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校園欺凌,我們從未停止努力

2020-12-22 鳳凰公益

最近,有兩條和「校園欺凌」有關的新聞。一則讓人揪心,一則叫人振奮。

河南許昌禹州,一名7歲女孩眼睛裡時不時冒出一些紙片,家人察覺異樣後送醫就診,最後醫生從她眼睛裡取出幾十張小紙片。這幾十張的紙片到底從何而來?

在家人的不斷詢問下,女孩告訴父母這些紙片是學校裡的三個男孩故意塞進去的。他們還只是7歲的孩子,卻做出如此殘忍的行為。

得知孩子遭受欺凌,女孩的父母找到校方,校長承認確有此事,卻稱「這只是孩子們玩鬧,沒有惡意」。校園欺凌,豈能是玩笑。

女孩父母選擇媒體曝光。最後,該市教育局發出通報:責令該校校長和班主任寫出深刻檢查,並全市通報;加強對涉事同學的心理疏導,避免出現二次傷害;鑑於涉事學生比較年幼,以批評教育為主。

圖片來源:網絡

依舊是河南,鄭州一位單親媽媽因擔心雙胞胎女兒遭受校園欺凌,毅然決定把她們送到登封學習少林功夫。在媒體曝光的視頻裡,這對9歲的雙胞胎姐妹穿著校服劈腿、舞棍,練功動作「神同步」,認真而可愛的模樣迅速走紅。

這組「硬核」母女的做法,得到網友的一致點讚。當下校園暴力事件愈發「泛濫」,嚴格的安全防衛措施和反欺凌意識培養,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應對校園欺凌現象。

雙胞胎姐妹動作「神同步」

姐妹一起訓練

美國就有這樣一個男孩Keaton,在媽媽的鼓勵下,錄製視頻,講述被同學欺負、孤立無助的經歷,讓人為之動容。但他最後的樂觀表達,獲得了網友極高的點讚和轉發表達,包括美國諸多明星的稱讚和支持。Keaton說:「如果你被人取笑,請你不要為此煩惱,保持堅強吧,雖然這很難,但是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

《美國隊長》扮演者埃文斯轉發並安慰

歌手賈斯汀·比伯轉發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校園。如果每個家長都能從小給予孩子「善良教育」,他們終能離「惡」更遠一點。

對於校園欺凌,有人在網上呼籲,要求嚴懲欺凌者。

反校園欺凌公益組織「光合行動」發起人沈旭認為,懲處舉措並不能從根源上制止校園欺凌現象的發生。

她認為,教育孩子正視自身特點,學會與他人溝通,並同時注重改善親子、師生關係,這些舉措可以減少校園欺凌的發生。此外,她還強調,制止「旁觀者」心態也很重要。

在人性每一個轉折處的明滅裡,霸凌行為的底色都不一定是純正的惡,也可能是一種從眾心理下的不自覺,一種情緒無法形成真正共振下的無意識。

旁觀者是否也充當了劊子手的角色,目睹著暴力的發生、目睹著受害者被傷害。無視旁觀本就是對罪惡的偏袒縱容社會從不缺乏旁觀者,卻缺乏挺身而出的正義者。

電影《悲傷逆流成河》

校園欺凌是全世界範圍內普遍存在的現象,老師和學校是抵禦的前線,而家長、公安機關乃至社會則構成了守護校園安全的後盾。

期待看到更多像鄭州雙胞胎那樣的家長們。假期快到了,除了作業,我們還能做什麼?帶孩子接受一場愛與強身的教育?

或許校園欺凌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如果大家都能伸出雙手,獻出一份力量,就能保護身在渠溝、仰望星空的少年。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

我們生活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相關法律法規】

2012年10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公布並於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2016年6月

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下發關於《關於防止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

2017年11月

教育部等十一部委聯合發布《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

2018年

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關於開展中小學生欺凌防止落實年行動的通知》,各地政府相繼出臺治理校園欺凌的地方性法規。

