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層次父母「總愛和孩子講大道理,「高層次「父母都會這樣做

2021-01-15 可可老師育兒

我們都知道孩子生活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行為習慣,但是影響孩子價值觀的卻是孩子的父母。因此,家長應該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只有這樣孩子的將來才會更加優秀。父母該怎樣教育孩子呢?

大部分父母都會和孩子講道理,父母總認為自己積攢多年的經驗,可以幫助到孩子,可以讓孩子少走一些彎路,早日成功。

不得不承認,這樣的想法是對的。可是孩子不一定聽得進去父母說的這些話,甚至會覺得厭煩。

由於疫情,大家都帶上了口罩,但是強強這孩子根本不願意戴口罩,每次都得強強的爸爸強行的給他戴上口罩。

戴口罩是預防疫情最好的辦法,強強好像沒有認識到戴口罩非常重要,總是說戴口罩影響呼吸。

強強的爸爸非常擔心,每天都會叮囑他好多遍,但不管強強的爸爸怎麼說,他還是不願意戴口罩。強強在家裡不學習,也不練習畫畫,每天都想玩玩具。

每次強強爸爸教育他的時候,他都非常不耐煩,在孩子的心裡,根本不想聽父母的念叨,父母的這些行為也是低層次的,高級的家長教育孩子已經不用這樣的方法了。

低層次家長教育孩子常用的方法

一、和三歲以前的孩子講道理是沒有作用的

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還沒有完全發育,父母說的話,孩子也不能完全聽懂。即使父母認認真真講了很多道理,但是孩子一大半都聽不懂,又怎麼會聽父母的話呢?

二、三歲到六歲的孩子能聽懂道理了,也開始叛逆

但還在大約三歲的時候,左腦就開始發育了,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這個時候父母講的道理,孩子可以聽得明白。

但是父母如果總是說教,就會讓孩子產生逆反的心理,就會讓孩子開始叛逆。

三、大於12歲的孩子,不想聽父母講道理

孩子12歲以後開始進入青春期,他們自己有了行為意識,他們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

但是父母還是按照以前的想法去管教孩子,孩子就會不想搭理父母。無論父母多麼上心,那些語言上的教育根本沒有作用了。

所以,家長應該明白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接受長度是不一樣的。

如果父母總是,一味地用自己的方法教導孩子,不管孩子的想法,總是給孩子講很多大道理,不僅自己覺得很累,對孩子的教育也沒有好處。

「低層次父母」總愛和孩子講大道理,而「高層次」父母都會這樣做

一、讓孩子合理地釋放情緒

如果孩子生氣的話,就會產生不良情緒。父母不可以忽視這個問題。當孩子生氣的時候,父母應該正確地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使用合理的方法釋放內心的不良情緒。

等孩子情緒穩定的時候,父母在慢慢地跟孩子講道理,這樣做就會輕鬆很多。

二、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注意程度

在此提醒家長跟孩子交流的時候,應該適可而止,其實孩子都可以聽懂父母講的道理,父母根本不用一次又一次重複。

父母應該掌握好合適的尺度,去給孩子講道理,也應該相信孩子,給孩子足夠的空間這樣孩子才會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父母教育孩子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在很多家庭中,母親陪著孩子的時間都比較多很多母親都會嘮嘮叨叨的。

雖然母親也是為了孩子,但是長此以往,孩子的內心就會產生叛逆。

因此,有時候可以讓父親站出來教育孩子,因為父親不常表達意見,孩子就會聽父親的話。

給孩子總是不停地講道理,這樣教育的意圖又太過於明顯,孩子只會被動的去接受,我們不如帶孩子親自去看,去體驗,去感受道理,這樣比講道理好得多。

繪本就非常合適,為什麼繪本是最合適的,因為繪本裡面大多數都是一些精彩的插畫,這樣會更加的吸引孩子的眼睛,孩子在3-6歲也是閱讀的黃金敏感期,在這一段時間裡,孩子對顏色鮮豔的圖畫是非常感興趣的,所以說繪本是很好的選擇。

給大家分享一套目前很火的繪本,很多家長都在用,《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最近一直在讀給自己的孩子聽,孩子很喜歡,真的很好。

全套共20冊,原價320,限時優惠只需79,平均一冊不到4塊錢。專門針對小朋友的日常生活編寫,用真實的生活題材來感染和引導孩子學會情緒控制,學會獨立、勇敢和自信,幫助養成好性格。

有需要的父母點擊下面連結即可購買,也可點擊連結進入店鋪選購更多育兒專家推薦的精選育兒圖書

總結:父母在培養孩子的同時,也是在培養自己成為優秀的父母,一個人,一個人的成長都需要家長的教育。因此,父母的成長對孩子來說特別重要。只有家長變得層次更高,孩子以後的格局才會更大。

