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點解讀!電子數據取證在市場監管執法辦案中的運用
電子數據是《行政訴訟法》法定的一種證據類型。原工商總局於2011年專門下發了《關於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電子數據證據取證工作的指導意見》,對電子證據的定義、取證原則、取證方式、取證程序,以及詢問筆錄和檢查封存的要求作了框架性規定,但目前仍未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電子數據取證細則規範,加上基層缺乏專業人員、缺少專業設備和鑑證輔助,嚴重影響了涉及電子數據取證案件的查辦。
-
河圖創意 | 走法律途徑維權需要準備什麼材料?
河圖創意在和很多攝影師的交流中發現,多數人在遇到侵權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聯繫對方協商刪除,並主張賠償,倘若對方執意不陪,也就算了,只要刪除侵權內容便做罷。這個其實不是一個很好的維權方式,河圖創意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走法律途徑維權,需要有哪些準備。
-
當事人如何有效自行收集電子數據證據
諸君知道,在網絡詐騙、網絡犯罪、網絡侵權和經濟糾紛頻發的今天,網際網路電子證據的有效收集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取證關鍵環節。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對於網際網路電子證據究竟如何進行有效的收集?現有的收集方式是否存在問題?由於網際網路的特殊性,是否有必要對網際網路電子證據收集權的邊界進行重新審視?上述問題,既需要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也需要實踐的積極探究。電子證據的全稱應為「電子數據證據」。
-
河圖創意 | 籤約圖片庫,維權不再入不敷出
由實踐中侵犯攝影作品著作權的著作權糾紛案例可以看出,著作權人在搜集被侵權的作品的侵權證據難度相當大一般情況下,普通的著作權人利用訴訟的方式維護著作權會產生必要開支,也稱合理開支,主要包括取證費用、訴訟費用和律師費用等。公證費用、購買侵權證據的費用等,屬於取證費用。其中,一份公證書的費用約1000元,公證內容多的情況費用也更高。
-
河圖創意 | 被侵權後維權的正確途徑
當你得知或發現被侵權後,可先對侵權進行取證,保留證據。然後自行與侵權方取得聯繫,並向對方表達以下內容:涉嫌侵權的作品(圖片),你享有該作品著作權的證明(著作權登記證書或者其他證明),對方如何侵權的證據(公證書或侵權截圖)以及你的訴求。除了自己出面,還有另一種方式是委託他人(律師、負責維權的機構)向侵權方進行溝通解決。後者需要籤署一個授權書,才可全權委託他人辦理。
-
視聽資料、電子數據質證要點
電子數據具有易被篡改且不易發現已被篡改的特點,偵查人員在取證過程中,如果不嚴格按照法律規定收集、提取、固定的,就會出現電子數據和事實不符不真實的問題。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容易被刪減、修改、損壞、覆蓋甚至偽造,並且通過外觀很難發現,需要通過專門的技術化手段來鑑別。司法實踐中,對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的收集,和其他證據的收集相比,稍顯混亂。
-
電子數據取證大比武賽後,看看他們怎麼想!
在這次大比武活動中,我有幸能夠與全國各地的取證執法高手同臺競技,了解到兄弟省份已經依靠採集固定的電子數據證據屢破大案,看到了我們與兄弟省份之間的巨大差距,深刻認識到電子數據取證在查處違法行為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漸凸顯。
-
電子數據取證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從辦案實踐來看,職務犯罪一般具有犯罪行為隱蔽、言詞證據穩定性差、可供調查的犯罪現場少等特點,這也決定了通過電子數據來取得案件突破、固定犯罪證據的必要性。電子數據雖然在職務犯罪案件的調查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該類證據在物質形態、存在方式及外在特徵等方面均有別於傳統證據類型,因此,在獲取電子數據作為證據使用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一、注意電子數據收集的真實性。
-
電子數據現場取證小課堂丨 辦案取證中,如何破解涉案密碼?
