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幼兒在快樂體驗中幸福成長

2020-12-17 湖北教育新聞網

  

  蔡甸區永安中心幼兒園坐落在國家4A級景區、美麗的九真山國家森林公園腳下,2013年9月1日開園。作為一所農村的年輕園所,全體永幼人把「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為自己的承諾,團結奮進,開拓創新,追求卓越。近年來,先後獲得武漢市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園、市區兩級巾幗文明崗、放心食堂和職工書屋,被區教育局授予「民辦幼兒園教師培訓基地」等稱號。

  優化環境 助力幼兒成長

  永安中心幼兒園是在國家學前教育第一個三年行動計劃中政府投資新建的園所,近三年,在蔡甸區教育局、永安街工委和教育總支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新建了中庭,新刷了真石漆外牆,新修了接送等待棚,新鋪了路面、軟膠走廊,新置了多功能室,新添了室內外電子彩屏,新裝了多間專用活動室,新改了室內實木牆群,新換了實木門,新種了多棵樹木……如今可謂園雅怡人。

  幼兒園設施齊全,安全防護有保障,基本用房充分,輔助用房充足,戶外活動場地寬敞,為每一個幼兒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園所重視主題創設與保教相適應的教育環境。班級環境既有共性,更具個性,提倡一班一品,班班有特色;活動室環境既體現本身的功能特點,又服務室內園級區角活動的開展;走廊文化,班級均設「主題牆、作品牆、繪本牆」,園級為一樓九真長廊,二樓繪本長廊與音樂長廊,三樓民族風、科學益智長廊;梯間文化以「安全、文明禮儀、習慣養成、語言活動」為主題。環境由家園共同布置,培養孩子參與意識與動手操作能力,增進親子感情和家園溝通,在環境創設中孩子、家長、教師都體會到成功與快樂。

  一日活動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建設並充分利用本園專用活動和公共區角,尊重幼兒的個性興趣,開展自主遊戲。幼兒園區域活動分班級和園級:每班不少於6個活動角,按年級每班有相同的區角,也有自己的特色區角。園級的區域活動分為三類:多功能室、綜合活動室、美工室、布藝坊等8個專用活動室;快樂書吧、九真長廊、繪本長廊、永安小鎮等7個室外區角;蹦跳區、騎滾區、體能綜合區、沙水區、種植區、快樂塗鴉區等14個戶外區角。同時提供可操作、可變化的開放性材料,給孩子提供積極探索的空間和欲望,體驗活動的快樂。園所堅持每天戶外活動不少於2小時,並充分利用設備與場地,確保幼兒在戶外活動中鍛鍊成長。

  求實創新 彰顯辦園特色

  每一個孩子對世界的認識都不一樣,要認可每一個孩子的生命體驗,並尊重他們的選擇和體驗。在保教實踐中,以「體驗教育」為課程哲學,尊重幼兒的生命體驗,鼓勵幼兒快樂地體驗真實生活的教育。

  包含「戶外體驗」與「閱讀體驗」兩方面,努力實施將「行萬裡路」與「讀萬卷書」巧妙融合的教育。努力開發並充分利用家鄉九真山這一自然資源,帶領幼兒積極參與戶外體驗,在親近自然中釋放天性、強健體魄、提高探索能力,親身體驗閱讀「大自然」這本內涵豐富、鮮活生動的「無字書」。同時,在園內創造條件,打造處處可讀書的書香環境,引領幼兒體驗閱讀的快樂,通過閱讀豐富知識,陶冶精神,啟迪智慧。倡導「行走閱讀」與「書本閱讀」,在行與知的閱讀中,實現知情意行的全面和諧發展。不斷總結提煉並堅持以「快樂體驗,行知合一」為辦園理念,立足農村,不斷積澱,努力打造「永伴童心,安享閱讀」的園所特色和書香文化。