相關焦點

  • 「低層次」的父母,總愛和孩子講大道理,高層次父母是這樣做的
    很多父母都會選擇&34;的教育方式。,卻總愛和孩子講&34;。有父母也會產生疑惑。那麼不講&34;,該怎麼去教育孩子呢?事實上,高層次的父母是這樣做的:1、放手讓孩子去做有時候孩子看事情的角度和父母不同,父母越是講道理不讓孩子去做,孩子就越想要去嘗試。
  • 李玫瑾:嘮叨、講大道理的多是「低層次父母」,高層次父母這樣教
    李玫瑾曾說過,低層次的父母才會囉嗦、和孩子講大道理,高層次的父母從不會和孩子講道理。李玫瑾:嘮叨、講大道理的多是「低層次父母」,高層次父母這樣教低層次父母控制欲強,不顧及孩子感受有人曾對孩子們做過調查,問他們「你最怕父母對你做什麼?」
  • 和娃講大道理的,大多是低層次父母,高層次父母通常都這樣教娃
    低層次父母才會不停和娃講大道理,高層次父母,多半會用這3種方式和孩子講道理、發脾氣責罵孩子、刻意感化孩子,這3種最「無用」的教育方式,卻成為了很多家長「引以為傲」的育兒心得。但其實,和孩子不停地講大道理
  • 哈佛校長:「低層次父母」只會孩子講大道理,高層次父母都這樣做
    哈佛教授說過:「低層次父母」才跟孩子講大道理,高層次父母會這樣做。李玫瑾教授也認為,愛和娃嘮叨講大道理,大多是「低層次父母」,在孩子6歲之前,父母的嘮叨是「黃金」,但當孩子到了12歲,父母的嘮叨就是「垃圾」。
  • 低層次父母才會對孩子嘮叨、講大道理,高層次的父母都這樣做
    important}「愛嘮叨」幾乎是每個父母身上都會有的標籤,不管你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每次犯錯後父母總會不厭其煩地嘮叨,生怕你沒有把自己的話聽進去,下次再犯錯。因此,當孩子情緒化時,家長最好不要和孩子大道理,否則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厭惡感。
  • 孩子叛逆時,和娃講大道理的,大多是低層次父母,一流父母這樣教
    孩子叛逆不聽話?低層次父母才會打罵嘮叨,高層次父母這樣教娃「快起床去刷牙、洗臉!」「你就穿這樣的衣服出門嗎?像什麼樣子?」「別忘了下午去上課!」哈佛教授曾說過:「孩子叛逆時,和娃講大道理的,大多是低層次父母」不光是哈佛教授,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也認為:「低層次父母才會打罵嘮叨,高層次的父母,從來不會和孩子嘮叨、講大道理。
  • 愛和孩子講大道理的,多半是「低層次父母」!一流父母這樣教孩子
    跟孩子嘮叨講大道理,大多是「低層次父母」!不少家長都好奇,為什麼我們給孩子講道理,總是感覺在對牛彈琴,沒有作用?其實,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明白,孩子並不是不聽我們講道理,他們也不是故意想要惹我們生氣,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孩子的大腦發育不成熟。
  • 孩子叛逆不聽話?低層次父母喜歡打罵講道理,高層次父母卻這樣做
    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發生很多問題,比如孩子孩子叛逆或者鬧脾氣時,一些父母會選擇打罵或者給孩子講大道理,結果道理講了一大堆,現孩子依舊老樣子,一點變化都沒有。那麼,對於叛逆不聽話或者鬧脾氣的孩子,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 低層次父母喜歡跟娃講道理,高層次父母卻這樣做,難怪孩子優秀
    可是現實的情況確越是那些勤快的,卻總是費力不討好,一些喜歡給孩子講道理的寶媽們,孩子不光不領情,而且還會躲著媽媽,反而相對於一些懶的寶媽來說,卻總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有項調查顯示愛講道理的媽媽們很難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 李玫瑾:「低層次父母」才會叨叨不停、講大道理,一流父母這樣做
    「低層次父母」,聰明的父母都這樣做潘女士覺得自己家14歲的兒子現在越來越不聽話了,每次想跟他講道理,他都一副不耐煩的樣子,說了不到三句話就被打斷或者自己就直接走開了。而以前他不是這樣的,以前自己說什麼,這孩子都會認真的聽,並且願意去做,現在卻煩自己嘮叨。
  • 愛和娃嘮叨講大道理,大多是「低層次父母」!一流父母這樣教孩子
    每當談論到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很多媽媽都會臉色大變,變得愁眉苦臉的,都說自己在面對孩子的發脾氣的時候沒有任何的辦法。有不少家長和我抱怨自己的孩子總是亂發脾氣,不論換什麼樣的方法,他都不聽,給他講道理講了一百遍了,最後的結果還是那樣。
