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不建議跟孩子講道理?家長不妨花兩分鐘看看這篇文章

2020-10-03 父母講堂

古語言有:「棍棒底下出孝子,黃荊條下出好人」。這種不打不成才的思想似乎根植於傳統教育之中,但如今講究科學育兒,很多家長開啟了「唐僧」模式,就是不停地跟孩子嘮叨、講道理。但似乎並沒有打一頓來的管用,尤其是在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那難道真要靠打嗎?那可是下策,我們聽聽李玫瑾教授的觀點。

李玫瑾教授曾經在講座中表示,孩子12歲以後,嘮叨就變成了「垃圾」,很多青春期孩子叛逆、任性、難管教是因為3-6歲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沒做好!由此可見,跟孩子嘮叨講道理,多半是低層次的父母,那一流的父母如何教娃呢?我總結了2點!

一、3-6歲克制任性,讓孩子知道發脾氣沒有用

李玫瑾教授曾在講座中表示,孩子3歲前哭鬧是因為需求沒被滿足,這個時候父母要多嘮叨,要隨時隨地的給予孩子關懷和愛,要施恩於他。3-6歲的時候,孩子已經開始有了獨立意識,哭鬧可能是有目的性的,父母很可能被孩子的哭鬧要挾,所以要立威與他

當面臨孩子發脾氣哭鬧的時候,家長記住不妥協、不講道理、不理他這三不原則。抓住教育孩子的好機會,如果他因為不給他買玩具而滿地打滾,就把孩子抱起來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讓他肆意打滾。記住這個時候就一對一不要有多於的人出現,家長要保持冷靜,無視他的耍鬧。

等到孩子哭累了你稍微給孩子擦把臉,如果孩子看到你有心軟苗頭又開始哭鬧,你依然無動於衷。一定是平靜的看著他!孩子第二次的哭鬧完成以後,就會意識到哭也沒用。等孩子情緒冷靜下來以後,你開始用詢問的方式問孩子為什麼一定要玩具,你有什麼理由說服我?

並且跟孩子強調,下次遇到這種情況你要跟我商量,如果你的理由能說服我,我就給你買。而父母要保證說服的頻率不特別高,不然這種教育方法就沒有用了。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強調,一旦孩子在3-6歲形成了跟你商量的習慣,那麼青春期就更好溝通。

由此可見,3-6歲不能打、也不能講道理,而是冷靜地給孩子立規矩和規範孩子的行為。建議可以利用一些繪本故事,讓孩子了解什麼是好性格、好品質。這樣孩子犯錯了,也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任何一種教育,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圖,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二、青春期第一件事是閉上嘴,溝通點到為止

李玫瑾教授強調,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第一件事要做的就閉上嘴。一個天天嘮叨的母親的話,自然在孩子耳朵裡就是垃圾。跟孩子要保持溝通,但要點到為止。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獨立意識,一定要從之前命令的語式換成你看著辦吧

記住與孩子的關係是平等的,與孩子溝通是用商量的。最好把孩子當成你的同事和朋友去相處。同時要給孩子參與家中大事的權利,這樣他會更有擔當。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鼓勵並且付之于欣賞,那樣孩子更容易和你成為朋友。

青春期的孩子獨立性強、更在乎自尊、性意識覺醒。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變化,讓孩子的心理處於一個矛盾又危險的時期。這個階段的孩子非常容易幻想,因為現實經歷無法滿足幻想,所以很多孩子沉迷於小說、網絡之中。所以這個階段,父母應該藉助書籍去引導青春期的孩子,而不是嘮叨。

