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層次父母才會不停給孩子「講道理」,高情商的父母,一般這樣做

2020-08-27 辣媽育熊娃

文丨辣媽育熊娃(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孩子的行為習慣就是他所成長環境和接受教育的集中表現,尤其是孩子價值觀的培養更是來自於父母的教育,所以父母如果能夠給孩子良好教育的話,也會幫助孩子未來更好的發展,能夠給孩子帶來很多的好處。

講道理是大部分的家長都會犯的一個錯誤,在家長的觀念當中,想要用自己這麼多年來的經驗給孩子鋪平一條道路,讓孩子少走一些彎路。這樣的初衷雖然是好的,但是現實往往是很多的孩子聽不進去父母講的道理,甚至會覺得很厭煩,還會產生親子隔閡。由此只會給孩子講道理的父母是屬於低層次父母,真正高情商的父母並不會這樣做。


小紅的孩子現在正在讀初三,處於升學的關鍵期,小紅的孩子成績在班級裡面都處於中遊,如果能夠在最後的關鍵期拼搏一下的話,也能考上一所不錯的高中。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孩子在這個階段卻突然開始沉迷上了打遊戲,每天晚上回家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做作業,複習,而是打遊戲,更是有時候要打到凌晨。看到孩子這個樣子,小紅也非常的擔心,每天都跟孩子講各種各樣的道理,說讀書是為了他的未來好。結果孩子怎麼都聽不進去,這個時候小紅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才好。


這樣的情況應該除了小紅之外,很多的家長都有遇見過,家長總是喜歡給孩子講道理,認為這樣孩子就能夠聽得進去,但現實往往是聽不進去,並且還會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一個現狀,引起了很多父母的思考,在孩子的教育上到底應該採取怎樣的方式才能夠讓孩子更好的吸收?



頻繁的給孩子灌輸道理又會造成怎樣的後果呢?


1、激起厭煩心理


有些道理講一遍或許能夠讓孩子聽得進去,但是反覆的去講同樣的一個道理,同樣的一句話就會引起超限效應,讓孩子感到厭煩 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會讓孩子覺得父母特別的嘮叨。


2、影響親子關係


隨著孩子年齡不斷增長,他們所處的年齡階段也會具備不同的特點,尤其是進入到了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一個特點便是叛逆心理增強。

那個時候的他們總是喜歡什麼事情都和父母對著幹,講道理便是其中很大的一個導火索,在孩子叛逆期的時候的道理孩子是無法理解的,不僅起不到作用,反而還會影響親子關係。



高情商的父母教育孩子,一般這樣做


1、犯錯後果由孩子承擔


很多的家長出於對於孩子的保護心理,不會去直白的指出孩子的錯誤,擔心孩子受傷害受挫折所以會幫忙擺平,其實這樣的一種教育方式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不利的,因為孩子永遠沒有辦法知道犯錯的成本到底是什麼。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孩子犯錯之後,讓他們承擔相應的後果,這樣才會更加的約束他們的行為。



2、和孩子雙向的溝通


溝通從來都是解決問題最好的一種方式,良好高效的溝通,不僅僅是可以解決問題,還可以促進親子關係,但是很多的家長在採用溝通方式時都會犯這樣的一個錯誤,認為溝通就是自己去命令,孩子卻從來沒有去聽孩子的想法。

