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祖籍廟,出生地,祖殿,祈雨大殿

2020-12-18 樂享閩清

在福建大家到知道有個海上女神媽祖,但是在福建神還有一個陸地女神陳靖姑,福建省民間稱之娘奶、奶娘、夫人奶、臨水夫人、陳奶夫人、順天聖母等。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被譽為「救產、護胎、佑民」的「婦女兒童保護神」,是福建最有影響力的陸上女神 。2008年,陳靖姑信俗文化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統計,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臨水宮分宮分廟有4000餘座,信眾已逾億人。其中,臺灣主祀陳靖姑的宮廟有500多座,配祀的宮廟3000多座,信眾1500多萬人。歷經千年傳承,以古田臨水宮祖廟為發祥地的陳靖姑信俗文化已成為閩都文化和海絲文化的重要內容,成為世界各地華人社區頗具影響的世界文化現象。

陳靖姑十三歲就上閭山學法,拜在許真君名下。學得設礁法、驅虎斬蛇、封山破洞、斬妖捉怪、醫病卻瘟、解厄除災等奇門遁甲法術,十五歲學成歸來。在民間能降妖伏魔,扶危濟難。在二十四歲的時候,懷有身孕,還堅持祈雨,與仇妖白蛇精和長坑鬼進行鬥法,最終斬殺了妖怪,但她自己也因為祈雨時落水,寒氣侵入五臟六腑,致遭產厄,肉身坐蛇首而羽化。陳靖姑坐化之前,發誓說:「吾死之後,必救婦人產難」由于靖姑生前並未學過扶胎救產之術,坐化之後,她的英靈復到閭山再求師傅教自己學會扶胎救產。保赤佑童等諸般法術。

陳靖姑(公元767-791)正月十五出生,生於福州倉山下渡 (今福州市倉山區下渡街道),父親陳昌(今秀嶼區東莊鎮象山)為朝廷戶部郎中,18歲時嫁與古田明經貢士劉杞(或曰劉杞蓮)為妻。據史載,陳靖姑的父親陳昌是莆田醴泉半島東莊竹林村人,後到福州當官經商,與當地一退隱知府之女葛氏結婚。所以今天就和各位介紹下陳靖姑的幾大有光的廟宇。祖籍廟宇莆田的秀嶼區嵩山陳靖姑祖籍廟,福州上渡陳靖姑出生地,羽化地陳靖姑夫家寧德古田臨水大戶的臨水宮也就是陳靖姑祖殿,福州倉山龍潭角陳靖姑祈雨殿。

陳靖姑祖籍廟位於莆田市東莊鎮大象村、石前村、白山村、東沁村交界處的象山上。1986年,臺灣泰安堂信徒丁水龍先生組織人員經多方考證,至1989年,確認莆田醴泉裡(今秀嶼鎮)嵩山是陳靖姑的祖籍地。

陳靖姑神廟是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東莊鎮象山村嵩山寺內。

始建年代不詳,仿木石構建築,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抬梁式木架構,懸山頂。廟內奉祀臨水夫人陳靖姑,殿內存有銘刻有宋真宗鹹平二年(公元999年)的陳靖姑古樟木神像。現如今祖殿右前方興建了新的宮觀建築,氣勢不凡。

從山門、戲臺、前殿、主殿到後殿,秩序井然。重簷歇山頂的前殿頗有氣勢,兩對大龍柱雕刻精美,殿中開闊,僅立一醒目木製屏風,汪道涵題寫賀詞,體現出鮮明的兩岸交流、同宗同源的信仰背景。

主殿屋面三層簷,殿內石柱36根;後有父母殿,兩廂有36宮,分別以各類姿態:或抱、或攬、或牽著孩子,分兩列排開。

主殿與父母殿之間建有百花池、百花橋,主殿前有拜亭;前殿為麟兒殿,主殿前兩側有鐘鼓樓、拜亭及偏殿等建築群,全部為杉木磚瓦仿古結構。

主殿的主臺高1.56米,殿中供奉順天聖母陳靖姑坐像高4.18米。整體建築群大氣,格局疏朗,院落開闊,為沿海一帶建築精品。

順天聖母陳靖姑故居位於福州市倉山區工農路72號,系順天聖母陳靖姑的出生地。據《閩都別記》中記載「夫人臨盆時,景雲覆室,紫氣盈庭,閭裡稱其,引為吉兆」。現存故居為2004年翻修,佔地300多平方,小巧典雅,現存正殿、龍泉古井、牌坊、放生池、百花圃等建築,常年百花爭妍、綠竹長青。正殿是木構架式內供奉順天聖母、圓通自在天尊、聖父聖母、三十六婆官等諸天神聖。殿中懸掛著「順懿應天」、「崇福佑民」、「母地生靈」等牌匾。

