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盧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家裡從來不是講道理的道場,教育從來都不靠講道理,成長是一個體驗的過程,只有讓孩子體會到了,他才能夠理解,才能夠轉變自己。情商低的父母,才會不停地對孩子講道理,不懂得顧及孩子的感受,不分場合任意指責,孰不知這樣不僅無法讓孩子受教,只會將孩子推到自己的對立面。這裡分享三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和啟發:
01讓孩子體驗結果
很多對於我們成人淺顯易懂的道理,孩子太小的話,可能並不一定能夠理解,孩子犯錯,家長適當地講道理,並沒有什麼問題。很多家長最常做的事,就是去告訴孩子這樣不對,那樣不行,跟他們反覆講一件事是否錯了的道理,可是你發現沒有,你越是不讓孩子去做的事情,孩子就越想著去嘗試,從而導致孩子也越發叛逆。與其口乾舌燥講半天道理,不讓讓孩子體驗一次錯誤行為帶來的自然後果,會更容易讓孩子糾正行為,比如:沒有節制地吃冷飲肚子會疼、磨蹭上學會遲到、不寫作業會受到老師批評等等,孩子只有體會了,理解了,才能轉化成他自己的道理,才能明白為什麼有些事情能做,有些事情不能做,這遠比父母不停地講道理要有用!
02用行動去代替說教
孩子對外界的認知,跟成人是有區別的,父母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給孩子講道理,孩子可能並不明白這些道理。你認為對的或者錯的,在孩子的眼中,也許根本都不存在對錯之分,比如很多孩子玩的一身泥,家長會覺得這樣很髒,是不對的,可是孩子卻會覺得這沒什麼錯,自己玩得很開心。
很多家長,總是喜歡以自己的標準去判斷孩子,認為這是不該做的事情,為什麼孩子就是不聽?於是就開始不停地跟孩子講道理,只是你這樣講下去,除了讓孩子更加反感以外,基本起不了什麼作用,不如停止說教去給孩子做個示範,如果你以身作則,用你的行為去影響他,那麼效果將會好許多,你想要孩子好好學習,最好你能夠拿起書本學起來,對於孩子來說,你的行為作用遠大於你的說教。
03別用脾氣強迫孩子就範
管教孩子有時候確實很難,父母也是正常人,難免會有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時候,但是如果父母用發脾氣來強迫孩子接受,那真是大錯特錯了,即使孩子當下服從了,可是你的壞情緒傳遞給孩子,而你的道理、觀點、規矩,孩子根本都沒能從心底裡認同,又能起什麼作用呢?下次還是一樣的重複犯錯。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愛遠比道理更重要,也有些家長很少和孩子講道理,只要孩子不願意聽,直接武力解決,打完後又一再地問孩子,我為什麼要打你?打你是不是因為你不聽話?下回不會再犯了吧?這樣打完再回頭講道理的家長,比那些單純潔講道理的家長,更讓孩子叛逆,當你發現武力也不起作用時,再想管教孩子,就很難了。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當然沒有人天生就會做個好父母,這是需要不斷學習提高的,這個世界不僅只是孩子需要學習和成長,作為父母更應該積極努力地去提高自己,適應孩子不同階段的成長,才能給孩子更好地引導。
讓更多家庭和諧幸福,幫更多孩子健康成長,歡迎關注、留言、轉發,我是思呈老師,專注於家庭教育智慧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