相關焦點

  • 面對校園欺凌 我們該做什麼?
    面對校園欺凌 我們該做什麼?日前,天津師範大學心理學部、天津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和天津市中醫藥大學的心理學專家,對天津市中小學校園欺凌情況,做了一次調查和研究。據了解,此次調查隨機抽取了天津市2390名中小學生。其中,包括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那麼,中小學校園欺凌情況如何?孩子被欺凌後,學校、老師和家長又該如何應對?
  • 面對校園欺凌,我們到底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校園裡能安安心心、快快樂樂的學習和生活,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受到欺辱傷害。可現實是,雖然在各部門及學校和老師的努力下,這些現象有所減少,但畢竟還是有管理的盲區,還是有極個別家長的教育問題,校園欺凌或多或少還是存在。那麼,面對有可能發生的校園欺凌現象,作為家長的我們,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 面對校園欺凌,班主任應該怎麼做
    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迪和思考? 一起來看—— 大家下午好!我們本期沙龍的主題是「面對校園欺凌,班主任應該怎麼做」。之所以選擇這一論題,是因為11月份電影《少年的你》的熱映,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直面校園欺凌問題,有效預防和應對,是我們班主任的責任和擔當。
  • 青苗行動 | 面對校園欺凌,請勇敢say「No」
    拾星者青少年社工服務中心主任陳雅萍通過案例和視頻生動的為孩子們講述了「校園欺凌」的定義、表現形式、主要施暴者類型、校園欺凌的現狀以及如何應對這五個方面展開。   ▶▶▶   - 什麼是校園欺凌 -   「在《悲傷逆流成河》片段中,我想請大家一起來找找視頻中有哪些校園欺凌行為以及哪些人是欺凌者?」什麼是校園欺凌?
  • 怎麼判斷孩子是不是被欺凌了?遇上校園欺凌,我們又該怎麼溝通?
    我們把孩子送到學校去,是希望他能學習到知識,以及交到朋友玩耍的。但是就算在校園之中,還是有著我們想像不到的惡的,那就是校園欺凌。根據調查了解到,絕大部分的校園欺凌發生在高中時期,佔了全部欺凌事件的75%左右。其中,語言欺凌是絕大多數的。
  • 「面對校園欺凌,我該怎麼辦」
    【原標題:「面對校園欺凌,我該怎麼辦」】  「檢察官你好,我遭受到了語言欺凌!因為我長得胖了點,有的同學就嘲笑我是『曲美』,我聽了很難受,現在覺都睡不好,我該怎麼辦呢?」  「這種言語上的欺凌一般不構成犯罪,重要的是我們心理上的調節和認識上的改變。
  • 面對校園欺凌,你該如何做?
    校園欺凌是指同學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通過肢體、語言等手段欺負、侮辱另一方(個體),致使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的事件。被霸凌者往往內心很痛苦,在外界尋找不到支持,自身的力量又不足以和霸凌者抗衡,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些校園欺凌事件。當然不止我們國家,在每個國家都會遇到校園欺凌事件。2015年6月 日本政府公布了《兒童和青少年白皮書》,在為期6年 的追蹤調查中,發現近九成學生曾遭遇過校園欺凌。
  • 面對校園欺凌 該怎麼辦?
    長城新媒體記者 萬前進 攝婁延果委員:及早疏解幹預,從源頭上杜絕欺凌「校園欺凌對青少年的身心影響巨大,要杜絕校園欺凌現象,我們應該在學校加強法治教育和培養建立學生的規則意識。」比如,在每年的國家憲法日和成人節等節日上,以宣誓、給年滿十八周歲的學生頒發憲法手冊等形式,讓他們意識到,「法律賦予我們權利,我們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同時,婁延果強調培養學生的法律和規則意識,關鍵在於日常,「每當學生中出現新問題,學校的老師和校長要能夠抓住這些案例,及時轉化為學習素材,對學生進行教育。」
  • 「九天攬月」,我們的努力從未停止
    「嫦娥」飛天,玉兔登月為實現中華民族「九天攬月」的偉大夢想我們的努力從未停止2004年我國正式全球首次取回月球表面樣品的嘗試凸顯了中國的太空抱負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報導嫦娥五號無人探測器將嘗試從月球正面風暴洋地區採集約2公斤的月球樣品這是以前從未被探索過的區域
  • 面對校園欺凌,十招告訴孩子如何正確應對!
    緬懷逝者之際,校園欺凌事件值得每一個家長重視和深思。那麼如何避免孩子在校園被欺凌?如果孩子遭遇欺凌的時候,我們該如何教導孩子正確應對呢?如果家長能夠提早進行正確疏導,防患於未然,孩子不僅學會更好地保護自己,而且還會藉此學會以同理心更好地處理和解決同學關係問題,從而擁有更主動、更積極的人生。
