完成改制,國企公司制改革打響攻堅收官之戰;山西、四川、雲南等各地區,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國有資本布局優化等方面有所突破。推進國企產業發展聯盟行動。鼓勵本市國有企業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按照新片區產業發展規劃,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製造、高端裝備等重點領域,推動產業投資資金、人才、項目等要素在新片區合理配置布局。
  • 【國資國企改革樣本⑦】中核集團:借勢「雙百」為改革提速加力
    兩年多來,國資國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企改革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問題導向,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紮實推進各項改革,並在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進展,取得了較好實效。10月22日起,國務院國資委網站推出「國資國企改革樣本」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 「十四五」時期需重點突破的中長期挑戰及建議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十四五」時期需重點突破的中長期挑戰及建議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劉元春「十四五」時期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承前啟後的關鍵五年,是在「兩個百年」交匯期進行戰略深化和戰略轉型的關鍵五年,也是我國第一次將社會主義現代化概念落腳到規劃之中
  • 「央廣網·視聽四川」彭清華在全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會議上...
    他指出,2020年是四川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形勢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暴雨洪澇災害的嚴重衝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省委、省政府持續用力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全省國資系統和廣大國有企業堅決貫徹黨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決策部署,全面服務中心大局,銳意改革克難奮進,深入挖潛提質增效,取得了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營發展的顯著成績。
  • ...半年央企工作任務:編制「十四五」規劃、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在國資國企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國資國企經營業績「翻紅」的大背景下,此次召開的重要會議,就下半年央企即將推動的編制「十四五」規劃、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突出抓好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