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順天聖母臨水夫人聖誕,八閩毓秀大士化身,普化碧霞太后

2020-12-18 玄都玉京七寶玄臺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夫人(公元767),正月十五生於祖籍福州倉山(今福州市倉山區臨江街道),小名陳十四。福建省民間稱之娘奶、奶娘、夫人奶、臨水夫人、陳奶夫人、順天聖母等。據《閩都別記》、《福州府志》等史料記,父親陳昌為朝廷戶部郎中,陳靖姑受家庭影響,十叄歲去江西閭山學法,十五歲學成歸來。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寶誥

志心皈命禮

八閩毓秀,大士化身。少悟玄極,頂禮慈航寶相;長成道果,拜參法主朱門。龍角輕吹,聲徹九天響應;風旗高展,威傳十地安寧。鎖蛇怪於壇中,群妖掃蕩;保童嬰於闈中,眾婦蒙恩。法轉玄功,鍊度三十六宮毓麟婆者;丹生白骨,超拔七十二苑解疫女神。合三奶以同心,功存社稷;會九淑而崇道,澤注塵環。護法隨傳,召遣王楊太保;靈心默化,度收大聖丹霞。救世拯民,祈甘露於左海;勤王護國,除巨惡於三山。懿德高超,玉詔容封聖母;慈雲廣覆,金爐拜參元君。大悲大願,大聖大慈。順天聖母,臨水清寧,普化碧霞太后,保童注生,昭惠崇福救世元君。

順懿左輔林夫人寶誥

志心皈命禮

妙相千秋,蓮臺九品。慈心救劫,法語回春。霞帔鳳冠,七彩祥雲嬡謎;金爐華燭,雙行香火氤氳。降德澤於八閩,保其赤子;運神功於四海,拯彼蒼生。發鏈婉垂,鎖縛長坑鬼祟;劍芒掃蕩,斬逐蝴蝶妖精。珊榜朱書,彤管才傳八鬥;瓊樓丹券,皇封爵賜高真。延嗣延生,教孝教忠為本;救災救難,濟時濟世為懷。大悲大願,至靜至仁。順天聖母,左輔林奶夫人,護國濟世元君。

順懿右弼李夫人寶誥

志心皈命禮

紫府高真,瑤池蕙質。丹成碧落,道紹閭山。度世慈悲,萬眾仰瞻懿行;化身濟拔,十方共睹景雲。收邪魅於閩疆,宏施法力;斬妖魔於字內,具現神通。護國安民,環佩光昭日月;衛房保赤,冠裳彩蔭乾坤。香湧閶閻,閨閣爭窺鸞馭;功參造化,冥陽兩運玄機。佐太后於瑤宮,主持秘府;施鴻恩於寶島,降授良箴。大悲大願,至清至仁。順天聖母,右弼李奶夫人,護國度世元君。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被譽為「救產、護胎、佑民」的「婦女兒童保護神」,是福建最有影響力的陸上女神。2008年,陳靖姑信俗文化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統計,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臨水宮分宮分廟有4000餘座,信眾已逾[3]億人。其中,臺灣主祀陳靖姑的宮廟有500多座,配祀的宮廟3000多座,信眾1500多萬人。歷經千年傳承,以古田臨水宮祖廟為發祥地的陳靖姑信俗文化已成為閩都文化和海絲文化的重要內容,成為世界各地華人社區頗具影響的世界文化現象。廣大民眾對臨水夫人陳靖姑的崇敬已經上升為一種信仰習俗和獨特的優秀民俗文化,這種民俗文化蘊含著深刻的思想、道德、倫理、信仰價值,涵蓋了民間信仰、宗教、歷史、文學、藝術、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領域,成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滲透到廣大群眾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據說她剛下山時,行二十四步即回頭別師,古有「辭步隱歲壽」的說法,四大天師之一天醫大帝許真君知她天數在劫,囑她雙輪年間勿施法術,如有危難,可咬指拋血,以解厄矣。

天醫大帝許真君寶誥

志心皈命禮

混元始祖,一氣分真。多劫之前,積修至道。勤苦備悉,經緯逾深。萬法千門,罔不斯歷。救災撥難,除害蕩妖。功濟生靈,名高玉籍。眾真推仰,宜有甄升。大悲大願,大孝大仁。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雷霆泰省,天樞伏魔上相。至道玄應,神功妙濟。掌九天司籍,太乙定命,注生真君,三天按察都檢校,普天奏議大夫,天醫大帝,歷劫度人祖師,淨明普化天尊。

翌年,正值靖姑二八妙齡時,一次,她給隱居在山裡學道的哥哥送飯,途中遇到一骨瘦如柴的老太婆,有氣無力地在崎嶇山道上艱難行走,陳靖姑動了測隱之心,即把飯萊轉送於她。這老太原是觀音變的,觀音為其善舉所感,又看到民間婦女生產困難,遂教她符術,驅使五丁,要她行善積德,為民間保胎救產。

