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上女神」陳靖姑:以慈濟人 以愛化人

2020-12-20 東南網

陳靖姑金身巡遊臺灣成為臺灣民間最隆重的節日,臺灣民眾在臺北市設立宏偉而隆重的行宮歡迎陳靖姑金身的到來,成為當地的一道風景線。杜新華攝

文化名片

陳靖姑被海內外譽為 「婦女兒童保護神」,與媽祖齊名,是福建兩大女神之一,臨水夫人是陳靖姑大眾化的尊稱。

全球凡有華人生活的地方都有臨水夫人信仰文化的存在,世界各地的信眾有8000多萬人,遍及閩、浙、臺、港、澳等地及東南亞等海外華人社區。各地信眾通過為陳靖姑慶祝聖誕和從祖宮請香接火等儀俗,弘揚陳靖姑抑惡揚善、扶正驅邪、為民獻身的精神。

東南網3月31日報導(福建日報記者 王國萍 吳旭濤 通訊員 李國鑌 吳澗)

翠屏湖畔,千年臨水。元宵剛過,位於古田縣大橋鎮的臨水宮,香火鼎盛。來自世界各地的信眾,在陳靖姑像前跪拜、祈福。

「陸上女神」臨水夫人陳靖姑,是福建兩大女神之一。從唐至今,歷經千年,她從人走向神,又從地方小神成為列入國家祀典的女神。在當下,她還以獨特的文化魅力影響著世人,傳播正能量。

女傑到神的升華

陳靖姑是歷史上的一個真實人物。古田縣民俗文化專家林興華向記者展示了關於陳靖姑的諸多史料。

關於陳靖姑的身世,明代黃仲昭所纂《八閩通志》記載:陳靖姑「父名昌,母葛氏,生於唐大曆二年。嫁劉杞,年二十四而卒」。1997年版的《古田縣誌》中也有記錄:「靖姑17歲時曾上閭山學道術,18歲時嫁給古田人劉杞。先後在閩江流域及閩北諸地施醫救產,除惡安良。」

陳靖姑生前是一位心懷憐憫的女傑。清代吳任臣《十國春秋》中有「遇餒嫗,發簞飯飯之」之語,說的是靖姑看到飢餓的老婦,就把竹筒飯給她吃。1938年版《福建通志》又有一例:「靖姑嘗過荒冢,得遺骸,卷以簀而禁之。」說的是陳靖姑在路過亂墳時,見到暴露的骸骨,就用竹蓆將其包裹。

據明萬曆何喬遠《閩書》記載,陳靖姑嫁給劉杞後,懷孕數月碰上大旱,她便前往祈雨,卻因此死於難產。臨終前她發誓曰:「吾死後,不救世人產難,不神也。」

「生命的平安、健康成長,是當時社會的最大祈求。臨終救世人產難的誓言,成為陳靖姑由人入神的轉折點。」林興華說,陳靖姑在短短24年的人生中,胸懷慈悲,舍己救難,她在生前就被奉若神明,死後即被奉為真神。

