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筒子私信柚子,「捨不得」應該用日語怎麼說?
後來柚子思考一番後,覺得單詞的翻譯應該要結合當時所處的語境,不然現在機械地記憶後針對不同的語境還是沒有辦法運用自如。
在學習過程中有人會有疑問:雖然有完全一一對應的中日詞彙,但是翻譯時如果直接套用的話,總是覺得哪裡不對勁……難以確切地表達原文的意思。
這個時候「意譯」的作用就凸顯出來啦,我們不要老是局限於將其一一對應。接下來我們通過例子一起來看看吧。
想必大家都非常清楚它的字面意思,也就是「大致相同」。根據我們詞彙庫裡的日語,可以翻譯成:「ほぼ」「ほとんど」。
A:最近物流費漲很多啊。
(このごろ物流費が高騰してるね。)
B:是的,上漲了差不多一倍,太貴了。
(そうだよ、ほぼ2倍だよ、本當に高い。)
這是一個可以一一對應的場景。
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差不多的用法遠遠要廣泛得多。
繼續通過例子來體會:👇
A:咱們差不多該走了吧?
(そろそろ出たほうがよくない?)
B:還早呢,幹嘛那麼著急?
(まだ早いよ、そんなに急いでどうしたの?)
A:參加朋友的婚禮我穿成這樣子,你看可以嗎?
(友達の結婚式、こんな感じの服裝でいいかな。)
B:嗯,差不多吧。
(うん、まあいいんじゃない?)
上面兩個例子中就明顯沒有翻譯出「差不多」,但能夠看出來對話很自然。
他不願意買,因為他捨不得買。
彼は買いたがらない、それは彼が金をなくすのが惜しいからである。
接下來再通過例子了解其它語境下的翻譯:👇
捨不得扔掉。
もったいなくて捨てられない。
A:我要遲到了!你怎麼都沒提醒我?
(遅刻しちゃうよ!なんで起こしてくれなかったの?)
B:因為你看起來睡得真香,我捨不得叫醒你。
(よく寢てたから、起こすのが忍びなくて。)
媽媽捨不得讓孩子吃苦。お母さんは子供に苦労をかけるのがつらい。
通過這些例子,相信大家都了解到了不同的翻譯方法會帶來不同的語感,而正是這些語感的細微差別,決定了我們所說的日語是否自然。
其實「直譯」和「意譯」沒有絕對的好和不好,它們充其量只是作為一種翻譯方法來幫助我們將作品翻譯得更好。當然像我們說的這些翻譯方法也不是說一學就會,我們需要經過一些翻譯練習去慢慢的掌握。有意識地進行積累和輸出,自然而然就能脫口而出了。