過去人們把分娩叫做下地獄。過鬼門關,如果不順產,導致母纓兩亡是常事。陳靖姑麾下有女將36人,玉女72人,「強將手下無弱兵」,她們在莆仙一帶保胎護幼,拯救了眾多的難產孕婦,該團隊的醫術也得到了莆仙民眾的認可。陳靖姑的聲名傳出後,閩浙贛臺地區來她這裡學接生的人絡繹不絕,可謂「桃李滿天下」。

公元785年,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出嫁古田,不久其夫劉杞任羅源巡檢,靖姑隨往。當地人聽說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救產醫術高明,產婦們大都來找她接生,漸漸地在寧德地區又出了名氣。後來,閩浙贛等地甚至京城裡的某些大戶人家,還專程來恭請靖姑異地去接生。有一次,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進京講學,宮中盛傳皇后難產,陳靖姑得悉後,即刻趕去皇宮,乾淨利落地幫皇后產下太子。宮娥上奏,德宗皇帝龍顏大悅,封陳靖姑為「天仙聖母」,並在福建古田為其建宮(臨水宮,該宮於唐貞元八年即公元792年建成)。

後來,在歷代統治者皇帝的賜封下,天后、(臨水) 夫人、(順天)聖母、元君、奶娘等封號接踵而來、目不暇接,陳靖姑也名正言順地成為了婦幼、兒童的保護神,與媽祖、吳媽齊名,並稱為興化三大女神。後來,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扶生救產的事跡逐漸被神化了,她藉助法術斬妖除邪、祈雨救災,成神後顯靈的故事也有聲有色被隨之傳開。

當時,在古田城外有一條大蟒蛇,重近二石,時常出來傷害小孩,據目擊者說,蛇緊緊纏住孩子,致其窒息而亡。為避蛇害,有孩之家紛紛外逃謀生,市郊便成為荒涼之地。陳靖姑知悉後,搖身變成一牧童,逕往市郊而來,蛇精久未尋著童影,今見有小孩在此玩耍,喜不自勝,旋即化一陣黑旋風捲來,正要纏住小孩時,說時遲那時快,陳靖姑現回原身,與蛇精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惡鬥,終將蛇精斬於古田縣臨水井中,因此她被後人尊為「臨水夫人」。

公元791年,福州地區大旱,田地龜裂、餓莩甚眾、民不聊生。時陳靖姑胞兄陳寧元任閩國天師,他奉命率眾道士祈雨未果,不得不向其妹求助。此時陳靖姑已身懷六甲,又值二十四歲忌諱之時,為拯救災民,她有所難遵師囑、不顧個人安危,毅然脫胎祈雨。為防不測,陳靖姑做了兩手準備,她把胎兒寄放在新置的尿桶中,分別用草繩和剪紙變成大蛇和老虎,日夜守侯在桶邊,並囑弟子勿將變化之事告訴他人,布置停當後,她才匆匆上路往福州祈雨。

鄰近有一妖魔長坑鬼,平時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在家時,它避之不敢露面,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一外出,它就出來興風作浪。這次打聽到陳靖姑是脫胎而出,就來尋胎,欲置之死地而後快。它化裝成一老太婆逕往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住所,見桶邊有兩尊法身守衛,不敢靠近,假裝見獸膽怯,兩手發抖不止。靖姑弟子見老人嚇破了膽,不經意間收了法寶,藏到別屋去了。此時,長坑鬼原形畢露,急不可待抓起胎兒,掐死一口吃掉。

這時,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已祈雨成功,突然肚子一陣大痛襲來,她知大難將臨,趕緊咬破手指,將指血彈向空中,向師傅求助。時許真人見到靖姑傳來的血光訊號,知弟子魂已歸天,即用蓮花託起靖姑魂魄,超度三天,使之英靈得道。陳靖姑成神後,顯靈殺長坑鬼於長坑山洞穴中。

自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殺蛇鎮鬼後,古田一帶呈現出一派太平景象,百姓安居樂業,於是,人們把她當神供奉或為其建廟。此後,人們對其信仰從未斷過。據說霞浦有一村婦,到瞭望天命之年,膝下無兒女,家境寒貧,她最揪心「無後為大」,想去靖姑宮焚香求賜一子,家裡又拿不出像樣的供品,只好用紅署做成兩個雞腿模樣,沾上醬油,看上去活像真的。翌日,她起了個大早趕往宮裡,跪在陳靖姑神像前禱告道;「我家裡窮,兩個雞腿是假的,我實在拿不出好供品,只好用此劣辦法來敷衍,真是該死,還望菩薩慈悲,求賜一子。

」正在這時,一大財主帶著一群家丁威風凜凜,抬著豐盛的祭品趕來燒頭香,見到被人搶了先,喝令家丁掃去已擺上的供品,把窮老太婆趕了出去,自己一人獨佔祭桌,上供品焚香求子。一年後,人們留意到,那位貧窮的老太抱著一個兒子來謝恩,尤其是上了歲數的人還能懷孕,眾甚不解。而仗勢欺人的大財主「丁」空依舊、生意落敗還破了財。人們從中感受到陳靖姑的人格魅力和人情味,親切地稱她為「奶娘」、「娘媽」,在人們的心目中,她有著不可替代的「慈母」形象。