  • 面對校園欺凌,我們該如何去應對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的孩子,都經受過校園的欺凌。給很多讀書的孩子們心理造成了陰影,有的害怕到不敢到學校去,阻礙了許多學生的成長。他大概從小學到高中期間,一直經受著校園欺凌。那個時候的他非常內向,內心也自卑。我從沒有見他抬頭看過人,他跟我講他當時在學校裡,每天都會受到同學的打罵和嘲笑。甚至女孩子都要前去辱罵他,我當時問他,你為什麼不告訴老師呢?他說不敢,因為說完之後,他們會變本加厲。他當時的心理我覺得就已經自卑到低谷了,對別人訴說,他都覺得是一件很丟人的事。
  • 面對校園欺凌,我們該如何去應對?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的孩子,都經受過校園的欺凌。給很多讀書的孩子們心理造成了陰影,有的害怕到不敢到學校去,阻礙了許多學生的成長。 他大概從小學到高中期間,一直經受著校園欺凌。那個時候的他非常內向,內心也自卑。我從沒有見他抬頭看過人,他跟我講他當時在學校裡,每天都會受到同學的打罵和嘲笑。甚至女孩子都要前去辱罵他,我當時問他,你為什麼不告訴老師呢?他說不敢,因為說完之後,他們會變本加厲。他當時的心理我覺得就已經自卑到低谷了,對別人訴說,他都覺得是一件很丟人的事。
  • 面對校園欺凌要勇敢說不,校園欺凌的危害,及解決辦法你知道嗎?
    校園生活應該對很多人來講都是美好的,但是最近幾年,校園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噩夢,原因是校園欺凌越來越頻繁化,很多人因此走上不歸路。校園欺凌是發生在校園內外、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音及網絡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時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校園欺凌通常會造成受害人心靈創傷,是一種反社會行為,是各國重點治理對象。
  • 開學季,讓我們對校園欺凌說「不」!
    「同學們,你們經歷過校園欺凌嗎?什麼樣的行為屬於校園欺凌?遇到校園欺凌我們要怎麼辦呢?」  本次法治課聚焦廣受大眾關注的「校園欺凌」主題,教育青少年學生識別校園欺凌,自覺抵制和預防校園暴力行為。  課堂開始,檢察官以情景短劇的形式,為同學們直觀展示了校園欺凌的多種場景。隨後,檢察官圍繞「什麼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的危害」、「面對校園欺凌怎麼辦」等內容進行具體講解。
  • 觸目驚心丨面對校園欺凌,應該如何應對?
    這樣層出不窮的校園暴力讓小編看著都毛骨悚然,令人髮指。甚至是像強迫吃糞這種連成人世界都難以想像的暴行卻發生在我們的學校,一群未成年的孩子身上。更讓人憂心忡忡的是,在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庇護下,法律卻不能給施暴者任何實質處罰。
  • 面對校園欺凌,有關部門「束手無策」?只能「以暴制暴」?
    但受各種因素影響,校園欺凌案件依然頻發,被欺凌者面對欺凌時往往束手無策。萬般無奈之下,有部分校園欺凌事件正出現翻轉:近來發生的幾起案件是被欺凌者或其家屬對施暴者「以暴制暴」,導致更為嚴重的後果。4月17日,一條戳痛人心的視頻在微信群中瘋傳,視頻中一名小學生捂著受傷的眼睛癱坐在地,面部多處血汙,行兇者是同校的另一名小學生。
  • 小學生遭欺凌衣服被塞鞭炮,面對校園欺凌家長該怎麼辦?
    近日廣西小學生遭欺凌衣服被塞鞭炮事件被網友廣為關注,視頻中小男生被同學用腳踹、衣服被塞鞭炮,無助的哭喊聲十分讓人痛心。案件回顧11月12日,一段廣西柳州小學生遭欺凌的視頻在網絡流傳。一方面我們應該教育孩子不能對他人實施暴力、要知法懂法!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告訴孩子如何面對校園暴力,如果遭遇了校園暴力應該怎麼辦?
  • 專家建議從國家層面對「校園欺凌」作出詳細定義
    專家建議從國家層面對「校園欺凌」作出詳細定義制定反校園欺凌專項法律修改完善未成年人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細化預防懲治校園暴力行為的法律規制標準,針對未成年人的特點進行特殊保護和教育,通過法律手段對校園暴力行為進行幹預和懲罰。
  • 面對校園欺凌,學生和家長怎麼辦?
    純真 見諸微信和報端的就有:被欺凌的孩子殺死了欺負自己七年的同學;被欺凌的孩子結束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被家長、老師欺凌的孩子從高樓一躍而下;幾個孩子打一個孩子,被打的孩子直到死也沒敢還一手若解釋,老師和家長說你強嘴,每次被欺凌,無處訴說,只有忍氣吞聲,也不敢告訴老師和父母。被欺凌的感覺痛苦極了,好象全世界都和你作對,很絕望,幾次想一死了之。
  • 面對校園欺凌,家長如何教給孩子正確反擊?打回去不是最好的辦法
    面對校園欺凌,我們除了在教育過程中,去引導小學生健康發展,更要去教會他們怎麼保護自己,面對欺凌正確的反擊。在電影《少年的你》中,受到欺凌的學生,幾乎都沒有得到家長的保護。「就是孩子的玩笑」、「別人怎麼專打你呢」、「小打小鬧,你去告訴老師就好了」,於是本該我們重視的校園欺凌,在家長眼裡都變成了理所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