  在組織活動過程中,教師注重觀察幼兒,採取有效的教育方法,更多地通過啟發性語言、環境的設置和材料幫助幼兒,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幼兒園與其他學段不同,沒有統一的教材,一日活動皆課程,生活即教育。園所將「日常活動+課程建設+特色發展」整合成一個較為科學完備的教育體系,樹立「快樂體驗」課程哲學觀,建設「小腳丫課程」,著力園本課程的探索與實踐。園本課程依託園本資源,幼兒園、家庭、社會是園本課程建設的三根支柱。生活在九真山腳下,九真主題探究課程成為園本課程之一;3-6歲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繪本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讀物,繪本主題課程成為園本課程之二。家、園、社「三位一體」的教育為課程引入活源。

  多元評價 提高辦園效益

  家長是孩子成長的最好陪伴者,社區是幼兒園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為了提高家園共育的實效,園所踐行開放辦園,主動邀請家長參加幼兒園各類教育活動,參與幼兒園管理。開展親子表演、親子閱讀、親子遊戲、親子燈謎會、親子種植、親子運動會等系列活動;成立三級家長委員會,徵集家長意見;活動中有家長志願者,比賽聘請家長評委,舉行家長開放日活動等,讓家長和孩子共同感受教育成長的快樂和幼兒園創新發展的幸福。同時,積極開展0-3歲親子活動,與永安街辦事處一起組織全街各村婦女主任來園共同研討幼兒早期教育問題。

  永安中心幼兒園作為區民辦園教師培訓基地,不僅對街內民辦園交流與指導,還對區民辦園園長、教師開展培訓活動,並注重與其他中心幼兒園的互動交流。近幾年,承辦了三次由市教科院組織的送教和現場研討活動,為全區公、民辦園提供交流學習平臺;每季度對街學前共同體開放,每學期對區中西部民辦園開放,並送教到民辦園;牽頭由區教育局組織成立的「希之翼」共同體,專家請進來、家長開放日、園本教研、親子活動等分別對民辦園、姊妹園開放,力爭把所學所知和辦園過程中的點滴積累與大家分享,實現公、民辦園共贏,姊妹園共進。

  此外,園長劉俊華作為市學科帶頭人、區名師、區年度教師,定期給全區公、民辦園教師做專題培訓;在名師網上錄製15節微課,並獲一等獎;2018年被區人民政府督導室聘為蔡甸區幼兒園學前教育責任督學;2020年11月被區教育局聘為第四屆名師工作室主持人。

  作為一所農村幼兒園,只有內練真功,才能外樹形象。書記彭玉梅力抓幹部隊伍和師德師風建設,園所紮實開展各項崗位技能比武,以賽促學,以評促改,以交流促互學。隨著幼兒園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特色逐漸彰顯,成果逐漸豐碩:市、區學科帶頭人、優秀青年教師6人,區優秀班主任5人,5人次獲市級研究活動獎,20餘人在市、區玩教具比賽中均獲一、二等獎,多人次獲得市、區賽課、論文、案例、徵文一、二等獎……