千百年來,人們對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扶生救產、護國佑民」的壯舉一直念念不忘,當然,陳靖姑信仰的影響也十分廣泛,故許多習俗也一直得於保留至今

人物影響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祖籍福州倉山下度(今福州市倉山區下渡街道)。據《閩都別記》、《福州府志》等資料記載,父親陳昌曾為朝廷戶部郎中,辭官後在福州經商,與榕一退隱知府之女葛氏結婚。葛善巫術,陳靖姑受家庭影響,十三歲去福州閭山學法,拜許真人為師,學得設礁法、驅虎斬蛇、封山破洞、斬妖捉怪、醫病卻瘟、解厄除災等奇門遁甲法術,十五歲學成歸來。[5]

相傳她早年學法,能降妖伏魔,扶危濟難,二十四歲時施法祁雨抗旱,為民除害而殞身於古田臨水。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成神後深得人們景仰,並受歷代皇帝封賜。陳靖姑也深受海峽兩岸和海外華僑、華人敬仰,由「臨水夫人」陳靖姑而繁衍派生的陳靖姑文化涵蓋著歷史、文化、民俗、社會、人文等諸方面,內容豐富,影響深遠。僅臺灣崇祀臨水陳夫人的廟宇就有200多座,配祀陳靖姑神像寺廟的也有3000多座,信眾數百萬人,成為與「海上女神」媽祖齊名的「陸上女神」。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又名進姑、靜姑、四姑、四娘、十四娘。臨水夫人是陳靖姑大眾化的尊稱。在各地民間,她既是貼近平民最親最近的人,又是百姓心中最為崇高神聖的神。因此,她還有奶娘、娘、奶娘媽、夫人媽、大奶夫人、三奶夫人的暱稱,並且還有順懿夫人、慈濟夫人、通天聖母、順天聖母、平天聖母、仙天聖母、太后元君、臨水陳太后等與封號相關的稱號。

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的順天聖母宮觀有5000多座,特別是臺灣臨水夫人宮觀數以千計。全球的臨水文化信仰者有8000多萬之眾,遍及26個國家個地區。

影響範圍

莆田有海上和平女神媽祖,還有一位聞名海峽兩岸的女神,她就是婦女兒童保護神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

據史載,陳靖姑的父親陳昌是莆田醴泉半島東莊竹林村人,後到福州經商,與當地一退隱知府之女葛氏結婚,唐乾寧元年(894年)於福州三界街下渡生下陳靖姑。如今,秀嶼區嵩山陳靖姑祖廟仍保存一尊陳靖姑木雕神像,背面鐫刻「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年)」。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

從1983年起,臺灣桃園縣泰安堂主丁水龍先生便到大陸寧波、溫州、福州、古田、莆田等地輾轉尋找陳靖姑祖籍,1991年,終於確認嵩山為陳靖姑祖籍地。從此,前來認祖朝拜的臺胞逐年增多。1995年,嵩山重建佔地達1.2萬平方米的慈濟宮順天聖母祖廟。

相傳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13歲時曾上廬山學法,學成返鄉,修煉於嵩山石洞26歲時難產,被師父救上廬山,授以「扶孺保赤」之法重回民間,28歲得子。因她常救人危難於倒懸,深受萬民敬仰,被立廟奉祀。又因其夫黃演任八閩巡檢時,靖姑助夫破奇案,唐昭宗封她為護國臨水夫人,宋太宗又封她「順懿」,清鹹豐帝則封她「順天聖母」,歷代褒封達20多次,分靈海內外。

在福建許多地方,凡婦女懷孕,即在房中供奉陳夫人神位,或掛其神像,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焚香禮敬,以祈胎安產順。一旦臨盆,做婆母的則在其神位前虔誠祈求保母子平安。

隨著歷代福建先民赴臺墾殖,下南洋謀生,陳靖姑信仰也在臺灣和東南亞地區廣泛傳播,被尊為「婦幼保護神」。臺灣陳靖姑宮多達200多座,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也有不少奉祀廟宇。秀嶼嵩山寺更是吸引大批海內外進香團到此謁祖進香。

陳靖姑信仰深植於廣大民眾心靈,體現在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之中。無論是祖廟「請香」、「接火」,還是家庭祈禱禳邪,都與人們生命關係密切;大到社會性的抵禦天災,排除大難,小到家庭個體護產收驚等,可謂深深融入民眾社會生活,因而千年傳承不絕,至今香火興旺。

主要景點

古田臨水宮祖廟

臨水宮是祀典道教女神,海內外公認的「順天聖母」陳靖姑的宮殿, 臨水宮坐落在古田大橋鎮中村,距縣城39公裡。臨水宮是一座風格別致的仿唐代宮殿 建築,始建於唐貞元八年(公元792年),後經元明清歷代重修擴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分布國內外各地臨水宮的祖殿。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莆田祖殿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神廟,嵩山寺仙姑媽祖殿,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東莊鎮象山村嵩山寺內。始建年代不詳,仿木石構建築,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抬梁式木架構,懸山頂。廟內奉祀臨水夫人陳靖姑,殿內存有銘刻有宋真宗鹹平二年(公元999年)的陳靖姑古樟木神像。現如今祖殿右前方興建了新的宮觀建築,氣勢不凡。據說臨水夫人祖籍就在山下的竹林村,當地人稱她為「仙姑媽」,每至臨水夫人的出生日和仙逝日,陳氏子孫都要將這尊古神像請回陳氏祖祠敬奉,當地人稱為「仙姑走娘家」。