  • 李玫瑾:「低層次」父母才愛嘮叨孩子,「高層次」父母自有招數
    各位想一下,這樣的場景和交流畫面,是不是每天在家都發生無數遍?家裡的「熊孩子」,即便經過嘮叨和講道理的輪番轟炸,也仿佛在對牛彈琴一樣,人家孩子壓根兒沒聽到一樣,自己該幹啥幹啥,下次也不吸取教訓。」父母才愛嘮叨孩子,「高層次」父母都自有招數父母滔滔不絕地嘮叨,甚至有時候愛講大道理,這些對於大腦發育不健全的孩子來講,仿佛在聽「天書」一樣。
  • 李玫瑾:「低層次」父母才愛嘮叨孩子,「高層次」父母自有招數
    各位想一下,這樣的場景和交流畫面,是不是每天在家都發生無數遍?家裡的「熊孩子」,即便經過嘮叨和講道理的輪番轟炸,也仿佛在對牛彈琴一樣,人家孩子壓根兒沒聽到一樣,自己該幹啥幹啥,下次也不吸取教訓。 面對此情此景,父母們總是無可奈何,甚至產生疑問「我怎麼生出這麼個不聽話的孩子?」
  • 孩子犯錯後,高層次父母都這樣做,只有低層次父母會給孩子講道理
    文/園園媽育兒日記教育孩子是一件比較頭疼的事情,因為孩子小,不懂道理,所以會調皮搗蛋,也正是因為孩子小,說不得也打不得,容易給孩子的內心造成心理創傷,但是真正教育孩子幼小的方法不是講道理,而是這樣做。低層次父母在孩子犯錯後講道理,高層次父母都這樣做
  • 低層次父母總喜歡給孩子講道理,高層次父母,大多用3種辦法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孩子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育好孩子更是一件難事。從教育的理念與方式之中就能夠看出父母的層次,低層次的父母總是會採用落後,脫節的教育方式,高層次的父母會採用更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教育方式,比如最真誠的陪伴、親子共讀等等。教育家盧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 李玫瑾:總給娃講道理大多是低層次父母,高層次父母都用3個辦法
    父母在育兒的道路上,是不是也踩了很多的坑,教育孩子總是讓人一個頭兩個大的,父母大多數都是比較愛嘮叨的,在教育還是的問題上,也是喜歡不厭其煩地嘮嘮叨叨的講道理,最後發現是無用功。父母總會對孩子說,你要把我的話當作耳旁風,或者是,你有沒有聽到我說的話,父母總是會有一種感覺,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 「嘮叨」成為低層次教育方式,高層次父母這樣做,把孩子教育成才
    這時,看到父母來接他的時候直接說:我不想回家,和你們住在一起太煩人了,我想跟外婆一起住。亮亮父母非常傷心,不知道為什麼兒子這麼反感自己。其實這都是因為這對父母,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並沒有尊重與理解兒子,總是嘮叨個不停。由此可見,愛嘮叨並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只會讓孩子慢慢反感父母,父母作為最愛孩子的人,承受著孩子的反感是非常委屈的。
  • 愛和子女講大道理的,多半是「低層次父母」!一流父母這樣教孩子
    跟孩子講道理,大多數是「低層次父母」很多專家講過,喜歡和娃嘮叨的父母,大部分都是「低層次」父母。就算是和孩子貿然溝通,也會讓孩子覺得你不愛他。要求孩子聽從命令,最後再講道理說服孩子,這只是溝通的單行道,可能家長認為做得完美無缺,孩子卻一句都聽不懂。如果和孩子的溝通存在鴻溝,那就要學會雙向溝通了。父母要向孩子說明為什麼不行,為什麼不買,為什麼不能玩等等。然後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意願,這樣一起討論雙方都能夠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 低層次父母就喜歡不停地給娃講道理,而高層次父母,則用3種辦法
    高爾基曾說:"養孩子連母雞都會,可教育好孩子卻是一門藝術",因此孩子長大成不成功能不能優秀與父母的教育方法有直接的關係。可是生活中總有一些父母不能使用正確的方式,而是像唐僧念經一樣,不停的和孩子講道理,其實這樣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甚至讓孩子們厭煩。
  • 低層次父母就知道講道理,高層次父母從不和這三種孩子講道理
    現代社會,提倡教育孩子時不打不罵,於是很多父母推崇和孩子講道理。有些低層次的父母,就知道不停地和孩子講道理,不注意場合和方式,效果往往並不理想。這個時候父母要理解和包容,讓孩子先釋放負面情緒,等孩子徹底平靜下來了再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