我們會發現一流的父母從來不說教也不打罵,但是在自己行為暗示中,不知不覺就把道理講給了孩子聽,就好像四兩撥千斤的太極拳一樣

相關焦點

  • 我再也不跟孩子講道理了.
    作者 | 魚爸;來源 | 養育男孩(ID:breedboy)「講道理」是很多家長喜歡的一種教育方式,一直以來被正面推崇。但所有道理都能被孩子認可嗎?家長們往往忽略了一點,家長講的永遠是家長的道理,而孩子只能從自己出發看世界。
  • 聰明的父母,從不跟孩子「講道理」
    前兩天,閨蜜跟我抱怨:「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我說了兩句就嫌我煩了~」原來,閨蜜的兒子今年8歲了,長得個子挺高不少家長,包括很多學校老師,面對孩子的一些問題時,經常脫不了這樣的套路:先講道理,講道理不行就去批評
  • 為什麼越跟孩子講道理孩子越不聽?講錯了方法,再好的道理也沒用
    老話說得好,孩子越小越好管教,在孩子還沒有養成各種生活習慣,思想還沒有任何條框的時候,接受外界的影響會越大,家長的教育也會最直接。有很多家長從小就跟孩子灌輸各種生活習慣、社會規則、日常知識、還有各種各樣的價值觀,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具體場景,一定會抓住機會好好教育孩子一番,這種現象很普遍,很多家長正在通過不停的給孩子講道理來教育孩子,好像給孩子講道理成了唯一的家庭教育方式。
  • 為什麼越跟孩子講道理,孩子越不聽話?關鍵是怎麼讓孩子認可
    在孩子的教育上,越來越多的人都強調尊重孩子,強調與孩子平等對話,反對打罵孩子,很多家長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於是在生活中,改變打罵模式,採用與孩子講大道理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並自認為很尊重孩子。事與願違的是,不少家長發現,越與孩子講大道理,孩子反而越不聽話。
  • 「太講道理」的家長,教育不好孩子。
    ​最近有家長跟我說,自己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難:自己在家裡從來不打孩子,經常跟他講道理,但是為什麼孩子反而變的越來越不聽話了?有時候還故意要跟自己對著幹?「就比如說昨天吧,大冷天的非要出去玩。我跟他好好講道理,我說今天天氣太冷了,出去容易感冒,而且也沒有小朋友在外面玩啊。」
  • 如果你家孩子處於3-12歲,請花幾分鐘看看這篇文章
    導讀:如果你家孩子處於3-12歲,請花幾分鐘看看這篇文章!(建議收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果你家孩子處於3-12歲,請花幾分鐘看看這篇文章!(建議收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你這樣做是不對的」有時候別跟寶寶講道理比講道理更有用
    導言 很多媽媽在教育孩子時,遇到問題總是耐心地跟孩子講道理。 但是,這種方式往往只起幾天的效果,孩子遇到問題還是回到最初「錯誤」的方式,並且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會發現這種講道理的方式越來越行不通了。 孩子甚至很固執逆反,不管家長怎麼說,就是不聽。有些媽媽認為,教育孩子過程中不要太文明了,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軟的聽不進去就要來硬的。
  • 為什麼跟孩子講道理沒有用?到底該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可是現實卻讓很多家長困惑不已,我明明都已經跟孩子推心置腹,為什麼孩子都不領情呢?思想家盧梭認為: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對孩子不僅無益,反而有害。為什麼跟孩子講道理沒有用?因為道理是大人看待問題的角度,我們在抱怨孩子不聽話的同時,孩子同樣會感到自己的行為得不到尊重和認可,當面對家長講大道理以迫使自己聽從時,就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到底該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 講道理時,孩子「左耳進右耳出」?不妨試試「結果式教育」
    我跟你怎麼說來著,放學回來吃完飯收拾好就得開始寫作業了,6點半過後開始寫作業,花一個小時差不多的時間,然後剩下的時間就是你自己安排了,寫作業可是你自己的事情,不要老是要媽媽來催著你去做,怎麼這麼簡單的事情還要我念叨這麼多次,真是一點道理都不懂。"
  • 為什麼家長講的話,孩子從不聽?多少父母,輸在了太會講道理上
    別說孩子了,我都覺得有點兒煩躁,聽起來不怎麼舒服。一方面,她在拿紙巾的時候告訴孩子不要浪費,另一方面,她又在擦桌子的時候告訴,要注意衛生,出門在外多用紙巾擦拭,前前後後關於「紙巾」的知識點不下3個,讓我不禁感嘆孩子的不容易。然而,為什麼家長講的道理,孩子總是聽不進去?因為我們就是輸在了太會講道理上。
  • 孩子固執不聽話,家長不妨試試「邊門效應」,比講道理強多了