莆田市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祖廟

古田臨水宮是陳靖姑成年後主要生活的地方,其神跡主要產生於此,被信奉陳靖姑的大多信徒尊為祖廟。而臺灣丁水龍先生經過考證、核實,認為莆田市秀嶼嵩山為陳靖姑祖廟。20世紀90年代中期,臺灣等地信徒紛紛尋根謁祖,焚香膜拜,捐資興建陳靖姑祖廟。在臺胞的倡議下,在離祖殿不遠的現址修建了佔地總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建築群,因而被稱為陳靖姑祖廟。

仙姑洞陳靖姑保護單位

從山門、戲臺、前殿、主殿到後殿,秩序井然。重簷歇山頂的前殿頗有氣勢,兩對大龍柱雕刻精美,殿中開闊,僅立一醒目木製屏風,汪道涵題寫賀詞,體現出鮮明的兩岸交流、同宗同源的信仰背景。

主殿屋面三層簷,殿內石柱36根;後有父母殿,兩廂有36宮,分別以各類姿態:或抱、或攬、或牽著孩子,分兩列排開。

主殿與父母殿之間建有百花池、百花橋,主殿前有拜亭;前殿為麟兒殿,主殿前兩側有鐘鼓樓、拜亭及偏殿等建築群,全部為杉木磚瓦仿古結構。

主殿的主臺高1.56米,殿中供奉順天聖母陳靖姑坐像高4.18米。整體建築群大氣,格局疏朗,院落開闊,為沿海一帶建築精品。

福州故居

順天聖母陳靖姑故居位於福州市倉山區工農路72號,系順天聖母陳靖姑的出生地。據《閩都別記》中記載「夫人臨盆時,景雲覆室,紫氣盈庭,閭裡稱其,引為吉兆」。現存故居為2004年翻修,佔地300多平方,小巧典雅,現存正殿、龍泉古井、牌坊、放生池、百花圃等建築,常年百花爭妍、綠竹長青。正殿是木構架式內供奉順天聖母、圓通自在天尊、聖父聖母、三十六婆官等諸天神聖。殿中懸掛著「順懿應天」、「崇福佑民」、「母地生靈」等牌匾。龍泉古井為唐朝至今的古蹟,順天聖母陳靖姑自幼食用此井水成長。古井為溶洞式水井,井底與眾不同,藏有一個罕見的巨大涵洞,而且井水與閩江龍潭角祈雨處相通,常年是活水豐盈,所以至今清澈甘甜。

每年公曆3月份,故居都舉辦「臨水夫人陳靖姑民俗文化節」,發放平安餅、天下娘奶回娘家、祭祀大典、文藝表演、巡安繞境等豐富多彩的文化節活動,進一步弘揚和傳播了臨水文化,聖母洪恩。文化節期間,海峽兩岸各家宮觀代表、全球各地信眾集聚閩江之濱、南臺之島,共同紀念這位保幼護嬰的平安女神。

福州陳靖姑故居

信仰文化

目前兩岸在臨水文化的傳承與推介上各有側重,臺灣信眾主要把臨水文化作為神明祈求來加以傳播普及,側重道教信仰方面;大陸則主要把臨水文化作為一種地方特色的信俗文化來加以挖掘與弘揚,側重特色文化的品質方面。兩種形式各有優點、各有不足,應該取長補短,優勢互補,把神明敬拜與信俗文化有機結合起來,有效提高臨水文化的影響力。

傳說事跡

慈航道祖一滴血 演繹臨水陳太后

觀音點血 投胎化生陳靖姑

臨水陳太后名陳靖姑,出生於唐哀帝二年,正月十五日。傳說觀音菩薩赴宴瑤池返回南海時,見南方黑氣衝霄,捏指一算,知有白蛇成精,為害人間,便咬破中指,將指血往南一彈,血雲直往福州下渡陳昌的家裡投胎化生了陳靖姑。

逃婚出走 拜真君學法

靖姑誕生之時,景雲覆室,紫氣盈庭,閻裡稱奇,均引為吉祥之兆。陳靖姑自幼聰慧端莊,悟解玄機,繡房靜養,持齋禮佛,信奉觀音,她父母十分喜愛這個女兒,在她尚未及關之前,便作主將靖姑與古田縣的劉柏定了親。成人後,靖姑立誓把奉觀世音菩薩,終生不嫁。父母不允,靖姑便逃婚出走,得神人指點拜入閭山許真君門下學法。

天醫大帝許真君知其前身非同凡響,便悉心傳授諸般法術。真君算出女弟子日後有產難之厄,特意授予靖姑扶胎救產之術,但靖姑認為自己一生不會出嫁,學這門法術沒有用處,執意不學。真君見靖姑拒學扶胎救產之術,知天意如此,天機不可洩露,只得由她而去。