陳靖姑產終後,立即有人在臨水即今天的大橋鎮為她立廟。臨水宮建成後,陳靖姑成為精神層面的女神。

相關焦點

  • 婦女兒童保護神陳靖姑,與海上女神媽祖齊名的陸上女神平安女神
    陳靖姑,唐朝時期,福建福州人。在福建省民間老百姓稱之、奶娘、夫人奶、臨水夫人、順天聖母等。被譽為「救產、護胎、佑民」的「婦女兒童保護神」,是與海上女神媽祖齊名的陸上女神平安女神。根據《閩都別記》所訴:大唐年間,觀音菩薩為幫助泉州刺史手下的承造官造橋籌錢而與呂洞賓鬥法,遺留下了呂洞賓的白髮一絲,化成白蛇。菩薩知道這條白蛇會危害人間,便滴血向西北彈送至福州南臺下渡地方陳家,投胎為女以收服妖蛇,又令之前偶然投身菩薩的溺死鬼來世為古田劉勳之子並與菩薩滴血轉世之女結為夫婦。
  • 臨水夫人陳靖姑
    據《閩都別記》、《福州府志》等史料記,父親陳昌為朝廷戶部郎中,陳靖姑受家庭影響,十叄歲去閭山(閭山為道教秘境,相傳在福州閩江底。參見《閩都別記》)學法,十五歲學成歸來。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被譽為「救產、護胎、佑民」的「婦女兒童保護神」,是福建最有影響力的陸上女神  。2008年,陳靖姑信俗文化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陸上媽祖」廟古田臨水宮
    福建有海上女神——媽祖林默娘,也有「陸上媽祖」陳靖姑。對於陳靖姑,福州人應該都不陌生。她是福州人的好女兒,古田人的好媳婦。她生於福州下渡,其夫劉杞系古田人氏。而臨水宮正是古田人為陳靖姑而建的宮殿,是陳靖姑肉身存放的地方,是閩浙乃至臺灣、東南亞的「順天聖母」廟的總部,海內外公認的「順天聖母」陳靖姑的宮殿,但凡修建新的「順天聖母」廟都要從臨水宮請神,可見古田臨水宮的地位。如果你對順天聖母這個概念還比較陌生,那麼陳十四、娘奶、奶娘、夫人奶、臨水夫人、陳奶夫人等都是對陳靖姑的稱謂。她是漢族民間信仰之一,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闢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 《請舍人哥咒詞》中的陳靖姑信俗
    陳靖姑祈雨圖陳靖姑(公元767-791),是福建兩大女神之一。祖籍福州倉山下渡(今福州市倉山區臨江街道)。她被譽為「救產、護胎、佑民」的「婦女兒童保護神」,是福建最有影響力的陸上女神 ,與出自福建莆田的「海上女神」媽祖林默娘齊名。2008年,陳靖姑信俗文化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統計,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臨水宮分宮分廟有4000餘座,信眾已逾1.2億人。
  • 映像莆田|秀嶼陳靖姑祖廟
    陳靖姑祖廟位於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東莊鎮象山村嵩山寺。陳靖姑生於唐中和二年(882年)正月十四日,福建莆田縣醴泉裡竹林村(今秀嶼區東莊鎮象山村)人,丈夫劉杞古田縣人。陳靖姑曾向閭山許師傅學法,學成歸來途中,她一路斬妖除邪,扶危濟難,一面廣收弟子。
  • 《臨水夫人陳靖姑》電視劇將開拍
    《臨水夫人陳靖姑》電視劇將開拍   中新網寧德7月31日電 (葉茂)「《臨水夫人陳靖姑》電視劇的開拍,將進一步推動陳靖姑文化在海內外的傳播,特別是在兩岸四地、海外華人華僑信仰圈裡,為文化交流起到重要的紐帶連接作用。」
  • 閩東古田臨水宮陳靖姑金身十月巡遊臺灣
    閩東古田臨水宮陳靖姑金身十月巡遊臺灣 2009年06月06日 10:08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陳靖姑(順天聖母 臨水陳太后)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被譽為「救產、護胎、佑民」的「婦女兒童保護神」,是福建最有影響力的陸上女神[1]。2008年,陳靖姑信俗文化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統計,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臨水宮分宮分廟有4000餘座,信眾已逾[1]億人。其中,臺灣主祀陳靖姑的宮廟有500多座,配祀的宮廟3000多座,信眾1500多萬人。
  • 臺灣進香團赴莆田陳靖姑祖廟朝聖 交流信俗文化
    臺灣進香團赴莆田陳靖姑祖廟朝聖 交流信俗文化 2016年11月18日 09:38   來源:湄洲日報
  • 農曆正月十五,恭迎順天聖母臨水宮陳靖姑太后,見者有福平安吉祥