正確的溝通應該是和孩子雙向的溝通,平等的溝通,考慮到孩子的思想變化和感受,只有這樣的溝通才是能夠真正發揮作用的。


育兒難題找辣媽育熊娃,家庭教育從小抓起,一起陪孩子健康成長,我是辣媽育熊娃,幫你解決育兒小難題。

相關焦點

  • 低層次父母才會對著孩子「講道理」,而高情商父母,這樣教育孩子
    為人父母,需要承擔起教育子女的責任,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引導孩子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和善良的心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是至關重要的,不過很多父母卻忽略了方法,僅僅是給孩子講大道理。
  • 孩子犯錯後,低層次父母會不停給孩子講道理,高層次父母都這樣做
    只是反覆講道理,而不是去執行家長們總是喜歡給孩子喋喋不休講道理,但是從來不去引導孩子執行,那麼這樣的「講道理」都是沒有說服力的。就像我們總是對孩子說要懂得分享,卻不在實際情況中去教會孩子如何分享,孩子就會越來越討厭分享。
  • 李玫瑾:「低層次父母」才跟孩子講道理,「高層次父母」都這樣做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孩子不聽話到底是該不該給孩子講道理?可是即使給孩子講了道理,孩子還是我行我素,半點不知悔改。可是不給孩子講道理,孩子犯錯的時候又該怎麼辦?總不能打孩子吧?相信對於這一系列的問題,很多家長都困惑過。知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曾表示:孩子六歲以前,家長可以給孩子講道理,但6歲以後,家長的道理只會加劇孩子的不耐煩,起不到半點的引導作用。
  • 李玫瑾:「低層次父母」才會叨叨不停、講大道理,一流父母這樣做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父母覺得現在的孩子很難帶,不管自己怎麼跟孩子說大道理,孩子就是不聽,不聽就算了,還時不時頂嘴吵架。這讓很多父母苦惱不已,這孩子咋就不聽父母講的道理呢,以後吃虧了可要怎麼辦?
  • 「低層次」的父母,喜歡跟娃講道理,而「高層次」的父母會這樣做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父母抱怨,自家孩子不聽話,自家孩子太叛逆等等,而且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父母們總是會遇到難題。比如:越是讓他們洗手吃飯,他們反而坐在那裡不動彈,越是說天氣太冷要穿衣服多一點,他們反而會把薄的衣服穿在身上。反正父母越和孩子講道理,他們越逆反,有的甚至直接公然和父母對抗,玩起了離家出走。
  • 孩子犯錯後,高層次父母都這樣做,只有低層次父母會給孩子講道理
    文/園園媽育兒日記教育孩子是一件比較頭疼的事情,因為孩子小,不懂道理,所以會調皮搗蛋,也正是因為孩子小,說不得也打不得,容易給孩子的內心造成心理創傷,但是真正教育孩子幼小的方法不是講道理,而是這樣做。低層次父母在孩子犯錯後講道理,高層次父母都這樣做
  • 「低層次父母「總愛和孩子講大道理,「高層次「父母都會這樣做
    我們都知道孩子生活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行為習慣,但是影響孩子價值觀的卻是孩子的父母。因此,家長應該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只有這樣孩子的將來才會更加優秀。父母該怎樣教育孩子呢?大部分父母都會和孩子講道理,父母總認為自己積攢多年的經驗,可以幫助到孩子,可以讓孩子少走一些彎路,早日成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想法是對的。
  • 孩子犯錯,低層次父母才會講道理,真正高明的是這樣做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比較困惑一件事情,就是孩子犯錯的時候,到底應該怎麼去做,不管教孩子吧,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管教吧,又不能打孩子一頓,因此,父母們就會去選擇即不用動手打他們又能說他們的一種方法——講道理,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講道理
  • 低層次父母才喜歡不停給孩子講道理,高層次父母,懂得三個技巧
    ,你這樣做,可不是個乖寶寶,會被小朋友笑話...尤其是講道理這一種,如今幾乎成了教育孩子的金科玉律,但你知道嗎?它的效果可能會很差。低層次父母才喜歡不停給孩子講道理父母本身都是偉大的,但教育方式卻有高低之分。養孩子小動物都會,但教育孩子,是一門藝術。既然孩子打不好罵不好,那麼就跟他講道理嘛,這總沒錯了?但你知道嗎?
  • 跟孩子嘮叨講道理,多是「低層次父母」,李玫瑾:聰明父母這樣做