消除父母擔憂 答應嫁給劉柏

三年後,靖姑學成回家,真君特意交代靖姑二十四歲那年不能擅動法器,否則將有厄難臨身。回到家裡,靖姑見父母因思念自己而罹病纏綿於床榻,且患癰瘡,調治三年,群醫束手。靖姑見父母病痛不堪,黯然傷心,便擺設香案,散發戴冠,腰系法裙,手執寶劍龍角,念經湧咒,繪寫靈符,清除患者傷處汙血後,用刀割下自己股上的肉,然後填進父母的傷處,並以符水噴於補處,以符渣抹在割處,無血無痕,兩老立起沉府,下床行走竟然如故。離別了三年,靖姑倍感父母的慈愛親情,為消除父母對自己婚事的擔憂,她答應嫁給劉柏。

不顧安危施法祈雨 仇妖乘隙陷害

靖站出嫁之後,以救世濟民為己任,二十四歲那年,靖姑記起師傅交代這一年不能動法器,便讓結義姐妹和王楊二太保等人各回自家閉門修煉。沒想到這一年福州乾旱,禾稻枯焦,哀鴻遍野。靖姑不忍看故鄉百姓遭難,雖然自己身懷六甲,卻不顧自身的安危,於永和二年八月十五日,脫胎家中,赴白龍江,浮席江中施法祈雨。不久大雨傾盆,旱象頓消,五穀得以豐收,百姓免於飢餓。但靖姑正在施法祈雨之時,仇妖白蛇精和長坑鬼乘隙陷害,他們先潛赴靖姑家中,毀去靖姑的孕胎,然後再趕去白龍江,欲將浮席弄沉。

得母鴨相救 終生不食鴨肉

施法中的靖姑腹痛難忍,站立不穩,草蓆逐漸沉入水中,眼看著河水即將把靖姑吞沒,靖姑拼餘力咬破自己的手指,將指血向空中彈去,遙望閭山向師父求助。閭山法主許真君見靖姑的血光來到洞府,知徒弟遇難,急遣王楊二太保前往救助,王楊二太保脫下腳上的草鞋,施法術將其化為四隻母鴨,將草蓆的四隻角拖住,不讓草蓆沉入水中。靖姑得師傅之助,免掉溺水之厄,因母鴨救了自己性命,便發誓終生不食鴨肉。

坐蛇首而羽化登仙

白蛇精和長坑鬼見有母鴨從天而降救助靖姑,知靖姑一緩過神來,即使自己二人聯手,也決不是靖姑的對手,便落荒而逃。靖姑忍痛在後緊追不捨,欲斬草除根,永除後患。長坑鬼狡猾,被其兔脫,白蛇精無路可逃,慌亂中竟逃回古田的巢穴白蛇洞,被靖姑追上,堵住洞口。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運神通將白蛇斬為三段,但她自己也因為祈雨時落水,寒氣侵入五臟六腑,致遭產厄,肉身坐蛇首而羽化。

英靈復到求師傳授扶胎救產之術

她坐化之前,發誓說:「吾坐化之後,必救婦人產難」由于靖姑生前並未學過扶胎救產之術,坐化成神之後,她的英靈復到閭山再求師傅許真君教自己學會扶胎救產。保赤佑童等諸般法術。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始得道後,眾人感念她的恩德,便立「順懿夫人」廟以奉識之。

稱陳夫人為臨水陳太后

清代道光皇帝母親難產,遍召御醫救治無效,惶急之下,仰天呼喚「臨水陳夫人」,產房中皇后恍惚見一女,披髮執劍進人房內,皇后精神一振,便生下了太子,母子均說:「臨水夫人真是我的重生父母啊!」從此人們便稱陳夫人為臨水陳太后。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清除蜘蛛精

話說水古地帶有隻長年的蜘蛛精,身體變幻莫測,經常懸絲於路上空中,行人碰著便被拉入洞中,飽餐其腸;若遇風流子弟,就在山間變幻富麗華屋,自己變為美貌女子,倚門紡織,誘惑入室後而害之。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和江氏虎婆來到水口巖角,見一青衣女子,手提一大扎麻,前來施禮。靖姑早知是妖精,便道:「此處有妖,我等前來收伏。若能束手就擒,或許有生的願望」。但蜘蛛精藐視二女子,又不知其神通,怎肯歸降。靖姑說若不歸降,便有殺身之禍。妖聞心驚,但仍不肯降。靖姑見勸說無濟於事,欲拔劍斬之,蜘蛛精卻把手中所紡亂麻撒過來。此時,四周瀰漫,早將靖姑、江氏包在當中,上下四周如銅牆鐵壁,打打不開,擊擊不破。

妖精得意地現出原形,問靖姑:「我的法力如何?」靖姑看在眼裡,心想:「只可智取,不可力擒」。於是對妖精說:「今我姐妹在你網中,料想難逃性命,我想與你講了道理,再食未遲」。妖精根本不理睬,入內取出剩下半截人體,抱著啃嚼給靖姑看。靖姑看到妖精沒有急著吃自己,就有希望得救了,便故意大力讚賞:「果然法力高強,我二人服輸了,乞念我二人父母恩未報,伏祈將網開一小孔,容我姐妹伸出一個指頭,以謝父母。未知肯否?」蜘蛛精說:「你二人已知我的厲害,伸出一指頭有什麼要緊」。蛛蛛精就劃破一孔,靖姑暗自歡喜,忙將中指咬破,流出鮮血,彈向空中,即刻化成一道血雲法旨。

