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甸區永安中心幼兒園坐落在國家4A級景區、美麗的九真山國家森林公園腳下,2013年9月1日開園。作為一所農村的年輕園所,全體永幼人把「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作為自己的承諾,團結奮進,開拓創新,追求卓越。近年來,先後獲得武漢市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園、市區兩級巾幗文明崗、放心食堂和職工書屋,被區教育局授予「民辦幼兒園教師培訓基地」等稱號。
優化環境 助力幼兒成長
永安中心幼兒園是在國家學前教育第一個三年行動計劃中政府投資新建的園所,近三年,在蔡甸區教育局、永安街工委和教育總支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新建了中庭,新刷了真石漆外牆,新修了接送等待棚,新鋪了路面、軟膠走廊,新置了多功能室,新添了室內外電子彩屏,新裝了多間專用活動室,新改了室內實木牆群,新換了實木門,新種了多棵樹木……如今可謂園雅怡人。
幼兒園設施齊全,安全防護有保障,基本用房充分,輔助用房充足,戶外活動場地寬敞,為每一個幼兒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園所重視主題創設與保教相適應的教育環境。班級環境既有共性,更具個性,提倡一班一品,班班有特色;活動室環境既體現本身的功能特點,又服務室內園級區角活動的開展;走廊文化,班級均設「主題牆、作品牆、繪本牆」,園級為一樓九真長廊,二樓繪本長廊與音樂長廊,三樓民族風、科學益智長廊;梯間文化以「安全、文明禮儀、習慣養成、語言活動」為主題。環境由家園共同布置,培養孩子參與意識與動手操作能力,增進親子感情和家園溝通,在環境創設中孩子、家長、教師都體會到成功與快樂。
一日活動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建設並充分利用本園專用活動和公共區角,尊重幼兒的個性興趣,開展自主遊戲。幼兒園區域活動分班級和園級:每班不少於6個活動角,按年級每班有相同的區角,也有自己的特色區角。園級的區域活動分為三類:多功能室、綜合活動室、美工室、布藝坊等8個專用活動室;快樂書吧、九真長廊、繪本長廊、永安小鎮等7個室外區角;蹦跳區、騎滾區、體能綜合區、沙水區、種植區、快樂塗鴉區等14個戶外區角。同時提供可操作、可變化的開放性材料,給孩子提供積極探索的空間和欲望,體驗活動的快樂。園所堅持每天戶外活動不少於2小時,並充分利用設備與場地,確保幼兒在戶外活動中鍛鍊成長。
求實創新 彰顯辦園特色
每一個孩子對世界的認識都不一樣,要認可每一個孩子的生命體驗,並尊重他們的選擇和體驗。在保教實踐中,以「體驗教育」為課程哲學,尊重幼兒的生命體驗,鼓勵幼兒快樂地體驗真實生活的教育。
包含「戶外體驗」與「閱讀體驗」兩方面,努力實施將「行萬裡路」與「讀萬卷書」巧妙融合的教育。努力開發並充分利用家鄉九真山這一自然資源,帶領幼兒積極參與戶外體驗,在親近自然中釋放天性、強健體魄、提高探索能力,親身體驗閱讀「大自然」這本內涵豐富、鮮活生動的「無字書」。同時,在園內創造條件,打造處處可讀書的書香環境,引領幼兒體驗閱讀的快樂,通過閱讀豐富知識,陶冶精神,啟迪智慧。倡導「行走閱讀」與「書本閱讀」,在行與知的閱讀中,實現知情意行的全面和諧發展。不斷總結提煉並堅持以「快樂體驗,行知合一」為辦園理念,立足農村,不斷積澱,努力打造「永伴童心,安享閱讀」的園所特色和書香文化。
在組織活動過程中,教師注重觀察幼兒,採取有效的教育方法,更多地通過啟發性語言、環境的設置和材料幫助幼兒,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幼兒園與其他學段不同,沒有統一的教材,一日活動皆課程,生活即教育。園所將「日常活動+課程建設+特色發展」整合成一個較為科學完備的教育體系,樹立「快樂體驗」課程哲學觀,建設「小腳丫課程」,著力園本課程的探索與實踐。園本課程依託園本資源,幼兒園、家庭、社會是園本課程建設的三根支柱。生活在九真山腳下,九真主題探究課程成為園本課程之一;3-6歲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期,繪本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讀物,繪本主題課程成為園本課程之二。家、園、社「三位一體」的教育為課程引入活源。
多元評價 提高辦園效益
家長是孩子成長的最好陪伴者,社區是幼兒園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為了提高家園共育的實效,園所踐行開放辦園,主動邀請家長參加幼兒園各類教育活動,參與幼兒園管理。開展親子表演、親子閱讀、親子遊戲、親子燈謎會、親子種植、親子運動會等系列活動;成立三級家長委員會,徵集家長意見;活動中有家長志願者,比賽聘請家長評委,舉行家長開放日活動等,讓家長和孩子共同感受教育成長的快樂和幼兒園創新發展的幸福。同時,積極開展0-3歲親子活動,與永安街辦事處一起組織全街各村婦女主任來園共同研討幼兒早期教育問題。
永安中心幼兒園作為區民辦園教師培訓基地,不僅對街內民辦園交流與指導,還對區民辦園園長、教師開展培訓活動,並注重與其他中心幼兒園的互動交流。近幾年,承辦了三次由市教科院組織的送教和現場研討活動,為全區公、民辦園提供交流學習平臺;每季度對街學前共同體開放,每學期對區中西部民辦園開放,並送教到民辦園;牽頭由區教育局組織成立的「希之翼」共同體,專家請進來、家長開放日、園本教研、親子活動等分別對民辦園、姊妹園開放,力爭把所學所知和辦園過程中的點滴積累與大家分享,實現公、民辦園共贏,姊妹園共進。
此外,園長劉俊華作為市學科帶頭人、區名師、區年度教師,定期給全區公、民辦園教師做專題培訓;在名師網上錄製15節微課,並獲一等獎;2018年被區人民政府督導室聘為蔡甸區幼兒園學前教育責任督學;2020年11月被區教育局聘為第四屆名師工作室主持人。
作為一所農村幼兒園,只有內練真功,才能外樹形象。書記彭玉梅力抓幹部隊伍和師德師風建設,園所紮實開展各項崗位技能比武,以賽促學,以評促改,以交流促互學。隨著幼兒園工作規範化、制度化,特色逐漸彰顯,成果逐漸豐碩:市、區學科帶頭人、優秀青年教師6人,區優秀班主任5人,5人次獲市級研究活動獎,20餘人在市、區玩教具比賽中均獲一、二等獎,多人次獲得市、區賽課、論文、案例、徵文一、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