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派 | 媒體流量不斷走高,怎麼低質廣告還泛濫了呢?

2020-12-13 騰訊網

最近,英國媒體Immediate Media發現,在其旗下的BBC Good Food應用中,出現了大量海外產品零售商的低質廣告。

而這不是孤例。

在BBC Studios授權下,Immediate Media運營著BBC Good Food、BBC Focus、BBC Gardeners』 World等產品

隨著大客戶削減廣告預算甚至退出廣告市場,近來,一些規模小、標準低、質量差的廣告替代了原來高質量的廣告內容,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公眾眼前。

人人「限足在家」,網際網路流量出現「井噴」的現象。但是,在媒體流量不斷走高的同時,廣告價格卻在下降,低質廣告也呈泛濫之勢。為何廣告的價格和價值會出現倒掛?什麼導致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獨家編譯Digiday文章,帶你一起走進媒體廣告市場上的這片「謎雲」。

低廉背後的代價?

最近,人們花費在廚房裡的時間越來越多,過去兩個月裡,BBC Good Food的流量一直激增。雖然Comscore還沒有發布4月份數據,但3月份的報告顯示,該網站的獨立訪問用戶達到了1550萬。根據媒體主動披露的數據,今年4月,BBC Good Food的頁面瀏覽量超過了2億,用戶超過5000萬,同比增長了160%。

隨著流量的增加,除了Immediate Media,低質量廣告也頻繁出現在了其他優質媒體上。

「廣告價格變得很低廉,廣告質量也在下降。」RedBud聯合創始人Chloe Grutchfield表示,「我們每周都會對收集到的新域名進行分類,其中有近10%的都是低質內容。」

流量激增和大品牌紛紛削減廣告預算帶來了更多的廣告位富餘,使得程序化廣告的CPMs(千人展示價格)下降了10%~20%。但是由於擔心無法收回成本,大部分媒體都不願意降低自己的廣告底價。

在這種情況下,「規模更小,但更『好鬥』的廣告主往往會在競價中獲勝,從而能夠在優質媒體上展示自己的廣告內容。」廣告欺詐研究專家Augustine Fou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低質廣告出現的概率。

廣告市場的變化也引發了詐騙者利用虛假廣告或者惡意廣告來進行獲利。這些欺詐廣告會偽裝成提供加密貨幣或者退款聲明等頁面,從而獲取用戶的個人數據。

Fou表示,儘管有很多的反廣告欺詐技術的相關專業人士,但是他們的主要工作是檢查用戶是否是機器人、廣告的腳本是否有惡意的重定向等,廣告創意內容並不是他們檢查的重點。

「也沒有人能夠判定一則廣告的信息是『好』的還是『壞』的。」他表示,「這個標準太主觀了,沒有人可以做出這樣的判斷。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一些銷售仿冒N95口罩或宣稱可治療新冠病毒的廣告能成功展示在用戶面前。」

解決方向:待市場回暖

「在過去,媒體會拒絕在質量上或者廣告類別上存在問題的廣告。」媒體信託(The Media Trust)歐洲區總經理Matt O'Neill表示,在目前需求低迷、廣告交易價格降低的情況下,「從我接觸了解的媒體來看,幾乎全都放鬆了對廣告質量的門檻限制」。

「自3月中旬以來,我們對數以百萬計的廣告進行了分類,結果表明,在此期間,在我們合作夥伴的平臺上,低質的廣告數量已經翻了一番。」他說道。

「在當前這個營銷活動受限的特殊時期,我也一直在詢問為我們的合作夥伴應該如何應對這樣的壞年景,如何處理這些低質的廣告。」Immediate Media數字營銷戰略部負責人Dominic Perkins說道。

Immediate Media沒有通過特定的第三方機構,而是通過英國數據廣告技術諮詢公司ReBead來追蹤這些有問題的廣告。

Immediate Media的五個廣告供應方平臺夥伴也在進行著廣告核查工作,比如Google旗下的惡意軟體檢測公司Spider,具有人工智慧檢測和基於人工的檢測方式。

O'Neill表示,對不良廣告的分類的確是一個主觀的過程,較難操作。他認為這就更需要在廣告供應環節中明確各種標準和要求。

「我們預計五月將是最為艱難的一個月。」Perkins補充道,作為英國財政年度的結束,一些廣告商的預算將在四月結束和重啟,「隨著人們重新進入零售業,我們預計能在6月份實現收入增長。」

Future Publishing雜誌對不良廣告和欺詐行為的增長有所預見,因此已經收緊了低質內容的黑名單,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低質廣告問題。其執行長Zack Sullivan表示:「目前市場上普遍較低的廣告價格鼓勵了低質廣告的購買增長,但隨著價格的回升,低質廣告泛濫的問題將逐漸好轉。」

糟糕的廣告、欺詐的風險……這些是廣告公開競價市場「硬幣的另一面」,不過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大品牌有望重返市場,這樣的負面影響將會降低。