閭山王、楊兩太保領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法旨,原在山後等候,此時知道靖姑有難,領了神兵,急急攻打。頃刻,攻破羅網,救出靖姑與江氏。蜘蛛精大怒上當,遂復將細絲亂纏,漫空遍野儘是飛絮,纏絆神兵,王楊兩太保用神火燒之。蜘蛛精見勢不妙,棄網而逃,但料難逃性命,操了幾操,又變出數萬隻小蜘蛛蜂擁而至,嘬刺諸人頭目。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化一陣旋風,網住小蜘蛛成一團。靖姑問:「你有何言?」蜘蛛精說:「你說要報答父母,讓你伸出個指頭,何用詭計?」靖姑說:「以妖治妖,對你這種孽畜無誠信可言。我今也讓你逃命一次,答謝一次,咱倆互不欠情,你看如何?」蜘蛛精說:「我如果走不脫,死也無怨」。誰知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早已安排江氏、王、楊布下天羅地網,守住各路要道,結果蜘蛛精再敗被抓,大求活命。靖姑說:「別類可寬恕,唯這個孽妖,不自修善,暗布羅網,留之無益」。於是,令神兵斬之。

民俗活動

2009年10月23日上午,福建古田縣臨水宮管委會與臺灣順天聖母協會聯合舉辦「福建寧德古田臨水宮祖廟順天聖母陳靖姑金身巡遊臺灣」活動。[13]福建省市縣有關部門領導、當地群眾以及來自浙江、福州、長樂、美國、東南亞等地的信眾數千人到現場送行,臺灣順天聖母協會的代表也趕到古田迎接。在起駕儀式上,舉行了隆重的敬神請神舞,舞蹈展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靖姑信俗的核心內容請香接火儀式,表現了陳靖姑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同時還舉行了隆重的道教科儀活動和表演大型送神舞《臨水情》——三十六宮婆身著雍容華貴的盛唐禮服載歌載舞給陳靖姑送行。

2010年12月22日—28日,應臺灣道教協會的邀請,福州市陳靖姑信俗文化交流團赴臺進行為期一周的交流活動。此次交流團共有成員24人,由福州陳靖姑故居等7個陳靖姑宮觀的負責人組成,在赴臺交流期間,他們先後前往臺北、臺中、宜蘭等地的各大陳靖姑臨水夫人宮觀進行訪問,與臺灣道教協會、臺灣順天聖母協會、臺南十二婆姐藝術團等陳靖姑文化團體進行了交流。12月25日,兩岸信眾共同在臺北指南宮舉辦了盛大的「順天聖母祈福法會」。

2012年12月,為期9天的福州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金身赴臺繞境巡安活動,在臺灣大受歡迎,顯現臨水之光耀兩岸的景象。在結束為期9天繞境巡安後,回到福州的福州陳靖姑金身15日下午安駕坐落於福州市倉山區的陳靖姑故居,一派熱鬧一如9天前的送行。此次兩岸陳靖姑信俗文化交流活動圓滿結束。主辦方表示,此次福州陳靖姑金身在臺中、嘉義、高雄、臺南、桃園、新北、宜蘭等地區繞境巡安,規模、範圍、影響均呈現出來,而兩岸陳靖姑文化研討、榕臺民俗文藝演出交流,則顯示同源文化的親近。

2013年9月10日上午,莆田市秀嶼東莊嵩山寺仙姑媽祖殿晉升省級文物單位揭碑慶典暨開光告竣紀念儀式在嵩山寺舉行,莆田市秀嶼區文管辦相關領導出席活動。當天,仙姑媽祖殿前彩旗飄揚,人頭攢動,鼓樂喧天,來自臺灣、溫州及莆田當地的陳靖姑信眾2000多人參加紀念活動。據悉,嵩山寺仙姑媽祖殿在2009年獲得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後,新近晉升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5年6月11日,第七屆「海峽論壇·陳靖姑文化節」在福建省古田縣世臨水宮祖廟舉行,來自海峽兩岸和澳門的400餘名信眾齊聚古田共謁陳靖姑。

2016年03月,第九屆(閩臺)陳靖姑民俗文化旅遊節在福州江心公園舉行,共有近100個(其中臺灣28個)來自海內外順天聖母宮廟及民間演藝團體約2000人,其中有來自臺灣130多人以及多位美國、東南亞的華僑參加此次活動。