,越來越多的行政案件需要在案發現場對電子數據進行取證。2019年4月1日施行的《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暫行規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號)第二十三條明晰了行政處罰一般程序中的電子數據證據規則。掌握正確的電子取證技巧、科學運用電子證據已成為執法辦案重要和關鍵的一環。
-
電子數據取證應注意這幾個問題
與物證、書證、證人證言等傳統的證據形式相比,電子數據能夠比較客觀、形象地反映案件事實,因而在監察調查工作,尤其是在職務犯罪案件的調查工作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從辦案實踐來看,職務犯罪一般具有犯罪行為隱蔽、言詞證據穩定性差、可供調查的犯罪現場少等特點,這也決定了通過電子數據來取得案件突破、固定犯罪證據的必要性。
-
林子英:論第三方電子數據平臺所存儲數據的證據效力|法官說
一、第三方電子數據取證、存證的由來與現狀(一)電子證據的定義進入司法程序的電子數據通常被稱作電子證據。第三方電子數據取證、存證平臺的出現為當事人提供了一種收集固定電子證據的新途徑和新方法,依靠第三方可靠的技術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防止電子證據的損毀、被篡改,避免當事人自行採集電子證據隨意性強、可信度低等問題的出現。與傳統公證方式相比,這種方法效率高、費用低,符合電子證據取證對時效性的要求,同時能夠有效降低當事人的取證成本。
-
【319期-1】美國的電子數據取證標準
,取證人員就會遵照取證的原則和步驟對現場的電子證據進行取證,帶回實驗室進行分析,從而重構計算機犯罪行為。因此,美國在電子數據取證方面的研究遠超於其他國家,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美國司法部、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數字取證科學組」和「圖像技術科學組、美國試驗與材料學會國際組織等機構制定了一系列電子數據取證相關的標準和規範。
-
第二屆全國電子數據取證大賽章程及案例背景
一、大賽介紹為進一步推進電子數據取證技術的國際經驗交流,提高電子數據取證能力水平,促進我國電子數據調查取證技術發展
-
電子數據執法取證5問5答
如何及時、有效、合法地取得電子數據方面的證據,已成為一線執法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什麼是電子數據?電子數據怎麼固定?電子數據適用的案件類型有哪些?固定後的電子數據怎麼用?固定後的電子數據怎麼樣才有效力?
-
【電子數據證據評價問題研究】
類似的檢驗結論在當前的電子數據取證實踐中大量存在,那麼此類檢驗結論的可信度有多大,「未發現」是否就一定意味著不存在,審判機關在定罪量刑時應該如何評價檢驗結論,進而決定是否採信呢?一、電子數據證據評價的疑難近年來,高發的電信詐騙、網絡賭博、網絡傳銷等案件已經成為威脅網絡空間安全的一顆毒瘤,使公民的財產蒙受巨大損失,社會影響極其惡劣。
-
司法前沿 | 電子數據證據的證據能力及證明力研究
當失去信息載體時,電子數據證據就只是一系列沒有內涵的代碼或字符串。此外,電子數據證據自身容易被偽造和篡改的特性是其作為證據最容易被質疑的關鍵點。因此,在採用電子數據作為證據時,必須要求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對該證據進行鑑定,以此來辨別電子數據證據的真假。根據電子系統開放程度的不同,可以將電子數據證據分為開放系統證據和封閉系統證據兩種類型。
-
電子數據現場取證小課堂丨如何恢復涉案電腦中被刪除的文件?
電子數據是一種新型證據類型,越來越多的行政案件需要在案發現場對電子數據進行取證。2019年4月1日施行的《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程序暫行規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號)第二十三條明晰了行政處罰一般程序中的電子數據證據規則。掌握正確的電子取證技巧、科學運用電子證據已成為執法辦案重要和關鍵的一環。
-
法治課 | 簡訊、支付寶、微信等電子證據如何取證、舉證?
本文原標題:《最詳指引:簡訊、支付寶、微信等9大電子證據如何取證、存證、舉證?》電子化的時代充分展現了電子科技進步帶來的好處,不僅方便人們進行信息檢索和交流,還大大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但同時,也引發越來越多的新形式糾紛、違法行為甚至是犯罪活動。
-
【用戶痕跡在電子數據取證實戰中的應用】
筆者於2015年末為《信息犯罪與計算機取證》一書編寫過相關章節內容,本文將基於該原稿並結合近幾年參與過的真實案件來談談用戶痕跡在電子數據取證實戰中的應用。提到痕跡,首先想到的是實際的事物經過後,可覺察的形影或印跡。其實電子數據也是一樣,用戶通過日常使用計算機、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進行新建、修改、訪問、傳輸等操作產生的電子數據記錄也就是用戶留下的痕跡,即用戶痕跡。
-
大咖雲集解密大數據時代電子取證難題如何破?
電子數據看不到、摸不著、易修改、易破壞,導致電子數據發現難、固定難、取證難,給行政執法取證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困難。針對電子數據的特性,本次電子數據取證大比武團體賽一等獎浙江省市場監管局代表隊領隊水元琦對電子取證工作提出若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