    曉芹說,總是給孩子講道理,其實是沒有用的!二、李玫瑾說:低層次的父母,才會給孩子講道理!李玫瑾作為育兒領域的專家,她曾經提出在孩子六歲以前,你給孩子講道理,她可能根本就聽不懂!在孩子情感還沒有發育完全的時候,他的世界裡只有父母,他不懂什麼是感同身受,也不知道為別人著想。總是和孩子講大道理,對孩子來說未必能理解,所以講了等於沒講。到了孩子六歲以後,能聽懂你的大道理,可是每天不停地在孩子的耳邊念叨,孩子會覺得很煩躁,只是迫於壓力臣服。
  • 「低層次父母」才跟孩子講道理,李玫瑾:一流父母都這樣教
    前段時間去朋友家,朋友跟我訴苦說:自從當媽之後我從一個不愛說話的女人,變成了愛嘮叨的媽媽,但是每次跟孩子嘮叨過後,都發現自己是在做無用功,有些時候孩子還總是露出不耐煩的表情,我真感覺自己正在對牛彈琴,你說我該怎麼辦。
  • 李玫瑾:「低層次」父母只會講道理,「高層次」父母卻是做3件事
    為了照顧小朋友的心理健康,父母總是壓抑著心中的"怒火",克制著讓自己跟孩子講道理,但是孩子卻完全體會不到父母的良苦用心,隨你講道理,不聽就是了。到最後,不僅孩子出現的問題沒有解決,父母的心情也會更差,怒火持續積壓,等到爆發那天就晚了。
  • 低層次父母喜歡跟娃講道理,高層次父母卻這樣做,難怪孩子優秀
    可是現實的情況確越是那些勤快的,卻總是費力不討好,一些喜歡給孩子講道理的寶媽們,孩子不光不領情,而且還會躲著媽媽,反而相對於一些懶的寶媽來說,卻總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有項調查顯示愛講道理的媽媽們很難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 低層次父母總喜歡給孩子講道理,高層次父母,大多用3種辦法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孩子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育好孩子更是一件難事。從教育的理念與方式之中就能夠看出父母的層次,低層次的父母總是會採用落後,脫節的教育方式,高層次的父母會採用更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教育方式,比如最真誠的陪伴、親子共讀等等。教育家盧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 孩子叛逆不聽話?低層次父母喜歡打罵講道理,高層次父母卻這樣做
    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發生很多問題,比如孩子孩子叛逆或者鬧脾氣時,一些父母會選擇打罵或者給孩子講大道理,結果道理講了一大堆,現孩子依舊老樣子,一點變化都沒有。那麼,對於叛逆不聽話或者鬧脾氣的孩子,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 低層次父母才會對孩子嘮叨、講大道理,高層次的父母都這樣做
    看到這裡,很多父母肯定想:「代入感太強了,我感覺我已經在嘮叨孩子了。」那為什麼有時候和孩子講道理沒用呢?,家長去和孩子講道理大人在生氣的時候,你和他講道理,他都哦不一定會接受,更何況幾乎沒有情緒管理能力的孩子。
  • 低層次父母就知道講道理,高層次父母從不和這三種孩子講道理
    現代社會,提倡教育孩子時不打不罵,於是很多父母推崇和孩子講道理。有些低層次的父母,就知道不停地和孩子講道理,不注意場合和方式,效果往往並不理想。高層次父母這樣做如果孩子希望孩子在情緒管理方面做得更好一些,可以給孩子看一些關於情緒管理方面的繪本;如果想給孩子傳授一些人際交往的道理,可以帶孩子閱讀人際交往方面的繪本;如果希望孩子能夠樹立遠大的志向、好好學習,可以給孩子講一些關於學霸、科學家學習中的趣事;如果想把自己人生中的經驗傳授給孩子
  • 低層次父母才和孩子掏心掏肺的講道理,一流父母是這樣過度矛盾的
    當然,直接揍一頓的教育方式我們並不提倡,毫無智慧的父母才會用武力來解決問題。可總是以講道理的方式來說教孩子,更是「低層次父母」的表現,你認為孩子能夠聽進去你說的那些大道理嗎?父母在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是以成人的角度和觀點來對待孩子,這顯然是不公平的;當他們接受不了這些大道理時,就會用自己的方式來進行反抗,繼而變得叛逆、不聽話,甚者更會對父母心生厭惡。
  • 低層次父母才會不停講道理,高層次父母教育孩子,用的技巧更有效
    之前在聽學校的講座的時候,一位教授給大家分享了她教育低齡學生的辦法,她說:「曾經有位家長和我訴苦道,她家的孩子非常地不聽話,怎麼說都沒用,即使我天天和他講各種的道理,他反而越來越能鬧。於是我就想告訴大家:和小孩子們講道理是最沒有用的一件事情。
  • 跟孩子嘮叨講道理,多是「低層次父母」!李玫瑾:聰明父母這樣教
    而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經公開表示過:父母的嘮叨在孩子的小時候,就像是明珠一樣珍貴,孩子都會聽父母的話,一步一步向前走,但是等到了孩子12歲之後,父母的話就像是垃圾一樣,如果孩子出現不聽話的的情況,多半是父母的教育沒有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