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朋友,脾氣比較暴躁,經常跟老公和孩子吵,她也覺得不應該這樣,吵完之後又後悔,但偏偏當時就是忍不住,每次回家都要吵一頓。
後來從網上了解到了一個EQ課程,專門學習如何控制情緒,如何與人相處,課程價格不菲,裡面講的道理也非常透徹。
學完之後她非常興奮,暗暗告訴自己,回家後一定要認真運用課程中的方法,做好與老公的相處策略,同時也要做好與孩子的相處策略。
當她面帶微笑,溫柔地推開門的一剎那,見到家裡亂糟糟時,老公卻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孩子毫不在意的在地上擺弄著玩具,那一刻她瞬間崩潰了。
這時候什麼高級EQ課程,什麼應該面帶微笑溫柔體貼,全部從腦海裡消失了,立刻換成了一幅瘋狂的面孔。
「老娘天天辛辛苦苦地打掃衛生,為什麼你們一回來就搞成這樣,能不能尊重一下我的勞動成果,能不能自覺地做點事情啊!」吧啦吧啦的開始大發雷霆。
這種現象在家庭裡面非常普遍,試想一下,一個成年人都無法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何況一個孩子呢?
面對外部收到信息,與自己內建人格不一致的情況,即使你學到方法再有效,你掌握了再正確的真理,對於你在實際生活中,也不會有什麼用處。
所以父母與孩子的交談中,如果孩子沒有建立起一套健康的內建情緒人格,那麼即使你講再多的正確道理,也無法改變孩子的情緒行為。
就好比一座漂浮在海面的冰山,露出在海面的部分,只是冰山的一小部分,決定這座冰山露出來的,不是水面的那部分冰山,而是冰山水下面的一大塊。
孩子噴發出來的情緒,不是你看到的情緒那麼簡單,而是內在情緒人格在你看到的時間點,展露出來的一小部分而已,你如果用解決那一小部分的方法來管理孩子的情緒,最後只能是徒勞無功,很可能還會因為孩子覺得你不理解他,反而起到一定的反作用。
因此管理孩子的情緒關鍵點,是協助孩子建立一套健康的情緒人格,只有孩子建立了正確的情緒人格,才能在遇到任何事情時,表現出正確的應對能力。
情緒是一種條件反射,只有情緒人格內化成為本能,才能自然而然的表現出來,那些情緒管控能力好的孩子,不是父母的道理教得好,而是他們正確的內建情緒人格已經建立,所以不管什麼事情下來,孩子本能的就能正確應對,甚至都不需要思考,活著輕輕鬆鬆。
可如果孩子內建情緒人格建立的不健康,或者說很負面,而且內心有很多的傷痕和殘缺,那即使你用正確科學道理裝滿孩子的腦袋,也不會有太多用處,只要孩子的情緒一上來,什麼科學道理,統統都會被本能拋在腦後。
這就是內建情緒人格的重要性,也是各位父母要不試圖通過講道理去解決孩子情緒問題的關鍵,父母應該把孩子的情緒管理,當作一場漫長的學習旅程,用時間去化解。
關於如何化解,在後面的文章,我會慢慢與大家分享。
點讚+關注,感謝大家對「中國關心下一代身心健康工程」全國義演上海站的支持。
編輯:思想大喇叭
鏡入未來聲明:本號發布的所有作品,均由全國義演上海站公益志願者作者發布,內容僅代表發布作者本人觀點,如有歧義,請與作者本人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