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從一片樹葉變成茶客們的盞中之物,這期間經歷了採摘——攤晾——殺青——揉捻——日曬——挑揀——蒸壓——乾燥——壓餅——包裝——上市。重視普洱茶製作工藝,茶品才能做到真正的越陳越香,「普洱茶」 這張雲南地方名片,才能為更多人所認可。
清明過後,雲南茶山上的古樹茶逐漸進入大面積開採階段,茶山上的炒茶、制茶大戰拉開帷幕。茶商茶企千百家,每一家都有都有自己的獨門制茶秘笈,借用網絡上流傳的一句話:普洱茶的製作技藝可以無標準,但不能無底線。茶從一片樹葉變成茶客們的盞中之物,這期間經歷了採摘——攤晾——殺青——揉捻——日曬——挑揀——蒸壓——乾燥——壓餅——包裝——上市。重視普洱茶製作工藝,茶品才能做到真正的越陳越香,「普洱茶」 這張雲南地方名片,才能為更多人所認可。
【一】採摘
茶樹鮮葉從樹上被採摘下來的那一刻開始,既是一段旅程的結束,又是另一段生命的開始。
按照我們的制茶需求,普洱茶的採摘標準可分為一芽一葉、一芽二葉或者一芽三葉。
【二】攤晾
有句話叫做「攤晾、失水、不發酵」,鮮葉攤晾的時間一定要掌握好,一般為6~8小時,但受攤晾環境、鮮葉含水量的影響,這個數值不是固定的,攤晾程度一般在手抓過鮮葉撒手之後,手上有淡淡黏感為宜。攤晾時間過長,會造成茶葉過度失水發酵,產生茶紅素。
【三】殺青
殺青分為鐵鍋殺青和滾筒機器殺青,古樹茶一般採用鐵鍋殺青。守興昌制茶一直堅持傳統低溫殺青工藝,鍋壁溫度一般控制在250~260℃之間,鮮葉溫度最高不超過80℃,這樣我們在殺青過程中就可以採取抖水的方式散失水分。
【四】揉捻
鮮葉殺青出鍋後,攤涼後再進行揉捻,這樣揉捻出來的茶湯會比較清澈。揉捻過程中以輕揉為主,重揉為輔,以表面有少量茶汁滲出、手捏成團感覺粘手時為宜。揉捻過重,細胞壁完全破裂,內含物質充分溶出,茶湯或出現麻舌現象。
【五】日曬
日曬乾燥分為在室外直接日曬和在晾棚內日曬,兩種方式各有人採用,直接日曬,茶葉可以接受更多的陽光和紫外線,在晾棚內日曬的衛生條件相對好一點。
【六】挑揀
這道工序主要是篩選出普洱茶中的黃片、穀粒等雜物。
【七】蒸壓
蒸壓過程中要注意時間,時間太短蒸不透,壓起來不容易成型,蒸的時間太長,會造成蒸桶底部的茶葉糜爛。357g的幹茶蒸壓時間在7~9秒為宜。
【八】壓餅
壓餅有機壓和石模壓餅兩種方式,機壓的餅型較緊,鎖質鎖香,適合存放於溼度較大的南方地區,石模壓制的餅型稍松,撬茶比較容易,適合存放在乾燥的北方城市。
【九】乾燥
乾燥有三種方式,分別是陰乾、曬乾和烘乾。陰乾的茶葉,茶餅中心凹陷部分有出現黴變的風險。採用曬乾的乾燥方式,陽光中的紫外線會破壞茶葉表層的活性酶,造成表層茶葉出現褐紅色,這種茶適合就近品飲;而烘乾是將茶葉放在特定的烘房內,整個烘房的溫度不超過50℃,低溫烘製可以讓茶葉快速失水,茶葉的香氣也要優於陰乾的茶,這種乾燥方式從國營茶廠時代延續至今。
經過這麼多道繁瑣的工程,普洱生茶就可以包裝上市啦!(熟茶較生茶多了一道渥堆發酵的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