龍泉古井為唐朝至今的古蹟,順天聖母陳靖姑自幼食用此井水成長。據說泉水清澈透涼,井中偶見江鰻、鱉、白刀等閩江流域特有的魚種,加上帶有陳靖姑文化的色彩,常有居民和遊客前來索要井水。據陳家後裔介紹,龍泉古井是自然形成的,原來一直沒有井欄,只在井口有兩條石條,如今,古井旁已用水泥砌起了半米高的井欄,上面覆以鋁合金帘子井罩。古井上方下圓,寬1.2米、長2米、深7米,一棵大樹盤根纏繞井壁。據說,以前閩江上划龍舟,古井裡可以清晰地傳來鑼鼓和人們的號子聲。

據說井內西南側有一個溶洞,從古井石碑的記載看,洞口僅能容一人匍匐前進,進入三丈深後有一個更大的石洞,寒氣逼人。前些年曾有人鑽進洞內,還見到這個能擺下五張大圓桌的「石廳」。據說從溶洞可以通到閩江的龍潭角。在解放前,藤山某粉幹店有個叫「一土」的擔水工人,不慎把舀水的水瓢掉進井裡。第二天,他的工友柯金髮擔米粉去上渡,在距龍泉井3公裡開外的龍潭角歇腳,到江邊一出水口取江水衝涼時,發現有一個水瓢在水中打轉。順手將它撈起後,他吃驚地發現這隻水瓢竟然是「一土」掉進龍泉井的那隻。從此,當地人都認為這個古井地下水道的出口就在龍潭角的閩江邊。

每年公曆3月份,故居都舉辦「臨水夫人陳靖姑民俗文化節」,發放平安餅、天下娘奶回娘家、祭祀大典、文藝表演、巡安繞境等豐富多彩的文化節活動,進一步弘揚和傳播了臨水文化,聖母洪恩。文化節期間,海峽兩岸各家宮觀代表、全球各地信眾集聚閩江之濱、南臺之島,共同紀念這位保幼護嬰的平安女神。

陳靖姑祖殿臨水宮坐落在古田大橋鎮中村,距縣城39公裡。臨水宮是一座風格別致的仿唐代宮殿建築,始建於唐貞元八年(公元792年),後經元明清歷代重修擴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分布國內外各地臨水宮的祖殿,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這裡有一石洞,叫臨水洞,相傳有白蛇盤踞其間,傷害無數生靈。陳靖姑斬白蛇後,閩王封陳靖姑為順懿夫人。並令地方官於臨水洞之上建造府第,賜官女三十六人,食古田縣三百戶,這就是臨水宮的緣起。後唐天成三年(公元928年),陳靖姑帶孕在閩江祈雨,為萬民施降而殉身,陳靖姑府第因之成了祀宮。王遣使到臨水宮致祭,賜「順懿廟」額,加封陳靖姑為「崇福昭惠臨水夫人」,臨水祖宮即始於此時。經宋、元、明、清歷代重修擴建,清光緒元年(1875年)毀於火。翌年城鄉募緣重建,歷三年而成,規模宏敞,視昔有加,留存於今。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對臺文化交流的重要項目和場所。也是閩境內最重要的道教活動場所之一。

臨水宮依山建築,紅牆綠瓦,參差錯落,氣勢恢宏;與周圍層巒疊嶂遙相映照,更加雄偉壯觀。全宮佔地 2000多平方米,土木結構。正門嵌有「敕賜臨水宮」匾額,山牆上有雙龍戲珠,虎子嘗泉等浮雕。宮內分前後左右四分殿:前殿南牆設兩重儀門,越數級臺階達大院,院內存有古戲臺、鐘鼓樓、拜亭和正廳,以精雕細刻的廊柱、雕梁、畫棟、鬥拱扶搖而上,形成大小藻井。正廳中間供奉著相傳以陳靖姑真身所塑造的神像;左殿是太保殿;右殿塑有三十六婆官像;後殿由陳母葛夫人殿、梳妝樓、三清宮組成。