相關焦點

  • 讓每一名幼兒快樂成長
    活動豐富 寓教於樂幼兒教育就是快樂教育。園長賀筱東深諳其中的道理,在工作中他一直堅持這種教育理念,讓孩子們在快樂中成長,擁有快樂的童年時光。在市幼兒園處處體現著快樂的色彩,「童話王國」展區,小班孩子塗滿了美好的憧憬;「自然生態」展區,中班孩子放飛綠色的夢想;「生活暢享」展區,大班孩子規劃多彩的人生。在六一兒童節——孩子們的節日裡,幼兒園每每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
  • 杜絕「小學化」 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成長
    長沙開福區幼兒園遊戲觀摩活動幼兒在室內區域建構幼兒在戶外區域活動幼兒在室內生活區域遊戲紅網時刻11月28日訊(記者 胡曉春)杜絕幼兒教育「小學化」,讓孩子在遊戲中健康快樂的成長。11月28日,長沙市開福區幼兒園遊戲觀摩活動在開心果新世界幼兒園舉行,老師們通過觀察幼兒遊戲活動,展開教研。遊戲活動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幼兒生活不可缺少的活動,如何設計豐富多彩且優質高效的遊戲讓孩子玩有所獲?開福區幼兒教師們以開心果新世界幼兒園為案例,從學校辦園理念、管理模式、課程安排、活動設計等多方面,展開觀察和思考。
  • 讓城鄉幼兒快樂成長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讓城鄉孩子同步起跑,讓祖國的花朵在幼兒園裡幸福綻放……近年來,隨著公辦幼兒園、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數量增加,城鄉孩子在家門口上幼兒園越來越方便、越來越放心,學前教育發展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與日俱增。
  • 開發區銀川路幼兒園:品味金秋收穫,體驗成長快樂
    為了讓幼兒感知秋天,體驗勞動的成果和收穫的快樂,近日,開發區銀川路幼兒園組織「品味金秋收穫,體驗成長快樂」系列活動。孩子們走進大自然,在尋找、探索、記錄過程中,賞秋色,品秋味,分享收穫,感受成長的快樂。
  • 在「蘇格拉底式對話」中體驗成長的快樂
    把我從高大上的心理學概念拉回到接地氣的諮詢個案,實現自我價值的滿足感,那是在接受白老師督導案例成功後的真實感受。記得第一次個案,是在白老師的鼓勵和「逼迫」下,硬著頭皮倉促上陣,心理沒有充分的準備,沒有諮詢師的感覺,顯然,它並不成功。很快,白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案例督導課,既有指出共性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又有個性化的分析和點評,還有白老師文字案例成功經驗的分享。
  • ​「幼兒發展」關注健康體檢 助力快樂成長
    為了解幼兒的生長發育狀況,為幼兒的健康成長、疾病預防提供有效依據,9月8日下午膏城花園幼兒園中二班的全體幼兒進行了體檢。幼兒身高體重測查是幼兒園的常規工作,關注孩子的成長是關注孩子成長中的每一件事、每一個細節,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此次體檢主要包括身高、體重,生長發育評估。在檢查過程中,教師仔細檢查,並做了詳細的記錄。
  • 玩轉幼兒足球,讓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濰坊市坊子區實驗幼兒園坐落於濰坊市坊子區美麗的白沙河畔,是全國數位化幼兒園研究園、山東省示範幼兒園、山東省遊戲實驗園,2019年成功申報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依託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系統平臺豐富多彩的足球遊戲課程,不僅使教師的遊戲創新能力得到了發展,也為幼兒快樂遊戲、健康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走進漳平市桂林中心幼兒園:在快樂中勞作,在勞作中成長 圖說幼教
    我園從建立常規、注重安全著手,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分階段、分層次、多樣性地提供木工材料。幼兒在與材料充分接觸的過程中,獲取了豐富的造型經驗。木工區活動的開展不但有助於幼兒熬煉身板,健旺體魄,協調眼、腦、手的配合,而且可培養幼兒的合作、想像、創造能力,讓幼兒從中獲得多方面的發展。
  • 三山中心幼兒園:構建特色園本課程 讓幼兒快樂成長
    近年來,丹徒區三山中心幼兒園遵循「捍衛本真童年,享受幸福幼學」的辦學理念,以鎮江市十三五規劃課題《幼兒園「三新」地方課程文化建設與發展的實踐研究》為載體,與當地農耕文化相結合,豐富園本課程,讓幼兒快樂成長。
  • 快樂又有趣!家長入園體驗幼兒的每日精彩課堂