疫情發生以來,隨著網絡流量的明顯上升,媒體有了更強的廣告供應能力。特殊時期讓廣告擁有更多展示機會,同時也給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因而充滿了謹慎和不安。在高流量和低價格之間,廣告市場既是豐富多彩、充滿活力,又是「貧瘠」、「荒涼」的。

不知從何處來的風正搖晃著世界,但我們還在為擁有一個更健康的廣告市場生態努力著。因為,廣告從來也不僅僅只關於營銷,還關乎審美、道德和社會價值,這些要素都曾一一印在百年廣告史上。

https://digiday.com/media/fewer-advertisers-means-more-bad-ads-from-ad-exchanges/

相關焦點

  • 八一八近期有些泛濫的移動廣告作弊流量
    (紅包,點卡等)而產生低(無)效果流量5、廣告主:惡意消耗競爭對手的預算三、移動廣告目前的虛假流量比例由於虛假流量過於複雜和敏感,大家在報數的時候都是非常謹慎小心的。2、AppFlyer:2016年,AppLift的報告指出34%的移動流量為有風險的虛假流量(Risk of fraud, 22%可疑,12%高風險) 。Android虛假流量比例大於iOS,系統版本約高,虛假比例越低。3、秒針:2016年垂直網站與網盟媒體異常流量佔比最高。
  • 深扒Digiday的媒體布局_全媒派_騰訊新聞
    可貴的是,目前它還處在高速增長期。這樣一家勢頭正猛的新媒體公司,到底是如何被創立起來的?從這些關鍵詞足以看出,Digiday不想翻故紙堆,而是希望自己的選題能有一種「動態感」——放眼最前沿的領域,去捕捉轉瞬的變革,不斷跟時間賽跑。
  • 揭秘泰國廣告腦洞生產線_全媒派_騰訊新聞
    泰系廣告從來都是圈內的一股「清流」:論情節反轉,論腦洞維度,論扎心深淺,論得獎次數......大概他國無出其右,就連一向以不拘一格著稱的日本廣告也要敬畏三分。本期全媒派(qq_qmp)帶你透過表象,一窺泰國廣告業的創意生態與文化傳承。
  • 拒絕低質內容收割流量,Medium取消會員制,能拯救傳媒業嗎
    Medium急通知 合作媒體忙抱怨非營利組織波士頓新聞研究所(BINJ)的創始人Chris Faraone表示:「只有少數地方組織與Medium合作,在這其中,我們是第一批在平臺上啟動付費訂閱的。我們已經和他們一起籤了兩年的合約。我不是說他們沒有權利打破這一制度。我們也在不斷地將受眾引向別的平臺。」
  • 社交媒體讓人更自戀_全媒派_騰訊新聞
    本期全媒派(qq_qmp)將帶來SocialMedia Today的文章,原來,由於社交媒體平臺鼓勵個人營銷,我們都在變得越來越自戀啊!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朋友:永遠不停地在社交平臺上發自拍;不管去了哪兒、幹了什麼,都會立刻分享他們的狀態。當你忍不住厭煩了,直接把Ta拉黑,卻在不久發現另一個Ta又來了!
  • FT賣給日本了,日本媒體怎麼圍觀?
    全媒派在22日就曾關注過FT出售傳聞,彼時FT前東家培生集團還對傳聞「不予置評」,然而一日之間,FT就花落日經。此前收購風聲甚勁的德國Axel Springer和彭博社均未得手。《日本經濟新聞》是日本最有影響力的綜合媒體集團之一,除報紙外,還經營東京電視臺、日經CNBC以及日經廣播電臺。
  • 《衛報》CRO談應對程序化廣告
    起步階段的程序化廣告我的想法是,我們要清理這個系統,讓它變得更透明,讓人們能更清楚地看到錢都花到哪裡去了。現在外界對程序化廣告的信任度非常低。當然我相信自動程序的力量,但我的意思是我們需要換一種方式來利用程序化。需要提高的地方還有很多,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理清整個體系。
  • 全媒派 | 北大學生給流浪貓做的小程序火了,他們怎麼看待這次意外...
    4月16日,一個名為「燕園貓速查手冊」(更知名的稱號為「北大貓咪圖鑑」)的小程序在社交媒體上突然火了起來,先是幾家媒體報導了北大學生研發流浪貓小程序的事跡,而後,央視新聞在4月17日跟進主持了#北大學生為流浪貓做專屬小程序#這一話題,引起網友的更大規模關注。
  • 全媒派 | 臉書欲入局直播購物?別說你的目標用戶是「年輕人」了!
    安卓應用廣告:無效、低質流量蔓延 別再說你的目標用戶是「年輕人」 大公司動態 臉書收購視頻購物公司Packagd 據彭博社消息,知情人士透露,
  • 拒絕廣告「過曝」,流媒體廣告頻率管理成新痛點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騰訊傳媒,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當你打開智能電視,在各個流媒體平臺中搜尋想要觀看的節目。你沒有想到的是,在各個不同的頻道中切換,面對的卻是同一個廣告的反反覆覆。你感到惱火,一怒之下關閉了電視。
