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東京5月26日電(記者劉春燕)走進位於日本和歌山縣高野山腳下的日本著名小企業岡田織物,在一間僅幾十平方米的接待室兼產品展示廳,記者很難想像,這家更像「鄉間作坊」的人造毛皮面料生產商是國際時尚界的新寵,是香奈兒、路易威登和古馳等國際品牌的供貨商。
這家企業僅有4名員工,卻能生產幾百種人造毛皮。當記者觸摸著這些絨毛長短不一、花色繁多、光澤各異,卻全都蓬鬆順滑的產品時,才不得不相信這家企業有獨到優勢。
岡田織物所在的高野口町一帶,從江戶末期就已興起了紡織產業,明治時期吸收歐洲紡織技術後,拉毛布料的生產一度非常繁榮。但隨著價格競爭力下降和產業向海外轉移,紡織廠數量已從歷史全盛時期的數百家銳減至目前的60家,銷售額也降至全盛時期的十分之一。
1991年,岡田織物也陷入嚴重的經營困境。這一年,現任社長岡田次弘繼承了祖業,開始致力於通過創新和打造精品拯救岡田織物。
岡田次弘挑選人造毛皮產品。(新華社記者杜瀟逸攝)
岡田次弘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人造毛皮的毛從毛根到毛尖沒有變化、粗細均勻的問題。他從基礎布料所用的纖維入手,通過與三菱化學公司纖維素材事業部協作,不斷試驗,最後將截面原本是圓形的纖維改造成三叉形。這個重要改變,加上拉毛紡織後期的分毛技術,使岡田織物出品的人造毛皮每一根毛根部粗壯結實、梢部纖細柔軟,成功再現了真毛皮的質感。
而要讓國際品牌接受岡田織物的產品,岡田次弘還必須克服另一個問題,即人造毛皮在裁剪中會傷及絨毛,導致產品在使用中會不時「掉毛」。
為此,他找到日本著名紡織機廠商島精機製作所,一起研發出專門用於裁剪人造毛皮的裁剪機。操作過程中,針一樣的裁刀像畫畫一般順著投影圖的邊沿輕輕走過,一塊塊形狀各異的面料就可以從裁剪臺上揭下,乾淨利落,沒有任何浮毛。
岡田次弘介紹說,從2002年在歐洲市場遭冷,到2010年路易威登主動找上門來,岡田織物用了8年時間,不僅在纖維改造和裁剪環節進行創新,還發明了感光發熱毛皮、超輕仿狐狸毛皮等新產品,並在日本註冊了商標。
隨著全球動物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的日益深化,時尚界遠離動物毛皮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岡田織物也日益成為歐美高級時尚品牌青睞的供貨商。在高峰年份,岡田織物四成產品用於出口。2018年,這家小企業的銷售額達到1.2億日元(約合101萬美元)。
岡田次弘堅持創新,不僅拯救了祖業,也帶活了周邊很多企業。拉毛紡織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程,涉及40多道工序,岡田織物的高仿真人造毛皮面料正是由高野口町一帶約20家企業分工協作、共同完成的。
採訪結束,告別高野口町的時候,記者深深體會到,順應時代需求變化,堅持創新,堅持精品路線,將傳統製造優勢與現代科技完美結合,應該就是岡田織物這個小企業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