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孩子一張平靜書桌!」——香港成立校園欺凌關注組 呼籲減少校園暴力

2021-12-30 新華網

開學在即,香港社會人士21日發起成立「校園欺凌關注組」,呼籲減少一切形式的校園暴力,給孩子「沒有隱形生存壓力」的環境,讓校園回歸純粹。

    

近期,少數人通過網絡、簡訊等形式煽動在香港進行針對特定人群的校園欺凌,引發香港社會強烈反感和堅決抵制。

    

原全國政協常委陳永棋、全國政協委員王惠貞、原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楊耀忠、特區立法會議員張國鈞,以及黃大仙區議員譚美普等發起的「校園欺凌關注組」,旨在聯絡教育部門、辦學機構、家長和各種社會力量,以喚起社會對校園欺凌的關注,齊心合力保護孩子的學習環境,向一切校園欺凌說「不」。

  

在香港修例風波發生後,煽動對香港警察子女、內地跨境學童校園孤立、欺凌的信息近日在社交媒體上傳播。

  

特區立法會議員張國鈞舉起手機,向記者展示他剛收到的信息,該信息教唆人們在校園中對香港警察的子女「做點事」。此類信息的目的在於攻擊警員心理防線,以此打擊香港警察士氣。有多位警察家屬向記者表達了他們對子女校園安全的擔憂。

  

該現象不僅針對特定人群,還讓香港一直較為嚴重的校園欺凌問題雪上加霜。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017年12月針對52個國家和地區中的15歲學生身心健康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香港的校園欺凌情況比例最高,有多達32%受訪者表示,曾於一個月內被同輩多次欺凌。

  

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助理校長戴健暉近日在網上發文詛咒警察子女事件發生後,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表示,上述惡毒言論出自助理校長之口令社會震驚,可被視為教育界之恥。

  

「隨著修例風波中香港議題被泛政治化,加劇社會緊張氣氛,社會的撕裂可能導致對立和仇恨情緒蔓延至校園。我們為此共同呼籲社會各界提供強有力支持,共同維護安全穩定友善的校園環境,讓孩子專注學習,讓教師安心教學。」陳永棋表示。

  

據了解,「校園欺凌關注組」將對每一種校園欺凌現象予以同等關注,並從四個方面開展工作:首先開設網頁並在海外社交媒體設立帳號,收集校園欺凌線索,與特區政府教育局及學校保持同步溝通。其次尋找社會相關資源,發布預防校園欺凌的建議,預防可能發生的校園暴力事件。

  

第三,通過舉辦工作坊、聯絡心理學家支援等,對已經發生的校園欺凌事件進行援助。第四,收集社會各界對校園欺凌的意見,供政府參考,喚起全社會對校園欺凌的關注。

  

記者在「校園欺凌關注組」的主頁看到,輸入姓名、電話、學校、行為、證據之後,即可提交校園欺凌行為情況。該關注組帳號在社交媒體上獲得大量家長和學生點讚,不少網友表示,將共同抵制鼓動未成年學生參與政治活動、鼓動校園欺凌的行為。