在臨水宮中,與陳靖姑神像咫尺相對的古戲臺十分引人注目。這座戲臺飛簷翹角,木雕精美,流光溢彩,風格獨特,專家認為可與清朝慈禧太后宮中的古戲臺媲美,並被列入《中國戲劇志》精品戲臺名錄。黃光輝介紹說:"這個古戲臺北京故宮有一個,瀋陽有一個,我們古田臨水宮有一個,因為當時沒有皇帝封的不能建這樣皇宮建築的戲臺,這個戲臺我們現在已經申報到國家文物保護單位。這個每一個石柱都是很雕刻的很精美,象上面雕龍畫壁都是雕刻的很精。"

幾經滄桑,久歷風雨,這座古戲臺今天依然光彩照人。戲臺兩廂立柱上有一副對聯意味雋永:"天下事渺茫如此,古今人大概相同。"凝神相望,頓覺古戲臺仿佛就是一個時光老人,看人間花開花落,任天上雲捲雲舒,但不變的仍是平常心,自然情。以平常心做利民之事,不求名垂千古,這也許是優美的陳靖姑傳說留給世人一個永遠的啟迪。

臨水宮周圍還散存著與陳靖姑身世相關的百花橋、梳妝橋、順天府宮、夫人潭等10多處遺蹟,是人們探幽訪古,遊覽觀光的勝地。

陳靖姑祈雨殿位於福州市倉山區倉前街道,與中州島和蒼霞隔閩江相望的龍潭角。龍潭角據記載是閭山派的法門所在地,這裡也是當年陳靖姑進入閭山的法門人口。

在龍潭角有兩個陳靖姑廟,一個是龍潭角祈雨處,放生首池,這是一座懸空在閩江上的小廟,供奉閭山祖天師許真君南海觀世音菩薩(慈航道人),另一邊臨水陳太后陳靖姑、林九娘,李三娘三姐妹。旁邊還有一個陳靖姑祈雨的法相。

在廟對面的山上是祈雨大殿,有龍珠亭,法門。還有一尊高8米,重74噸陳靖姑一手拿龍角,一手拿道士玲,正在認真做法祈雨的法相。在上去之祈雨大殿,供奉有臨水陳太后陳靖姑、林九娘,李三娘三姐妹,觀世音菩薩(慈航道人),法主許真君、楊太保、王太保,張真人、劉真人、五花鄧元帥、百花高元帥,丹霞大聖、江夫人虎婆奶、白雞奶幾位神仙。

這座祈雨殿是2002年,有信眾和臺灣信眾共同捐建的。有福州市政府和倉山區政府大力支持,批地850平方在這龍潭山建造的。在陳靖姑一身中很多據重要事情的與這裡息息相關。

