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層次父母就喜歡不停地給娃講道理,而高層次父母,則用3種辦法

2020-11-03 十安媽媽愛讀書

高爾基曾說:"養孩子連母雞都會,可教育好孩子卻是一門藝術",因此孩子長大成不成功能不能優秀與父母的教育方法有直接的關係。

可是生活中總有一些父母不能使用正確的方式,而是像唐僧念經一樣,不停的和孩子講道理,其實這樣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甚至讓孩子們厭煩。

我們隔壁王女士就是這樣一位母親,在她教育兒子的時候,有時甚至在我家都能聽到她那高亢的聲音,其實王女士的兒子並沒有那麼差勁,只是偶爾有點調皮。

但在王女士的眼裡,這就是不聽話,孩子沒有按照她要求的事情去做,因此,她才喋喋不休的和兒子不停的講道理,嚴重時甚至還會動手打孩子幾下。

可久而久之,王女士的兒子變得越來越叛逆,有一次還非常嚴重的去頂撞媽媽。 其實導致孩子出現這種行為的原因,完全就是他的母親使用了錯誤的教育方式。

生活中仍然有不少父母會這樣去做,但優秀孩子的背後往往都有一對優秀的父母,而低層次的父母勢必會阻礙孩子的成功,而他們教育孩子的方法就是不停的講道理。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常犯的錯誤

1、 反反覆覆的強調

就像我們鄰居王女士一樣,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往往反反覆覆的強調一些大道理,把這種言傳教育的方式常常掛在嘴邊,其實這只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因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喋喋不休就像一個枷鎖,並不能夠讓他們真正認識到錯誤,相反還會讓孩子越來越厭煩。

2、 訓斥和打罵

現在仍然有一些父母會使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法,他們認為孩子太過調皮,如果不給予嚴格的管教,將來肯定會走彎路。因此就會用訓斥和打罵的方法,其實這只會加重孩子叛逆的步伐,也會導致親子關係變得越來越差。

3、 不理不睬的冷處理

也有一些父母會採用不理不睬的冷處理辦法,他們覺得反覆說教不管用那就把孩子放在一邊,置之不理,等孩子哭累或者鬧騰夠了以後自然而然就會停止。可這樣的方法實際上就是我們常說的冷暴力,孩子會變得更孤獨,甚至還會引起嚴重的自閉。

高層次的父母教育孩子時,會用這三種辦法

1、 用心的溝通和孩子做朋友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對於教育孩子來說也是如此。但陪伴的過程中,父母切忌敷衍了事,而是應該用心的去和孩子溝通,真正的走到他們的心靈之處。

和孩子做起朋友相信他們都能和父母坦露心聲,並面對面的解決問題。而這樣的父母也被我們稱作是高層次的父母,他們教育出來的孩子也一定會優秀。

2、 面對負面情緒,幫孩子轉移

任何孩子都有表現負面情緒的時候,但這時的家長往往都會大聲的訓斥,甚至覺得小孩子有什麼可發洩的,其實讓孩子很好的把負面情緒宣洩出來,有助於他們的身心成長。

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慢慢的讓他們平靜,最後再詢問孩子為什麼會發脾氣,只有在孩子犯錯誤之後針對性的找到問題所在,再用合適的辦法去解決。

3、 利用親子閱讀,深入淺出的教育

家長們都知道閱讀對孩子的益處,但把孩子丟在一邊讓他們自己去閱讀,起到的效果不是特別明顯。所以可以利用親子閱讀進行深入淺出的教育,通過繪本裡面的小故事,來讓孩子懂得其中的大道理。