相關焦點

  • 天仙聖母「臨水夫人」-中新網
    天仙聖母「臨水夫人」 2012年07月31日 17:11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其中香火最興旺的兩位「女神」,一位是天后媽祖娘娘,另一位是天仙聖母臨水夫人。而這兩位女神都是經過歷代朝廷「欽賜」的封號。媽祖娘娘保護海上的船隻和旅客的安全,是海上的保護神,臨水夫人則專門保佑婦女和兒童的安全,民間甚至把她認定為觀音菩薩的化身。關於媽祖娘娘的事跡,已經是家喻戶曉了,而臨水夫人的事跡,知之者還不多。所以本文專門記述閩臺之間臨水夫人的事跡。
  • 農曆正月十五,恭迎順天聖母臨水宮陳靖姑太后,見者有福平安吉祥
    農曆正月十五,是順天聖母臨水宮陳靖姑陳太后誕辰,恭迎順天聖母臨水宮陳靖姑太后,見者有福平安吉祥!素有「中華平安女神」、「婦幼保護神」之稱的「臨水陳太后」、「順懿夫人」,本名陳靖姑,祖籍福建莆田,出生於福州市倉山區下渡街道,為唐朝人。在各地民間,她既是貼近平民最親最近的人,又是百姓心中最為崇高神聖的神。正月十五曰是其誕辰。傳說陳靖姑是觀音菩薩點血化生。
  • 陳靖姑(順天聖母 臨水陳太后)
    順天聖母陳靖姑(公元767-791),出生於福州市倉山區下渡街道。福建省民間稱之娘奶、夫人奶、臨水夫人、臨水陳太后、順天聖母等。據《閩都別記》、《福州府志》等史料記,父親陳昌為朝廷戶部郎中,陳靖姑受家庭影響,十叄歲去閭山(閭山為道教秘境,在福州閩江底。參見《閩都別記》)學法,十五歲學成歸來。
  • 道教人物:媽祖、碧霞元君、臨水夫人、保生大帝、開漳聖王
    北宋、南宋、元、明、清幾個朝代都對媽祖多次褒封,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后」至「天上聖母」,並列入國家祀典。從宋朝起至清朝,歷代皇帝先後36次冊封。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即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俗稱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道教認為,碧霞元君「庇佑眾生,靈應九州」「統攝嶽府神兵,照察人間善惡」。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我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女神之一。民間多以碧霞元君為保護婦女生產之神,其塑像側常塑一抱嬰兒之侍者,故稱之為泰山娘娘或送子娘娘。
  • 臨水夫人的傳播與信仰,明朝中後期逐漸形成兩種具有代表性的說法
    臨水夫人,俗名陳靖姑(又名陳進姑、陳員姑、陳靜姑)小名陳十四,陳靖姑的尊稱或封號甚多,如:順懿夫人慈濟夫人、臨水陳夫人、天仙聖母、臨水陳太后、順天聖母、碧霞元君等。宋淳佑年間(1241-1252年),陳靖姑受到朝廷敕封為「順懿夫人」(一說此封號為閩王鏻所封)之後,臨水夫人的崇拜活動開始升級,其信仰範圍隨之擴展,有關陳靖姑的靈異傳說亦日趨完善。迨明、清時期,臨水夫人屢受朝廷敕封,神階一直達到極頂的「聖母」、「太后」,足以與福建的另一女神莆田湄洲的媽祖林默娘相媲美,其信仰範圍也輻射到浙江南部、江西東北部。
  • 臨水夫人陳靖姑
    順天聖母陳靖姑(公元767-791),出生於福州市倉山區下渡街道。福建省民間稱之娘奶、夫人奶、臨水夫人、臨水陳太后、順天聖母等。
  • 泰順春節習俗,祭拜順天聖母
    順天聖母陳靖姑陳能雄/文在我們泰順民間,順天聖母陳靖姑被奉為保護神,幾乎各個鄉鎮都建有陳夫人神祇的宮廟。每年正月初一,人們一大早就帶著香燭茶酒、果品糕點到臨水宮中祭拜陳靖姑。比如最後一仟的詩句裡就有「順天聖母」的字眼,籤詩云:「三十二仟詩相連,順天聖母求周全。千年蟠桃重結子,八仙過海大團圓。」這是圓滿和美之意,求到此籤者會對家庭和事業懷著美好的憧憬。陳靖姑又名陳十四,她的稱號極多,又稱臨水夫人,順懿夫人……我們泰順百姓一般親切地尊稱她為「佛姨奶」。陳靖姑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她原是唐朝人,生前濟世救人,死後英靈得道。
  • 四月十八天仙聖母碧霞元君聖誕,說說關於碧霞元君的信仰
    農曆四月十八天仙聖母碧霞元君聖誕,庇佑眾生,靈應九州,統攝嶽府神兵,照察人間善惡,求子都要拜天仙聖母碧霞元君。碧霞元君是以中國大陸華北地區為中心的山神信仰(道教),稱為「東嶽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中國道教和民間信仰中的女神。其道場是在中國五嶽之尊的東嶽泰山,位於山東省的泰安市。