  • 移動廣告作弊流量的淺潛規則
    常見流量作弊的動機:1.媒體:製造虛假流量,提升收入2.廣告代理/銷售:運營虛假流量,保證合同,提升收入3.交易平臺:對虛假Supply審查不嚴格,提升收入4.用戶:為獲得激勵(紅包,點卡等)而產生低(無)效果流量5.廣告主:惡意消耗競爭對手的預算3.
  • 全媒派 | 對話教育學者熊丙奇:一個月寫幾萬字,究竟是為了什麼?
    我認為,研究轉變的過程其實並不難,重要的是研究者要保持持續學習的心態,不斷地去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騰訊新聞的知識官計劃就給大家提供了一個終身學習的平臺。 全媒派:說到知識結構,除了終身學習的理念,您還會通過哪些渠道去更新和強化自己的知識體系呢?
  • 全媒派對話4位全球頂尖AI專家
    這就是他們選擇向你展示某些廣告,而隱藏另一些廣告的原因。這就是大型搜尋引擎公司和社交網站能夠奪走傳統媒體的廣告業務的原因,因為前者的廣告是有針對性的,而後者做不到這一點。所以,目前對人工智慧的使用的確動搖了媒體界。不少媒體從業者都擔心人工智慧有一天會搶走他們的工作,但Jürgen Schmidhuber認為不用過於悲觀。
  • 媒體、平臺花式拉新,社媒廣告費首超紙媒廣告
    新聞媒體《衛報》、《電訊報》、《華盛頓郵報》紛紛改版以求新用戶,領英、Reddit、Snapchat紛紛在社交領域推出新玩法,吸引年輕群體;傳統媒體日漸衰落,社交媒體廣告位列第三,紙媒消失成必然?全媒派(ID:quanmeipai)貼心整理最近海外傳媒行業新動向,為你獨家呈現。
  • 為什麼說百度這個平臺依然還蘊藏很大的流量?如何做呢?
    2、百度平臺生態內容不斷完善。百度前段時間戰略投資了知乎,你看PC上知乎百度排名還不如搜狐,新浪博客什麼的。手機百度呢,直接開了一個 筆記 欄目,並列在圖片,視頻,資訊,熱議(微博),貼吧裡。3、這裡先不說那些大型裝修、房產、法律、醫療平臺網站在百度獲取多少自然流量,我們就說說那些做得很多小的B2B業務,比如機械,門窗,玻璃,儀器等還在做著百度流量。比如,百度上了愛採購很多人都在問愛採購怎麼上。百度移動端流量如何做?
  • _全媒派_騰訊新聞
    全媒派(quanmeipai)編譯DIGIDAY一文,試圖揭開GiveMeSport背後,AI在新聞編輯部的應用之謎。新技術的使用也使得撰稿人有更充裕的時間去完成1500詞左右的長篇文章,而這些長文往往能夠提供更多的廣告空間。
  • 高速公路廣告——不可忽視的線下投放媒體
    編輯丨戶外媒體內參圖丨有創互動近幾年隨著中國媒體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網際網路廣告的衝擊,高速廣告作為戶外廣告的一部分卻常常被市場和行業所忽略,但是隨著我國高速公路路網的逐步完善和裡程的不斷增長,高速公路廣告業迎來一定的發展空間,且相對其它廣告媒體來說,高速公路廣告有著其它廣告媒體無可比擬的優勢
  • 八一八那些移動廣告作弊流量的淺潛規則
    (紅包,點卡等)而產生低(無)效果流量5、廣告主:惡意消耗競爭對手的預算三、移動廣告目前的虛假流量比例由於虛假流量過於複雜和敏感,大家在報數的時候都是非常謹慎小心的。2、AppFlyer:2016年,AppLift的報告指出34%的移動流量為有風險的虛假流量(Risk of fraud, 22%可疑,12%高風險) 。Android虛假流量比例大於iOS,系統版本約高,虛假比例越低。3、秒針:2016年垂直網站與網盟媒體異常流量佔比最高。
  • 全媒派 | 科技巨頭新廣告服務亮相CES;加州消費者隱私法正式生效
    Spotify的高管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消費電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CES)上表示,他們將推出流媒體廣告插入技術(Streaming Ad Insertion),開始在平臺的播客節目中動態插入播客廣告,對其原創節目和獨家節目的廣告實現實時定向與精細的受眾測量。
  • 防假新聞,谷歌設置事實核查標籤_全媒派_騰訊新聞
    她說,人們通常通過社交媒體和搜尋引擎來查找Full Fact的內容,但查找的內容往往取決於個人關注的話題,而對相關話題的關注也驅使人們將新聞分享給與自己興趣相似的同事、朋友或其他人。「(谷歌的這個做法)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有益的,因為我們是一個慈善機構,文章背後也沒有Facebook或大量廣告的支持,因此我們的文章很難被讀者發現。這個標籤給了我們更多生產新聞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