相關焦點

  • 陳靖姑(順天聖母 臨水陳太后)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被譽為「救產、護胎、佑民」的「婦女兒童保護神」,是福建最有影響力的陸上女神[1]。2008年,陳靖姑信俗文化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統計,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臨水宮分宮分廟有4000餘座,信眾已逾[1]億人。其中,臺灣主祀陳靖姑的宮廟有500多座,配祀的宮廟3000多座,信眾1500多萬人。
  • 臨水夫人陳靖姑:兩岸信眾共奉的民俗信仰
    24歲那年(公元790年),福建遭遇大旱,民不聊生,善於法術的陳靖姑毅然脫胎祈雨,促成天降甘霖造福萬民,可是她自己所脫之胎卻被白蛇精等吃掉。陳靖姑在憤怒降妖之後勞瘁而殞身,最終在古田縣臨水(即今大橋鎮)羽化成神,後被敕封為「臨水夫人」、「順天聖母」等。  說起石牌坊的捐建,其實是緣於一次臨時起意的造訪。
  • 臨水夫人陳靖姑
    因此,她還有奶娘、娘、奶娘媽、夫人媽、大奶夫人、三奶夫人的暱稱,並且還有順懿夫人、慈濟夫人、通天聖母、順天聖母、平天聖母、仙天聖母、太后元君、臨水陳太后等與封號相關的稱號。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的順天聖母宮觀有5000多座,特別是臺灣臨水夫人宮觀數以千計。全球的臨水文化信仰者有8000多萬之眾,遍及26個國家各地區。影響範圍編輯
  • 正月十五順天聖母臨水夫人聖誕,八閩毓秀大士化身,普化碧霞太后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夫人(公元767),正月十五生於祖籍福州倉山(今福州市倉山區臨江街道),小名陳十四。福建省民間稱之娘奶、奶娘、夫人奶、臨水夫人、陳奶夫人、順天聖母等。據《閩都別記》、《福州府志》等史料記,父親陳昌為朝廷戶部郎中,陳靖姑受家庭影響,十叄歲去江西閭山學法,十五歲學成歸來。
  • 天仙聖母「臨水夫人」-中新網
    其中香火最興旺的兩位「女神」,一位是天后媽祖娘娘,另一位是天仙聖母臨水夫人。而這兩位女神都是經過歷代朝廷「欽賜」的封號。媽祖娘娘保護海上的船隻和旅客的安全,是海上的保護神,臨水夫人則專門保佑婦女和兒童的安全,民間甚至把她認定為觀音菩薩的化身。關於媽祖娘娘的事跡,已經是家喻戶曉了,而臨水夫人的事跡,知之者還不多。所以本文專門記述閩臺之間臨水夫人的事跡。
  • 古田「順天聖母」陳靖姑的祖廟臨水宮
    該宮佔地面積約8000多平方米,分前後左右四殿:前殿南牆設兩儀門,登上數級臺階便達大院,院內現存古戲臺、鐘鼓樓、拜亭和正廳,精雕細刻,飛簷翹角,而形成了獨具風格的八角藻井。整個宮殿由如下幾個部分組成:正大廳奉祀著陳靖姑真身神像;左殿太保殿,左殿三十六宮婆神像;後殿是陳母葛夫人神像、梳妝樓、三清宮;在其周邊還建有十二姐妹殿、文昌閣、觀音閣等。
  • 順天聖母陳靖姑——古代產婦的助產神
    我國古代的這位助產神,就是順天聖母。在古代很長的歷史時期內,婦人生產被認為不潔,而要到廁中、乃至田野、樹林中去娩,產婦痛苦不堪不說,還極易引起許多疾病,如大出血、子宮破裂、產褥熱、子宮癇等,有的是因為難產而喪失生命。即使後來婦女地位有所提高,分娩條件改善了,但難產的陰影還時時在產婦身旁徘徊。
  • 海內外50餘家宮廟順天聖母金身回福州陳靖姑故居「省親」
    海內外50餘家宮廟順天聖母金身回福州陳靖姑故居「省親」 201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50餘家陳靖姑宮廟順天聖母金身回福州陳靖姑故居
  • 兩岸共祭臨水夫人陳靖姑祈平安
    3月7日,兩岸數千名信眾齊聚福州,共同祭拜順天聖母陳靖姑,共祈和平,民眾幸福安康。當天,以「弘揚臨水文化 兩岸共享平安」為主題的第六屆陳靖姑民俗文化節在福州舉行。來自福建和臺灣的眾多順天聖母宮觀及民間演藝團體,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臨水文化及閩臺民俗文化。   【解說】上午九點半,福州閩江畔鼓樂齊鳴。
  • 福建順天聖母陳靖姑金身巡遊駐駕臺灣
    【解說】3月1日至5日,第十二屆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臺灣場)系列活動在臺灣花蓮舉行。福建福州順天聖母陳靖姑金身起駕來臺,開展為期5天的巡遊駐駕。  2日上午,在花蓮勝安宮前廣場,兩岸眾多陳靖姑信俗宮廟代表和相關單位負責人舉行隆重的祈福祝壽大典和臺灣會場開幕儀式。