那麼你屬於低層次的父母還是高層次的父母呢?你是不是在生活中也經常和孩子反覆的講道理呢?歡迎分享你的故事,我們在評論區探討。

相關焦點

  • 低層次父母喜歡不停地給娃講道理,而高層次父母,常用3種辦法
    總是能夠聽到爸爸媽媽對他的念叨,不停的給他講所謂的大道理,這讓他十分的頭疼。多多表示,很有可能是父母都是老師的問題,他的爸媽總是回家之後還是忍不住將在學校給學生講道理的那一番教育方式帶回到家裡面對他來講,這讓他煩不勝煩。很多次都和父母表明不喜歡這樣的方式,而且他們講的道理已經重複了很多次,他已經聽膩了,結果第二天還是會重複。
  • 低層次父母總喜歡給孩子講道理,高層次父母,大多用3種辦法
    從教育的理念與方式之中就能夠看出父母的層次,低層次的父母總是會採用落後,脫節的教育方式,高層次的父母會採用更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教育方式,比如最真誠的陪伴、親子共讀等等。教育家盧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當然,這裡表示的「講道理」,就是指父母站在大人的視角,用大人的理論去灌輸給孩子,甚至沒有任何示範。
  • 「低層次」的父母,喜歡跟娃講道理,而「高層次」的父母會這樣做
    壯壯媽總是要發表自己的意見,甚至用逼迫的方式讓壯壯聽自己的,而且她那句"我都是為你好",已經讓壯壯聽耳朵聽出了老繭。可是壯壯媽卻不知道,正是她這樣包攬式的養育方法以及喋喋不休地講道理方式,讓壯壯有了更嚴重的逆反心理。
  • 李玫瑾:總給娃講道理大多是低層次父母,高層次父母都用3個辦法
    父母在育兒的道路上,是不是也踩了很多的坑,教育孩子總是讓人一個頭兩個大的,父母大多數都是比較愛嘮叨的,在教育還是的問題上,也是喜歡不厭其煩地嘮嘮叨叨的講道理,最後發現是無用功。父母總會對孩子說,你要把我的話當作耳旁風,或者是,你有沒有聽到我說的話,父母總是會有一種感覺,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 低層次父母就喜歡不停地嘮叨孩子,而高層次的父母,會用3種辦法
    低層次父母教育孩子靠嘮叨,而高層次的父母,會用3種辦法由於文化水平或者是時間的限制,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不停地嘮叨孩子的情況。鄰居家裡的孩子東東已經4歲多了,這個年齡段的小男孩比較調皮,所以經常可以聽到東東媽媽"絡繹不絕"的嘮叨聲。
  • 專家:低層次家長「拼命」給娃講道理,而高層次父母則用這種辦法
    為了能夠教育好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做的究竟是對是錯,於是很多家長平時都喜歡「拼命」的給孩子講道理。但是給孩子講道理真的有效嗎?其實有不少家長都有可能經歷過這樣的階段,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思想了,不按家長的要求去做,於是家長拼命的想要給孩子講道理,希望孩子能夠聽懂道理,聽大人的話。但是有許多小孩卻並不願意聽家長講道理,家長不但達不到效果,反而越講道理越起到反作用,就此矛盾越來越大。
  • 和娃講大道理的,大多是低層次父母,高層次父母通常都這樣教娃
    低層次父母才會不停和娃講大道理,高層次父母,多半會用這3種方式和孩子講道理、發脾氣責罵孩子、刻意感化孩子,這3種最「無用」的教育方式,卻成為了很多家長「引以為傲」的育兒心得。但其實,和孩子不停地講大道理
  • 低層次父母就知道講道理,高層次父母從不和這三種孩子講道理
    現代社會,提倡教育孩子時不打不罵,於是很多父母推崇和孩子講道理。當然,道理是要講的,但是要注意適可而止,心態平和、簡單明了地把道理說明白,切忌喋喋不休、居高臨下、訓斥和責備有些低層次的父母,就知道不停地和孩子講道理,不注意場合和方式,效果往往並不理想。
  • 低層次的父母愛和孩子不停地講道理,而高層次的父母方法很高級
    有些爸媽特別喜歡「講道理」,不過,這類爸媽也感覺到了,一味用大人之間得溝通模式,去跟孩子做交流,根本沒啥用!浪費時間精力後,這些爸媽還發現,孩子的耳朵好像被堵上了,爸媽說的話那就是「耳邊風」,吹過就沒了。小孩子該如何,照樣還該如何做!
  • 低層次父母才會不停講道理,高層次父母教育孩子,用的技巧更有效
    之前在聽學校的講座的時候,一位教授給大家分享了她教育低齡學生的辦法,她說:「曾經有位家長和我訴苦道,她家的孩子非常地不聽話,怎麼說都沒用,即使我天天和他講各種的道理,他反而越來越能鬧。於是我就想告訴大家:和小孩子們講道理是最沒有用的一件事情。