來源:新華社

記者:白瑜 張雅詩

監製:劉洪 張立紅
編輯:蔡夢曉

校對:梁甜甜  董靜雪

相關焦點

  • 北京校園欺凌事件 校園暴力對學生的危害
    如今同學毆打,校外圍堵等校園暴力事件頻發,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校園是一個學習的天堂,而不是一個充滿暴力的存在。下面講講如何遠離校園暴力。  北京校園欺凌事件發酵  12月8日晚,一篇題為《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的文章,開始在微信朋友圈等平臺刷屏。
  • 拒絕暴力!青白江公安教你向校園欺凌 Say No!
    一場雪崩發生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壓死駱駝的稻草,沒有一根是被冤枉的…… 曾一部《少年的你》引發無數人對校園霸凌的關注與思考......守護孩子成長、保衛校園安全讓欺凌之風被扼殺在搖籃裡蜀黍一直在行動!拒絕暴力!青白江公安教你向校園欺凌 Say No!(點擊視頻,觀看精彩一刻!)
  • 校園暴力欺凌何時了?
    開學剛剛第一周,近日,我市和鄰市均有報導校園暴力欺凌行為,令人擔憂。 校園暴力欺凌行為播撒仇恨的種子,危害極大。中學階段是人生觀形成的重要階段,中學生的心理行為健康關係到其未來人生觀價值觀是否健康,一旦形成暴力欺凌別人或受到別人的傷害,產生的影響很大。
  • 廣東省各地均成立防校園欺凌領導小組
    去年超九成代表建議已解決或提上議事日程我省各地均成立防校園欺凌領導小組去年代表關注的問題解決得如何?筆者20日從省人大常委會選聯工委獲悉,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期間,省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已全部答覆,其中超九成的建議已經解決或被提上議事日程。
  • 校園欺凌與校園暴力不是同一概念
    據悉,由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浙江省鎮海中學的24名學生分別調研、聯合提出的《關於完善現有校園欺凌預防和處理體系的提案》,將和去年8月選出的第三屆「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活動」其他5份最佳提案一起,經由全國政協委員提交至全國政協會議。  目前受到關注的校園欺凌事件,往往是極端的校園暴力事件。
  • 校園暴力頻發 專家:建議從國家層面對校園欺凌作出定義
    對於校園欺凌和暴力現象,多位全國人大代表認為,將校園欺凌和暴力的防治工作落到實處,僅憑一紙文件是做不到的,還需要政府、家庭、社會、學校等各方面長期、艱難、細緻的工作和共同努力。建議從國家層面對「校園欺凌」進一步作出詳細定義,完善相關立法,制定反校園欺凌專項法律,加大未成年人保護力度。校園欺凌缺乏明確定義就在上個月,一段視頻引起關注。
  • 防止校園欺凌 拒絕校園暴力
    (汶川縣融媒體中心 餘羌)校園,本該是一方淨土,文明的殿堂。然而,近年來,各地校園暴力事件時有發生,給寧靜的校園蒙上了一層陰影。為了淨化校園成長環境,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構建和諧文明校園。近日,汶川中學開展了「防止校園欺凌 ,拒絕校園暴力」系列活動。
  • 【校園動態】防治校園欺凌暴力致家長的一封信
    近年來,大家通過網絡媒體等能夠經常看到一些關於校園欺凌事件的報導。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的發生,對被欺凌的學生造成身心傷害,破壞了正常的學校秩序。實施嚴重欺凌的學生如果沒有有效教育和管控,也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國家十分重視防範校園欺凌工作。李克強總理做出批示: 校園應是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園暴力頻發,不僅傷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衝擊社會道德底線。
  • 香港社工如何處理校園欺凌
    香港社工如何處理校園欺凌近年各種青少年欺凌視頻在網絡上迅速傳播的同時,知乎上也越來越多寫自己曾被欺凌體驗的文章,而大多都是以非常慘烈的成年情緒或人際問題為結局在香港讀完社工專業的研究生課程後,我的第一份工作是青少年外展。我接手的第一個個案,是個小學五年級的孩子,他比同年級的孩子都大一兩歲。爸爸是癮君子,失蹤了,從來都不知道媽媽是誰。孩子和奶奶住在一起,奶奶也只是管他一張睡覺的沙發和一碗飯而已。孩子就整天在街上晃,我們擔心他再大一兩歲就得輟學染金毛提著刀砍人了,於是我就成了他的個案社工,在他「變壞」之前努力把他往好的方向拽。
  • 今天的香港校園,是否還容得下內地學子的一張書桌?
