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媒體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教學場所,同時也憑藉著自身的多媒體技術促進了高校思政教學手段的創新、豐富了高校思政教學的內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充分利用現代媒體,進一步加強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不斷深化思政教育的現實實踐價值。
一、現代媒體對於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現代媒體指的是網際網路下的一切新媒體技術手段,它藉助於網際網路能夠實現信息的快速傳播,這對於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既有積極的方面,同時也伴隨著消極的影響。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網際網路現代媒體手段,它的最大功能是為了實現信息的有效傳遞,但是在高校思政教育視域下,如何篩選客觀的信息成為引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正確利用現代媒體的載體技術功能和資源內容價值,引導大學生在現代媒體下獲得科學的、積極的思政教育內容,從而實現自身的發展。
現代媒體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場域,它能夠為大學生的思政教學提供新的教學場景,同時也藉助於現代媒體的思維實現對於大學生思想教育和輿論的引導。高校構建現代媒體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機制,能夠創新思政教學和實踐的特色,引導學生緊跟網際網路時代的步伐,以自身的發展滿足於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要求,而高校也要加強對於學生在現代媒體環境中的引導,從而規範學生在網際網路現代媒體中的行為。可以說,網際網路機制下的現代媒體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提供了教學環境和實踐環境,同時又以自身的網際網路媒體內容資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發展指向,從而不斷創新大學生的發展內容,不斷強化大學生的發展指標。現代媒體影響和改變了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交往方式,從而影響和改變了大學生的社會行為和自身發展。高校需要根據學生的發展要求,對於學生在現代媒體中的發聲方式和交往行為進行科學的引導,從而保證學生在健康的現代媒體環境下成長。不可否認,現代媒體為大學生的認知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它能夠促進學生思維和實踐的創新,這有利於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大學生在知識認知和思維模式上尚不成熟,很容易被外界的媒體信息所影響,從而造成認知和行為上的偏差,這對於大學生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高校既要利用現代媒體的開放性和豐富的信息資源,實現學生思維和實踐上的創新,同時也要將思政教育作用於學生在現代媒體中的行為和思考方式中,以思政教育目標不斷促進學生在現代媒體環境中的發展。
二、現代媒體對於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價值和路徑
(一)推進現代媒體在高校思政教育下的角色轉化,不斷優化思政教育的工作方法
現代媒體為高校思政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現代媒體能夠實現高校思政教育教學資源的融合,將網際網路思政教育資源對接於傳統的線下教育教學資源,從而實現兩者的相互補充,不斷推動思政教育內容上的創新,滿足大學生的發展需求。網際網路機制下的現代媒體能夠為高校思政教育帶來教學手段的創新,以多元、生動的現代媒體教學場景促進學生的思政學習和實踐。對於不同高校思政教育而言,現代媒體所扮演的角色也會不同。高校需要根據自身的思政教育目標,推動現代媒體角色的轉變,使現代媒體有效的服務於高校思政教育目標和教學過程,從而協助高校開展更為科學化的思政教育教學和實踐活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更為精準的教育資源和教學手段。現代媒體應當依託其自身的網際網路技術優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僅能夠成為學生獲取信息和思維發展的平臺,同時也能夠進一步彌補傳統高校思政教學和實踐方法上的劣勢,引導學生以更加自主、自由的方式參與到思政教育的學習和實踐當中,並且在思政教學和實踐活動的參與中,充分掌握現代媒體下的網際網路技術手段,從而更加多元化推動自身的社會實踐,不斷促進自身的發展。
高校應當將現代媒體作為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教學和實踐機制,這不僅能夠促進思政教學和實踐方式的創新,同時也為學生的發展帶來新的思考和實踐方式,引導學生建立更為科學化、效率化的學習和生活模式,而高校也能夠根據學生在現代媒體機制下的學習和實踐參與情況,建立更加科學化的教學方案,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為精準、豐富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這種潛移默化的現代媒體下的思政教育對於學生而言更容易接受,對於學生的發展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現代媒體作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平臺,大學生應當樹立正確的媒體觀,對待現代媒體的信息、新聞,應當加以思考和審核,不應全盤接受,也不應全盤否定,而是在反思中不斷接受新的思想,以科學、積極的價值觀去正確面對不實的新聞,在自己的獨立思考中建立自己的認知體系和思維能力。
(二)推動現代媒體融合,不斷完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手段和育人內涵
高校應當根據思政教育目標推動校園範圍內的現代媒體融合,為學生的思政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文化環境,這不僅是建立學生健康價值觀的關鍵,同時也是深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內涵的體現。
