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也使用草藥驅蟲去毒
這些傳說中的草藥是歐洲人生活中的常用之物。人們用它們來烹調、護膚、治療疾病。
文|鄭涼
端午將至。
時值初夏,天氣變幻無常,晴雨交替,按照中醫理論,高溫與潮溼使得大地中各種病菌毒蟲旺盛生長,疫癘穢濁之氣橫行,人類最易百病叢生。為了闢邪祛暑,攘除毒物,在這個中國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灑掃庭院,上山採藥,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以達到防疫祛暑的目的。
在西方國家,雖然沒有端午這個特殊的節日,但夏季到來時,人們也會使用各種草藥來消暑驅蟲,另外,隨著戶外活動開始展開,皮膚曬傷過敏、呼吸系統不適、肌肉疼痛等問題紛至沓來,也可以藉助植物的力量來解決。
在中國怎麼找到它們
在大型超市的進口食品專區或進口食品商店的貨架上都可以找到它們的身影,薄荷、洋甘菊、燻衣草在商店、藥店和花草茶店更是容易買到。
羅勒Ocimumbasilicum
薄伽丘的《十日談》裡有一個有關羅勒的故事,名叫《羅勒花盆》。在墨西拿,一個商人家的女兒與家中的夥計相戀,她的三個哥哥發現後覺得兩人的私情有辱門風,便將青年殺害。少女找到愛人的頭顱,將其埋在羅勒的花盆裡,對著這盆植物日夜哀泣。別人都誇讚羅勒的芬芳與茂盛,卻不知道背後隱藏的悲傷的秘密。
「王的香葉」羅勒原產地在印度、西亞等地。印度人視其為神聖的香草,是天神賜給人類的恩典,認為佩戴羅勒葉可以闢邪。羅勒對頭痛、呼吸系統疾病、肌肉酸痛,蛇蟲咬傷有療效,羅勒的芬芳還有激勵情緒,減輕壓力的作用。在義大利菜中,羅勒是不可缺少的調味料。我們所熟悉的中國菜三杯雞中會使用羅勒為菜餚增加獨特的香味。
使用方式
在義大利麵中加入羅勒葉或羅勒粉末是常見的烹調方法。
薄荷MenthaeFolium
傳說中,薄荷是冥王哈迪斯的情人曼茜變成的。雖然失去了人形,但她卻擁有了一股令人舒服的清涼迷人的芬芳,越是被摧折踩踏就越濃烈,人們把這種草叫薄荷(Mentha)。
希臘人和羅馬人都很喜歡薄荷的味道,在節慶時,他們還會把薄荷紡織成花環佩帶在身上。埃及人則有把薄荷與大茴香、小茴香充當賦稅的做法。而美洲印地安人會用薄荷來治療肺炎。它是辛涼性發汗解熱藥,能治療感冒、頭疼、目赤、身熱、咽喉、牙齦腫痛等症,對於皮膚瘙癢、皮疹和溼疹也有作用。盆栽薄荷放在室內或在花園種植,可驅走蟲蟻。
使用方式
新鮮薄荷葉用開水泡15~20分鐘,根據個人的口味加入冰糖、蜂蜜或果汁調味。亦可與玫瑰花蕾同泡,提神美容。另外,還可以用薄荷茶漱口,對於口腔問題很有幫助。
洋甘菊Matricariarecutita
這種有蘋果般甜蜜香味的菊科植物的誕生傳說跟希臘神話有關。月亮女神阿爾特彌斯愛上了英俊的牧羊人恩底彌翁,羞於表達愛意的月神便在晚上讓漫山遍野開滿了洋甘菊,使得牧羊人在溫柔的香味中沉沉睡去,自已每晚來到他身邊,與他在夢中共度良宵。
洋甘菊原產於歐洲,羅馬人用洋甘菊來治療蛇咬,埃及人將洋甘菊獻給太陽,並推崇為神草,作為處理神經疼痛的草藥。洋甘菊能夠舒緩情緒,緩解眼睛疲勞,對於失眠、神經痛、腸胃炎也有助益。洋甘菊對於改善過敏的皮膚尤其有效,用洋甘菊花朵蒸餾的花水敷臉可以安撫曬傷、過敏的皮膚,用泡過的洋甘菊茶包敷眼,能幫助消除黑眼圈,
使用方式
將兩茶匙乾燥的洋甘菊放入茶杯中,加200毫升熱水,加蓋約20分鐘後加入蜂蜜飲用。
蒔蘿Anethumgraveolens
蒔蘿原生於西亞,後傳至地中海沿岸及歐洲各地。其植株外形與茴香很相似,但茴香氣味較甜,而蒔蘿則有較明顯的辛香味。中世紀的時候,蒔蘿被用來驅魔,人們喜歡在門口或窗上結掛蒔蘿。另外,中世紀的人們也將蒔蘿當作一種祈求愛情的靈藥,據說女孩或男孩有了中意人時,便會設法偷偷將蒔蘿塞入對方的口袋,以祈求兩人能幸福相愛。
早在古埃及時期,埃及人就已經使用蒔蘿作為藥用植物。蒔蘿本身具有舒緩鎮靜和殺菌的作用,還可用來治療胃脹氣、食欲不振、口臭。氣味幽香的蒔蘿在烹調上多用於魚類烹調,用以去除腥味,增加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