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體育8月13日報導:
2015東亞杯足球賽於8月1日-9日在中國武漢舉行。前日本男足主帥岡田武史作為網易體育的特邀嘉賓,在東亞杯期間為網易體育撰寫獨家專欄,對賽事表達獨到的見解。
東亞四強賽最終以韓國奪冠、中國第二名,日本墊底結束。寫這個專欄心情也略顯沉重。
但我始終認為所有該發生的事情都有其必要性,而絕非偶然。因此我欣然接受這樣的結果並思考這個結果對於日本足球的意義。
最後一場與中國隊的比賽,日本隊在中場的短傳配合非常多,是在此次杯賽中打得最像日本足球風格的一場比賽,但不知為何還是有一種缺少靈魂的感覺。
最初的兩場比賽,剛剛上任的主教練會傳達給球隊全新的比賽方針,隊員也肯定會有無法完全理解的地方,日本原有的足球風格也被擱置一旁。
與中國隊的比賽,給我的感覺是球員自身有意想踢出日本風格的足球,然而又必須服從主教練的指示,最終導致兩方面都沒能完全實現。
足球是一項複雜的競技體育項目。比賽過程中球員靠自己去判斷決定的比例很大。場上隊員要有統一的戰術思想,教練員與隊員也必須統一思路。
為此,隊中平時不能只是表面的交流,而是需要經常推心置腹般的溝通交流。
歐洲與南美球員的自我主張非常強,球場內外無論是隊友之間還是隊員與教練之間總是能有積極的意見交流討論,這一點亞洲球員比較難做到。
特別是外籍教練,由於語言障礙導致無法及時表達自己的意見的情況比較普遍。
2010年南非世界盃時,日本隊在熱身賽連敗的絕境下,隊員們才召開了「火藥味」十足的討論會。
2002年韓日世界盃,首場比賽中鬆散的防守讓對手比利時隊攻入兩球,最終以平局告終,隊員們擔憂這樣下去將無法取得首場勝利才在酒店房間內進行了一次激烈的討論。
如果無法改變像這樣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才會進行交流的習慣的話,恐怕也難成為世界豪強。
網易體育獨家專稿,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