在現代媒體視域下,大學生接受信息的來源變得廣泛,但是龐大信息量不能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學生也無法完全接受大量的信息,這不僅容易造成了學生認知上的偏差,同時過多的現代媒體資訊對於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也是沒有意義的。高校在開展思政教育教學和實踐時,應當明確思政教育的目的,在構建現代媒體思政教育平臺時,要科學的篩選出符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以培育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為前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元化的現代媒體信息,為學生的認知發展提供內容和方向上的指導。高校實現校園範圍內現代媒體的融合,目的在於要在校園範圍統一思政教育的口徑,從而保證思政教育在教學和實踐上的明確性和一致性。高校藉助於校園範圍內現代媒體的融合,能夠整合思政教育資源,這不僅僅體現在思政教學資源上的整合和統一,實現不同專業學生在思政教育上學習和實踐的步調一致,同時也能夠根據高校統一的思政教育目標,整合不同部分的教師和行政人員共同參與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和實踐活動中來,以現代媒體技術和資源作為依託,實現思政教育的透明化,從而不斷推進思政教育手段的創新,也能夠促進思政教學和實踐在落實效率上的提升。
高校將現代媒體打造成思政教育的新陣地,並且實現現代媒體手段和資源的整合,這不僅能夠深化高校思政教育教學和實踐的主題性,建立起自身思政教育的發展特色,同時也能夠強化學生發展在思政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學生可以在高校統一的現代媒體機制下自由發聲,而高校和教師也能夠及時的看到學生的需求,並且根據學生的行為動態制定更加科學化的思政教育方案,幫助學生健康的成長。高校能夠憑藉著現代媒體整合的優勢,建立起高校獨特的校園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方針的引導下,推進校園媒體、校園文化建設的深度化,不斷滿足學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校園範圍內現代媒體的整合能夠強化高校思政教育的價值指導,以更為精準化的文化內容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現代媒體下社會實踐路徑的創新
高校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現代媒體當中,能夠為大學生思政教育社會實踐提供新的實踐路徑和實踐場所,從而不斷創新高校的育人方法,推進大學生全面發展。高校應當將思政教育工作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現代媒體為高校思政教育開闢了新的領域,這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思政教育內容,同時也推動了學生的思維創新和社會實踐路徑創新,為大學生的發展提供新的動力。高校在現代媒體視域下的思政教育要始終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思政教學和實踐條件,藉助於網際網路現代媒體實現思政教學中學生與教師、學校之間的平等互動。思政現代媒體教學課堂除了能夠向學生講授思政教育理論,同時也要在教學過程中真正踐行平等的教育理念,尊重和傾聽學生的心聲,不僅僅為學生提供知識解答,同時也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困惑,藉助於思政知識和思政課堂與學生共同解決相關問題,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現代媒體思政教學機制能夠凸顯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開展不同內容的思政教育,思政教師也需要及時調整思政教學手段,在趣味情境中建立良好的互動學習氛圍,向學生傳遞積極的道德觀,引導學生正確面對社會中所存在的資訊和問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意識和能力。思政教育的效果不是體現在學生的理論學習方面,而是體現在學生的社會實踐上。現代媒體能夠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情境化、模擬化教學,教師通過網際網路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參與到不同社會情境中,這既是一種社會體驗,也是一種低成本的社會學習,學生可以就不同的情景展開不同的討論,並且根據多媒體結果模擬,實現對於社會實踐結果的科學分析。在這種思政教學情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實踐更加貼近社會現實,也更加貼近學生的學習需求、生活需求和發展需求。學生在現代媒體機制下完成相應的思政社會實踐,能夠促進自己思政理論學習和應用的統一,從而更加科學、客觀的看待社會問題,也在社會實踐問題的解決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道德能力和發展能力。
三、結語
現代媒體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能夠在技術上為學生思政學習和社會實踐提供新的路徑,同時現代媒體也能夠成為高校思政教育教學和實踐的重要領域,不斷推進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創新,為大學生發展提供了更為科學化的平臺。高校對於現代媒體的運用,需要充分利用現代媒體自身所具備的網際網路媒介功能,既實現思政教育信息的有效傳遞,又能夠憑藉自身網際網路資源優勢建立起相對完善的思政教育平臺,實現高校思政教學的線上擴展,為大學生思政教育學習和實踐提供新的契機,也為大學生的發展提供新的內容和目標導向。現代媒體對於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其多媒體化的教學手段和豐富的網際網路思政教育資源,同時也能夠為高校思政教育的育人方針提供新的思考,高校要將大學生的發展同當前網際網路發展、新媒體發展緊密聯繫起來,保證大學生學習和發展緊跟時代性,並且根據學生的發展需求建立更為現代化、科學化的思政教育體系,不斷推進學生的發展創新、實踐創新,從而真正踐行高校思政教育的育人價值。
(李銳傑 鄭州輕工業大學)
[ 責編:張曉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