  • 低層次父母喜歡跟娃講道理,高層次父母卻這樣做,難怪孩子優秀
    就如高爾基所說,怎麼教育孩子是很多人頭疼的問題,因為一不小心就會影響到孩子一生的命運,對於世界各個國家的教育孩子來說,中國的父母雖然不敢說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但是卻是最用心最勤奮的。可是現實的情況確越是那些勤快的,卻總是費力不討好,一些喜歡給孩子講道理的寶媽們,孩子不光不領情,而且還會躲著媽媽,反而相對於一些懶的寶媽來說,卻總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 父母「層次」分高低:低層次父母只會講道理,高層次會做這3件事
    作者/青青編輯/青青張女士最近很煩惱,因為孩子終於到了叛逆期,不管自己說什麼都不願聽,因為不願意自己成為"殘害"孩子心理的罪魁禍首,因為張女士按捺著怒火跟孩子講道理,然而講完以後孩子仍舊不願意和自己溝通,也不願意停止自己的胡鬧。
  • 孩子犯錯後,高層次父母都這樣做,只有低層次父母會給孩子講道理
    低層次父母在孩子犯錯後講道理,高層次父母都這樣做但是孩子長大了,這種方法根本不管用,小芳的道理在孩子面前一點用都沒有,小芳特別生氣的就是孩子明知道這是錯的,還要再翻一遍,有時候氣得小芳想上手教育,但是小芳還是忍住了。
  • 李玫瑾:「低層次父母」才跟孩子講道理,「高層次父母」都這樣做
    可是不給孩子講道理,孩子犯錯的時候又該怎麼辦?總不能打孩子吧?相信對於這一系列的問題,很多家長都困惑過。知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曾表示:孩子六歲以前,家長可以給孩子講道理,但6歲以後,家長的道理只會加劇孩子的不耐煩,起不到半點的引導作用。
  • 低層次父母和娃講道理,高層次父母卻做這件事,怪不得孩子優秀
    2021-01-10 11:02:54 來源: 阿康說旅事 舉報   低層次父母和娃講道理
  • 「低層次父母「總愛和孩子講大道理,「高層次「父母都會這樣做
    每次強強爸爸教育他的時候,他都非常不耐煩,在孩子的心裡,根本不想聽父母的念叨,父母的這些行為也是低層次的,高級的家長教育孩子已經不用這樣的方法了。低層次家長教育孩子常用的方法一、和三歲以前的孩子講道理是沒有作用的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還沒有完全發育,父母說的話,孩子也不能完全聽懂。
  • 李玫瑾:「低層次」父母只會講道理,「高層次」父母卻是做3件事
    為了照顧小朋友的心理健康,父母總是壓抑著心中的"怒火",克制著讓自己跟孩子講道理,但是孩子卻完全體會不到父母的良苦用心,隨你講道理,不聽就是了。到最後,不僅孩子出現的問題沒有解決,父母的心情也會更差,怒火持續積壓,等到爆發那天就晚了。
  • 李玫瑾:「低層次」家長才跟孩子講道理,「高層次」父母都有高招
    有些脾氣暴躁的家長會直接進行「棍棒教育」,認為只有打才能讓孩子聽話,還有的父母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選擇跟他們不斷的講道理,但是這樣真的有效果嗎? 最後的結果顯而易見,家長們跟孩子講道理,他們是完全聽不進去的,反而會令父母覺得,自己在這費心講話孩子卻越來越能鬧。 李玫瑾教授就曾經說過:"低層次父母"才跟孩子講大道理,"高層次"父母都有妙招!
  • 孩子犯錯後,低層次父母會不停給孩子講道理,高層次父母都這樣做
    只有低層次的父母才會不斷和孩子講道理,而高層次的父母,他們都在這樣做:所以,如果父母們在講道理的時候,不能太上綱上線,而是要用幽默的方式去講出來,這樣的話,相信孩子們的接受度能提高很多。4、發揮榜樣的力量,並以身作則如果孩子不願意聽你講道理,那麼我們不如換一種方式,可以用孩子喜歡的人或者事物做例子,發揮榜樣的力量,讓孩子向他學習。這樣做之後,枯燥的講道理就會變得具象化,孩子更易接受。
  • 低層次父母喜歡打罵講道理,高層次父母卻這樣做
    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發生很多問題,比如孩子孩子叛逆或者鬧脾氣時,一些父母會選擇打罵或者給孩子講大道理,結果道理講了一大堆,現孩子依舊老樣子,一點變化都沒有。那麼,對於叛逆不聽話或者鬧脾氣的孩子,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