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孩子生活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會影響孩子的行為習慣,但是影響孩子價值觀的卻是孩子的父母。因此,家長應該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只有這樣孩子的將來才會更加優秀。父母該怎樣教育孩子呢?
大部分父母都會和孩子講道理,父母總認為自己積攢多年的經驗,可以幫助到孩子,可以讓孩子少走一些彎路,早日成功。
不得不承認,這樣的想法是對的。可是孩子不一定聽得進去父母說的這些話,甚至會覺得厭煩。
由於疫情,大家都帶上了口罩,但是強強這孩子根本不願意戴口罩,每次都得強強的爸爸強行的給他戴上口罩。
戴口罩是預防疫情最好的辦法,強強好像沒有認識到戴口罩非常重要,總是說戴口罩影響呼吸。
強強的爸爸非常擔心,每天都會叮囑他好多遍,但不管強強的爸爸怎麼說,他還是不願意戴口罩。強強在家裡不學習,也不練習畫畫,每天都想玩玩具。
每次強強爸爸教育他的時候,他都非常不耐煩,在孩子的心裡,根本不想聽父母的念叨,父母的這些行為也是低層次的,高級的家長教育孩子已經不用這樣的方法了。
低層次家長教育孩子常用的方法
一、和三歲以前的孩子講道理是沒有作用的
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還沒有完全發育,父母說的話,孩子也不能完全聽懂。即使父母認認真真講了很多道理,但是孩子一大半都聽不懂,又怎麼會聽父母的話呢?
二、三歲到六歲的孩子能聽懂道理了,也開始叛逆
但還在大約三歲的時候,左腦就開始發育了,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這個時候父母講的道理,孩子可以聽得明白。
但是父母如果總是說教,就會讓孩子產生逆反的心理,就會讓孩子開始叛逆。
三、大於12歲的孩子,不想聽父母講道理
孩子12歲以後開始進入青春期,他們自己有了行為意識,他們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
但是父母還是按照以前的想法去管教孩子,孩子就會不想搭理父母。無論父母多麼上心,那些語言上的教育根本沒有作用了。
所以,家長應該明白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接受長度是不一樣的。
如果父母總是,一味地用自己的方法教導孩子,不管孩子的想法,總是給孩子講很多大道理,不僅自己覺得很累,對孩子的教育也沒有好處。
「低層次父母」總愛和孩子講大道理,而「高層次」父母都會這樣做
一、讓孩子合理地釋放情緒
如果孩子生氣的話,就會產生不良情緒。父母不可以忽視這個問題。當孩子生氣的時候,父母應該正確地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使用合理的方法釋放內心的不良情緒。
等孩子情緒穩定的時候,父母在慢慢地跟孩子講道理,這樣做就會輕鬆很多。
二、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注意程度
在此提醒家長跟孩子交流的時候,應該適可而止,其實孩子都可以聽懂父母講的道理,父母根本不用一次又一次重複。
父母應該掌握好合適的尺度,去給孩子講道理,也應該相信孩子,給孩子足夠的空間這樣孩子才會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父母教育孩子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在很多家庭中,母親陪著孩子的時間都比較多很多母親都會嘮嘮叨叨的。
雖然母親也是為了孩子,但是長此以往,孩子的內心就會產生叛逆。
因此,有時候可以讓父親站出來教育孩子,因為父親不常表達意見,孩子就會聽父親的話。
給孩子總是不停地講道理,這樣教育的意圖又太過於明顯,孩子只會被動的去接受,我們不如帶孩子親自去看,去體驗,去感受道理,這樣比講道理好得多。
繪本就非常合適,為什麼繪本是最合適的,因為繪本裡面大多數都是一些精彩的插畫,這樣會更加的吸引孩子的眼睛,孩子在3-6歲也是閱讀的黃金敏感期,在這一段時間裡,孩子對顏色鮮豔的圖畫是非常感興趣的,所以說繪本是很好的選擇。
給大家分享一套目前很火的繪本,很多家長都在用,《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最近一直在讀給自己的孩子聽,孩子很喜歡,真的很好。
全套共20冊,原價320,限時優惠只需79,平均一冊不到4塊錢。專門針對小朋友的日常生活編寫,用真實的生活題材來感染和引導孩子學會情緒控制,學會獨立、勇敢和自信,幫助養成好性格。
有需要的父母點擊下面連結即可購買,也可點擊連結進入店鋪選購更多育兒專家推薦的精選育兒圖書
總結:父母在培養孩子的同時,也是在培養自己成為優秀的父母,一個人,一個人的成長都需要家長的教育。因此,父母的成長對孩子來說特別重要。只有家長變得層次更高,孩子以後的格局才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