  • 農曆正月十五,恭迎順天聖母臨水宮陳靖姑太后,見者有福平安吉祥
    農曆正月十五,是順天聖母臨水宮陳靖姑陳太后誕辰,恭迎順天聖母臨水宮陳靖姑太后,見者有福平安吉祥!素有「中華平安女神」、「婦幼保護神」之稱的「臨水陳太后」、「順懿夫人」,本名陳靖姑,祖籍福建莆田,出生於福州市倉山區下渡街道,為唐朝人。在各地民間,她既是貼近平民最親最近的人,又是百姓心中最為崇高神聖的神。正月十五曰是其誕辰。傳說陳靖姑是觀音菩薩點血化生。
  • 陳靖姑傳奇之臨水三姐妹
    會大旱,脫胎往祈雨,果如注。因秘洩,遂以產終。訣曰:吾死後,不救世人產難,不神也(《閩書》)。 鄰人云:「此間有陳夫人廟,嘗現身救產。」入廟視之,徐所題帕在案上。徐請於朝,封慈濟夫人,賜額順懿。清叟系歷史人物,足見其時已頗有名頭。
  • 道教女神臨水夫人陳靖姑與羅源雲梯村
    在臺灣,奉祀臨水夫人陳靖姑為主神的宮廟有400多座,信眾達1000多萬。全球凡有華人生活的地方都有順天聖母臨水夫人信仰文化的存在,尤其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廣大信眾對陳靖姑女神的崇敬朝拜已延伸為一種渴望和諧、平安、幸福的共同願望和美好追求,上升為一種有益於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健康信仰和信俗文化,具有積極向善的親和力,這種信俗文化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乃至世界文化的重要部分。
  • 閭山的人口法門陳靖姑祈雨處福州龍潭角
    廟裡中間供奉的就是閭山祖天師許真君,一邊供奉的是南海觀世音菩薩,另一邊臨水陳太后陳靖姑、林二娘,李三娘三姐妹。在龍潭角對面的山上是2002年12月由閩臺各界人士共同出資五百萬在這裡興建的一座陳靖姑祈雨處大殿。
  • 兩岸同祭臨水夫人祈平安(圖)
    劉可耕 攝    臨水夫人祭祀大典上,來自海峽兩岸的嘉賓及各宮觀的代表準備將恭請的神像安座主祭臺上。 劉可耕 攝   中新網福州3月7日電 (記者 劉可耕)7日,以「弘揚臨水文化兩岸共享平安」為主題的第六屆(福州)陳靖姑民俗文化節在福州南江濱公園九龍壁隆重舉行。
  • 《臨水夫人陳靖姑》電視劇將開拍
    《臨水夫人陳靖姑》電視劇將開拍   中新網寧德7月31日電 (葉茂)「《臨水夫人陳靖姑》電視劇的開拍,將進一步推動陳靖姑文化在海內外的傳播,特別是在兩岸四地、海外華人華僑信仰圈裡,為文化交流起到重要的紐帶連接作用。」
  • 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天下娘奶回娘家」活動啟幕
    圖為信眾護送順天聖母陳靖姑金身回娘家。 呂明 攝據介紹,「天下娘奶回娘家」活動是歷屆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節的保留項目,活動邀請閩臺兩地及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陳靖姑宮廟代表,護送各自宮廟供奉的順天聖母陳靖姑金身(福建省民間也稱陳靖姑為「娘奶」)回到陳靖姑故居,以傳統「省親」回娘家的習俗,凸顯陳靖姑文化節的傳統民俗內涵。
  • 《臨水夫人傳奇》在榕籌拍 體現陳靖姑民俗文化
    福州新聞網5月15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顧偉)前天是母親節,以婦女兒童保護神陳靖姑傳奇故事為主題的大型神話電影《臨水夫人傳奇》,在榕舉辦了籌拍儀式。該片由新奧藝影視製作公司等單位聯合攝製,計劃年底開機,明年與觀眾見面。  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陳靖姑民俗文化在國內外影響很大。
  • 泰順春節習俗,祭拜順天聖母
    順天聖母陳靖姑陳能雄/文在我們泰順民間,順天聖母陳靖姑被奉為保護神,幾乎各個鄉鎮都建有陳夫人神祇的宮廟。每年正月初一,人們一大早就帶著香燭茶酒、果品糕點到臨水宮中祭拜陳靖姑。比如最後一仟的詩句裡就有「順天聖母」的字眼,籤詩云:「三十二仟詩相連,順天聖母求周全。千年蟠桃重結子,八仙過海大團圓。」這是圓滿和美之意,求到此籤者會對家庭和事業懷著美好的憧憬。陳靖姑又名陳十四,她的稱號極多,又稱臨水夫人,順懿夫人……我們泰順百姓一般親切地尊稱她為「佛姨奶」。陳靖姑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她原是唐朝人,生前濟世救人,死後英靈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