    文丨虎爸虎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前幾天張姐又胖揍了孩子一頓,原因是孩子不好好吃飯。當天是個周末,張姐一大早上就起來給全家人準備早餐。做好後,張姐就費心力地把孩子叫起床,正當張姐滿懷期待地等待孩子品嘗後的評價時,孩子卻「興趣索然」地表示「我不要吃!我要喝可樂!」
  • 美國幼兒園的孩子,要懂哪些科普知識?建議家長花兩分鐘看看
    美國是一個「盛產」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國家,這就引起了我們的好奇,為什麼美國擁有那麼多科學家。這就不得不追溯到教育,尤其是在科學方面的教育。當我了解了一個美國幼兒園的孩子懂得的科普知識,我的內心很受衝擊!建議家長花兩分鐘看看。
  • 家長講道理,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聽?高情商的父母做好這3點很重要
    ,孩子犯錯,家長適當地講道理,並沒有什麼問題。很多家長最常做的事,就是去告訴孩子這樣不對,那樣不行,跟他們反覆講一件事是否錯了的道理,可是你發現沒有,你越是不讓孩子去做的事情,孩子就越想著去嘗試,從而導致孩子也越發叛逆。
  • 孩子不想學習?你需要看看這篇文章
    ——這是酸酸2020年第1篇原創文章,目標完成80篇——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轉載請聯繫授權(公眾號:酸酸心理)在說孩子討厭學習的問題之前,我們先一起想想,怎樣讓一個不好吃的蘋果變得鮮甜可口 孩子討厭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討厭學習是這棵蘋果樹結出來的果實,很多家長都在想,我什麼方法都用過了,該鼓勵的鼓勵了,該罵的也罵了,收效甚微,原因就在於:只見蘋果,未見果樹。
  • 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孩子往往越不聽話,你錯在這兒了!
    但人們也往往發現講道理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沒用,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他的孩子往往越不聽話。有位家長說她7歲的女兒特別逆反,不讓做什麼就偏去做,她經常苦口婆心地給孩子講道理,孩子卻不聽,惹得家長常發脾氣。她知道打罵孩子不對,但不知該怎麼辦。我讓她舉個孩子如何不聽話的例子,她講了這樣一件事。她家住公寓樓五層,沒有電梯,走樓梯上下。
  • 和孩子講道理講不通?看看黃磊你就知道和孩子講道理有多麼困難
    前段時間,黃磊發微博說,妹妹早餐沒吃完,他想藉此用道理來教育女兒:黃磊:「不要浪費。」 妹妹:「我知道。」黃磊:「為什麼呢?」 妹妹:「不知道。」於是,黃磊立馬逮住這個機會,想用諄諄教導來告誡女兒「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並強調:小時候浪費糧食,長大了是沒飯吃的!
  • 「為什麼不和孩子講大道理」,因為三到六歲的孩子無道理可講
    是的,那些金玉良言、苦口婆心的話語在孩子看來就是嘮叨、麻煩,耳朵直接屏蔽信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好脾氣、很有耐心的給孩子擺事實講道理,孩子呢?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心理歷程就是:您講你的,我玩我的……,滿不在乎!
  • 「低層次」的家長,只跟孩子講道理,「高層次」的家長是這樣做的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發現,有些父母看似不怎麼關心孩子的成績,他們的成績反而很優秀,那些越是被逼、被嘮叨的孩子,他們的成績反而不理想。其實孩子的行為與家長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高層次"的家長從來不是只跟孩子講大道理。
  • 低層次的家長愛跟孩子講道理,而層次高的家長會這樣做,娃更優秀
    一遍又一遍的叫孩子起床,把孩子所需要穿的衣服放在床頭擺好,提前把飯菜做好,到最後還要一遍一遍的催孩子起床。「我知道了,再睡五分鐘,」可孩子呢?雖然家長做好了一切,可孩子還是一拖再拖,等到最後終於把孩子喊起來的時候,卻已經沒有吃飯的時間了。而這時候,孩子卻還在不停的抱怨:「哎呀,我不吃飯了,也不看看現在幾點了,下次能不能早點叫我!」
  • 家長給孩子講道理不太有用
    一、家長不停給孩子講道理,存在哪些問題?現在很多八零、九零後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知道育兒書上提到過的,對孩子進行打罵是錯誤的教育方式。因此在孩子犯錯後,這些家長會選擇說教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但是又會發現,雖然不再對孩子進行打罵了,但是說教式教育,並不能起到自己所想像的效果,孩子該犯錯還是會犯,甚至變本加厲。這也讓一些家長感到非常奇怪,難道自己給孩子講道理還存在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