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管住幼兒園,刺激學前班?幼小銜接班價格普漲
本周起至4月中旬,北京市教委將深入全市幼兒園檢查日常教學中是否存在小學化傾向,一旦發現「搶跑」,將對園長進行嚴肅問責,存在問題的幼兒園還將面臨降級降類風險。
在肯定這一理念的同時,許多家長不禁擔憂,管住幼兒園,是否反倒刺激了學前班?小學進度快,不提前學點能跟得上嗎?
【現狀】
「春季學前班最後兩名額搶報中」
嚴查幼兒園小學化的消息迅速傳開,五花八門的學前班、幼小銜接班似乎並未受到影響,甚至嗅到了更大的商機。
朝陽區青年路附近,多家學前教育機構零星分布在各個小區周圍。上午十點左右,記者走進一家主打「重點小學培訓班」的機構。一進門,便看到十多個孩子正從通向小區內的玻璃門往屋裡湧入,「這是戶外活動剛結束回來,」工作人員解釋說。過道牆上,張貼著各區重點小學目錄,「我們這裡數學能學到100以內加減法,拼音英語也都有,讓孩子一上小學就能有優勢。」
與這家機構相距不足50米,另一家強調「雙語」特色的幼小銜接班也在招生中,門外廣告上,「春季班最後兩名額搶報中」顯得格外醒目。工作人員指著教室裡的幾個孩子介紹說,「都是從附近幼兒園轉過來的,家長覺得在幼兒園學不到東西,怕上小學跟不上,就送到我們這裡。」
一條街之隔,另一家專做「幼小銜接」的機構也已經開始了秋季全年班的招生,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課程包括語文、數學、英語、跆拳道、圍棋、美術等14門課,每月含夥食費在內3800元,「現在報的話是這個價,過段時間有可能要漲價,別的校區都漲到4200了。」除了常規課程以外,這家機構每年還會在春季推出小學入學模擬面試。「現在雖然不搞幼升小考試,但很多小學開學後還有面試,直接關係到孩子分班。我們這裡有重點小學的退休老師,知道面試都看重什麼,可以給孩子指導。」
與這些每年數十名學前班生源的分支機構相比,位於石景山區的一家學前教育機構總部歷來招生規模龐大,「今年17個班,一個班25個人。家長來填報名表的時候,把孩子帶來,我們看一下,可以的話交錢。」據介紹,這裡除了第一次把材料費、跆拳道費和保險費共計2700元交上以外,每月分國際班2700元,圍棋班2300元和特色班2100元。
【家長】
「再難的漢字都會讓小朋友們跟著『畫』」
說起兒子貝貝上學前班的事,家住海澱區的鐘女士多少有些無奈,「孩子是10月的生日,在小區的私立幼兒園上完大班以後,不能直接上小學,多出這一年總不能在家呆著,只好送去幼兒園辦的學前班。」
鍾女士原本並不指望兒子在學前班學到多少東西,但她漸漸發現,學前班已經主動將難度係數升級,而類似的跡象其實在兩年前便已有所顯現。「幼兒園從中班就開始教小學的知識,而且不是先學拼音,等拼音會了再學漢字,他們是拼音漢字一起教。再難的漢字都會讓小朋友們跟著『畫』。剛開始,孩子連最基本的筆畫書寫方法都沒掌握,經常寫字倒插筆。」
到了學前班,原本底子就沒打牢的貝貝不得不繼續與拼音做鬥爭,「複韻母記不全,聲母韻母放在一起不會讀。寒假放假老師還留了作業,讓抄寫和默寫聲母韻母和音節。」雖說看似學了不少漢字書寫,但孩子在下筆順序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更讓鍾女士頭疼的是,進入學前班後,貝貝每天放學都有作業要寫,「有時是寫拼音加漢字,要寫小學生用的生字本整整一頁。還經常是些複雜的字,比如前幾天寫的『笠』,這種不常用的字孩子寫了也記不住。只要是寫漢字的作業,一般都要半個多小時才能完成。孩子總說不想去了,不喜歡寫作業。」
因為這件事,鍾女士特意找過老師,希望老師不要給孩子留作業,尤其是需要長時間坐在桌子前書寫的作業。「孩子在學前班坐了一天,我更希望他放學後能出去活動活動,跑一跑。老師很意外,說其他家長都希望給留作業。」最終,老師還是尊重了鍾女士的意見,給貝貝開了綠燈,但鍾女士又擔心,「萬一孩子將來上學後總想著享受特殊待遇,對他的成長也不好。」
面對學前班裡的種種不如意,鍾女士也曾糾結到底要不要讓孩子繼續去上,「後來聽單位其他上小學的學生家長說,有的小學一年級學拼音只用兩個月的時間,學不會就讓家長教或去外面報班。我們都希望孩子的童年是快樂的,不是每天坐在課桌前度過的,可是,如果真是那樣,就算現在不學,等上了小學還不是得學?」
「上過學前班的孩子能給老師很好的第一印象」?
在學前班的問題上,蘇女士是「過來人」。「兒子上的一級一類示範園,可到了大班還是走了一半,都去上學前班了。」蘇女士堅持讓兒子上完了大班,但終究還是心裡沒底,給兒子報了個幼小銜接暑假班。
開學後,蘇女士發現,臨陣突擊的效果並不明顯,跟那些扎紮實實學了一年的孩子比起來,兒子只能算零基礎,「緊趕慢趕也只是跟上進度,很難表現得特別突出。」蘇女士有些後悔。好在兒子上了二年級以後,慢慢追了上來,蘇女士心裡覺得安慰許多。
不過,當表妹為孩子上學前班的事向她取經時,她還是毫不猶豫地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上過一年學前班的孩子一開始就比較懂規矩,成績又好,能給老師一個很好的第一印象,這種印象很可能會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