  •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祖籍廟,出生地,祖殿,祈雨大殿
    在福建大家到知道有個海上女神媽祖,但是在福建神還有一個陸地女神陳靖姑,福建省民間稱之娘奶、奶娘、夫人奶、臨水夫人、陳奶夫人、順天聖母等。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被譽為「救產、護胎、佑民」的「婦女兒童保護神」,是福建最有影響力的陸上女神 。2008年,陳靖姑信俗文化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閩臺「非遺」連線直播 共祭臨水夫人陳靖姑
    在禪和樂古樂的伴奏下,福州會場嘉賓按傳統三獻禮向臨水夫人陳靖姑獻祭行禮,臺灣會場的嘉賓則將通過連線,同步向臨水夫人鞠躬行禮,兩岸同步祈福,祈求兩岸同胞平安吉祥。  此次非遺文化直播活動中,福州會場還同步展現了漢服製作技藝之美。  記者了解到,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被譽為「救產、護胎、佑民」的「婦女兒童保護神」,是福建最有影響力的兩大女神之一。
  • 臨水夫人陳靖姑:兩岸信眾共奉的民俗信仰
    「有嬰兒啼哭的地方,就有您的身影」  採訪地點:福建福州市、福建古田縣  從一位普通女子到「救產護胎佑民」的陸上女神,臨水夫人陳靖姑信仰文化千年不衰,情牽兩岸萬千民眾——  近日,大陸首部聚焦陳靖姑文化的電影作品《臨水夫人陳靖姑》在福州開拍。
  • 道教女仙如何兼顧家庭事業 細探臨水夫人傳說的演變
    臨水夫人,在福建省閩東地區又稱作順天聖母太后元君,為保護婦女與幼童的神靈,信徒主要遍布於福建、臺灣、江蘇、浙江一帶。雖然保護婦幼的神靈眾多,不過對信徒來說,臨水夫人與註生娘娘、媽祖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統計明清兩代的道教女仙傳記,可以發現婦女主要信奉的神靈,如觀世音菩薩、媽祖等重要神明均無婚姻與生產紀錄,如被稱作「天上聖母」的媽祖,16歲得道一生從未嫁人;溺水而亡的金花夫人(廣東地區的求子神靈)同樣終身未嫁。另外,與臨水夫人性質相近的註生娘娘,雖主掌生兒育女之事,但亦無生子記錄。唯一有經歷過結婚、懷孕、生子與難產的女仙,只有臨水夫人一個。到底臨水夫人有多特別呢?
  • 北京白雲觀慈航殿,慈航普度天尊,碧霞元君救苦救難
    嘗以丹藥及甘露水濟人,南海人稱之曰慈航大士。北京白雲觀慈航殿,慈航普度天尊,碧霞元君救苦救難 元君殿奉祀道教女神。中座為天仙聖母碧霞元君,左座分別為催生娘娘和送子娘娘,右座分別為眼光娘娘和天花娘娘。過去婦女們最擔心的就是不育、難產,產後又擔心嬰兒出天花、鬧眼疾、夭折或落下殘疾,而這裡的四位娘娘正好掌管這一切,故而香火非常旺盛。
  • 庇佑眾生的碧霞元君,慈悲為懷的送子觀音,她們都叫子孫娘娘
    子孫娘娘是民間對主管生育的神明的統稱,娘娘們的數量相當的多,有泰山上庇佑眾生的碧霞元君;保佑婦女孩童的順天聖母;佛教裡慈悲為懷的送子觀音;廣東的金花夫人等等,數以十計。傳統的中國百姓大都追求多子多福,幾千年來,這一點幾乎沒多大的變化。因此民間對職司生育的神明格外的崇敬,這方面的神明也格外的多。
  • 古田「順天聖母」陳靖姑的祖廟臨水宮
    整個宮殿由如下幾個部分組成:正大廳奉祀著陳靖姑真身神像;左殿太保殿,左殿三十六宮婆神像;後殿是陳母葛夫人神像、梳妝樓、三清宮;在其周邊還建有十二姐妹殿、文昌閣、觀音閣等。臨水的民眾為了感其恩德,特建宮宇奉祀。她的為民事跡受到歷代皇帝的褒賜,五代閩王賜「三十六宮婆」樹碑紀念、南宋淳佑年間,理宗帝追封為「慈靖夫人」,賜匾額曰:「順懿」;清雍正年間,嘉封為「天仙聖母」,乾隆年間皇封為「太后」,鹹豐年間封為「順天聖母」。
  • 兩岸同祭臨水夫人祈平安(圖)
    兩岸同祭臨水夫人祈平安(圖)     10對身著漢服的新人在臨水夫人神像和海峽兩岸信眾的共同見證下舉行漢服傳統婚禮
  • ​【精品】《千年臨水情》系列第五集——《臨水夫人...
    本文原標題:《​【精品】《千年臨水情》系列第五集——《臨水夫人 》(下)》千年臨水,千年相依我的血液流淌著你的清碧千年臨水,千裡相系隔山隔海我也與你共呼吸敬請收看大型紀錄片《千年臨水情》系列第五集《臨水夫人》(下)解說詞節選【版權所有 嚴禁抄襲】從農曆正月初一開始,這個村子沸騰了起來。
  • 《臨水夫人陳靖姑》電視劇將開拍
    《臨水夫人陳靖姑》電視劇將開拍   中新網寧德7月31日電 (葉茂)「《臨水夫人陳靖姑》電視劇的開拍,將進一步推動陳靖姑文化在海內外的傳播,特別是在兩岸四地、海外華人華僑信仰圈裡,為文化交流起到重要的紐帶連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