    2020年9月26日上午,鄭州市教工幼兒園嚴格按照新冠疫情常態化要求,分年齡段召開了中大班體驗式家長會,使家長更全面、客觀地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理念,了解班級教育,理解並主動配合班級工作,營造寬鬆、和諧的教育溝通氛圍,促進幼兒陽光、健康成長。
  • 開發區幼兒園:寓教於樂促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11月25日至26日,開發區蓮花幼兒園開展了「音樂浸潤童心,健康伴我成長」中大班幼兒體操活動和小班幼兒音樂活動。在熱情洋溢的音樂中,中班的運動健兒們,雄赳赳氣昂昂地入場了。瞧!他們個個精神抖擻,活力四射,整齊的步伐,響亮的口號,無不體現蓮幼兒童的活潑、自信。「世界真美好」的體操音樂響起,幼兒快樂地舞動身體,時而裝作勇敢的海鷗,時而扮作講衛生的小花貓,時而又成了互幫互助的企鵝。
  • 史瑩:讓孩子和老師體驗成長的快樂
    來源:玉溪網史瑩帶領學生做遊戲,用真知真愛讓孩子們快樂成長。□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郭帆 文/圖2020年是史瑩在幼教崗位上工作的第28個年頭。28年來,她默默耕耘,用心經營幼教事業,用專業履行責任,用真知、真愛讓每一個孩子和老師體驗成長的快樂。潛心研究,推動課程改革2015年8月,當史瑩再次回到紅塔區第二幼兒園,擔任園長一職,也迎來「新的一課」——紅塔區二幼被省教育廳指定為雲南省首批課程遊戲化試點幼兒園。
  • 「空中課堂」讓幼兒快樂成長
    特殊時期裡各中小學的課堂從教室搬到了家中師生通過電視手機等方式隔空進行教學互動溝通對於暫無學業壓力的幼兒來說他們又該如何豐富這段「延長」的假期記者從市人民幼兒園獲悉,疫情發生以來,該園通過「空中課堂」的方式促進家園共育,助力孩子快樂成長
  • 讓幼兒在「快樂DIY」中發展自主性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讓幼兒在「快樂DIY」中發展自主性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指導幼兒自主選擇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
  • 架起家園共育橋梁 共促幼兒快樂成長
    在教育工作中,筆者積極探索家園共育之路,把家長當作教師的合作夥伴和知心朋友,為幼兒的健康快樂成長保駕護航。做好家園溝通,達成教育共識家長是幼兒教育工作的支持者,也是幼兒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常年組織「圖書漂流活動」,每周五下午以「圖書漂流」的形式讓幼兒把繪本圖書帶回家,並倡導家長與孩子共同閱讀,做到資源共享。定期開展「親子共讀21天計劃及成果展評」「親子創意手工展評」「創意水果拼盤大賽」等活動。在活動中,教師與家長互幫互助、切磋技能,共商教育大計。
  • 快樂和藹,幸福成長——華南、東山第一幼兒園別樣的開學季
    每一次開學都是嶄新的開始每一次開學都意味著心的相遇每一次開學都是久別重逢的喜悅每一次開學都見證著成長的歡樂鄧園長給孩子們帶來了熱情洋溢的開學致辭,歡迎寶貝們回到幼兒園大家庭,鼓勵所有寶貝們做「知禮懂孝、愛學習、愛運動」的好孩子。人偶娃娃也來給我們派發祝福啦!
  • 與愛同行 幸福成長——鄭州市鄭東新區實驗幼兒園「521」幸福課程...
    遵循「與愛同行 幸福成長」的辦園宗旨,為實現「培養健康身心、豐盈精神、舒展個性、開闊視野的幸福兒童」的總目標,鄭東新區實驗幼兒園從幼兒實際出發,在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了「521」幸福課程體系,其中「5」代表五維課程結構,「2」代表教師和幼兒二元課程主體,「1」代表「幼兒園+家庭+社區」的一體化課程資源庫。
  • 做喚醒生命的幼兒課程 鄭東新區實驗幼兒園創設「521」幸福課程體系
    馬靈君說,以「『521』幸福」命名建構課程,是想要通過課程的多維實施滿足幼兒不斷發展的需要,同時期望在課程建構和實施的過程中,鄭東實幼的每一個成員,包括孩子、老師、家長,都能夠感受到滿足—快樂—投入—意義,最終獲得生命的持續良好發展。
  • 在陽光戶外遊戲中快樂成長——市實驗幼兒園開展幼兒戶外遊戲活動
    小小建築師搭建的快樂城堡小小紙箱變小鼓  遊戲是孩子們獨特的學習方式,遊戲中的孩子們是快樂的、自由的,鄭州市實驗幼兒園大但嘗試將室內遊戲戶外化,給孩子提供更開闊的場地,更自由的空間,使每個幼兒能夠自主、自願的參加戶外遊戲。
  • 珍視體驗 感受成長
    原標題:珍視體驗 感受成長  ■李路菲   孩子們需要快樂成長的環境,家長期待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將來能適應並融入社會;而我們的責任便是「尊重規律、創新方法、實現高效」,促進兒童的社會化,讓在交往中學會交往,在適應中學會適應。   社會領域教育作為五大領域之一,有著自身的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