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優秀的寫作水平離不開孩子們平時的閱讀和積累,離不開孩子們對於生活的細緻觀察和家長老師的們正確引導。怎樣讓他們成為善思、能言、會寫的孩子?相信每位老師、每位家長都有自己的方法。本次親子學堂對第三屆「澎湃新聞寒假徵稿活動」獲獎小朋友和指導老師的系列專訪,希望給大家一些啟示。
從南方到北方參加廟會時的李思齊
「早就聽說了北京的廟會年味十足。今天,我和爸爸媽媽興致勃勃地來到地壇廟會,它可是北京最古老的廟會之一,這讓從小生長在南方的我大飽眼福,過足了癮。」
這是本次年味徵文獲獎作品《南方娃趕北方廟會》的開頭。和文字一樣,寫作者上海明強小學四年級10班的李思齊是一個有著明媚笑容、懂事可愛的小女孩。在閔行區知名小學——明強小學寬敞漂亮的大操場上,這個苗條修長的小姑娘踩著歡快的步調跑出來迎接記者。
李思齊是一個招人喜愛的孩子,她在班上成績不錯,是語文老師的貼心小助手,在寫作方面頗有特長。說起這次參加徵文,據思齊媽媽介紹,這裡面有一個小小的緣分:「她所在的班級很重視孩子的寫作訓練,寒假作業中的一環就是記錄過年的體驗,老師希望孩子去體會不一樣的過年氣氛。我們就帶著孩子趕了一趟北方的廟會,讓她感受一下和南方不同的氛圍,增加她的經歷。」就這樣,李思齊這篇誤打誤撞的寒假作業成了此次「年味」徵文比賽的獲獎作品。
李思齊作文寫得好,有什麼秘訣嗎?「寫這篇徵文獲獎的文章,我媽媽幫我一點小忙,大概佔15%。」記者被小姑娘的這個數據比給逗笑了,思齊媽媽解釋說,通常女兒寫作文確定好選題後,她會在結構上幫孩子把控一下,比如問問思齊:「你今天去的這個地方,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最吸引你的是什麼?那你就把這些記錄下來。」
原來,思齊媽媽平時就熱愛寫作,也是一位文字工作者,在一家企業負責宣傳工作,多年的工作經歷讓她對寫作頗有心得,而這無疑也成了孩子身旁最直接最貼心的「小助手」。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複製品,你瞧,孩子從來就不是一個單獨的存在,背後總是能夠看到整個家庭的特點。好的家庭會努力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父母和孩子互相依存、互相影響,並彼此成就。
讀萬卷書,感受豐富情感
思齊很愛媽媽,也很喜歡和媽媽交流想法,在寫作方面,她特別願意聽聽媽媽的建議。「媽媽會教我積累好的句子,這些句子都可以運用到平時的作文中。媽媽還會跟我一起朗誦,因為朗誦能讓我們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李思齊說起媽媽的幫助來頭頭是道。「她喜歡朗誦,我也很喜歡,經常陪她一起朗誦。我覺得朗誦對學習語文是很有幫助的,有感情的朗誦是對文章的二次創作,可以重新理解和演繹文章的精髓,對孩子理解文章和寫文章都很有幫助。」思齊媽媽解釋道。
每逢周末空餘時間,媽媽都會和她一起去家附近的書店逛逛。「上學期課外班排得少,我們一早就會等著書店開門,在書店的閱覽區泡上大半天。她喜歡書店的氛圍,喜歡那種安靜的看書環境,有時候還會把作業帶過去寫。」思齊媽媽補充道。
喜歡朗誦文學名著的李思齊最近喜歡讀的是《唐·吉訶德》,她還為此寫了讀後感。「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這個人很愚蠢,但是繼續讀下去,就覺得他是一個為夢想堅持不懈的人,我也希望自己是這樣的人。」
李思齊主持學校升旗儀式。
爸爸媽媽帶李思齊去「看世界」。
行萬裡路,培養堅韌品格
在體驗中學習,在行走中成長。思齊媽媽堅持帶孩子「走出去」,看不同的風景,體會不一樣的生活,期間也發生了很多關於成長的小故事。「還記得上次去青海參加十公裡騎行嗎?」思齊媽媽問女兒。「當時我還不太會騎自行車,結果摔得很慘,撞到了柱子上。」「在湖邊坐了1公裡保障車,她看見其他隊員還在堅持,就倔強地要繼續參加騎行,跌倒了繼續爬起來,反反覆覆,竟然就在這十公裡的騎行中,成功學會了騎自行車。我們就是希望孩子能夠學會堅持。」思齊媽媽說。
「上一次我們一起去長白山看天池,當時是陰雨天,看到天池的機率不高,很多返回的人都勸我們不要去了,我也想放棄,可是女兒就一直鼓勵我,堅持往上爬,最後真的看到了天池。孩子在歡呼中親身感受到不放棄就能看到美好風景的體驗。」
參加青海湖騎行。
獨自參加泰國遊學,感受叢林飛躍。
參與上海機場職業體驗。
用故事代替訓導,傳遞父母人生感悟
除了鼓勵孩子把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思齊媽媽不喜歡一味地說教,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開始把自己的感悟變成了一個一個小故事講給女兒聽。「有時去公園的路上,十幾分鐘的時間,我會給她講哲學小故事,跟她一起聊聊生與死、幸福與痛苦、公平與不公平等話題。這個過程,我會把家人以及她熟悉的人身上發生的事情編進去。她覺得很有趣,就會問我們,哎,那個時候你們是怎麼考慮的,遇到問題是怎麼處理的?孩子很有興趣知道爸爸媽媽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情,而我也借著故事把自己的經驗告訴了孩子,讓她懂得了更多的人生道理。」
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鼓勵孩子記錄所見所聞、重視和孩子交流想法和感悟,這大概就是李思齊小朋友所說的,在寫作上,媽媽幫助我的一點小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