    針對近期香港校園出現的暴力事件和欺凌行為,香港中聯辦今天(11月10日)發表致在港內地生的公開信。信中指出:對有關校園暴力行為予以強烈譴責;第一時間跟進幫助和處理;請大家保持冷靜、注意安全、安心學業。△香港中聯辦教科部致在港內地生的公開信一段時間以來,曾令無數內地學子心之所向的香港校園暴力事件不斷,近日更有升級之勢,究竟發生了什麼?4日凌晨,在香港將軍澳發生的騷亂期間,香港科技大學學生周梓樂不幸墜樓。
  • 香港某中學校園暴力視頻曝光,校方:不涉欺凌,只是過火嬉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環球網綜合報導】近日,香港馬鞍山一間中學爆出校園暴力事件。香港「仁濟醫院董之英紀念中學」(圖片來源:香港「橙新聞」)針對視頻中涉及的暴力事件,「董之英紀念中學」24日發出新聞稿稱,校方已啟動危機處理機制,與社工、教育心理學家、教育局人員及警方合作,向相關學生及家長跟進事件。此次事件不涉任何欺凌成分,只是「同學間過火的嬉戲」,並已訓示相關同學,確保日後不會發生同類事件。
  • 面對校園欺凌,我們從未停止努力
    最近,有兩條和「校園欺凌」有關的新聞。一則讓人揪心,一則叫人振奮。河南許昌禹州,一名7歲女孩眼睛裡時不時冒出一些紙片,家人察覺異樣後送醫就診,最後醫生從她眼睛裡取出幾十張小紙片。這幾十張的紙片到底從何而來?在家人的不斷詢問下,女孩告訴父母這些紙片是學校裡的三個男孩故意塞進去的。他們還只是7歲的孩子,卻做出如此殘忍的行為。
  • 語言欺凌是校園欺凌的主要形式
    中國應急管理學會校園安全專業委員會20日在中南大學舉辦「社會風險與校園治理」高端論壇,集中討論中國社會風險演化及其防控、校園安全治理現狀與發展方向等內容。       《中國應急教育與校園安全發展報告——2017》、《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在論壇上發布。《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指出,語言欺凌是校園欺凌的主要形式。
  • 預防校園欺凌視頻(中學段)
    校園欺凌在近年成為熱點,遏制校園欺凌也成了全社會的強烈呼聲。2017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門制定頒布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王義軍、高小玫等多位委員認為,國家層面已經開始重視這一問題,但還遠遠不夠,呼籲出臺專項立法,依法懲治與行為矯正並舉,還孩子健康童年。
  • 評論:對一切校園欺凌和暴力行為說不
    原標題:對一切校園欺凌和暴力行為說不  作者:楊國營  暴力是法治、文明社會的一大害,當它時不時像幽靈一樣出現在平素安定祥和的校園,總能引發輿論衝擊波。
  • 校園暴力猖獗 日本嘗試立法防治 校園欺凌的原因有哪些?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新媒體專電(記者藍建中)12月15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日本立法防校園欺凌並未立竿見影》的評論。當前,日本社會比較重視解決校園欺凌問題,並且專門通過立法來遏制校園欺凌,但是效果如何尚待觀察。
  • 向校園暴力Say No!遇到校園欺凌,家長、學生請這樣做……
    都說校園是最陽光、最安全,最純粹、最美好的地方。校園暴力的問題,傷害了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衝擊了社會道德底線,成為目前校園安全的重要命題。教師、家長、社會應該怎樣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今天我們將關注未成年人校園安全,尤其是校園欺凌相關的法律問題。小齊從小體弱多病,身高體重都比不上同齡人,加上臉蛋兒也很小,已經就讀初二的他,常為誤認為是小學生。
  • 拒絕校園暴力,讓校園的天空變得湛藍
    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校園欺凌分為單人實施的暴力,少數人暴力,和多人實施暴力。實施環境地區多為校園周邊或人少僻靜處,甚至是明目張胆的在校園公共區域進行欺凌,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傷害。網絡上屢屢頻現有關校園暴力事件的視頻和圖片,這種以強欺弱,以多欺少的暴力行為觸目驚心,施暴手段喪盡天良,深受其害的學生遭遇看的我是心如刀絞。
  • 驚人 解碼百部校園暴力視頻:超乎想像的欺凌與暴力
    在整理孩子遺物的時候,家人意外發現了陶成鵬留下的三封遺書,其中一份遺書是寫給老師、父母和弟弟的,在這份血跡斑斑的遺書上他寫道:你們的學生、孩子、哥哥對不住你們,我因受不了幾名同學的欺凌,所以選擇離你們遠去了。
  • 校園欺凌|為什么女學生越來越暴力?
    女學生對「告發者」進行打擊報復,採取了極端的暴力方式,不僅如此,她們還將暴力欺凌的過程錄製下來,真是作惡而不知羞恥。受害人陳玲玲15歲,就讀於普洱中學初一。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自己平常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