    素有「中華平安女神」、「婦幼保護神」之稱的「臨水陳太后」、「順懿夫人」,本名陳靖姑,祖籍福建莆田,出生於福州市倉山區下渡街道,為唐朝人。在各地民間,她既是貼近平民最親最近的人,又是百姓心中最為崇高神聖的神。正月十五曰是其誕辰。傳說陳靖姑是觀音菩薩點血化生。
  • 解讀詩畫鳴山與莆田陳靖姑祖祠的淵源
    太陰一宮是浙南供奉陳聖母十四娘(臨水夫人),即陳靖姑的第一大宮,傳說陳十四娘與林紗娘、李三娘義結金蘭,一起赴閭山學仙術路過鳴山,見此地風景秀麗,民風樸實,把鳴山定為第一行宮,並在這裡廣收徒弟,降妖伏魔,救危濟難,凡禱雨暘,驅疫救嗣,救助婦女兒童,無不靈應。因《福建通志》所載,「陳靖姑,臨水夫人,古田人"。所以許多甌越信眾並不知陳十四娘與莆田之淵源。
  • 福建順天聖母陳靖姑金身巡遊駐駕臺灣
    【解說】3月1日至5日,第十二屆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臺灣場)系列活動在臺灣花蓮舉行。福建福州順天聖母陳靖姑金身起駕來臺,開展為期5天的巡遊駐駕。  2日上午,在花蓮勝安宮前廣場,兩岸眾多陳靖姑信俗宮廟代表和相關單位負責人舉行隆重的祈福祝壽大典和臺灣會場開幕儀式。
  • 福安羅江街道「福水宮」與陳靖姑的信俗文化
    三進式宮殿建築格局以鬥拱、榫卯木質結構形式正在進行大規模仿古裝修建設;宮殿內戲臺、迴廊、天井、神殿等,給人以寬敞明亮、古樸厚重,典雅大方之感。 臨水夫人又稱大奶夫人、順懿夫人、順天聖母、三山女神、慈濟夫人、通天聖母、太后元君等稱號,是中國南方最具影響力的女神之一。
  • 臨水陳靖姑,專保童男童女,催生護幼,關於她的故事值得一看
    這兄妹倆實有其人,見於清吳任臣《十國春秋》閩列傳中的《陳守元傳》,傳中也有很多。傳說成分,大致說:陳靖姑為道士陳守元之妹,曾為守元送飯於山中,途遇餓嫗,便把飯給老嫗吃了。老嫗傳靖姑以秘策符篆,可與鬼物交通,驅使五丁力士,搬答百魅。永福有[白蛇為孽,或隱跡宮禁,幻為人形。
  • 第十一屆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福州啟動
    記者劉可耕 攝   中新網福州2月9日電 (記者 劉可耕)9日,中國南方「小年」,第十一屆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節在福州倉山陳靖姑故居啟動,來自陳靖姑信俗宮廟的代表和民眾共同見證了這場文化盛事。福州陳靖姑故居前,不少書法家參與現場書寫春聯,贈與現場市民,送上節日的祝福。
  • 道教女神臨水夫人陳靖姑與羅源雲梯村
    詩歌、散文散見於報刊、網絡臨水夫人陳靖姑是聞名海內外的婦幼保護神,信俗文化起源於唐代,興盛於明清。其信仰在閩、浙、贛粵及海外廣泛流傳已1200餘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連繫閩臺人民感情的重要紐帶。千百年來,陳靖姑信俗從福建向海內外延伸,在世界各地的分靈宮廟達4000多座,信眾有8000多萬人。
  • 微電影《臨水夫人陳靖姑》在古田臨水宮祖廟殺青
    《臨水夫人陳靖姑》講述的是陳靖姑從閭山學法到為民祈雨坐化的整個過程。        古田臨水宮主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靖姑信俗代表性傳承人黃光輝道長也在劇中有本色出演。來源:福州陳靖姑文化研究會
  • 臨水夫人陳靖姑:兩岸信眾共奉的民俗信仰
    「有嬰兒啼哭的地方,就有您的身影」  採訪地點:福建福州市、福建古田縣  從一位普通女子到「救產護胎佑民」的陸上女神,臨水夫人陳靖姑信仰文化千年不衰,情牽兩岸萬千民眾——  近日,大陸首部聚焦陳靖姑文化的電影作品《臨水夫人陳靖姑》在福州開拍。
  •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祖籍廟,出生地,祖殿,祈雨大殿
    在福建大家到知道有個海上女神媽祖,但是在福建神還有一個陸地女神陳靖姑,福建省民間稱之娘奶、奶娘、夫人奶、臨水夫人、陳奶夫人、順天聖母等。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被譽為「救產、護胎、佑民」的「婦女兒童保護神」,是福建最有影響力的陸上女神 。2008年,陳靖姑信俗文化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電影《陳靖姑傳奇》大綱
    十八歲師滿,別師下山,從此她為民除害醫病、扶危解難、救產保胎、送子護嬰,護國佑民功德無量,抵禦天災,排除大難,小到家庭個體護產收驚等,她的故事在閩中世代相傳,被百姓尊為婦幼保護女神。 2008年,陳靖姑信俗文化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陳靖姑文化已成為閩都文化和海絲文化的重要內容,成為世界各地華人社區頗具影響的世界文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